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万亿减税,啤酒先行

  4月1日起,我国的大规模减税政策正式实施,一批相关的受惠行业如降甘霖,股价迎来暴涨时刻。
  据新闻报道,今年我国的减税降费规模将高达2万亿元,其中分三个档次:
  第一,适用16%增值税率的项目改按13%税率征税,主要涉及制造业等行业;
  第二,适用10%税率的项目改按9%税率征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基础电信服务和农产品等货物;
  第三,保持6%一档税率不变,主要涉及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和增值电信服务等。
  半个月前,当减税传闻被证实,各大汽车企业便纷纷开启了降价动作,比如奔驰、宝马、捷豹、路虎、沃尔沃等瞬间就上了头条。
  只不过,百万元级别的豪车,降个3万、5万的,人民群众发现还是买不起呀,于是吐槽不断。
  这正是减税的奥妙之处:
  对于高毛利率的奢侈品来说,价格敏感度本来就不高,降3个点的税费其实差别不大;
  但对于一些利润本来就薄如纸片的行业来说,3个点完全可以让净利润翻上一倍,足可称得上是雪中送炭。
  比如啤酒行业,华润、青岛、燕京三家龙头2018年的净利率分别为3%、5.9%、1.5%。
  3个点的利润送过来,燕京直接翻倍,青岛也能多个50%。
  也难怪,燕京啤酒(000729)会成为了这一轮短线上涨的龙头,连续两天涨停,成为了消费股里的急先锋。
  但啤酒行业的机会,并不仅仅是这一轮的减税降费,如果我们将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会发现这里蕴藏的机会远比我们想象的乐观。
  1
  我国是全球啤酒消费大国,一年的消费量高达4400万千升,约占全球总量的22%,在亚洲市场的占比甚至高达60%以上。   如此庞大的消费量,使得我国以一国之躯就撑起了全球三大啤酒公司。   最新世界啤酒市场份额排名如下:   一线巨头:百威英博27%(比利时)、喜力11%(荷兰);   二线巨头:华润6%(中)、嘉士伯6%(丹麦)、摩森康胜5%(美)、青岛4%(中);   三线巨头:朝日3%(日本)、燕京2%(中)、麒麟1%(日本)。   但我国的三巨头,和欧洲三巨头相比,是典型的虚胖,大而不强。   如上面所说,我国的三巨头,华润、青岛、燕京,净利率徘徊在1.5%-6%之间的盈亏平衡线上;   而西方的三巨头,   百威英博2018年营收546.19亿美元,净利润43.68亿美元,净利率8%。   但这是在收购南非SAB后,消化不良的情况下。   2017年营收564.44亿美元,盈利61.9亿美元,净利率11%。   这才是正常表现。   喜力2018年营收224.71亿欧元,纯利24.24亿欧元,净利率10.78%。   嘉士伯2018年营收625.03亿丹麦克朗,净利润53.09亿丹麦克朗,净利率8.49%。   也就是说,8%-11%的净利率,是西方三巨头的正常状态。   两者之间的利润率表现,平均差距有5-6个百分点!   这里面的差距,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产品定价。   举例来说,按照市场上的啤酒平均零售价来算,美国是4328美元/吨,日本是4803美元/吨,韩国是3881美元/吨。   而中国,是1861美元/吨,仅为前者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左右。   或者你会说,发达国家嘛,定价当然要更贵。   但即使是同样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的国家,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的吨酒价格也显著高于中国。   巴西是3422美元/吨,墨西哥是2782美元/吨,俄罗斯是2684美元/吨。   平均价格都要比中国高出1千美元以上。   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核心的原因,君临认为有两点:   第一,由行业垄断带来的溢价能力提升;   第二,由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化产品结构。   前者,是供给侧的改善,后者,是消费侧的迭代。   2
  在传统行业,供给侧的改善往往是利润飙升的关键。   譬如空调市场,早年间多个品牌混战,打得天昏地暗,各家都没有什么利润。   但最近十来年,当市场进入垄断阶段,格力、美的双雄对峙,老三老四们被边缘化,就进入了孕育大牛股的黄金时代。   垄断,是企业溢价能力可以施展的基本前提。   跟中国市场,目前还是华润雪花(28%)、青岛啤酒(20%)、百威(17%)、燕京(12%)、嘉士伯(6%),五强争霸的格局不同。   在巴西市场,呈现的是双雄对峙的局面:百威64%、喜力20%;   在墨西哥市场,也是这两巨头的统治:百威 58%、喜力 40 %。   在我们的近邻日本,同样是双巨头的格局:朝日38%、麒麟33%。   远一点的加拿大:百威英博54%、摩森康胜40%。   法国:嘉士伯29%、喜力28%。   对比发达国家市场,或者成熟发展中市场,可以发现——   CR5→CR4→CR3→CR2,汰弱留强,几乎是啤酒行业一个必然的发展规律。   西方三巨头,百威的利润率可以做到11%,喜力可以做到10%,嘉士伯只能做到8%;   这就是品牌、规模、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   3
