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巨亏300亿揭开五大发电集团的面子与里子

  2021年"成绩单"公布,五大发电集团面临着尴尬局面。
  3月29日,大唐发电( SH:601991 )发布年报称,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2.64亿元,同比大跌404%。
  此前已公布业绩的华能国际( SH:600011 ),2021年净亏102.6亿元,净利润同比暴跌325%;华电国际( SH:600027 )净亏49.7亿元,同比下降211.8%;中国电力( HK:02380 )净亏49.7亿元,同比下降211.8%。国家能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国电电力( SH:600795 )发布业绩预告:2021年预亏16亿-23亿元,同比下降138%-154.5%。
  从上述财报看,五大发电集团上市公司巨亏了近300亿元,其主因是2021年煤价超常规上涨,似乎并没有发电集团在经营层面上的责任。但是,华润电力(HK:00836)去年却没有因煤价问题而整体亏损,这主要源于其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了相当程度的盈利。
  对于发展可再生能源,五大发电集团早已信誓旦旦地立下目标,并将之视为未来转型的主攻方向。如今华润电力"珠玉在前",更显示了可再生能源在帮助发电央企摆脱煤价依赖的巨大价值。
  然而,纵观五大发电集团2021年的经营情况,业绩这层"面子"已经保不住了,若是再探究"里子",各大集团口口声声说要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也略显尴尬,激动人心的目标与实际数据的差距有点大。
  尴尬的"里子"
  "双碳"政策背景下,五大发电集团相继公布"十四五"目标:到2025年底,清洁能源电力装机要达到总装机的50%。
  当然,这个清洁能源装机,包括风电、光伏、水电、核电、气电、生物质能等等,但是囿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水电、核电、气电以及生物质能超速增长的空间不大,因此清洁能源装机目标的达成主要还是靠风电、光伏。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注意到,目前五大发电集团皆公布了"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装机目标。其中,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底之前要新上风电、光伏装机12000万千瓦,华能集团是8000万千瓦,华电集团是7500万千瓦,国家电投是4000万千瓦,大唐集团是3800万千瓦。
  目标都已定下,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2021年五大发电集团的新能源装机目标进展如何?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了解到,完成情况最好的是国家电投。国家电投旗下中国电力(HK:02380)公告2021年新上风光新能源装机高达2893.2万千瓦,这意味着,后面4年国家电投只要每年实现300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就可以轻松完成4000万千瓦风光新增装机任务。
  此外,截至2020年底,国家电投集团的清洁能源装机(含水电、核电等)占比已经达到创纪录的56.09%。其中风光新能源装机已达到6049万千瓦,如果再加上2025年底前的4000万千瓦新增量,到"十四五"末,仅是风光新能源装机国家电投集团就有望突破1亿千瓦。
  相比之下,其他四大发电集团的清洁能源装机情况以及完成目标的前景,就令人十分担忧了。
  首先,作为当初"电力一哥"的华能集团,2021年,其主体上市公司华能国际(SH:600011)新增装机量523.25万千瓦。其中,低碳清洁能源项目投产323.25万千瓦,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同比提高1.79个百分点。
  此前,华能集团承诺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到2025年末,新上风光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将由9.6%提升至34%(提高24个百分点)。然而,2021年投产的323.25万千瓦连零头都不够,实际1.79个百分点的增幅距离24个百分点的增长目标也相当遥远。
  截至2021年底,华能国际总装机为1.19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占比77.6%,这意味着华能国际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仅为22.4%,距离到"十四五"末将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50%的目标同样相当遥远。
  再看大唐集团。2021年,大唐集团旗下主体上市公司大唐发电(SH:601991)新投产发电机组77.4万千瓦,全部是新能源机组,其中风电项目44.6万千瓦,光伏项目32.8千瓦。这距离其2025年新上38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装机的目标,也是不到一个零头。
  截至2021年底,大唐发电装机容量6880万千瓦,其中火电煤机占比69.73%,火电燃机占比6.72%;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占比分别为13.38%、7.39%和2.78%,低碳清洁能源占比为30.27%。
  大唐发电占到整个大唐集团近一半的装机量,透过大唐发电,便可知整个大唐集团新能源以及清洁能源装机的进展不尽如人意。
  再看华电集团。当下华电集团的风光新能源装机已全部划至旗下新能源平台华电福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新发展")。截至2021年6月30日,福新发展风光总装机为2500万千瓦,占华电集团总装机比重约为15%。
  "十四五"期间,华电集团规划新上风光新能源装机目标高达7500万千瓦。时间紧,任务重,当下福新发展还未公布其2021年新能源装机情况,实际进展恐不乐观。
  最后是国家能源集团。一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的清洁能源装机都位于五大发电集团的倒数第一,截至2020年底,国家能源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仅为26.59%。为了完成"十四五"清洁能源装机目标,国家能源集团规划2025年前新上新能源装机12000万千瓦,该目标是五大电力之最,完成目标的挑战也是空前的。
  综上来看,如今除了国家电投,其余四家发电集团的清洁能源装机进展都十分有限,甚至有难以如期完成目标的风险。
  不是问题的"问题"
  2021年3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李创军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国内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
  2021年12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再度明确,到2025年,央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要达到50%以上。
  由此可见,对五大发电央企来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远景目标,而是一条硬性的政治任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五大电力央企中的四家新能源装机增长都是如此缓慢和乏力呢?
