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 20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
  2.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Listen carefully.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知识起点,采用开放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发现。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较扎实。]
  c.全班学生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Look at the blackboard, please. Read together. Say by yourself.
  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Look careflly.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戏,OK?
  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Guess!右手有几个?
  ②右手藏1个
  ③右手藏2个
  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猜得这样准?有什么办法?
  b.抢答。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对口令。
  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
  a.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Pairs work.(板书)Read togeghter.
  b.填方框(第19页下面)。
  看图边读边填。指名板演。做完的同位检查。订正。Why?
  [把练习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5的组成,突破了难点。4、3、和2的组成就可以完全放给学生,采取小组使用的方式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层次清晰。]
  4.指导看书。
  Read toghther.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20. 边说边填。指名板演。订正。
  5.做一做。
  a.动手操作。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学生摆学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
  1.男女分读组成。
  2.第8题。
  边说边做,做完同位检查。全对的、书写好的可以各得一个小印章。订正。
  [本节课教师能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找规律、做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了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教师教法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注意指导小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在游戏中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注重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评价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总体来看,既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注重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出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5以内数的组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9 20页的`内容,并完成练习二的第8题。其教学目的是借助分小棒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在同位交充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都接触过,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说出组成。
  本节课我没有使用课本资源,而是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娱悦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这节课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分小棒的游戏,让学生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分层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也努力体现层次性。先让学生看实物猜组成,再让学生看图填组成,还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摆组成,最后才要求学生根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完成写景作文周芳写以景为主的记叙文,也是小学生常进行的一种作文训练。它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的。要写好写景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任何景物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长亭送别学案知识指要1。字词正音筵(yn)席余荫(yn)蹙(c)愁眉经忏(chn)杯盘狼藉(j)保揣(chi)身体憔悴(qiocu)暮霭(i)胸臆(xingy)2。字形比较倩疏林萋迷今宵婧才凄窃读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范进中举本文通过对前后精神状态及社会地位的变化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学习时,我们应1抓住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体会对比的方法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共工怒触不周山七下2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井教案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人带来甜美和欢乐,教育他们热爱为造福后人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2。学习概括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能理清课文的结构。3。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和14包身工教案14包身工教学目标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a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b艺术构思c细节描写d语言风格。3了解包身工的影响。一作者作品介绍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能否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的影响。那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怎么编写呢?以下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祝福教案及反思祝福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劳动妇女祥林嫂。丈夫死后,她为了逃避被出卖的命运,便来到了鲁镇,在地主鲁四家里做工。但不久仍被婆家绑回去,逼嫁到山村里。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带来祝福教案及反思,春优秀教案及反思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本文在盼春mdashmdash绘春mdashmdash颂春的抒情中描绘了心中的春。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带来春优秀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春教案大河马教案大河马优惠卡门票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用途。2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同伴谈话,了解别人谈话的内容,从中吸取有用的信息,丰富自己的谈话内容。3引
雨字有关成语雨指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你知道哪些带有雨的成语?接下来品学网网小编将带来雨字成语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雨的基本解释y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yugrave下雨,落下雪。途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如何成语接龙途字最简单的意思是指道路,那你们学过哪些成语是以途字开头的成语呢?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途字开头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学习借鉴。途字开头成语途途是道途穷日暮途遥日暮以途开三顾茅庐有什么历史典故三顾茅庐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成语,你知道三顾茅庐的成语典故吗?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顾茅庐典故内容,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三顾茅庐的意思拼音sngugravemaacute洛阳纸贵典故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品学网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洛阳纸贵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典故介绍钻木取火的成语故事典故字词解析造句钻木取火的典故传说,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还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如何用火。到了晚上,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时断时续,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翁中捉鳖典故翁中捉鳖是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大家清楚翁中捉鳖的典故吗?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翁中捉鳖典故,供大家阅读!翁中捉鳖典故北宋末年,在山东梁山泊一带,住着以宋江为首的农关于王昌龄的名人轶事导语王昌龄(698mdash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ldquo七绝圣手rdquo。下面品学网小编分东山再起的典故东山再起是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那东山再起具体有哪些典故呢?下面是品学网小编带来的东山再起的典故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东山再起的典故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东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介绍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在生活很常见,它有什么成语典故呢?下面是品学网网小编带来的指鹿为马的典故,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指鹿为马的解释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为小鸭小鸡教学反思在小鸭小鸡演唱中,因为小鸭小鸡是幼儿很熟悉的,所以我要求幼儿用动作表示,幼儿表演得很认真,他们一边歌唱一边表演,唱ldquo呷呷呷rdquo时就表演小鸭的动作,唱ldquo叽叽叽r活动我会走楼梯反思学走楼梯是幼儿园日常活动之一。班级幼儿在走楼梯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挤推的现象,有的幼儿无法做到正确规范的走楼梯。因此在走楼梯的活动中出现了安全隐患。如何正确规范的走楼梯,如何保证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