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发现(之一)(苏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之情
  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
  过程和方法
  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XX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XX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朗读
  听录音,初步把握诗中感情。然后跟读,读时思考以下问题:
  1、诗歌开头是怎么写的?
  2、为什么诗人要迸着血泪喊"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3、"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你如何理解?
  4、"噩梦""噩梦挂着悬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为什么"总问不出消息"?
  6、对诗歌结尾的如何把握?
  三、学生朗读诗歌,思考研讨以上问题
  l.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补充: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明确:没有。
  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明确:噩梦、挂着悬崖。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7.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明确:发现了"你在我心里"。
  四、总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闻一多曾与徐志摩等主编《诗镌》,致力于新诗形式的研究提出极具影响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形式整齐,每行字数基本一致,两行一韵。这不仅体现了闻一多的"建筑美""音乐美"的追求,更是将奔放的情感收敛于谨严的形式中,形成闻诗所特具的沉郁的风格。
  五、请同学们朗读全诗,设计朗读方案,并说明理由。
  指导: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
  发 现(之二)
  【学习目标】
  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
  2.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学习时间】0.5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XX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XX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朗读:听录音,初步把握诗中感情。
  三、学生朗读诗歌,思考:
  l.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明确:没有。
  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明确:噩梦、挂着悬崖。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7.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明确:发现了"你在我心里"。
  四、总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五、课外拓展
  《红烛》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醒呀》
  醒呀,请扯破了梦魔的网吧。 /神州给虎豹豺狼糟踏了。 /醒了吧!醒了吧!威武的神狮! 							/听我在五色旗下哀号……
  《七子之歌》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孩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Unitampnbsp6ampnbspEnjoyingampnbspCyclingampnbspTopicampnbsp3ampnbsp学案unit6enjoyingcyclingtopic3i。i。按要求写出单词的变化形式。1。lead(过去式)2。impossible(反义词)3。perhaps(同义词)4。enc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英语复习提纲unit1howoftendoyouexercise?语言目标8226whatdoyouusuallydoonweekends?isometimesgotothebea8AampnbspUnit1ampnbspFriendsampnbsp教案8aunit1friends教案vocabulary学习目标学会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人的外貌特征学会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男生与女生的外貌课前预习1。根据所提供的形容词,完成下面的表八年级上英语单词预习表八年级上单词预习表module1diaryn。日记日记簿translatevt。翻译vi。翻译translationn。翻译completeadj。完全的完成的vt。完成使圆满coChapter3。ampnbspPlanningampnbspforampnbsptheampnbspPerfectampnbspWeddingReadingchapter3。planningfortheperfectweddingreading一章节分析(readingsection)(一)综述本章节内容婚礼。这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2022届中考英语语法基础复习2冲击XX年中考英语精品复习资料语法基础2冠词是一种虚词,用在名词或名词词组的前面,表示名词是特指还是泛指。冠词可分为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两种形式。不定冠词有a,an。定冠词有the。其Lessonampnbsp39ampnbspampnbspGuessampnbspmyampnbsphero,ampnbspDannylesson39guessmyhero,danny学习目标识记单词whom(谁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语言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名人事迹,2022年九年级上英语unitampnbsp4ampnbspsectionampnbspB2(人教新目标)unit4sectionb2classtypereadingandwritingobjectives1。tounderstandthepassageaboutthestudentl窦桂梅课堂教学启示录fontsize6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作者田丽娟文章来源乳山市畅园小学启示之一重返朴素课堂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当我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单元课文的主题是ldquo自然的奥秘rdquo,本课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教案课题5古诗词三首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3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
鲁教版上册第三单元学案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内容标准二1。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二1。4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学校与家庭的呵护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培养学生关心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2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作用。3第一课生命宝贵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生命世界美丽神奇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刚结束的假期里面,也许有的同学和家人一起去旅游了,领略了祖国河山的大好风光,见到了各种风土人情。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生团结互助第12课教案第1站团结就是力量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的团结互助的感受和对团结互助意义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团结互助是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要求。2通过本站教学,要落实到行成功需自信教学设计内容标准一24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二1。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教学走出情绪的低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低落情绪的不良影响,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2。能力目标掌握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正确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第五单元ampnbsp市场考察第十四课ampnbspampnbsp品质市场的通行证章节课题课型第五单元市场考察第十四课品质市场的通行证新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学习目标1了解市场经济中公平公正的意义及违背这一原则的眼中后果2了解我国在经济立法方面的成就和经济执法活动分数之外的收获课题第五单元第十四课分数之外的收获(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反省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发展的目标与计划。2认识到心眼儿来自辛勤的劳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3体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教案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三课时学习新天地导入新课七年级,不仅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新的学校,认识了新的老师和同学,还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天地。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为我们开启许多奇妙的第四课ampnbspampnbsp人格不可辱第四课人格不可辱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2懂得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正确方法,培养提高依法维护自己人格尊严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一对应的课标要求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需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