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家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理解亲情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在课文中理解词语的能力。想象性复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亲情,有了爱的地方才有家。
  教学重点:体会亲情与爱。
  教学难点: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19课。读文题,齐读。
  1 文章的题目给我提出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家是什么?"
  让我们先把目光集中在这个家字上。学过这个家字吧它是一个会意字,有哪两个部分构成?有了房子有了财产,古人认为这就是家了。
  2 打开书,看看能不能从课文中对家有更深刻的体会。
  二、指名读文。
  1 书中有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家是什么?能找到吗?在哪?第五小节找的非常准确
  (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板书亲情——爱与被爱都是亲情
  2 再读读这段话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不懂——无家可归被爱遗忘看看能不能通过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这些疑问。
  三、快速读课文。看看文章中向我们讲述了哪两个故事?简要复述出两个故事。(小组可讨论)
  板书:美国富翁卢旺达热拉尔
  四、画出两个故事画出人物的语言画完坐好。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板书:"家?我没有家。""那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
  1 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什么?(一个有家一个没有家)。为什么两个人之间会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别呢?
  2 走进两个人的生活走进课文
  五、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富翁的生活。读一二小节
  1 富翁为什么说他只有房子而没有家(小组讨论)
  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在书上找。
  第二小节。对于这段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旦……一旦……那还是家吗?什么意思?不是家是什么?
  设问问中有答男女生读
  读这一段读好问中有答自问自答
  2 刚才我们读的第二小节其实是对富翁故事发表的一段议论。师生共同读体会家与房子的区别
  从故事中找找,富翁为什么没有家?醉卧街头无人问津。(可能有亲人但没有亲情)
  3 他可是当地的富翁啊。拥有什么?别墅——高堂华屋
  没有的又是什么?——亲情、爱,这些是金钱所买不到的。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情感上的富有,家财万贯换不来真情换不来爱。
  4 此时此刻富翁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再来读读富翁的话。怎样读?
  也许他宁可醉卧街头也不愿意回到那所没有亲情、被爱遗忘的空荡荡的房子里。知道什么是被爱遗忘吗?
  5 所以当警察要送他回家时,他才说:家?我没有家。那是我的房子。读
  六、让我们再一同来到非洲的卢旺达,看看热拉尔的故事。快读三四小节
  1 我又有家了?他为什么这样说?失去寻找找到
  2 加上前面的提示语再来一起读读热拉而找到女儿后说的这句话。
  3 热拉尔的心情:悲喜交集:什么意思?
  悲:失去亲人40口离散丧生。
  有过失去亲人的感受吗?伤心痛苦难过热拉尔那么一个庞大的`家族亲人几乎全部丧生,能理解他的悲痛吗?
  喜:找到女儿。绝望之时绝处逢生。(失去所有希望)
  4 悲喜之间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啊?辗转数地冒生命危险。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他可能会——可能会——还可能会
  既然路途如此坎坷,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一直走下去?
  爱、牵挂尽管五岁的女儿此时还不能为他作些什么
  你们有没有牵挂别人的感受?
  老师也有过牵挂的感觉,牵挂你们如果老师生病公出,你们牵挂老师吗?我们之间也有一份亲情与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5 没有家意味什么?有了家又意味着什么?听老师说这样一个句子
  当他伤心时有人会安慰他。当他——有人会——
  所以热拉尔找到女儿后才会如此激动,尽管此时此刻他和女儿已是无家可归。现在你们能理解家为什么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吗?悲喜交集的说我又有家了…——!
  6 父女历尽艰辛久别重逢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想象
  先看一组图片。
  韩朝断交50年再度建交亲人重见的场面。虽然身处异地但心始终紧紧相连时间与空间都无法阻隔他们之间那分浓浓的亲情。相见时刻他们紧紧相拥,热泪纵横。
  7 那么热拉尔和女儿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请你复述第二个故事把父女相见的场面描述得详细些。
  七、回读最后一节
  引读问题解决了吗?对于这段话你还有哪些理解?
  八、总结:
  一个美国富翁和一个卢旺达难民关于家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无论生活在哪个国度、无论居住在竹篱茅舍还是高堂华屋,无论身处战争或是和平,只要有了亲情有爱就有了家。
  九、老师找到了一首很好听的歌
  可爱的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看看和你们同龄的小朋友写的一首关于家的小诗
  能为他续写几句吗?来当一次小诗人。
  十、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妈妈爱你们你们也爱爸爸妈妈。除了和亲人组成的家还有其他家吗?
  班级家乡国家
  细心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温暖。
  让我们用爱重新诠释家的含义。

汉字的起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字的起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物种起源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的阅读目标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情意目标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范文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伊通二中的吕艳艳,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现在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整体构想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几个方面说说我的设想及过程。教材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确定教学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课标要求物种起源导言说课稿教案一说教材1这篇课文的地位作用物种起源导言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基本篇目讲读课。以我的理解,本单元第一课安排了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带有极强的政治意识的策论文章,本茶起源于中国阅读题目及答案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茶起源于中国。虽然神农氏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只是传说,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我国唐代却是不争的事实。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自天子,下至黎民百姓探索神话起源阅读答案我赞同神话是中国文学起源之观点,也认为口头文学是中国文学起源的观点是对的由于六经中也包含了文字记载的神话,故也认为文学的源头是六经的观点并没有排斥神话。公共性的文学起源的命题,对于使劲的近义词是什么使劲,解释为用力把力用在某件事情上。小编整理的使劲的近义词,供参考!使劲的近义词用力用劲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释谚使靳小说俗语,每有使劲字。示例曹禺原野序幕快,快点敲,少说废话,使劲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范例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的课文。文章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发了作者畅游其间的无比愉快的心情。姚老师的这堂课,能够放手让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中自由数学教学反思范例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39到40页的内容,关于几分之一的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找准数学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难点1重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教学时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务教学设计的意涵一,教学设计的意义1。教学设计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教学的蓝图,一方面是教学的处方2。教学设计是为提升教学功能与教学效果,有系统地应用各种学习及教学理论,并考虑教学及如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为帮助广大教师实施好新教材的教学我们将从日常教学中经常接触的教学设计教案设计和说课设计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信息技术教育新教材的实施点滴。一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岳麓区长茅岭小学罗米娜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49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量化的数学意识。2学会初步预摇篮曲教学设计北碚区中山路小学孙莉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课堂引领者店口一小姚炜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二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对称。青岛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第282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2,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欣赏,审美能ampquot秒的认识ampquot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二)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完整版请下载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5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知识物体分类教学设计中海康城小学龙笑波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设计执教乐清市实验小学章永权备注转自温州市城乡共话素质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选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内容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