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数学教材章节找规律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要求:
  1、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灵活运用这一规律。
  教具、学具:手帕和夹子,小棒和圆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的课就从做游戏开始,看看哪个小朋友先发现游戏规律。
  二、新授
  活动一:晾手帕
  1、这是一个晾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我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晾上去?
  2、师再拿出一块手帕请学生晾。
  3、刚才晾一块手帕时用了几个夹子,晾两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
  4、再拿出两块手帕,现在一共有几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几个夹子?
  5、如果老师一共有六块手帕,一共需要几个夹子?
  6、小兔子乐园也像我们这样晾手帕,它们一共晾了九块手帕,你猜它们一共用了多少夹子呢?
  活动二:观察挂图
  1、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到底用了几个夹子?
  2、继续观察这幅图,你还发现哪两个事物间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3、学生观察汇报,师板书。
  4、师生小结:两端的事物比中间事物要多一,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少一。
  活动三:动手操作
  1、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你能摆出这种规律吗?
  2、学生汇报,再次体验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
  2、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看书本49页,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3。
  3、看第2题,图中人在干什么,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你觉得什么是"两端事物",什么是"中间事物"?
  ①独立思考这两个问题,可以借助工具试一试。
  ②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要锯成8段,锯几次?9段呢?60段?
  4、同学们已掌握规律,老师要表扬几位思考速度极快的同学,(一男一女地上台)
  ①他们的排列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规律吗?
  ②如果老师要变成今天我们学习的规律,可以怎么做?
  ③如果将他们围成一个圆,你说他们之间是不是两个男生夹一个女生或两个女生夹一个男生?
  ④男女生人数一样,像这样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男女人数相等了,这种现象生活中也常见。
  ⑤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四、师生小结
  五、课作:《补充习题》30页
  《找规律》教学实录
  活动一:晾手帕
  师:这是一个晾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老师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把它晾上去?
  生抢着要上台夹。师让一位学生上台夹。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块手帕,再给你一个夹子,你能像这样晾上去吗?
  生思考片刻,马上积极举手要求上台夹。
  生:用夹子夹在第二块手帕的中间,其余学生立刻举手要求帮忙。生夹对了。
  师:刚才我们玩的是有关"手帕"与"夹子"的游戏(板书并出示小黑板)
  (1)块手帕用了(2)个夹子
  (2)块手帕用了(3)个夹子
  师再拿出两块手帕
  师:老师现在一共有四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生齐答7个
  师:小兔子乐园也像我们这样晾了手帕,它们一共晾了9块手帕,你猜它们用了多少夹子?
  生齐答10个
  活动二:观察挂图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走进兔子乐园就知道了。
  出示挂图,生验证是10个夹子。
  师:你在这幅图上还发现哪两种事物间也有类似的规律?
  生1:兔子与蘑菇1个隔1个排列,有7个篱笆8只兔子。
  生2:篱笆与木桩也是间隔排列的,有12个篱笆和13个木桩,篱笆的个数比木桩少1。
  师:这一组组事物都是间隔排列的那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我发现它们开头一个和结尾一个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开头和结尾一样的事物我们叫它"两端事物",而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在中间的叫"中间事物"。你能表述一下"两端事物"与"中间事物"之间的关系吗?
  生1:"两端事物"比"中间事物"多1。
  生2:"中间事物"比"两端事物"少1。
  生齐说规律。
  活动三:摆小棒和圆片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的小棒和圆片,你能摆出这样的规律吗?
  生动手操作。
  师让先摆好的同学把摆的图形画在小黑板上。
  生1:我摆的是 ,两端的是小棒,中间的是圆片,小棒比圆片多1,圆片比小棒少1。
  生2:我摆的是—— ,两端的是圆片,中间的是小棒,圆片比小棒多1,小棒比圆片少1。
  ……
  活动四:寻找事例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规律的事物,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1:地面铺的地砖与地砖之间有一条缝隙。
  生2:手指上一截一条线。
  生3:衣服上的扣子。
  师:开头一粒扣子,结尾是一粒扣子吗?
  生3:不是,这个例子不是。
  生4:我的同桌衣服上的条纹是这种规律。
  生5:拳头上有高有低,也是这种规律。
  ……
  活动五:实际运用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例子需要大家帮忙解决。打开书到49页,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生独立思考完成。
  生1:广告牌有24个,因为电线杆是"两端事物",广告牌是"中间事物",广告牌比电线杆多1。
  生2:桃树有74个,因为柳树是"两端事物",桃树是"中间事物",桃树比柳树少1。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第2题,图中小男孩在干什么?(锯木头)这儿有我们所学的规律吗?(有)
  师演示截粉笔。
  师:我锯了()次,锯成了()段,那段数与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大家可以用剪刀剪小纸片,完成第2题,同时思考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
  生边剪边思考问题。
  生1:锯3次能锯4段,因为我发现段数比次数多1。
  生2:段数是"两端事物",次数是"中间事物",所以锯成6段要锯5次。
  师:大家找到了规律,能不能快速抢答?
  锯7次能锯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要锯成8段,锯几次?9段呢?60段?
  师:同学们已熟练掌握规律了,老师要表扬几位思考速度极快的同学。(一男一女地上台,三男三女)
  师:他们的排列是我们这节课学的规律吗?(不是)
  师:如果要变成今天我们学的规律,可以怎么做?
