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2019届高考时政热点历史学科解读9我国城乡拟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人大代表

  【背景材料】
  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7日开始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审议中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则对现行法律相关条款作出修改,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对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草案也作了类似的规定。
  【课标要求】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链接】
  一.中国近代民主艰难推进的历程
  1.洪仁轩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2.对君主立宪制的追求:
  (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倡导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他们的理论没有付之实践。
  (2)十九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而失败,证明资本主义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同。
  3.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1)19XX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号召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9XX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这是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3)19XX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4)19XX年宋教仁改同盟会为国民党,通过议会选举和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结果宋教仁被刺杀。
  (5)"宋案"发生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国,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但均遭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道路行不通。
  4.升华认识:①近代中国在痛苦中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习技术向学习制度、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转变的过程。②民族独立是政治民主化的提前,只有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得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近代化。
  二.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为追求民主政治所做的努力
  1.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时的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建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此后,中共在三民主义的旗号下,为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探索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订宪法大纲。
  4.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建设中,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5.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6.抗战胜利后,为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中共在重庆谈判上和政治协商会议上作了许多努力,重亲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等协议。
  7.升华认识:①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同时对民主政治做初步的尝试。②中共从中国革命的实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创造性地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
  三.新中国建立后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1949年召开新政协会议制定《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初步形成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根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建设。
  5.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6.XX年中共xx大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7.XX年中共xx大提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大文明。
  8.升华认识:①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四项政治制度在中国里程碑式的意义。②认识新中国以来民主政治发展不断走向法制化的进程。
  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历程:
  1.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神学世界观。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开始。
  2.启蒙运动: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资本主义政治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专制立宪政体。
  (2)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发布了《人权宣言》制订了1791年宪法,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拿仑时期,制订了《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等,成为资本主义立法典范。
  (3)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发表了《独立宣言》制定了1787年的宪法、美国成为总统制的共和国,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
  4.19世纪中后期的资产阶级改革,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1)60年代,俄、日等国家通过资本主义改革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
  (2)美国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制度的宣言》,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轻障碍。
  5.20世纪初英、法、美等资本各国代议会制逐渐走向成熟。
  6.20世纪30年代,美国通过了《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法令,保存了民主制度。
  7.二战后,德日两国接受改造,进一步实现民主化。
  8.升华认识:①认识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②认识西方民主政治类型和特点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影响。③认识人类推进民主政治的艰难历程以及每一个国家从国情出发的建立民主制度的启示意义。
  五.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
  近几年关于考查社会主义运动史的题目大大增加:因为我们是当今社会主义的唯一大国,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就使人类的政治文明多了一种选择,更加多样化。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出现到现在不过160年时间,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只不过80年时间,在我国确立只不过50年时间,与资本主义制度五六个世纪成熟期相比出现挫折很正常。更何况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取得如此大的成绩,说明我们很伟大、很自豪。应该扎实把握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史。
  1.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想国》到《乌托邦》再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2.理论到实践
  第一国际领导各国工人斗争,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第一次夺权的尝试。
  3.从一国到多国
  1917年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二战后:东欧八国、亚洲四国和拉美古巴。
  4.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上首先是一种模式: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后来发展为:南斯拉夫的自治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实践证明中国的模式是成功。
  5.升华认识:①认识社会运动发展的曲折性及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②从人类不懈追求政治文明的历史规律中坚定走社会主义的信念。③年轻的社会主义应该吸收人类优秀成果,在不断改革中完善。
  【热点训练】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有其独特的路径和个性化的特征回答1-4。
  1.与西方国家民主的政治发展趋势相比,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表现出
  a.得到充分的实践与发展 b.确立了成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民主革命完成的时间长 d.跳跃式的政治发展趋势。
