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 《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
  ⑵怎么学下棋?
  ⑶学得结果怎么样?
  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板书设计:
  凡卡(俄 契诃夫)
  学徒生活悲惨
  乡村生活"美好"
  渴望得到关爱
  心愿无法实现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 。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品学网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 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 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 交流、讨论。
  5. 精读第一节:
  (1) 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 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 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 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 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拥抱着大地 从空间上描写歌颂宏伟气势哺育儿女的胸怀
  悠远久长苦难的过去
  从时间上描写表现光辉的现实
  功在千秋灿烂的未来
  赞美之情崇敬的情感
  抒 写表达
  依恋之情热爱的.情感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学习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结构,理出文章的线索,学习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増深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懂得故宫是古代中国辉煌艺术成就的见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按照空间移位来进行介绍的方法,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感悟激发对中国古代辉煌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讴歌。
  教学准备:
  查阅故宫资料及相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话题,激趣导入。
  身为洛阳人就从龙门石窟的佛雕艺术价值谈起,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说出自己对龙门石窟的认识,从而引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古代辉煌艺术的兴趣,为理解故宫的历史价值打下基础。
  2、播放课件,展示故宫的辉煌建筑艺术,先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在学生朗读时,要注意指导"重檐屋顶"、"额枋"、"蟠龙""降龙"等字的读音,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分析结构。
  重点分析第1段,了解故宫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欣赏建筑艺术
  1、自由朗读课文,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故宫景点;
  2、把这些景点板书在黑板上,并按照顺序标出来,理出文章线索,学习按照空间移位的顺序写作的方法;
  3、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欣赏故宫中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等景点的景色。
  4、结合课件中所展示的景点对照课文内容找出,并完成以下问题:
  这座建筑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1)、3、4自然段是略写,重点让学生理出写作顺序;
  (2)、5、6自然段是详写太和殿,是本课的重点段,要在读中分析、感受。
  在第5段中要抓住太和殿之大,殿身的艳丽色彩和殿顶的雕金盘龙图案来欣赏体会故宫建筑艺术之美。第6段主要介绍了太和殿的作用。结合教学课件并配以庄严浑厚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太和殿神圣、宏伟的气势,在朗读中体会出来。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的读,把这种情感植到学生心中。
  (3)、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7、8、9自然段,加深对故宫建筑艺术的赞叹。
  (二)、赞叹奇珍异宝
  朗读第10段了解故宫藏品之多之奇之贵种,并出示相关资料增加学生对故宫的了解。
  四、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出示资料介绍"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以来吸引了中外大批游客的参观,使学生认识到"故宫"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感情。
  五、小试牛刀拓展延伸
  2009年世界邮展要在洛阳举行,以一名邮展志愿者的身份按照空间移位顺序写一篇小文章给各地游客介绍一下龙门石窟。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5
  学习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阅读材料:《在人间》片断。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作品,导入新课。
  《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凡卡的学徒生活,看看那个时代的农村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板书课题:凡卡
  二、检查预习:
  1.通读全文,认读生字词。
  2.说说你对凡卡有了哪些了解?
  三、快速摸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凡卡的学徒生活主要在什么内容中反映出来的?
  根据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把课文内容进行梳理。
  四、阅读凡卡的信,围绕"信",体会凡卡痛苦生活和心情。
  1.用一句话来概括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学生可能会这样概括:
  生:凡卡受不了学徒生活了,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村去。
  生:凡卡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求爷爷把他接回去。
  生:凡卡受不了了,只有死路一条了,哀求爷爷把他接回去。
  2.抓住"指望",体会凡卡生活的无望。
  (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谁来说说,"指望"是什么意思?