  生1:去掉一个男生就是了。
  生2:去掉一个女生也行。
  生3:还可以加上一个男生。
  ……
  师:如果将他们围成一个圈,你说他们之间是不是两个男生夹一个女生或两个女生夹一个男生。
  生观察后齐答是,并有惊奇的表情。
  师:像这样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男女人数相等了。这样的现象生活中也常见。
  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为什么排成一直线的`时候两端比中间多1,围成一个圈的时候两种事物就相等了?
  生互相讨论
  生:排成一直线两端的事物只利用了一次,两端就会比中间多1;围成圈的时候每个事物都用了两次,这样两种事物就一样多了。
  师:说得真好!你掌握今天学的规律了吗?
  【反思】
  课上完,我的第一感觉是学生规律认识得不错。但认真回顾一下,有令人满意的环节,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包场集体备课时主讲老师提到如果直观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学生的回答肯定不会完全围绕所讲内容,而会发散很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一开始就设计"晾手帕"的游戏环节,在游戏中通过数据的显示,学生很快找到了规律,然后在观察图,学生能立刻找到类似的两种事物,并能说出他们之间的规律,较好地体现本课所要学的目标。
  备课中我还发现"想想做做"第4题与本课例题有所不同,学生在理解分析可能会有困难。针对此我设计了男女上台排列这一环节,先后提出两个问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可提示如何思考问题。
  不足之处在于:1、有些问题切入口太小,限制学生思维。例如一开始晾手帕环节,当要晾第二块手帕时,我设计为"还有一块手帕,再给你一个夹子,你能像第一块那样夹起来吗?"这里我提到再用一个夹子,暗示学生另一个夹子可以利用第一块手帕的一个夹子,限制学生思维,如果能改成"还有一块手帕,你能用最少的夹子把它也晾上去吗?"学生思考空间就更大一些。
  2、学生举例回答没有认真分析。我让学生例举生活中有此规律的现象时,有些学生例举手指上是一截一条横线,我没能指出手指与手掌连接的这条横线要不看才是此规律;衣服上的条纹也是分不清开头的条纹在哪,也就无法说明是次规律。这也提醒我看事物不能看大概,要仔细去研究分析。
  3、要注重从形象到抽象的引入。本课我设计一系列环节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掌握规律,但还缺乏抽象思维的培养。如果在最后把"两端事物"概括为"点","中间事物"概括为"段",并用抽象的点段图演示点段关系,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将得到很好的培养。
  评课:1、层次清晰,组织的活动环环紧扣,为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服务。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学生排成一直队和围成圆的不同,为学生解决练习中的最后一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2、能正确把握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深度,通过学生具体的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3、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开始由生活情景引入该课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基本认识有关的规律知识后,又回到生活,让学生再找找生活中类似的规律现象,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4建议:(1)在揭示规律时,用"两端事物"、"中间事物"来表示不太确切,应归纳成点、段比较科学。
  (2)在学生的操作活动结束后,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线段图让学生加深认识,让学生学会用线段图来找规律的方法。

xx幼儿园科研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幼儿园工作是担负着基础教育的任务,科研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为了不断地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改革,培养研究型的教师,促进我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我园实际情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现将(试行)(以下简称资格)颁发试行,本资格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幼儿园。资格是根据我国幼儿教育对幼儿园园长素质提出的要求兼顾园长队伍现状而制定的是选拔任用考核和培训幼儿园园长的基本依据祝福鲁迅教案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以下是小编整高二政治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复习教案范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对学生深入进行难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教育。在第二课第三课知识的基础上,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二三四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划清唯鲁迅社戏教案社戏,鲁迅小说,收录在其小说集呐喊中,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鲁迅社戏教案,欢迎阅读。教学目的一简单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二理清课文的结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写出真情实感于漪曾经说过,尽管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创新和求异,但作文中有些精神的东西,是不必质疑的,更是不可失缺的。这个精神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真情实感。但是,综观学生的作文,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作文常用技法100个1第一人称叙事法特点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幼儿园大班安全社会安全教案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的能力。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标志,主要认识当心触电,当心中毒,禁止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轻轻地设计学习并乐意朗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轻轻地设计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轻轻地设计儿歌轻轻地活动目标1儿歌美梦成真教案儿歌美梦成真教案应该怎么写?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儿歌美梦成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篇1儿歌美梦成真教案活动目标1在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的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反映的是二战以后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亚洲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是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与教材的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密切。亚洲民族国家经济的发
自己去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人教版小语第一册第十四课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母亲对学生的爱,要让学生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自己的父母,学会生活的本领。教学理念开篇设计情境进入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范文一关于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坐井观天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借生日说课稿范文一课标教材简析借生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最后一个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家庭中很平常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他一只布熊。而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在这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范文大家晚上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首先说教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先讲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再按海烟台的海的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烟台的海是六年制苏教版小语课本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幅海景图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平面图形说课稿范文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学完4。14。3这三小节的学习,学生意识到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因此此时学生的心中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他们希望有对所学知识作进一步探究及讨论的机会,因此平面图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范文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一说教材(一)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P80页的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小老鼠打电话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老鼠打电话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穷人课堂说课稿教材简析穷人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我向马蒂斯学画画教学反思我学马蒂斯来画画,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体验画家作品,感受创造的乐趣,发现作品结构特征。在不改变画面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作创造性的添加。能正确欣赏评价大师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真正走近马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