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2.学情分析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难点:
  1.速度单位的换算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归纳总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运动的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发现问题:视频中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运动情况都一样吗?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视频中的物体都在运动,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然后,引出新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样,利用视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的实例分析入手,来引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易于学生轻松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
  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开始阶段谁跑的比较快?判断依据是什么?最后裁判认为谁跑的比较快?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以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上的气氛,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互相讨论,充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分析、比较、讨论中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能描述所观察现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从交流讨论中找到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开始阶段兔子跑得快,是因为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跑的路程长。最后裁判认为乌龟赢得比赛,是因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路程相同而乌龟花的时间少。
  据此,对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新问题:若路程、时间均不相同时,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引导分析,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看"、"想"、"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物理教育的教学目标。
  展示问题: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激疑启思,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通过演练得出:可以比较他们在1秒内或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由此引出什么是单位时间,得出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这样逐步的建立起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慢慢的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根据速度的定义直接得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它们的符号含义,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在讲解单位换算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来逐步的推导出米/秒与千米/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慢慢的领会和理解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物理注重的是理解,要学会理解的记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
  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
  例题1: 琼斯以10秒75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短跑金牌, 请运用知识计算出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
  解: v=S/t=100m/10.75s=9.30m/s
  答: 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为9.30m/s
  例题2: 例题:五指山至海口的路程为220Km,一辆汽车从五指山市开往海口,这辆汽车的速度是55Km/h,几小时后可以到达海口?
  已知:S=220Km ,v = 55km/h
  求:t
  解:根据公式 v=s/t得
  t=s/v
  =220km/55km/h
  =4h
  答:这辆汽车4小时后可以到达海口。
  例题3: 例题:2006月7月12日,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洛桑田径黄金联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由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10米跨栏世界纪录,则这项记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正在行驶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哪一个速度比较大?
  解:
  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刘翔的速度为
  v1=S/t=110m/12.88s=8.54m/s
  摩托车的速度为
  v2=30km/h=30/3.6m/s=8.3m/s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第一道题是公式v=s/t的直接应用,这道题比较简单易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做出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道题是根据五指山市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的,目的是懂得公式如何变形,学会变形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三道题涉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度稍大一点,目的是让学生领会速度的物理意义。
  通过这三道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养成先分析题意,再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
  匀速直线运动的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想想议议的内容,使学生知道频闪摄影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图中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来引出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同时指出,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因为它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我们有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简化物理问题,会近似的把一些运动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老师简单介绍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使学生注意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课堂小练习:
  1、单位换算:
  (1)21.6 km/h=____m/s
  (2)5 m/s=____km/h
  2、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1 min通过了1800 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 )
  A.1800 m/s B.108 m/s C.90 m/s D.3
  0 m/s
  4.归纳总结
  最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养成先学习后总结的良好习惯,并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观察比较法、多媒体演示
  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就应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就决定了物理概念的教学,要重视直观性,即以直观为基础来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比较来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觉认识,再结合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形成概念。
  学法:观察实验讨论、对比归纳、练习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分析点拨和帮助下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为主,老师的提问分析为辅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循序渐进的归纳出速度的概念。
  首先,多媒体课件能较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观察,分析现象。更能方便的进行对比、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练。通过练习,来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以及速度单位的换算。再次,通过动手做实验,来加深对速度的物理意义的领会。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体现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容易理解,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公式:v=s/t
  七、作业布置:
  1.1m/s=_____km/h
  72m/s=_____km/h
  10m/s=_____km/h
  15km/h =_____m/s
  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3.5 km/h, 64m/min,1m/s,则三人的速度的关系是?
  3.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了2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km.
  4.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着相距425米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经过的时间是( )
  A.1.25s B.0.625s C.0.8s D.2.5s
  八、效果评价:
  通过这节课师生的共同学习和探讨,同学们基本能够掌握速度公式及其变形,能够运用速度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同学们也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使物理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画家凡高课时2课时课型绘画备课日期4。8授课日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画家凡8226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凡8226高对绘画对有趣的动物教学设计1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3做到有秩序礼貌地提问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介绍一种有趣的动物。引导学生做到学习字母RST的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的学习字母rst的正确读音,初步了解单词raitstartea的含义,发音基本准确。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歌曲whatwouldyoulike?3培养幼字母aoouiu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习声母与aoouiu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aoouiu的发音。拼读有关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段与反思教学片段师看完这个知识窗,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是维达最先发明用字母表示数的?师你认真看了知识窗的内容,其他同学有什么补充?生老师,维达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呢?听到这位学生的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感知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2。能自创两块磁铁的多种玩法。3。对玩磁铁感兴趣,反复尝试,能从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活动准备1。每位幼儿2块磁铁。2。记录表水彩笔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小白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儿童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儿童的生活是多彩的。在孩子眼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充满灵性的。课文是一首浅显的儿歌,也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童诗,以儿童和天上的白云对话的口吻,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模板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告诉学生看问题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论语十则精品教学设计模板教学目的一教育学生懂得温故知新学而不厌等道理。二初步学习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顺接和转接。三背诵课文。教学设想一本文的教学特点和重点是理解每一则的大体意思和内中蕴涵的道理掌握一些文言实人教版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天游峰扫路人热爱大自然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3。学习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六年级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
九年级物质构成的奥秘期末复习提纲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bclc2cldcl2)。保持九年级金属与矿物期末复习提纲(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学科历史课题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学生能叙述古代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商路丝绸之路,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免疫与计划免疫教育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内容讲的是免疫的基础知识。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增进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1本节主要内容的特点和地位本节课是我国古代的灌钢法的阅读及答案我国古代的灌钢法我国的炼钢技术出现得比较早。湖南长沙杨家山出土的一把春秋晚期的钢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钢制品,它的材料可能是块炼钢。钢和生铁熟铁,都是铁和碳的合金。一般把含碳量小于0辛亥革命学案xx学年历史学案8第8课辛亥革命姓名班级学号课程标准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自主学习初二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十八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背景(1)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美国扶蒋反共(3)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2经过(1)时间1945年8月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第1课ampnbsp冷战局面的形成第1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初三物理总复习教学计划初三物理总复习教学计划总复习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轮时间从3月中旬到4月中旬,历时5周,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梳理。这一轮复习可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各知识块的知识复习要交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教学设计专题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美国三权分立制的产生背景,理解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核心内容,正确认识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与逻辑分析的观点辩证分析的观点比美国的利益集团教学案高二政治导学案选修3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第四课时美国的利益集团教学目标1了解利益集团的分类及活动方式2理解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3揭示利益集团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剖析其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