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30~31页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简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这些内容为本课内容的学习作好了知识铺垫。同时,本节课中掌握的知识以及形成的学习方法,将为进一步学习乘数数位更多的笔算乘法奠定基础。
  教材精心设计了与牛奶有关的生活场景,呈现了不同算法交流的场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策略去探索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接着教学用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构通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形成技能,并在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沟通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生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引导作业如下:
  1.用竖式计算282,说说怎么算的?2810你怎么算?
  2.思考2812,你有什么方法能得出答案?那2331你有什么方法能得出答案?
  3.认真阅读课本P30内容。
  4.试着用竖式计算2812和2331,并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二、预习交流
  (一)理解算理:
  1.出示情境图1:
  提问:订一份牛奶2个月要花多少钱,怎么列式?(板书:282)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说一说怎么算?
  2.将图中的问题改为订一份牛奶10个月要花多少钱?:
  提问:怎么列式?(板书:2810)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前一课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怎么口算?
  【设计说明: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是本节课知识的基础,课始安排这两道题,让学生感受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生长过程,也便于学生对后面2812的算理的迁移与理解。】
  3.把图中的问题改为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
  (1)提问:现在怎么列式?(板书:2812)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有什么不同?(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2)设问:虽然没学过,但你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得出答案?同组交流一下。谁来介绍你的想法?
  交流:方法一 286=168 先算订半年要花多少钱?
  1682=336 再算订一年要花多少钱?
  方法二 283=84 先算订一个季度要花多少钱?
  844=336 再算订一年要花多少钱?
  方法三 282=56 先算订2个月要花多少钱?
  2810=280 再算订10个月要花多少钱?
  56+280=336 最后合起来就是一年要花多少钱。
  (3)比较:有这么多的方法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真厉害!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前两种方法是把12拆成两个一位数的积,用28连乘;第三种方法是把12拆成两个数的和,用28分别去乘,最后再把两部分种加起来)
  指出:这几种方法都是把新问题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解决。
  【设计说明:在具体情境的支撑下,学生能较为容易地理解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感受到新的问题能转化为学过的旧知识去解决,并通过三种方法的对比渗透结合律与分配律的不同。】
  3.(1)出示情境图2:
  设问:怎么列式?(板书:2331)这也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
  ①交流:同组先交流一下,谁来介绍你的想法?
  231=23 先算买1张票要花的钱;
  2330=690 再算买30张票要花的钱;
  23+690=713 最后合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
  ②比较:比较一下,跟前一题的哪种方法是一样的?(方法三)能象前一题方法一和方法二那样拆吗?为什么?(31不好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2)把图中的31张儿童票改为13张成人票:
  设问:现在我们看一道预习题里没有的题目,会列式吗?(板书5213)
  ①交流:这一题你有什么办法算出得数?
  523=156 先算买3张票要花的钱;
  5210=520 再算买10张票要花的钱;
  156+520=676 最后合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
  ②谈话:看来这一种分步算的方法真不错,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这方法好是好,就是写的时候太怎么样?(麻烦)怎么办呢?(列竖式)对,可以把这个计算过程简化成竖式。
  【设计说明:2331和5213这两道题的特点是乘数是个质数,学生无法象上一题那样把它拆成两个一位数连续乘,被逼着只能拆成两部分分别乘最后再把两部分积加起来,这种分步计算的方法才是竖式计算的算理,当然这种算法还是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否则就显得太抽象了。当学生得出这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通用的算法后,引导学生感受横式分步计算方法的繁琐,产生简化为竖式计算的需要,体现用竖式计算的价值。】
  (二)构建算法:
  1.谈话:预习时,前两题已经试着列过竖式了吧?咱们来交流一下!
  (1)板演:指名两位同学板演竖式,其他学生和同桌交流乘的顺序和每步算的是什么。如果不会的看看黑板上的同学是怎么列式的?
  (2)交流: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介绍时,教师相机用不同颜色的笔框出每一步,如图:
  【设计说明:学生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对于竖式计算的过程可能会从形式上去进行模仿,但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竖式计算的形式上也是一次飞跃,对于每一个数是如何乘来的以及乘的具体顺序,可能有些学生还并不是非常清楚,在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介绍讨论每一步的计算顺序与过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3)启发:大家看他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的?
  师生共同讨论:
  ①为什么第二步的8和9都和十位对齐?
