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崔杼弑其君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2、初步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体会本文叙事有条不紊的特点。
  3、初步了解文中晏子的表现,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初步认识。
  4、对文中涉及的"大史书曰"这一细节进行品析,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2、初步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体会本文叙事有条不紊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晏子"这个人物及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60卷,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二百五十余年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有关活动及重大事件(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前454年))。其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左传》之后,司马迁发展了《左传》的传统,写出了亦史亦文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仅内容上与之相接续,体裁、手法亦以之为法。宋人对《左传》《太史公书》、韩文、杜诗,皆熟读暗诵,"虽支枕据鞍间,与对卷无异"(陆游《杨梦锡集句杜诗序》)。可见《左传》对我国后世影响巨大,在我国文史界占有较高的地位。
  二、学生诵读课文,并利用工具书及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落实有关的文言知识。
  做法:学生把有关的文言知识写下来,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习内容(1-3份),全班同学一起去讨论决定,老师适当补充。
  1.通假字:
  ①遂取之 "取"通"娶"
  ②反队,遂弑之 "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 "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 "干"通"捍"
  2.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 (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
  (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 (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3.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 (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 (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 (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5)死乎 (为动用法,为……而死)
  4.文言虚词积累:
  焉
  偃御武子以吊焉 (代词、代"齐棠公")
  庄公通焉 (代词、代"棠姜")
  吾焉得死之 (表反问,怎能)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
  而
  见棠姜而美之 (表顺承)
  而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 (却,表转折)
  公拊楹而歌 (表修饰)
  其
  其无冠乎 (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
  齐国其庶几乎 (语气副词,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
  以
  以崔子之冠赐人 (介词,用)
  尔以帑免,我将死 (动词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 (动词带领)
  执简以往 (相当于"而",表修饰)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免,是反子之义也。
  申蒯,侍渔者。
  (2)被动句
  不说弁而死于崔氏。
  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意合被动)
  (3)宾语前置
  社稷是主。
  将庸何归?
  三、释疑,并引导学生养成积累、整理和适当拓展的习惯。
  四、阅读1—3段,要求能基本翻译、了解基本内容并思考:
  这三段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列出文中人物,想想众多人物的关系。
  明确:主要叙述"崔杼弑其君",这里写了许多人物,较为复杂。
  在这一段,主要内容是:崔杼霸占了棠公寡妻,又写了庄公私通棠姜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文中的崔杼是齐国的大臣,一方面,他权倾朝野,有着极大权力,握有生杀大权,但是从宗法上说,他始终处于臣服的位置。这样,他只能以臣民的方式去行事。文章始终把他放在臣民的位置来对待和叙述。例如:他夺人寡妻,又受人羞辱。然而,他杀了庄公之后,又不能不被历史记载一笔;一方面,庄公羞辱他,史书不好直言,而一旦他杀了庄公,却不能不背上忤逆的罪名。文中人物复杂,内容较多,但文章在叙述事件中,详略得宜,有条不紊,把整个事件交待得井然有序。这充分体现了唐史学家刘知几所说的"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的特点。
  五、学生再读课文,加深认识。
  六、布置作业:
  1.整理文言知识。
  2.预习课文4、5、6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由学生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晏子" 。
  明确:晏子给我们的印象是个机智、聪明的人,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机敏的口才。那么,在"崔杼弑其君"这情节里,晏子又如何呢?大家可以研讨一下。
  二、研讨4、5段
  1、齐读第4、5段。
  2、小组讨论,明确这几段所叙之事。
  讨论:按照春秋时期的礼仪,君王非正常死亡,臣民是有理由殉死的。但是晏子找了一个很好的、动人的借口,既逃脱了殉死,还谴责了庄公及崔子二人。那么,我们如何去看待晏子这种举动?
  明确:(1)晏子违背了礼仪,强词夺理。
  (2)晏子怕死,故找借口。
  (3)他狡猾,奸狡。
  (4)机智、圆滑。
  (5)不为私利而死、所以其不想殉死。
  (6)斥责崔子行为,他不怕死。
  教师明确:这段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晏子不死君难",它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文中的晏子是机敏善变的,同时又是无私的,但也不失圆滑世故,甚而可说是:"狡猾"。
  对待崔子弑君这件事上,晏子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对于弑君的不义之举,他斥责了崔子;但其说话技巧是十分高超的,他并没有进行面对面的批判,而是用婉转的方式表达了对崔子的不满。这样,既达到了批判的目的,又达到了明哲保身的效果。
  晏子门人问他,我们的君王死了,我们是否也要同死?或者逃走?晏子十分巧妙地加以回绝。但在门人问其要不要回家时,晏子乘机表达了他心中对君王的不满。晏子意思是说:"如果君王在,我们就应该忠于他,但君王都死了,我们还忠于谁呢?"