  回顾我国的啤酒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史,同样经历的是这么一个过程。   1980年代,百废待兴,啤酒消费兴起,各地纷纷投资建设啤酒厂,类似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1990年代,外资进入,生力、蓝带、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外企登陆,我国的啤酒消费进入高成长阶段,年增速高达20%。   1995年,我国啤酒产量达到1568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啤酒生产国。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本土啤酒龙头的跑马圈地、资本并购战正式点燃。   首先是燕京,第一个跑出。   燕京啤酒,1980年建厂,前身是一家投资仅仅640万元,年产量1万吨的顺义县啤酒厂。   如此规模的国企啤酒厂,在当时的中国有数千家之多,燕京并不起眼,而推动这一切转变的关键人物,是李福成。   1983年,时任顺义县化肥厂党总支副书记的李福成,奉命调入顺义县啤酒厂任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市场营销和渠道工作。   那时候的啤酒行业,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包销模式,销售渠道一直为地方糖酒公司垄断。   谁能够率先冲破这种僵化的渠道体系,谁就将获得爆发的动力。   1988年,李福成推动了燕京渠道体系的转变,不再依靠糖酒公司,而是组织销售团队走街串巷,开辟经销商和批发网点。   据说那时候的燕京,配置了2600辆平板三轮车,让小商小贩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着卖,将啤酒送到了胡同里,形成"家家喝燕京"的北京一景。   自此之后,燕京飞速发展,1991年,李福成出任燕京啤酒厂厂长,直至2015年退休。   1993年,燕京啤酒产量达到18.5万吨,位居全国第三;   1995年,燕京在产销规模上追平了"百年老牌子"青岛啤酒,1996年,燕京率先突破50万吨产销规模,跃居第一。   1997年,燕京在在香港的红筹股和深圳A股同时上市,募集了1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财力雄厚,为接下来的资本大战做好了准备。   2000-2003年,燕京先后收购雪鹿、漓泉、惠泉等多家地方啤酒厂,获得内蒙古、广西、福建等区域腹地。   这几年,正是燕京的高光时刻。   没有人料到,此后燕京的地位便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   4
  超越燕京的,是青岛。   青岛啤酒诞生于1903年,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继承着德国文化的味道。   但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青岛啤酒始终是个偏居山东一隅的地方品牌,真正改变这一切的,是彭作义(1996-2001)和金志国(2001-2012)两代掌门。   彭作义上任后的1996年,正是燕京全国扩张,并超越青啤的那一年。   彭作义意识到,青啤虽然有着很好的品牌积淀,但作为一个中高档品牌,有点不接地气。   当时的啤酒市场,消费人群主要是蓝领阶层,90%的消费都是低档啤酒。   青啤要做大,一定要放下身段。   于是彭作义制定了低成本扩张的并购战略,在1998-2000的三年间一口气买下了45家地方啤酒厂。   产量,也从1996年的35万吨,上升至2000年的185万吨,份额从2%上涨至10.7%。   1999年,青啤重新夺回了行业销量第一的宝座。   只是,买得太多太快了,消化不良的问题很快浮现,利润率节节下滑。   彭作义当然也清楚这里的问题,他曾经说:   "按正常做法,青岛啤酒应该是兼并一家消化一家后,再去实施下一步兼并,青岛啤酒也好有时间处理好与企业相关的一些问题。   但是面对啤酒行业的大整合,青岛啤酒必须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完成全国的战略布局,青岛啤酒只能在跑步中调整自己。"   但他已没有时间了,2001年,彭作义突发心脏病去世,金志国被推上火线。   金志国任内,干了两件事:   第一,与百威英博签署合资协议,让外资持股达到27%,为第二大股东,并引入后者的技术;   第二,提升管理能力,对旗下150个啤酒品牌进行瘦身,调整为1个主品牌"青啤",加3个副品牌"山水、汉斯、崂山"的格局。   青岛的盈利能力得以逐渐恢复,但就在这个过程中,华润雪花开始崛起。   5
