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好奇心引发的学生捣蛋行为分析

  杭州市浦沿小学 王永锋
  案例背景: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对于电脑和电脑课学生也是也是充满着兴趣和好奇。无论是显示器、主机,还是鼠标和键盘,哪怕是一粒螺丝,仿佛都有许多学问和奥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小朋友好学好动,虽然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坏事,犯一些错误,但也值得我们老师思考。有时候我感觉,老师允许学生犯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最起码知道学生最喜欢什么?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些学生的捣蛋行为,一般不宜一棍子打死。很多情况下都表现出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应该加强纪律教育,讲清这种行为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而不要削弱了他对电脑的兴趣。总之,在电脑课上如果能够及时快速的处理好一些小问题,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利于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同时学生学电脑的兴趣也就更高了。
  案例简述:
  [案例一]:谁动了机房里的鼠标球
  问题的出现:
  开学后不久,在三年级(刚开设电脑课)的一个班上,刚一上课,就有小朋友举手"老师,我的鼠标不能画画了!"我走过去一看啊,一握鼠标变轻了,肯定里面缺了什么东西。原来鼠标里的球没了,我也很感到吃惊,上节课电脑还好好的啊。一看装鼠标球的盖子松开了,我想可能是掉了吧。不过我也没当一回事,正好我手头也有一些从旧鼠标拆下的鼠标球,装上了。又过了一周,又一颗鼠标球"失踪"了?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怎么回事呢?哪一个小孩子这么调皮捣蛋拿走了鼠标球?我很恼火!
  问题的解决:
  一个星期后在三(1)班上课时,一个同学突然举起手来说:"我发现黄佳梁口袋了藏了个鼠标球!"我心想这个捣蛋鬼终于被我发现了吧(这个同学平时就比较调皮),火烧火燎的走了过去,正想劈头盖脸的骂一顿,但转念一想还是先忍住了心中的火气。见到我,他神情恍惚的站了起来,对我说:"老师,我是在地上拣到的。""老师上节课已经检查过了,并没有发现有鼠标球在地上,你说这球怎么会在你口袋里?"心里还带着一股火气。后来在我的慢慢引导下,黄佳梁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家没有电脑,以前也没接触过电脑,对电脑非常感兴趣,在我上《计算机——人类的好帮手》介绍鼠标的时候,他无意间发现鼠标下面有个盖子可以打开,里面还有一颗球,由于好奇他就顺手牵羊地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了。后来他又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把盖子拆下来,又把另一个球也给拿走了。我又问:那你拿了鼠标球有什么用? "我一开始只是好奇,所以拿一个玩玩,后来就觉得拆鼠标挺有意思的,所以就……"听了他的述说,我的火气有些消了,知道他只是一时的好奇,所以才拿了鼠标球,我走到他身边,对他说:"下次要是对电脑部件有兴趣,可以来找老师,老师那里有一大堆零件呢!""真的吗?""真的!不过没有了鼠标球我们的小老鼠就不听话了!"这时,他红着脸对我说:"老师,我再也不拿鼠标球了!"说着,他把鼠标球还给了我。接着,我就干脆打开了一个鼠标,给同学们简单地介绍鼠标的结构和原理,并且告诉学生万一鼠标到时不灵活了可以清理一下鼠标球和里面的滚杆,这样我们的"小老鼠"就又起死回生了。下课后我把他带到了我的办公室,用一台拆开在修的旧电脑给他简单地介绍了电脑内部的一些零件,形象地讲解了它们的作用,他听得似懂非懂,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爱不释手,最后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后来又有同学告诉我他们家的鼠标被他"修理"过现在灵活多了,爸妈都夸他了呢!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你看都成"专家"了!