  (1)九岁的凡卡离开乡村,离开疼爱他的爷爷,来到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来当学徒,他曾经有什么指望呢?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
  他一定指望着到鞋匠这里学会做鞋,能够有一样本领,来养活自己。
  他想挣钱,让爷爷和他都过上好的生活。
  他们一定以为,在大城市是比较好生活的。
  他可能还想,莫斯科是个大城市,他有了本事,可以在大城市生活,不再贫穷,离开乡下。
  他还可能指望自己做出最漂亮的鞋,卖很多的钱,当一个有钱的人。
  (2)多么美好的"指望"啊!而现在,刚来到这里三个月,他就感到他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你能从他的信中找到原因吗?细读凡卡的信,画出有关的句子进行交流。
  相机引导学生关注凡卡的生活,抓住具体事例和句子,体会凡卡没有指望的生活。
  以情激情,引导学生读好凡卡饱含悲情的信:是啊,这一切的一切,把小小的凡卡心中的指望砸得粉碎。在这个冰冷的世界,生活在这一群冰冷的残酷的人中间,弱小的他能指望什么呢,他只希望爷爷救救他,救他离开这个魔鬼般可怕的地方,因为他已经看到死在向他招手了。凡卡的信,是蘸着血和泪写的,是这个穷苦的乡下孩子的呐喊!是对这个悲惨世界的控诉!请把这封信有感情地读一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和痛苦心情。
  (3)凡卡在城里的一切美好的指望都破灭了,又产生了新的指望,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读他乞求爷爷的话和对未来的设想以及急切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围绕凡卡的梦,两次续写,体会凡卡梦的含义。
  1.读凡卡的梦:凡卡的信终于寄走了,同时寄走了他满心的希望,他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睡熟了。按着凡卡的想法,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梦为心声,我们看看从凡卡的梦中会感受到什么。
  读凡卡的梦,注意省略号,接着设想延续的梦境,体会凡卡的美好而急切的心情。
  2.凡卡的梦会变成现实吗?细读凡卡回忆部分和叙述部分,抓住有关事例和句子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重点:
  *醉醺醺的邮差,不清楚的地址,使信无法寄到爷爷手中。
  *即使寄到,他的梦也依然只是个梦而已:
  在凡卡心中乡村生活的美好,其实蕴含着贫苦,更衬托出来的城市学徒生活的悲惨。
  爷爷的年龄、做的事情都不足以养活一个渐渐长大的孙子,把孙子送到城里,是爷爷唯一的选择和希望。
  3.再读凡卡的信,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信的后面写上几几句想说的话。体会凡卡终究梦碎现实依旧的悲惨命运。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想作品为什么这样打动人心?体会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可以通过假设引导:
  假如没有回忆……
  假如没有对凡卡写信过程中的动作描写……

高雅的近义词高雅,指高尚雅致。表现受过良好教养的高尚举止或情趣。比喻高超雅正。与平庸邪恶相对也比喻高尚风雅,与猥琐粗俗相对。语出三国志魏志崔林传禀自然之正气,体高雅之弘量。下面是高雅的近义词,讽刺的近义词解析讽刺fngc讥讽jfng讽刺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于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或批评。如1。他的博学热情,滔滔不绝的口才,尖刻的讽刺,尤其是他的大胆的思想,他的天才的臆测,像火把一样点质朴的近义词是什么?质朴是一种自然状态,形容一个人的天真自然,心无旁念。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质朴的近义词,欢迎查看!淳厚也作醇厚。淳朴厚道为人淳厚谦逊醇厚地微笑淳厚俭朴俭省朴素服装生活。俭朴简朴(语言文笔诞生的近义词导语诞生是指人是纵向降生的,以此区别于横向出生的动物。以下是小编整理诞生的近义词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一近义词出生降生成立出世产生出现问世二词语注音dnshng三基本词意诞生,指出大班音乐老师再见了活动目标1。熟悉旋律,在爱的密语图谱帮助下,记忆歌词,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2。观看爱的密语图谱,猜测歌词内容,感受老师三年来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3。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导,知道要尊敬大班音乐教案ampnbsp早安,老师大班音乐教案早安,老师歌词太阳公公起床了,公鸡喔喔把我们叫。你追我赶大家赛跑,看谁最先到学校。看到孩子可爱的笑,多少辛苦也忘了。老师早!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活动目标1。学习切理财的近义词及例句读音lci释义管理财物。近义词招待理财造句1。及时付帐是理财的好习惯。2。她做出的事表明她不善理财。3。你需要专业人士替你管理财务。4。他很会理财。5。在此之前,总是派一名军官到白滞留的近义词是什么滞留一词出自荀子王制,翻译为,停留不动。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近义词淹留注释逗留滞留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出处与详解1停滞停留。荀子王制通流财物粟米,要地的近义词是什么引导语想必很多人都接触过近义词,那么有关要地的近义词是什么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要地的近义词本地人物所在的地区叙事时特指的某个地区人本地腹地靠近中心的地静谧造句1星光点点,月色如此的静谧。2夜晚躺在床上时,四周静谧黑暗,外界的干扰变少,因此你更多觉察到你的思绪变化。3这静谧的夜晚,给我带来些许伤感。4园林浸沉在一片欢悦的大自然的静谧里。5静谧的近义词近义词是意思相同的词语,以下是静谧的近义词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静谧的。近义词清静平静寂静清幽安静安宁宁静幽静沉静静谧造句1)一种异常的静谧笼罩着这座古城。2)大地显得如此静谧。3)
第23课ampnbspampnbsp艺术第23课艺术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的起源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了解秦俑敦煌雕刻艺术的历史概况及其代表作艺术特征了解米开朗琪罗罗丹其人及其代表作。比较中国秦汉时期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从中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ampnbsp教学目的课标要求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束上的经验教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第一国际的建立和第二国际的斗争史实,掌握巴黎公社革命及其经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程标准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高一历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案课标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护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复习内容从习惯发到成文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罗马法的深远影响。复习重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专题一第四节ampnbsp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二ampnbsp辛亥革命教案二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过程,清帝退位。2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南京临时政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的教学是对学生前两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提升和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夏商的政治制度夏商时期的世袭制夏商时期基本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复习单元知识网络专题归纳整合1。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1)类型特征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第13课辛亥革命ampnbsp教案第13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第四单元ampnbsp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核心知识分析本单元的核心知识主要反映在两个主题民主共和与和平统一,这是中国历史和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民主政治,是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