  ②28和69是怎么得到的?(28乘十位上的1,23乘十位上的3)分别表示什么?(28个十,69个十)
  ③是否可以在个位加一个0?0可以省去吗?但要注意什么?
  ④这三步实际上分别是刚才横式算法中的哪一步?教师将横式与竖式的"每一步用箭头对应:
  2 8 2 3
  1 2 3 1
  5 6 282=56 2 3 231=23
  2 8 2810=280 6 9 2330=690
  3 3 6 56+280=336 7 1 3 23+690=713
  【设计说明:学生知道了形式,更要理解形式后面的道理,所以此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重点交流讨论部分积的书写位置以及为什么这样写,更与前面讨论的横式算法相联系,用算理指导算法,用算法验证算理,深刻理解掌握计算法则。】
  2.设问:黑板上的第三道题5213,你们会列竖式计算吗?
  (1)学生在草稿本上练习,一名学生板演。
  (2)介绍一下每一步各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把开始时说的横式与每一步用箭头对应。
  3.设问:算完后怎么样验算自己做的对不对呢?
  (1)粗略验算:可以大致地估一估。
  ①你有什么办法估出2812的得数大约是多少?(28接近30,12接近10,得数大约应该在300左右)
  ②用这样的方法估一估黑板上另两题的得数。
  (2)精确验算:交换乘数位置再算一遍。
  ①请在黑板上任选一题在草稿本上验算。(指名三位学生板演)
  ②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在计算之后进行反思和验算,应该也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里教育学生,每次算完后要习惯于粗略地估计得数,用估计的得数与计算结果相比对,感受估算的价值;通过精确验算再次进行竖式计算的练习。】
  4.小结:咱们做了好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了,谁能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么列竖式计算?(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最后再把两部分积相加)要注意什么?(第二步时,积的首位要和十位对齐)
  【设计说明: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计算法则表达出来,表达的过程也就是深刻理解的过程。】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1)每组一题,三名学生板演。
  (2)说说计算的过程。
  2.想想做做第3题。
  (1)独立判断错在哪里并改正;
  (2)讨论交流,指出两种常见的错误:①数位对齐错误;②计算顺序错误。
  3.在右面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说说题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2)尝试填写,同桌交流;
  (3)集体讨论。
  【设计说明:练习注重层次性,第1题是基础练习,重在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反馈时主要从正面示范;第2题是让学生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能去判断计算的正误;第3题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在深刻理解把握各部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填空,通过这三题练习巩固所学计算方法,形成技能。】
  四、沟通古今:
  1.谈话: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非常的简洁,在古代人们是怎么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介绍:(课件介绍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2.谈话:这种铺地锦的计算方法看起来好像挺复杂的,其实它和我们今天学的竖式计算道理上是相通的。(课件展示:把竖式计算的两个部分积分解为四个部分,并用不同色条标出三种算法的联系之处,如图)
  3.比较:这三种算法哪一种更加地简洁?
  【设计说明:铺地锦是教材后面你知道吗?介绍的内容,这种方法与竖式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设计此环节一方面是让学生对古代人们对数学的研究有一些了解,感受古人奇妙的算法,另一方面通过与古人算法的对比,更加深刻地理解算理,感受竖式算法的简洁。】
  五、全课总结。
  [资料链接]
  《算法统宗》是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的著作。在《算法统宗》中谈到了写算,也就是铺地锦。这是一种在事先画好的格子上进行笔算的方法。这种方法曾在印度、阿拉伯和欧洲广为流行,大约在15世纪传入我国。因为写算的结果,数字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犹如锦缎,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作铺地锦。
  程大位喜欢用歌诀的形式表述算法。写算歌是这样的:
  写算铺地锦为奇,不用算盘数可知。
  法实相呼小九数,格行写数莫差池。
  记零十进于前位,逐位数数亦如之。
  照式画图代乘法,厘毫丝忽不须疑。
  下面对这首歌诀逐句作一点解释:
  写算铺地锦为奇,不用算盘数可知写算(铺地锦)的方法很奇妙,不用算盘就能得出结果。
  法实相呼小九数,格行写数莫差池法指一个因数,实指另一个因数。相呼指写因数的时候,一个横写一个竖写相互呼应。小九数指乘法口诀。差池就是错误。全句的意思是:把两个因数一个横写一个竖写相互呼应,一位一位地按照乘法口诀把积写在相应的格子里,积的十位数写在左上方的三角格子里,个位数写在右下方的三角格子里,不要写错。
  记零十进于前位,逐位数数亦如之零零头。十进满十进位。亦如之也像这样。全句的意思是:右下方的小三角格子里的数就是积的个位数。把它左上方几个三角格里的数相加,就是积的十位数,加的时候满十要进位。一位一位这样做下去,就得到积的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等等。
  照式画图代乘法,厘毫丝忽不须疑厘毫丝忽都是计数单位。1厘 10毫,1毫 10丝,1丝 10忽。全句的意思是:按照这种方法用画图代替乘法,得数非常准确不必怀疑。
  看来,铺地锦的确有它的独特之处。优点是,乘的时候只须专心致志按照乘法口诀填写表格,不必考虑进位的问题,把进位的问题留到最后写积时再集中注意力一并考虑,符合一心不可二用的规律,比较不容易出现错误。缺点是事先要画好格子,填写过程也稍嫌复杂。

