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课文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
  2、齐声朗读。
  3、指名朗读。
  4、熟读背诵。
  5、配乐朗诵。
  6、范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 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1、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褒禅(bāo 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平父(fù)
  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⑴ 有碑仆道
  ⑵ 何可胜道也哉
  ⑶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⑷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⑸ 独其为文犹可识
  ⑹ 险以远,则至者少
  3、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⑴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⑵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 距其院东五里
  ⑷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 独其为文犹可识
  ⑹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⑺ 既其出
  ⑻ 则其至又加少矣
  ⑼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⑾ 其孰能讥之乎
  4、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⑷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⑸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5、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
  ⑴ 始舍于其址
  ⑵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 有泉侧出
  ⑷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⑸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⑹ 则其至又加少矣
  ⑺ 火尚足以明也
  ⑻ 常在于险远
  ⑼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早读时间)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早读时间)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 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 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 19)(10分钟)
  第二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继续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 40,并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1、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请用王安石的"生平事迹作简要说明。
  2、《游褒禅山记》全文共5段,请概括每段的大意,并说说每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4、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二、小组讨论(3分钟)
  三、分工协作,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继续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 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 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二、点拨"课文研讨"四大题(10分钟)
  (答案见幻灯片20 26)
  练案(自主练习)
  1、选出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庐冢(zhǒng) 何可胜道(shèng)
  B、窈然(yǎo) 有碑仆道(pū)
  C、音谬(miù) 既往不咎(jiū)
  D、王深回父(fǔ) 无物以相之(xiāng)
  2、选出加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后世之谬其传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选出各句加粗的词与例句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
  例:火尚足以明也
  A、素善留侯张良
  B、秋毫不敢有所近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以乱易整,不武
  4、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5、选出下列句中粗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沛公欲王关中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于是余有叹焉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着急高义也
  9、选出句中"者"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0、选出对句中加粗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南面)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于其址(山脚),而卒(终于)葬之
  C、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
  D、余之力尚(还)足以(用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也
  11、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洞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体会不到游览者的极大乐趣。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寄给青蛙的信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蛙信每收封鸭安伤今惊读第次13个生字和爪字头月字旁两个偏旁会写非今朋每安采过送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关心,需要沟小青蛙的叫声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小青蛙叫声的感知。2帮助幼儿感受故事优美的情节,体会人与人之间和睦的关系。活动准备1课件声音青蛙,照片青蛙2故事磁带。活动过程一播放声音青蛙1小朋友仔课文青蛙看海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青蛙家族中班区域活动教案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在春之歌这一主题下的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和艺术活动青蛙家族后开展的区域活动。笨活动是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青蛙和蝌蚪的关系,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掌声第二课教案范文一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这篇课文。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吗?(小英)你觉得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生我觉得她是一个可怜的小姑娘。生她是一个特别怕别人歧视的小姑娘。生她是一识字3教案一教材说明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元二次方程(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一元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的说课徐小路(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第97104页)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数学教案教学内容平移的妙用教学内容平移的妙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平移的基本特征2能在理解平移性质的基础上巧妙运用的平移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概括平移的数学教案正方形探索式教学示例教学引入师教材在四边形这一章引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长方形折叠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条,按动画所示进行折叠处理。动画演示场景一正方形折叠演示师这就是我们数学教案正方形启发式教学示例教学建议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1。正方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2。正方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
隆中对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隆中对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小学数学教案之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十一册P。7779教学目标1。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掌握百分数的写法,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3。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培养学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了解选材的典型性。教学重点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雪孩子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分析雪孩子课文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哪座房子最漂亮第二课时教案一复习。1朗读课文。(分组读齐读)2背诵课文。(谁愿意背谁就站起来背)3抽读生字卡片。(个别读开火车读全班读)二分析生字,记忆字形。哪座房子最漂亮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学习新偏旁山六年级上册说课稿圆的认识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2教材简析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新标准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2UNIT1Ihelpedmymum说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四会单词wash,help,finish,clean,以及知道他们的过去式2)学生能正确认读功能句a。Icleanedmyroom。b。Iwashedmytrou三年级语文上册锡林郭勒大草原说课稿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将课文里的外部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内植物妈妈有办法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兴趣。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课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二引导学生质疑1齐读课题。2看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化石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张锋的科学诗化石吟。内容分析化石吟所在的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冰花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冰花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二篇阅读课文。本文通过写小童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赞美,表现了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的愿望。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