  首先,是缺钱。
  说发电央企"差钱"好像没人会相信,但是五大电力集团要实现的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实在太大,加上风光补贴拖欠严重,发电央企新上新能源装机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以华能为例,华能国际此前称,为实现"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目标,公司未来五年年均新能源资本支出预计在560-650亿元之间。2021年公司风、光资本开支计划合计413亿元,同比增加41%。截至2021年底,华能国际负债高达3661.76亿,创下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694.46亿。
  据中信证券测算,截至2021年末,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拖欠已经超过5000亿元。2021年审计署在审计中发现,发电央企因补贴拖欠带来大量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共性问题,现金流受影响,进而波及新能源投资。
  好消息是,3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一份文件,其中提及,全国范围内可再生能源补贴核查正在开展,部分历史欠账有望获得偿还。
  其次,是缺机制。
  新能源发电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砸钱上新能源装机就足够了。上项目发出绿电来,后面还有上网、跨区域消纳、电力调峰等一些系列问题。其涉及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各省终端用户等多个利益主体,在这些主体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面临困难。
  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人士指出,风光电难以就地消纳,电网发展滞后,跨省跨区通道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成为新能源消纳的刚性约束。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注意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也曾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占比提高正面临着两大制约,一是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特点需要较大的调峰能力,二是现有电网的坚强性、智能性不够。
  这一系列体制机制的不畅,造成的弃风弃光问题难以根治。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弃风率最高的地区为甘肃,达到13.8%,其次为吉林13.1%、黑龙江12.7%、河北12.5%、内蒙古12.4%、宁夏11%、新疆10.7%、辽宁9.5%;弃光率最高的地区是西藏25.4%,其次为青海8%、新疆4.6%、蒙西3.6%、山西3%、陕西2.9%、宁夏2.5%。这些弃风率和弃光率最高的省份,均是我国风光电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发了电上不了网、卖不出去,这对电力央企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来说,是严重打击。
  在当下资金和机制的制约下,五大发电集团的新能源装机不达预期。正如比尔·盖茨在其关于气候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所言,能源替代是一个极其漫长极为艰难的过程。人类所指定的那些雄心勃勃、宏伟的减碳目标,似乎是过于乐观了。
  但在"双碳"目标下为了提高政治站位,五大发电集团已经拿出了相当高的新能源装机目标,拍下的"脑门子"是要如期兑现的,如果最终完不成,这个板子该要打在谁屁股上?五大发电集团的新能源装机问题,需要正视了。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周边地区逐渐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清算手段,成为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主流观点和政策设计更多参考德利好消息再次袭来今天先说下A股新股,再说下市场动态。1A股美邦股份,发行价12。69元(人民币,下同),中签率0。023,流通市值4。29亿元,总市值17。16亿元。公司主要从事农药制剂的研发生产中美元首通话,专家达成三点共识9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继今年2月通电话后时隔七个月又一次太平这款养老金,150万保费对接高端养老社区,居然能保3代人以前大家都说,社保养老金用来养老,商业养老金做养老补充。最近在规划养老生活的朋友和我说,养老生活主要靠商业养老金,社保养老金只是补充。这说法,乍听别扭。仔细一想,体制外大多数人的养如果每月存500元,存上40年,形成的积蓄能不能替代养老金?有人觉得参加养老保险,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从20岁到60岁甚至65岁,有足足40多年的时间,万一中间自己出了意外,缴纳的养老保险就全白费了。有很多理财人士推荐长期定投,预期收益率还是8月车市销量同比四连降新能源汽车逆势刷新纪录本报记者郭少丹北京报道在马来西亚疫情加剧导致车规级芯片生产供应紧张影响企业生产计划等多重因素下,我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9月10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8月汽车零售销量排名快报大众下滑严重比亚迪上升最猛8月乘用车市场的总销量145。