  2006年,华润雪花啤酒超越青啤,成为第三代销量冠军。   华润的崛起,是一个意外,也是一次历史偶然中的必然。   华润集团,我国知名央企,资本实力雄厚,自1990年代开始就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之路。   地产、零售、贸易、消费品……各行各业都有华润的身影。   说是偶然,是因为两个关键人物,王群和侯孝海的出现,让华润的啤酒业务得以成功做大。   王群,是华润创业进入啤酒业务的战略制定者,雪花啤酒的收购由他主导;   侯孝海,则是雪花啤酒壮大的营销功臣,世界杯营销、勇闯天涯等营销活动都由其推动。   说是必然,是因为啤酒行业的早期成长史,更多是一部资本扩张史。   如前文所述,我国啤酒行业的早期,90%的消费来自低端市场;   低端市场拼的,不是品牌和技术,而是渠道和价格。   燕京最早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通过渠道变革,率先杀出了一条血路;   然后,燕京发现,啤酒由于本身较重,运输半径有限。   单个啤酒厂的运输半径通常在300公里左右,超过300公里将无法覆盖成本。   规模效应与工厂布点,决定了啤酒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影响到终端的销量和售价。   要进一步扩大渠道网,最快速和低成本的方式就是通过收购地方啤酒厂实现扩张。   因此,一旦全国扩张开启,资本能力就成了关键。   燕京和青啤,都曾经寄望于通过上市,实现资本能力的大幅跃升,完成一统江湖的野望。   但无奈,他们的资本能力终究不如华润,后者可以忍受在扩张收购中长期的亏损,而前者却不能;   一旦出现盈利能力的下降,燕京和青啤只得收缩战线,眼睁睁的看着华润雪花的收购扩张与长驱直入,却是徒叹奈何。   2005年,雪花啤酒以158万千升的单品销量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2008年,雪花啤酒超越全球啤酒老大英博旗下的百威,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单一啤酒品牌。   1990-2010年,是中国啤酒产业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也是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淘汰阶段,燕京、青啤、华润先后崛起。   大量的二三线啤酒公司,如哈啤、雪津、蓝剑、重啤等,一一被收购。   到2013年,中国市场啤酒总产量达到峰值5062万千升,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6
  最近五年,我国的啤酒总产量维持在4500万千升左右,已不再增长。   五大啤酒巨头也已形成了各自的垄断区域:   华润盘踞长江流域和东北,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贵州、四川,和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占据领先份额;   青啤控制着黄河流域,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份占据优势;   百威垄断了华南,在广东、福建、江西等省份一马当先;   燕京吃下了北京、内蒙古、广西等省市;   嘉士伯则是西部王,以重庆为基地,辐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云南等地。   但在看似稳定的格局背后,暗潮涌动。   第一,CR5的份额在持续提升,2015年仍不足50%,2016年已提升至75%,2017年进一步提升至83%。   第二,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消费升级,低端啤酒市场逐年萎缩,高端啤酒销量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   这个时候,再如往常一样打价格战,争夺低端市场已没有意义。   高端市场才是潮水的方向。   行业数据显示,2011-2016年,中国高端啤酒消费额增速在20-35%之间,销售量占比从2001年的1.9%提升至2017年的9.2%。   上新品,换包装,提价,成了关键词。   最先抓住这个风口的,是外资企业。   毕竟,低端产品打的是渠道和价格战,高端产品打的是品牌和技术战。   这给了那些过去份额不高,但品牌力、产品力出色的企业以崛起的机会。   最大的受益者,便是百威和嘉士伯。   从2012年到2016年,百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11.6%增长至16.2%,增幅达4.6%。   