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分数与除法获奖说课稿

  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下是分数与除法获奖说课稿,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单元中的例1和例2。例1是分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而本课的学习将为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打下基础。
  例1先是整数除法回顾,再由100克=1/10千克,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算式,通过类比使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教学,意在通过让学生进行折纸实验、验证,引导学生将‘图’和‘式’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发现算法,感悟算理,同时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根据刚才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 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和归纳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从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定势,一时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证中自主体验和感悟。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学习方法上强调以探究学习法为主。认知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重难点的学习上,通过折纸实验与验证,数形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一) 类比迁移,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1. 乘法意义对照。
  (出示3盒标注100克的水果糖)问:共重多少千克?
  这个问题的提法比教材中略有不同。教材中是先提问:共重多少克?借此引出整数乘法、整数除法算式,然后通过100克=1/10千克引出相应的分数乘除法。根据我以往教学的经验,这样的处理不少学生在类比迁移时有一定的障碍,并不容易实现。
  而在问题中直接以千克为单位,首先因为问题更有挑战性而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还能引出三种形式的算式:
   1整数形式:100 3=300(克)=0.3(千克)
   2小数形式:100克=0.1千克;0.1 3=0.3(千克)
   3分数形式: 100克=1/10千克;1/10 3=3/10(千克)
  这样的处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建构整个乘法的意义,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把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除法、小数除法意义统一起来。这样一来,接下去的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啦。
  2.除法意义对照。
  在改编成求‘每盒重多少千克’的问题情境下,引出相应的三个除法算式:
   1300 3=100(克)=0.1(千克)
   20.3 3=0.1(千克)
   33/10 3=1/10(千克)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小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3.练习:
  12 17= 204 2.8 1.5= 4.2 2/3 4=8/3
  204 12=( ) 4.2 1.5=( ) 8/3 4=( )
  204 17=( ) 4.2 2.8=( ) 8/3 2/3=( )
  在前两步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及时安排相应的巩固练习。分别是已知三种形式的乘法算式,不计算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的商。如:2/3 4=8/3,8/3 4=( ),8/3 2/3=( )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第一步:教学4/5 2
  1.创设问题情境:没有已知的乘法算式,你还会计算4/5 2这道分数除法吗?
   1鼓励尝试计算;
   2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反馈):
  方法A.因为2 2/5=4/5,所以4/5 2=2/5
  这是受刚才所学除法意义的影响,迁移而来;
  方法B.4/5 2= 4 2/5=2/5
  大部分是看到4与2的倍数关系,想当然的在计算;可能小部分能从数的组成进行解释。
  方法C.4/5 2=4/5 1/2=2/5
  课前预习过;但能说清为什么的恐怕很少。
  2. 引导理解方法B和C。
   1师:4/5里面有()个()/(), 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个()/();
   2师:在长方形里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解释两种方法。
   3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在先请学生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引导思考: 4/5里面有()个()/(), 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个()/();在部分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根据课前提供的五等分的长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进行解释。
  由于已经将长方形纵向五等分,因此从直观上很容易理解方法B。再进一步启发:还有不同的折法吗?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比如说横向折,沿对角线折等等;
  通过这些折法的体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管怎么折,只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始终是它的12,也就是说始终可以将 2转化为乘以1/2。
  第二步:教学4/5 3
  1.初步比较:你觉得哪种方法好?
  2.尝试计算4/5 3;
  (要求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课前提供五等分的长方形纸片)
  反馈,追问: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的1/3?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怎么计算?
   2为什么不选A或B这两种方法?从中说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么优点?
  首先请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初步比较:你觉得哪种方法好?这时并不急于统一思想,转而请学生计算4/5 3。也要求根据课前提供的五等分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然后进行反馈,并引导思考: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5的(1)/(3)?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怎么计算?
   2为什么不选A或B这两种方法?从中说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么优点?
  此时通过对比和思考,应该说对方法C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授予的知识,也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它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一开始初步比较哪种方法好,学生此时并没有什么感觉;而体验4/5 3的求解过程,使学生自觉的在心里进行了比较,也就是主动的开始建构认识,这时的理解是较为深刻的理解。
  第三步:实验与验证
  1.师:其它这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是不是也和刚才两题一样呢?