用家居怎么造句造句是小学语文常见的题目,很多小学生在学习造句时会出现一些问题,造出来的句子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一个病句。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用家居造句。家居造句11一个国家居然会眼看着挨饿受冻的女人为眼睑怎么造句眼睑拼音注音yanjian眼睑解释意思眼睛周围能开闭的皮,边缘长着睫毛。眼睑和睫毛都有保护眼球的作用。也叫睑,通称眼皮。眼睑造句1抬起你的下眼睑,如果你可以的话。2你可能不知道第三如何用境遇造句境遇拼音注音jingyu境遇解释意思境况和遭遇。境遇造句1每个消极的境遇都孕育着产生伟大结果的种子,但需要你识别出它。2每当你归咎于他人,你为一事无成寻找借口每次你批评不必要的人或因为,所以造句造句,动词词语,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今亦以指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以下是因为,所以造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1)因为皇帝太小,所以由慈禧太后摄政。2)正因为下雨,所以他才没去小湮没无闻的造句1一种名字几乎已经湮没无闻的被忽视疾病,在40多年前借助一项全球控制规划将近根除之后,如今又重新出现。2这对事业发展来说也是必须的,你要么发表文章,要么就湮没无闻。3我知道他们阴谋是也是造句精选大家会用是也是造句吗?下面小编整理了是也是造句,欢迎大家阅读学习!是也是造句11李阳既是中队长,也是体育班长。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3爱是我们所有趣的根活动目的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什么样的根叫块根2帮助幼儿了解这些根不仅能食用而且还能做根制艺术品3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创造的欲望活动准备礼物包(装有根)地瓜土豆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3。能伴随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4。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大庭,每个小朋友要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设计意图在开展主题真好吃时,我们组织幼儿开展食物分享日活动,当幼儿正津津有味地互相品尝着食物时,有个孩子拿着一个鸡蛋在桌子上不停地转,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好奇,我想,可以由此生成此活常识教案变变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诗歌,幼儿能体会变化一词的意思,并学习句式变成了,并了解通过哈哈镜看到的物体会变化。2。探索凹透镜凸透镜,通过操作能知道物体透过凹透镜凸透镜变形的初步特点,进常识教案夹心冰块要求1。在情景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等特征。2。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3。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兴趣。准备户外阴凉处,辅助工具(冷。热水,长木块,小勺。吹风机,毛巾等),
四年级课文电脑住宅教案设计一教材解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全文是按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3篇夏季是溺水频发的时期,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的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草船借箭课文优秀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掌握商议都督委托水寨轻易支援甘受惩罚大雾满天饮酒取乐神机妙算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一面五星红旗两课时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摊奈等5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课前准备1每个小组自制一套江畔独步寻花优秀教案设计今天我与咱班孩子一起学习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整个过程孩子们学习兴趣浓,思维活跃。由此诗想到彼诗,由诗想到听到看到许多春天的美丽景色。对春这些充满春天般活力的孩子们赞不绝口。对于一燕子专列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正确认读本课十九个生字,会写十个。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燕子专列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本课讲的是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燕子,人们纷纷响应燕子专列的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认识欧洲等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有关燕子专列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欧吁濒等八个生字,理解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料峭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愉快的过假期设计思路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在漫长的暑假里,孩子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特此设计此活动。考虑到幼儿未真正懂得暑假的含义,于是,在活动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