而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增幅分别只有3.9%、1.3%。   在2017年的天猫"双11"活动中,啤酒销量前三名均来自百威英博旗下品牌,分别是百威、哈尔滨啤酒和科罗娜。   而嘉士伯独霸西部,依靠旗下收购的重庆啤酒(600132),也有不错的表现。   重庆啤酒在西南市场拥有压倒性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引进了嘉士伯的乐堡、克伦堡1664等产品,在1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持续发力。   对比目前各家本土企业的表现,重庆啤酒以12%的净利率独占鳌头,宣告转型的成功。   7
  中国的啤酒江湖,各领风骚三五年。   高端化已是大势所趋,早期的红利被外企抢先一步收割;   而国内企业由于品牌力的薄弱,需要时间去建设,但从历史经验来看,本土企业凭借渠道和快速反应能力,最终将赢得这场品牌战。   近两年来,本土企业开始频繁推新品,如华润雪花的脸谱、青岛的精酿1903、燕京的白啤。   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在这场漫长的高端品牌战中,谁能最后胜出,仍是未知数,这取决于各家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和经营能力。   但不管怎么说,在长期的消费侧升级,中期的供给侧收缩,和短期的政策减税,三重利好叠加之下,利润率的回升已是挡不住的大趋势。   近期行情持续变暖,越来越多君友来问我们关于开户的事情,如果有意向新开户或者想换券商降低佣金费用的君友,可以考虑和我们合作的华泰证券。   通过君临页面新开户的君友们能享受以下几个优势:   1.更低的佣金费率   2. 更智能便捷的交易APP-涨乐财富通   3.便捷的开户流程   更多请点击左下角进入页面。

未来将是抢手货的5个大学专业,学生毕业不必担心就业大家好,距离2019年高考还有77天,今天给大家介绍未来将是抢手货的5个大学专业,学生不必担心就业。1。财政学专业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随着国家对税务问题越来越看重,将来财百年老店接力守护155块被遗忘的手表等待是为了更好的重逢今年是亨达利创始百年。在这家百年老店里,有155块被主人遗忘的手表。手表上绑着的收据存根,有的已经发黄字迹模糊,但它们依然被小心翼翼地保管着。手表上绑着的收据存根已经发黄字迹模糊。A股奇葩汇川技术本文作者张贺汇川技术是A股不折不扣的一朵奇葩。从同花顺iFinD拉出一个清单,2013年至今接待机构调研最多的公司中,海康威视汇川技术和迈瑞医疗排名前三,这也是仅有的3家接待400购买黄金要注意!金店出现新猫腻,背后暗藏玄机随着疫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传统的许多投资金融产品都陷入了一个非常低迷的状况,像前端时间的A股大跌以及基金产品集体暴雷等等这些事情,都让人们感慨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之大,为了获得稳定的50岁失业了,存款100万有1套房子无房贷,是不是可以不上班?50岁这个年龄在很多行业重新就业,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国家把女40岁,男50岁定义为大龄困难就业人群,给予一定的4050人员就业帮扶政策除非是普通人都会尊敬的德高望重的职业,如医生老0411复盘,明天上涨,基建装配建筑大市场等热点机会板块分析最近A股就是典型的新闻市和情绪市,出什么新闻刺激什么类别的股往上还是往下。4月20号前是做多的时间窗口,因为0504老美又议息,而且很可能加息50个基点,老美议息前一周A股容易暴跌性价比趋十年最高医药进入绝佳击球区医药行业再次进入回调,截至4月13日,申万医药生物跌2。82,滚动市盈率PE(TTM)下滑至29。51,指数性价比已超过去十年中93的时间。大成品质医疗(代码014121)拟任基金顺势而为,比亚迪践行去燃油化丨行业壮士断腕,只为更好的明天。2021年11月的COP26气候变化会议上,要求汽车制造商国家甚至城市承诺到2040年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动力汽车,包括沃尔沃福特通用梅赛德斯奔驰比亚迪和捷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20,比亚迪就停产燃油车,是不是太冒失了?时间刚刚进入4月,比亚迪的一则公告再次让汽车行业为之震动!4月3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对外宣布,根据其战略发展需求,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比亚迪在汽车板块将专注4月14日,黄金价格走势,供参考昨日国际金价继续走高。周三,国际金价开盘报于1966。62美元盎司,盘中最高触及1981。52美元盎司,最低下探至1961。9美元盎司,最终报收于1977。4美元盎司。经济数据方面油价调整消息今天4月14日,调整后加油站9295号汽油价格今天是2022年4月14日星期四,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已经到了尾期。我们现在根据最新的油价调整预计幅度,可以估算出汽柴油价格预计下调0。45元升,相较于前一日,调整幅度再一次变大。但
