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正数和负数
  1、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一个"—"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3、 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例题: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 c 3 c,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吐鲁番盆海拔—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海拔8848.13米
  二、 有理数
  2.1有理数的分类
  2.2 数轴
  1、定义: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就叫做数轴。
  2、满足的条件:
  (1)在直线上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通常规定直线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2.3相反数
  定义:只有符号不相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一般地:a和 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仍然是0。
  在正数的前面添加负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在分数的前面添加负号,就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
  2.4绝对值
  1、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 a
  由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当a是正数时, a = ; (2)当a是负数时, a = ; (3)当a=0时, a = 。
  2.5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有理数的加减法
  1、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和零相加:任何数和零相加都等于它本身。
  2、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1)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四、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2.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4.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是0.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 ;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 ;
  3、单项式的次数: ;
  4、多项式: ;
  叫做多项式的项; 的项叫做常数项。
  5、多项式的次数: ;
  6、整式: ;
  7、同类项: ;
  8、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同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9、去括号:(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10、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一次方程(组)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的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a – c = b – c 。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
  二、解方程
  1、移项的有关概念: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这个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推出来的,是解方程的依据。把某一项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主要依据
  1、去分母
  等式的性质2
  2、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乘法分配律
  3、移项
  等式的性质1
  4、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5、系数化为1
  等式的性质2
  6、检验
  3、二元一次方程组
  (1)将二元一次方程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指导思想是转化的思想;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加减消元法;代入消元法;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2)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作答。
  2、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几种常用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a为长,b为宽,s为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s = a2,a为边长,s为面积;
  梯形面积公式:s = ,a,b为上下底边长,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面积;
  圆形的面积公式: ,r为圆的半径,s为圆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公式: ,a为三角形的一边长,h为这一边上的高,s为三角形的面积。
  (2)几种常用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l=2(a+b),a,b为长方形的长和宽,l为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l=4a,a为正方形的边长,l为周长。
  圆:l=2πr,r为半径,l为周长。
  第四章《直线与角》小结复习
  (一)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体的面都是平的面(多面体);
  包围着体的面不都是平的面(旋转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直线
  射线
  线段
  端点个数
  无
  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a;直线ab(ba)
  射线ab
  线段a;线段ab(ba)
  作法叙述
  作直线ab;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作线段ab;连接ab
  延长叙述
  不能延长
  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
  β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范围
  0 β 90
  β=90
  90 β 180
  β=180
  β=360
  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6、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 的倍数的角,在0 180 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用尺规作图法。
  7、角的平分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8、互余、互补
  (1)若 1+ 2=90 ,则 1与 2互为余角。其中 1是 2的余角, 2是 1的余角。
  (2)若 1+ 2=180 ,则 1与 2互为补角。其中 1是 2的补角, 2是 1的补角。
  (3)余(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余)角相等。
  9、方向角(1)正方向 (2)北(南)偏东(西)方向 (3)东(西)北(南)方向

人教版小学数学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篇一最新人教版最小公倍数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869页。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4344页复习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的笔算方法,对千以内的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68P69。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第1课时(教研课)课题数一数千万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3三年级数学期末综合复习教案一直接写出得数。(12)2792035141473607450208959500676234008135185二填空。(29)(16题每题2分,79题每题1分)1在算式40中,最大关于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说课1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B1。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出现在高中立几第一章最后一节,这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空间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特别是已学习了说课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深圳中学白教授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的运用。B能力目标(1)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2)高中数学第二册第八章第一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教案我说课的题目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第八章圆锥曲线第一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概说1教材分析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圆锥曲线的基础,它的学习方法对整个这一章初中青年教师教学汇报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2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3补充欣赏歌曲翁倩玉爱的奉献二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小学教师随笔英语的教学反思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所以小学英语基础教育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英语的效果呢?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口味的教学方
数学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范文学生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这些在生活中积累的方位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一部分知识是起点和基础。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乐詹天佑课堂教学反思范文小学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我已经上过好几遍了,对教材非常熟悉。那天上午第2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课文第三段。我先是很顺利地完成了第4自然段的教学任务,接着教学56自然段。我布置学生每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范文今天开始复习二次函数,以往在讲练习课的时候,学生总感觉自己已经懂了,上课的效率很差。现在如果还是和原来那样复习,效率肯定不会好。以往采取的方式就是布置给学生大量的作业,然后再进行适小学美术科幻画教学反思范文通过美学教育体验,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让环境资源生态的概念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从小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小学美术科幻画教学反思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掌握生字词二是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抓住文中对父亲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体会父亲爱的了不起。文章值得推敲三年级数学搭配问题教学反思范文这堂课是从网络教研时候听的。听了这节课以后,真正地感受到了高效课堂,数学课原来可以像故事一样,这节课教师的设计很巧妙,整堂课的设计是完整的故事情节。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小动物过冬教学实反思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朱丽伟经过对小动物过冬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一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从传统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看到,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北师大版点阵中的规律教学反思范文点阵中的规律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82到83页尝试与猜测部分的教学内容。从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看,本课属于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但从整个小学教学内容看,本课是在四年级下册探索数图形摆英语教学中的课堂现状反思三四年级属于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课堂上所表现的行为都还算得上积极踊跃,到了五年级逐渐开始两极分化,六年级分化更加严重。由课堂状况,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1英语组织教学从三年级就开始用英关于六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一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反思从事第一线英语教学的我,现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反思一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4AModule3Unit1英语教学反思我们在了解了教材各个部分的知识点后,就可以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将教材各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拓展。以满足小学生寻求知识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4A英语数字表达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