1万辆,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同比下降14。8,环比下降3。4,数据来自乘用车联合会。8月汽车零售厂商排名18月汽车零售厂商排名合资品牌受到芯片影响的因京东方,三一重工,五粮液今天继续跟踪分析以下几只高成长标1。京东方,公司基本面暂时没有问题,这里不做讨论,详情关注回看之前的分析!1。1技术分析,前几天提到股价受50日线压制,目前来看,事实确实如此,MA中美领导人关键时刻通话,全球金融市场走向变得更加清晰在关键的9。11事件20周年前夕,中美双方领导人进行了通话,这无疑是非常微妙的。拜登上任来,撤军阿富汗带来的混乱问题,让他颜面扫地,跟随者英国某官员,竟然针对该事件评论称尽管美国仍北交所概念股(名单)一览电子城(600658)投资及投资管理房地产开发及商品房销售物业管理高新技术成果(企业)的孵化销售五金交电建筑材料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信息咨询(未经专项审批项目不得经营)房多方加强沟通,保障首都供电稳定运行。近期因煤炭价格上涨,煤电企业在经营中遇到困难,11家大型国有电厂向我委提交了关于重新签约北京地区电力直接交易2021年1012月年度长协合同的请示。我委高度重视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召
34股股东户数连续下降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通过提问方式了解部分公司更及时(每月10日20日月末)的股东户数信息。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150家公司公布了截至1月20日最新股东户数,相比之前各期长春高新连续三个跌停板长春高新连续三个跌停板,而且机构在不限价格的甩卖,曾经的大白马大牛股怎么转眼之间就沦落至此。原因大家可能都听说了,就是因为广东那边的集采项目里,有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之后全国的全面押注可再生能源!巴菲特新项目狂砸250亿元以爱荷华州为据点,巴菲特旗下能源公司正在发力。本周三,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能源子公司MidAmericanEnerg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计划斥资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7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加速创新伴随政策红利密集落地,发展养老第三支柱鼓点渐紧,这也对保险机构参与第三支柱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当前保险市场的商业养老产品,限期缴费的年金保险凭借收益相对稳健缴费灵活在市场占据主逆风飞扬一家合资寿险公司稳中求进的破局之道从连续的低速增长,到单月负增长,再至头部企业难以抑制的规模人力新单等核心指标的多线下滑,加之GDP放缓与消费不足,中国保险行业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转型持续阵痛期。这,也是行业从未28股特大单净流入资金超1亿元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出247。49亿元,其中28股特大单净流入超1亿元,五粮液特大单净流入4。77亿元,特大单净流入资金居首。沪指今日收盘下跌0。91。资金面上看,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减免房租给予奖补陕西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来源陕西网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帮助渡过难关。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公布,建设迈向实质性阶段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提出,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两个目标既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展目标做到了一致性,又和四川十四全球价格上涨,通胀或持续3年?任泽平建议购买3大硬通货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称,全球通胀已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1年10月份,通胀率中位数达到了4。6。2021年12月,美国通胀率高达7,创近40年新高,且连续三个月超过6巴西通盐业公司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2927字)盐业公司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2927字)2021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指导下,盐业公司全体员工艰苦奋斗不懈努力,认真对照年初各项经营目标,在各项工作上实现了阶段区域最亮点广东成首个12万亿GDP省份连续33年全国第一2021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成为全国首个12万亿GDP省份,连续33年总量居全国第一。广东省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