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语文高大的皂荚树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描写的皂荚树的样子和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这两方面的内容,并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
  3.练习给课文分段。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1.课后第(2)题,理解结尾"沉思"的话的涵义,体会皂荚树的助人为乐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2."熬"字的字形分析。
  3."格外""曾经"两词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生词卡数张、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皂荚树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高大的`皂荚树)。
  1.学生读课题。重点读准"皂荚"(zàojiá)
  2.教师问:"从题目上看,皂荚树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读后回答:高、大)
  3.教师用红笔在"高大"两字下画红点。
  4.那么,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在什么地方?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尤其是生字的字音。
  2.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生字的字音要反复读。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分析生字。
  (1)读音。
  "皂、帐、遮"是翘舌音;"曾"是平舌音。
  (2)字形。
  "荚"与"夹"字形相近,"豆荚"的荚是上下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应查"艹"部。
  学生分别组词。(豆荚、皂荚树;夹子、夹东西。)
  "篷"与"蓬"字形相近容易混淆,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音相同,都读(péng),区别后组词。(帐篷、搭篷子;朝气蓬勃、蓬松。)
  (3)书写。
  工整、规范、美观的书写十分必要,教师指导学生字的书写。
  三、认读字词
  教师出示下列词语卡片,学生读:
  空地 茂盛 伸展 槐树 帐篷 遮挡 投下 凉爽
  扁豆 竹竿 熬水 打着旋 轻烟袅袅 褐红色 启迪
  格外 曾经
  ①个别学生读。
  ②齐读。
  四、学生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并标划出自然段(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理解"格外、曾经、空地、暴烈、轻烟袅袅"等词的意思。
  2.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
  教师说:"皂荚树是落叶乔木,枝上有刺,叶小呈卵形,开淡黄色的小花。结荚果,扁平,褐色,可用来洗衣服,也可入药。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和欢乐。"
  同学们打开书,带着"①皂荚树生长在什么地方;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的问题读课文。
  (一)学习第1 4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1 4自然段,思考上面的问题。
  2.请一个同学读1 4小段,回答问题①(学生答:皂荚树长在学校操场的东边。)
  教师问: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写着呢?读出来。(学生读第1自然段。)
  教师问:"空地"是什么意思?(学生解释"空地"是指没有被占用的地方。)
  教师问:这个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意思?(学生答:这段介绍了皂荚树的位置。)
  教师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读出皂荚树所在的地方。
  高大的语句。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出示小黑板)
  ①学生分句读,比较异同。(学生读后回答第2句好,因为不仅仅从"好大"一词知道皂荚树很高大,而且还很形象地用"六个小同学拉手抱树"写出了皂荚树的高大、粗壮。)
  ②指导学生读第2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教师辅导学生用上述方法学习下面两句。
  教师出示小黑板:
  ①学生读这两句,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第2句话好,因为从枝叶的"四面伸展"、"可以阴盖整个小操场"看出皂荚树的茂盛。)
  ②教师指导学生读第2句。
  (3)还从哪儿看出皂荚树的高大和茂盛?
  ①学生读第4小段。
  ②学生概括第4小段的意思(写出了皂荚树叶子的特点)
  ③教师问:"皂荚树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叶子小,成串,密密层层。)
  ④比较"一串"和"一串串"的不同,写出叶子的特点是成串的。
  ⑤比较"一层"和"一层层"的不同,写出叶子很多,密密层层的特点。
  ⑥什么是"帐篷"?(它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的东西)在这里把什么比成了帐篷?说明了什么?
  ⑦学生有语气地朗读第4小段。
  4.请两个同学有语气地读1 4自然段,并回答:"皂荚树生长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学生读后回答)
  (二)总结1 4小段
  教师问:1 4小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皂荚树的位置及它的样子。)
  (三)按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给课文分段。全文可分两段。
  三、布置作业
  读课文的5 10自然段(第二大段)思考课后练习1①②题。
  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1.全文分几段?每段的意思是什么?
  2.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呢?
  二、继续讲读新课
  (一)学习第5自然段。(教)
  1.学生读这段,思考:春季,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什么方便?
  2.学生答教师板书:遮挡雨滴
  3.我们像平常一样游戏、做操,而皂荚树呢?(它却被雨淋着。)
  4.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皂荚树助人为乐。)
  5.学生有语气地读这段课文。
  (二)学习第6自然段。(辅)
  1.学生读这段,给自己提出问题:"夏天,皂荚树为同学提供什么方便呢?"
  2.学生自己找答案,教师板书:遮挡烈日
  3."暴烈"一词是什么意思?
  4."皂荚树晒着自己而为我们遮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它为了我们而奉献自己。)
  5.理解"格外"一词的意思。(格外是超乎寻常的意思。)
  6.读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7.用"格外"造句。
  8.有语气地朗读这一段。体会它的奉献精神。
  (三)学生自己学习7 10自然段。(放)
  学生按上述的方法,自学这部分。
  1.秋天和冬天,皂荚树为同学们都提供了什么方便?
  2.从这儿看出皂荚树怎样?