  案例分析:
  学生拿鼠标球?为什么要拿?是怎么拿的?这都是我们老师所要关注的。通过了解,学生原来是出于好奇,想动手试试拆装,探究鼠标的魅力,所以拿了微不足道的鼠标球。虽然是小小的鼠标球,但没了这鼠标球,电脑就不能灵活使用,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课上我虽然心中也有火气,但还是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简单地介绍了鼠标的结构和原理,还介绍了清理鼠标的方法,既满足了这位学生的好奇心,认识到了错误,又扩充了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
  在信息技术学科,学生有好奇心是好事,这样他才会对某方面的知识感兴趣,才会去研究,去发现,去思考。作为老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不能任意地去磨灭他们好奇的欲望。
  允许学生犯错,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犯错。正是因为这次犯错,我才了解到,原来有这么多学生对这小小的鼠标感兴趣。实践表明,我当地的做法是正确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兴致很高,并且很多同学成了我日后的义务鼠标清理工。
  [案例二]:显示器的奥秘
  上课了,小朋友们排着队进电脑房。刚安排好座位,就有一个小朋友把手举的老高,"老师,来哲康把我的电脑搞坏了!"我一看,是显示器出了点问题,显示屏花了!一半好的,一半的颜色变了。我把他的显示器关了,过了几秒钟重新开启,就接着上课了,上着上着,又有小朋友举手了。"老师,我的屏幕和他一样花掉了!"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时,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来哲康口袋里有东西。"我一看啊。原来是吸铁石。这样一来,我知道了原因的所在了。"我是不小心把吸铁石碰到了显示器上,然后它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其他的我什么也没动。"他显得很委屈的样子。其实他是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秘密,由于好奇,正拿同学的电脑在做实验呢。我对他说:"老师不是不让你们带东西进电脑房的吗?"他说:"我们上一节是科学课,我们用吸铁石作实验的,下课的时候就顺手放进了口袋,没放到班级里。"我想肯定还有很多人带吸铁石,所以接着我就对全班同学说:"刚才这位小朋友给大家变了个魔术,让屏幕变花了,这种现象叫磁化。就是显示器和我们所带的吸铁石发生了反应。老师有办法让屏幕恢复原样。只要重新启动就可以了。如果重新启动还不行,我们就再等五分钟。这是自动的,我们还可以在显示器的调节器上选择"消磁"命令,也可以大功告成。不过长时间把吸铁石放在显示器上是会把显示器搞坏的,也会影响显示器的寿命。以后电脑课你就没电脑用了。""原来是这样啊。""老师,我还有个问题,上次我家的电视机也被我用吸铁石不小心吸上了。是不是也是被磁化了呢??""恩,是的,和显示器一样,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吧。所以老师要求小朋友不要带吸铁石来,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再也不带吸铁石了。"
  案例分析:
  这位同学无意间的一个发现引起了课堂的一阵风波,看似调皮捣蛋,因为他把旁边几个同学的显示器都给弄花了,其实也反应出了这位同学对这种现象的好奇和敏感,如果我只是简单地没收了他的吸铁石,继续我的课的话,不知这位同学和其他同学又会有多少心思在听我下面的教学内容,他们有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的这种好奇之中呢?关注教育的细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讲清这种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虽然花了我几分钟的教学时间,但小朋友的心思又回到了课堂,又拓展一点课外知识,我想这比简单的批评教育效果来得好吧!