汽车按斤卖的力帆,最终卖力自己?力帆曾经是国内著名的摩托车汽车制造商,后来力帆涉足汽车行业。在重庆也是非常有名的民营汽车企业。不过力帆汽车的发展一直不是非常顺利,在自主品牌汽车当中一直处于边缘的状态。2018年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醒政府,债务违约后果很严重,想都不敢想,意味着什么?美债规模已经突破22万亿美元,美国2018年的GDP总量20。5万亿美元,虽然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首个破20万亿美元的国家,但债务违约风险值得关注,因为美债规模不但超过GDP总量,3。1晚间重点公告1股退市倒计时,2家回购计划,14股遭股东减持免责声明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股票不用天天买,公司公告可以经常了解。3月1日(周五)晚间沪深两市重点公告合同中标蒙草生态预中标和林格尔足球运动文化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真富可敌国,市值相当于2个苹果4个阿里巴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全球最大的10家石油天然气生产公司中位列第一。在全球石油市场的石油供应上,大约每八桶石油中就有一桶产自沙特阿美,其控制着约110世界原油市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陆上科创板落地配套文件深夜轰炸简单看懂主要事项金融界网站3月2日讯今日凌晨,证监会发布第153号令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及第154号令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随着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任首次签发主席2015与2019A股会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本文作者邓海清,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陈曦,华尔街见闻研究院院长助理继周五上证综指突破2800点后,周一股市又突破2900点。A股的放量上涨意味着牛市起点吗?本轮A股上涨与2014如果提前还房贷,把剩余的贷款还款年限改成5年以内,那利率会降吗?朋友们好!谈到买房,除了祖孙三代凑钱,自然离不开贷款而且一扛就是一二十年但,和拥有一个家相比,这都不算什么!可是房贷的利率,也实实在在是个负担,目前平均都在5。3左右如果提前还贷,6只个股大宗交易超5000万元证券时报股市大数据新媒体数据宝统计,2月25日共有36只个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量2。16亿股,累计成交额31。71亿元。其中23只个股交易额超千万元。兴业银行交易额最高,大大额存单比银行理财更合算吗问最近,我有一笔银行理财产品到期,理财师建议我改存大额存单,他说3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是4。18,看起来比预期收益率4。8的银行产品低,但因为没有资金等待期,实际到手的收益比银行理财报废机动车将告别论斤卖汽车零部件企业首受冲击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办法)。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此前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前桥后桥和车架在内的五大总成,报废后只能作为废金属交由钢铁大华股份安防行业逐步回暖,智能化产品进入普及阶段透过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15家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他们2018前三季度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第一季度累计增长35。92第二季度累计增长27。22第三季度累计增长24。14,逐渐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