  3.有语气地朗读。
  学生边学边勾划,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4.理解词意。
  ①"轻烟袅袅"是什么意思?(烟气回环旋转上升)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点燃的树叶,一缕缕轻烟旋转着升上天空。)
  ②"曾经"是什么意思?(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用"曾经"造句。
  (四)学生有语气地读5 10段。提问:一年四季,皂荚树给孩子们提供了什么方便?(学生看板书回答。)
  (五)重点学习最后一段。
  教师问:皂荚树一年四季为人们提供方便,它只有奉献而从不索取,这种精神怎能不被人们所称赞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赞它的?
  1.学生读最后一段,想:望着这跳动的火苗,引起了我的沉思,什么是"沉思"?(深深地想)沉思什么?(学生从"皂荚树啊皂荚树"开始读,读到"多少启迪"。)
  2.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皂荚树牺牲自己,甘心默默地奉献,为别人带来方便和快乐的高尚品格,使同学们受到了启示和教育。)
  3.学生再读这几句话。(有语气)
  4.学生齐读最后一句,想:这是一棵什么样的种子?(学生联系上文后不难想到:这是一棵饱含着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的种子。)"生根、发芽"在这里指的是什么?(这种奉献精神在"我们"心中扎下根,永远发扬下去。)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听配乐朗读录音。
  2.学生仿读。
  四、教师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作者从树干、枝叶、果实等方面的特点,联系一年四季生长的不同变化观察它,描写它,使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就像我们亲眼看到的一样。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皂荚树对人们做出的贡献和它那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五、布置作业

新课标中物理的教学反思范文一加强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1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目的,是根据现代科技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教学反思转眼间,踏上教师这个行业已有一年了,这一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成长的一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以及学校领导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向我校全体教职工表示衷心感谢)。我识字2教学反思识字2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将一组词语组成了韵文让学生认读。12个词语和词旁的图是一一对应的。这些词语都是小学生日常的生活常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主要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回顾两个片段,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应该主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课程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在青岛版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认数学角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一凸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放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空,努力引导学生参与学隆中对教学反思600字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穷人最美好的礼物成全一棵树教学反思1。穷人反思穷人一课成功地塑造了桑娜,渔夫感人的形象。讴歌了穷人那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我遵循小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过程课,以学生为家乡的西瓜教学反思这已是我工作以来的第四周,对孩子的情况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周是以家乡的西瓜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的,编排这样的主题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了解我们平湖的传统节日西瓜灯节,感受西瓜灯节戏曲,曾经美丽的传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导引与训练文雷元周抗战期间,日军司令酒井曾派人将梅兰芳先生硬行接去演戏,却惊讶地发现梅兰芳已经留须。询问时梅兰芳回答说我是唱旦角的,年岁大了,扮相嗓子都不如以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教学反思1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班级的学生(57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2人未用过计算器,其他学生都
转折如何造句1。不论是谁,在人生中有时总难免身陷逆境。身陷逆境,一时又无力扭转面临的颓势,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暂且忍耐。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在忍耐中等待命运转折的时机。不能忍耐的结果,往不宜如何造句1有些植物不宜移植。2不宜强加于人。3这一点不宜过分强调。4最丰富的铁质来源与动物蛋白,如肝脏(孕妇不宜多吃),肉类,鸡肉。你也可以从植物性食物中获取铁质。5当然,你的目标不宜是短用秘密造句1睡觉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秘密武器。2她向我发誓不把我的秘密告诉任何人。3这些印第安人知道的大自然的秘密比我们用科学知识知道得还多。4秘密如同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心灵的。大门。5这是我节令解释及造句节令拼音注音jieling节令解释意思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不正。节令造句1七月是西瓜上市的节令。2雪貂每年换两次毛,换毛节令我们要为它梳理皮毛,清理脱落的毛发。3在这里,女娲神话及阅历的意思及造句阅历拼音注音yueli阅历解释意思()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过很多事他应该出去一番。()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浅。阅历造句1完美的人就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吗?2从我个人的阅历中我明白这是一件Reviewampnbspofampnbspunitsampnbsp610reviewofunits610thesecondperiodteachingaimsanddemands1knowledgeobjects(1)listeningpracticeUnitampnbsp5ampnbspLearningampnbspaboutampnbspChina。unit5learningaboutchina。一教学内容topic2confucius,apioneerinthefieldofeducation。sectionaandb二重点Unitampnbsp2ampnbspTheampnbspUnitedampnbspKingdomunit2theunitedkingdomteachinggoals1。getthestudentstoknowtheinformationabouttheunitedkingdo2019届中考英语语法基础复习3冲击XX年中考英语精品复习资料语法基础3副词的定义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副词的分类1)时间和频度副词2019年中考英语语法完形填空与阅读知识复习完形填空与阅读(一)知识概要完形填空是一种在语意封闭的情况下考察学生阅读能力及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能力的综合性题目。学生应根据语义完整语法正确的原则进行通篇阅读。借助文章的现成文字,通九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课本重点复习资料九年级英语上期期末复习(unit112)unit11。hestudiesbyaskingtheteacherforhelpby以方式,靠ndoingiwenttoschoolb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