  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抛出一个疑问:其它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是不是也能将除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呢?从学生的思维历程看,这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要进行实验和验证的"动机。然后根据课前提供的空白长方形纸条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并组织开展同伴间的交流。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感知只有经过一般化的检验,才能上升成为知识。开展实验与验证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需要,而且还是学生主动的、内在的需要,这无论是对理解掌握算法、还是对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都有积极的意义。
  2.反馈交流。
  归纳:(一般化计算方法)用符号表示: A B=A 1/B
  观察: (形式上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最后,组织进行反馈,得出最后结论,并引导学生将一般化的计算方法用符号化表示。这里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包括之后的引导学生观察,(形式上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更好的理解。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课在经历了感性交流和实践探索以后,应该在数学层面上形成对知识的客观性及其本质的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这样的图式训练对正确掌握分数除法的一般化算法是很有效的。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毕竟还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图式的强化将促使学生在理解算法时有一个直观的支撑,这样的理解也就愈深刻。
  形式训练。
  7/15 4=7/15 ( )
  5/16 6=5/16 1/8
  3/10 5=( ) ( )
  2.计算训练。(要求写出过程)
  2/3 4 5/6 5 3/8 6 4/9 7
  3.应用:
  1将2/3米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有多长?
  2小红3天看了一本书的1/5,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书要多少天?
  整个练习的设计突出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巩固,同时也安排了应用练习,尤其是第二题,还注意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总结。
  总之,本节课始终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指导思想,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比较、探究、实验和验证,从特殊到一般,由除法到乘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构建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有效课堂。

静拥夜色阅读题答案幸福地静拥着属于自己的夜色吧!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网络整理的静拥夜色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静拥夜色阅读原文我喜欢这样宁静的夜晚。一杯绿茶,一盏桔色的台灯,一台精致的手提电脑长眠的托尔斯泰阅读题答案长眠的托尔斯泰这篇文章会让你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文豪。下面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长眠的托尔斯泰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长眠的托尔斯泰阅读原文通常,人老了,意味着成熟。作第18课ampnbsp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课程标准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高三英语Unitampnbsp4专项复习教案单元测试题unit4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1。andhappy,tonystoodupandacc2021届高考英语Bookampnbsp6ampnbspUnitampnbsp1ampnbspArt复习教案XX届高考英语book6unit1art复习教案book6unit1art。联想记忆(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词汇以及相关短语)1abstractadj。抽象的深奥的n。摘要concre第1课成长在社会复习教学案第1课复习教学案复习内容成长在社会复习过程一熟悉知识能力要求,自己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重要考点。课题中考考点能级要求了解理解运用第1课成长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学会亲第三单元ampnbspampnbsp关注国家的发展复习教案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6课走强国富民之路第7课走科教兴国之路第8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9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课型一轮复习课课时1课时审稿通过九年级思品组教与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2021年高考政治选择题妙招政治XX高考解答政治选择题妙招内容摘要选择题是高考政治试题中较稳定的一种重要题型。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优点,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推理综合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ampnbsp)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考点解读考点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用脚画画的杜兹纳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转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沙冈那边的一段故事这是日德兰沙冈的一段故事,可它并不是从那里开始的。不是的,它的开头在很远的地方,在南面的西班牙。海是国家间的通途。你想一下那边,到了西班牙!很暖和,很美好。茂密昏暗的月桂树之间开放
初二语文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前期准备一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八年级上善若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上善若水的意思。2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七善的理解。二教学过程(一)导语(阐明道德经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地位)老子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七年级语文上7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7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一年级语文下册平平搭积木最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李四间房子,分别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化石吟的五环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培养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美。激母鸡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继续训练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2通过读文,能说说母鸡是怎样的?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1关于这篇课文你了解些什么?伯牙断琴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学习八个一类生字,认识六个二类生字。2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教学重难五年级数学节约能源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请看。你们猜这是哪个星球?她漂亮美丽吗?为什么?(她有好多的水她是我们的家啊还有点电啊还有煤石油。)我们把水电煤石油。统称为能源(板书)。(二)活动开始。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一回顾全文,情境导入1唱歌谣想春节,和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毫米,分米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课文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2自学生字,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重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教学难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