  2.影响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政治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因素有:①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的到来②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③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④民主共和的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效仿日本和俄国的主要依据是
  a.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b.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c.君主都掌握了政府的实权 d.都需要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
  4.国民革命初期孙中山师法苏俄革命的内容不包括
  a.以党治国治军的模式 b.扶助农工的方针
  c.广泛的政治动员 d.革命的目标
  5.近代中国人与民主政治擦肩而过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政治不适合中国人习惯 b.国共合作的关系不稳定
  c.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化基础。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废除君主专制制度的规定是
  a.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国民有人身、居住等自由 d.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英法德 b.英法俄 c.美法德 d.美英法
  8.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
  9.《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XX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
  10."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把富人的收人再次分配给穷人"。这一主张属于
  a.人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
  11.材料题
  材料一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阅读下列材料一:每当人们谈到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时,都会记起他——华盛顿。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创立了一个共和国;他主持了制宪会议,为美利坚合众国党政体制奠定了基本结构和框架。 ——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新国新梦"
  材料二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队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与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新国新梦"
  材料三 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与英国殖民统治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分离。从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9年华盛顿就任总统,美国经过艰难的历史探索和实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个新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了。
  ——赵晓兰著《美国的诞生》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极其特点。
  (2)结合史实说明美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适合自己道路的成功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d 6.b 7.a 8.a 9.b 10.d
  (1)总统共和制。特点: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牵制。
  (2)美国是移民国家没有经过封建社会:英殖民统治有一定民主的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高;启蒙思想的影响。

教具课件说明素材编码名称用途内容描述数量备注b8au3l1jj01ppt1复习unit2进行情景导入1hrb8au3l1jj02ppt2词汇教学课件制作1hrb8au3l1jj03ppt3词汇用词语那么造句范例1。如果不认真读书,那么你的人生竟会是永无止境的劳碌。2。我可不敢做那么危险的事。3。他没想到会活得那么长命。4。一切都是那么寒冷而暗淡。5。她逐渐变得不那么冷淡了。6。今天完全不用顺其自然来造句1。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2。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3。顺其自然不恐忧,柳暗花明又一景。4。宇帆叹气,拍了拍飞镖的肩膀看来也只能顺其自然了。5。他轻轻地点了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模板鹬蚌相争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文章虽然语言精练,篇幅短小,但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教材分析鹬蚌相争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慌慌张张的莎莎的说课稿一分析教材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慌慌张张的莎莎是一个来自幼儿生活的小故事,描写了一个慌慌关于联结造句的例句1。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结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2。他的前途与公司的前途紧紧地联结在一起。3。这台机器的两部分是如何联结起来的?4。秦末天下大乱,诸多揭竿而起武装集团中,基用实践造句及其扩展中文发音实践shjin词语解释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近义词理论用实践造句1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2正确的思想不是头脑中先天固有的,而是来源于社会实践。3现在的大学教育用甚至造句怎么造甚至这个词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用甚至造句怎么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用甚至造句怎么造1老舍先生对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个句子,都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2自从修了引非不可造句的大全造句,动词词语,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今亦以指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下面是非不可造句,请参考!用非不可造句1当时多亏他手疾眼快,拉我一把,不然非让那辆车碰伤不可。2星期天,我们非江山的解释及造句江山拼音注音jiangshan江山解释意思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如此多娇人民的是铁打的。江山造句1江山如此多娇。2神州奋起,国家繁荣山河壮丽,岁月峥嵘江山不老,祖国常车技的解释及造句车技拼音注音cheji车技解释意思杂技的一种,演员乘特制的自行车,表演各种动作。车技造句1好在偶儿子车技还是相当的可以。2她有一台体积庞大的天蓝色的轿车,她驾驶汽车可能太卤莽,而一
关于沉与浮单元教学设计课堂复习前言复习课是教学中必须的课程,通过科学课进行的单元复习教学,可以有效梳理单元知识结构,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概念体系,还可以形成善于挖掘知识内涵的习惯,激发学生对科学进一步的探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3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4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五年级数学近似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找到和求积的近似值的联系2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教学难点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的异同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一)口算80。5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编者的启示下(通过预习和思考练习),在老师的引导合作下,与课文对话的过程,即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思想内容,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课文美的熏陶。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篇幅较长,语句难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1一个寒假下来,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孩子们的为了他的尊严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内容感情变化。教学过程布置预习课文。(课前)1自己读课文,解决生字包括品学网问别人等。2把课文读熟。3把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导入新课你遇到过乞丐吗?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和写法。3体会各篇文章所流露的对花草树木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难点背诵自己喜欢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七年级语文(上册)主题天净沙秋思课时1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设计者张兆迪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诵读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三年级音乐下册九家乡美教学设计课题九家乡美课型新授课总课时2hr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与他人一起,随着歌曲伴奏演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2随着歌曲伴奏能独自演唱全都认识我教学重点学习歌曲教学难点歌曲教学教学准备钢琴录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2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