  案例反思:
  好奇是人的天性,正是因为好奇,才促使人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明、创造——好奇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卫斯里的科幻小说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设置层层的悬念,不断地满足人的好奇心,让人们看得废寝忘食;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得到了众多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青睐,也是这个原因。信息技术课由于上课的形式以及内容的与众不同,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的好奇心十分强烈,我们不应该因为学生一时的犯错,而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和体会:
  一、包容好奇心
  有好奇心并不是坏事,但学生好奇心强烈,而且具有跳跃性,经常突发奇想,可能在许多时候会不完全集中在课堂上或书本上,有些时候甚至做出一些看似"捣蛋"的行为,从而转移了思绪,分散了注意力,一些老师总是才用批评和压制的方法,使用"这个不允许,那个不允许"等限制性的语言,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大大降低,有些学生甚至觉得索然无味。我想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够回避学生的好奇心,而应该认识到好奇心理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采取适当的包容态度,努力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二、鼓励好奇心
  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解放"和"自由", 让学自己去思考,去探求,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应该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三、满足好奇心
  对于学生的发问,有些甚至是幼稚的问题,教师必须给予耐心的解答,及时的纠正学生一些理所当然的想法,不需要担心学生听不懂,只求讲得正确,学生也许对你的解释似懂非懂,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好奇心,也许这种好奇心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因此,教师要做的是:继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深造,尽快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认真地"对付"学生的发问,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这对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理有很大帮助。说到底,兴趣来源于好奇,所以还是孔子那句老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利用好奇心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疑问,往往是伟大发明和创造的开始,是创新的源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在处理的时候应该对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加以足够的重视,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有一条原则就是: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抓住一切教育机会、巩固计算机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力求保持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好奇心,这是教好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够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发展服务。

用颠沛流离造句用颠沛流离造句1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2过去在抗战时候,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3在那颠沛流离的岁月,他一边逃难,一边仍不忘写他贴心的造句贴心拼音注音tiexin贴心解释意思最亲近最知己话的朋友。贴心造句1我和他很贴心。2不要将最贴心的事物视为理所当然,要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因为一旦失去了它们,你的生活将失去意义变更的解释及造句变更拼音注音biangeng变更解释意思改变变动计划修订版的内容有些。变更造句1您预想的变更类型是什么?2然后,从这个工作空间,他可以交付变更到流程。3你需要能够挑选和选择什么样的抽薹解释及造句抽薹拼音注音choutai抽薹解释意思油菜韭菜等蔬菜长出薹来。抽薹造句1结果表明,抽薹时间是理想的耐热性鉴定指标。2芸薹属作物的抽薹时间和开花时间是两个与商品性关系重要的数量性状。用湖光山色造句精选语句湖光山色造句湖光山色解释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出自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1游人泛舟于此,登石欣赏湖光山色,恍如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在确定上课内容时,原本想上角的认识或者是统计的,但是考虑到这些内容在公开课中上的实在太多了,所以就很想尝试上一节计算教学的家常课,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个挑战。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不需要隔鲸的教学反思范文鲸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鲸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鲸教学反思1鲸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常识性说明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它的知识性较强。文章从鲸的外鲸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发及说明事物的常用方法,还要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性。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5朗读课文对称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图形对折,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认识了对称轴。在认识各国投掷轻物教学反思范文持轻物投远是小学二年级投掷内容中的一个,它主要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能力。在这节课中我把投掷内容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让他们既动手,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教学内容。教学目的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
音乐教案走进大自然教案走进大自然教案一授课班级初一级二课题走进大自然三课时第二课时四课型综合课五教学目标1会唱小鸟小鸟,能够运用正确,轻巧而活泼的声音表达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2聆听两种不同乐音乐教案作者李祎娜课题送别课时1hr课型综合课教学目的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2了解作曲家李叔同3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内容1欣赏童年2演唱送别重点演唱难点平凡者的创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隶书的形成过程及审美特征,掌握隶书用笔的基本技巧与方法。2。通过对教材上文字与图片材料的研究性学习教师示范实践练习等方式,较为准确地掌握隶书的笔画特征和结构特征,您好!大自然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五课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田野在召唤聆听我们的田野教学目标1。通过两首关于田野的合唱曲的学习,让学生从中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这一主题,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2。感受和表现歌曲田野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要求1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小乌鸦爱妈妈教案二年级执教毛华英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这首歌,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能用清晰和谐的声音唱好这首歌曲在学习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爱的感悟,培养学生爱的情操,并能用于指导生活教学准备课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ampnbsp祝福妈妈教案第二单元祝福妈妈一教学内容1唱祝福妈妈2做只要妈妈露笑脸3听烛光里的妈妈二教学目的1通过歌曲学唱,感受合唱的艺术表现力,演唱时能做到均衡和谐。2继续感受三拍子韵律,丰富对民歌音调的第一课ampnbspampnbspampnbsp祖国妈妈ampnbspampnbsp教学设计第一课祖国妈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2能用简单的动作对歌曲进行表演教学重点能用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关于好学的爸爸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注意多音字好的读音。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满井游记教学设计参考范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2能力目标重视诵读,在朗读中唐代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