  按照常理讲,君王任务是主持社稷的,不是君临老百姓的。如果君王为社稷而死,老百姓当然可以和君主同死。因为作为君王的臣民,其责任是供养社稷的,不是单单为自己而生存的。如果臣民为国而亡,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为自己的私利而死了,我们大家都要为此而同死、同亡,那就是不义的事情。除非是其同党,正直的人是没有人敢担当这个不义之名的。何况现在君王是被人立而又被其杀的,怎能为这样的人而死呢?
  这里,晏子的精明、正直、明辨是非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在春秋时期,讲究忠君固是一种传统,但晏子却具有超然于上的态度,明确了忠君的界限与尺度。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阐明了道理,其用词的高超、巧妙令人刮目相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齐读最后一段,思考:
  1、崔杼为什么杀死太史?又为什么对第四位太史"舍之"?
  2、南史氏"执简以往"用意何在?
  明确:崔杼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南史氏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故"执简以往"。
  这一小段文字在我国历史上可谓字字千钧。不足60字,却将我国古代史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写了出来。中国史官向来重视秉笔直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家们往往不避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持历史的真实。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史家的传统。作为史官,一家三口被杀却毫不动摇,甚至感动了南史氏一干人等,足见我国古代史官的伟大与崇高。
  四、再次阅读课文,加深对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认识并渗透文言知识。
  1、翻译:其我之谓矣!
  2、区别古今义:书法不隐。
  五、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文的收获。如:叙事有条理、有层次;重点分明突出,讲究叙事技巧,人物形象鲜明等。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积累文言知识
  2、梳理本文故事情节;了解人物评价要点。

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范文教具准备教学挂图两张(课文插图)。多媒体1音响效果电闪雷鸣和雨声。2PPT读读抄抄中的三句话,带点的字用红色。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2默读课文,一边课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古诗两首课文教学设计书之二课前透视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论语十则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教学重点目标。教学难点目标。预习指导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愠小学课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仿照课文中的例句说句子。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小学音乐嘀哩嘀哩说课稿范文小学音乐嘀哩嘀哩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初中篮球传球说课稿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因此,在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用较多,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是很实用的一种传接球方法。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篮球传球的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今天要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说课稿一开场白各位专家和领导,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十课,课题是杨氏之子。二说教材本课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全文共55字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我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教材分析教关于一年级数学分苹果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核心内容是学会10的加减法,在分苹果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二)教学知识目标1。学会10的加减法。2。通过游戏学会
科学活动设计我们发现了力的秘密教案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齿轮玩具。自从齿轮玩具住进我们班后,我班幼儿就对这个新成员特别关爱,每天活动区活动时,小朋友们总是爱不释手的摆弄它们,而在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时,我发现他们不一年级下册西师大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与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范文钓鱼的启示记叙了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的开放还差两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我不理解,但还是依依把鱼放回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解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学生经历由天平上的具体操作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能用等式的性质(天平平衡的道理)列出方程,对于解比较简单的方程,学生并不陌生。比如x47学生能够很快说出x3,但是就方程的书写规范来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范文质数与合数如何来教,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教法。对于这种抽像的知识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尝试而得出定义。本节课我设置了如下环节。一复习铺垫我们学习过,自然数依据什么分类标准分为奇数和偶数黄河颂的课堂教学反思黄河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黄河颂的课堂教学反思,欢迎大家浏览。黄河颂的课堂教学反思黄河颂是一首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伟大美术课分蛋糕教学反思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低,他们的兴趣往往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我想,蛋糕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吃过,分蛋糕有些孩子也曾经参与过,所以设计让学生欣赏歌曲生日快乐歌作为引题引入故事让学生聆听故事关成长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是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关于文言文马说的教学反思马说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篇幅不长,字词的理解也比较容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将诵读背诵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反思本节课,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说一说一导入环节让学生讲伯乐与千里马的教学节活动的反思范文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我感到万分荣幸。每年一度的教学节在忙碌中过去了,感谢领导给我提供了这个快速成长的平台,感谢学校在这次活动中给了我一个自我实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教学反思小松鼠找花生果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诉小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全文共5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