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李嘉诚一生中最伟大的那笔交易

  但在最后时刻,李嘉诚却主动认怂了。
  文/华商韬略 毕亚军
  【1】
  1995至1997连续三年,《福布斯》上的香港首富、华人首富都不是李嘉诚,而是香港另一位地产巨擘——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
  1997年之后几年,深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的香港,房价断崖式下跌,股市风雨飘摇……特首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的用词是:
  经济逆境,共度时艰。
  一片萧杀中,李兆基的财富大幅缩水,而同样作为地产天王,同时还是香港最大市值财团掌舵人的李嘉诚却在此间超常爆发。
  其中的关键转折源自一笔伟大交易。
  这笔交易不发生在房地产,也不发生在香港,而是发生在遥远的欧洲,在新旧世纪交替,信息产业升级换代的惊涛骇浪里。
  这笔交易,巩固了李嘉诚的华人首富地位。
  【2】
  1993年,李嘉诚面临一个抉择。
  他旗下的"和记黄埔"与英国宇航合作推出的第二代无线电话(CT2)服务"Rabbit",进入到第四个年头,依然前途茫茫,而新一代无线通信已在蓬勃发展。
  是继续把"Rabbit"撑下去,还是全力发展新一代,抑或是干脆关门,不再做这门生意?
  李嘉诚的最终决定是:关掉已因技术落后无力回天的"Rabbit",大举进入新一代通信业务,即加大投资力度,培育后来大名鼎鼎的Orange("橙"),并安排最仰仗的爱将霍建宁亲自挂帅重整再出征。
  借助新一代通信业务的蓬勃,不几年,霍建宁就将Orange做成了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运营商。1994年,Orange的用户才300万,到1999年时,这一数字已增至3500万。
  1996年,以Orange为核心的Orange plc还同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表现最好的个股。
  风光一片大好之时,一贯重视风险管控的李嘉诚,却提早洞悉危机,思考起了如果坏事来临,要如何应对?
  李嘉诚后来曾这样回顾他当时的忧虑:
  "我看到三个现象∶1、话音服务越来越普及,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行业竞争太大,使得边际利润可能减低;2、数据传送服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增长速度比话音要高很多;3、在科技通讯股热潮的推动下,流动通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达到巅峰。"
  另一个巨大压力是,Orange虽然已是英国第三大,但基本上也只能是第三大。
  欧洲的前两大电讯巨头英国沃达丰(Vodafone)和德国曼内斯曼(Mannesmann)都把英国市场作为必争之地,已为争夺龙头地位打得不可开交。
  老大和老二打仗,最后却死了老三,这在古今中外都屡见不鲜。前景不容乐观,甚至危机已现的局面中,李嘉诚开放性地寻找着扭转局面,成为大赢家的契机。
  其开放在于:价格合适,就卖掉Orange。
  【3】
  Orange有作为第三的不足,也有作为第三的独特价值——沃达丰与曼内斯曼,谁能买下Orange,谁就可以坐地成为真正的老大。
  如能激发两家竞买Orange,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只要老板一句话,他就总是有办法的霍建宁,很快把一场老大和老二打仗可能死掉老三的恶战,成功扭转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新局面。Orange可以出售的口风刚刚吹出去,沃达丰与曼内斯曼就争着抢着上了门。
  接下来便是惊心动魄的商战,但李嘉诚努力让一切云淡风轻。
  关键时刻,几乎在焦急度过每一天的李嘉诚,除了明确大方向并不断提醒已经忙到病的霍建宁注意身体,没有给霍建宁任何压力,几十几百亿的价码也都由霍建宁相机行事。虽然交易尾声时,他已睡觉都把手机放在床边调到最大音量,生怕错过霍建宁汇报过来的消息。
  多番博弈之后,1999年10月21日,李嘉诚在香港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最终的答案:
  "和黄"决定出售其持有的Orange plc总计49.01%的股权给曼内斯曼,交易总代价包括:相当于港元264亿的现金、相当于港元214亿的由曼内斯曼发行的三年期欧元浮息票据,以及曼内斯曼10.2%的股份。
  消息传出,全港沸腾。
  最终,在是年的财报上,"和黄"从这一笔交易中获得了1180亿港元的溢利,创造了香港开埠以来的企业最大盈利纪录。
  ▲"和黄"99年年报披露的交易事项及盈利介绍
  这都还不是赢家的全部。
  曼内斯曼收购Orange不到半年,2000年2月,在家门口丢了Orange的沃达丰咽不下这口气,以1850亿美元的交易额直接把曼内斯曼给合并了,写下世纪并购大案。
  作为曼内斯曼重要股东的"和黄"接受了这个交易,并最终获得了合并后新公司5%的股权,再次获得500亿港元的溢利。
  只用5年左右的时间,就将一项原本陷入困局而且累计投入不过百数亿的业务,变成了溢利高达1680亿港元的大买卖。
  李嘉诚的华人首富地位再难有人撼动。
  【4】
  一笔交易获利超过1500亿之巨,也还不是李嘉诚洞见观瞻、老谋深算的全部。
  完成这个大交易不到1年的2000年8月,李嘉诚得到一个新机会:竞投德国3G营业执照。
  看好3G的他高度重视这个机会,亲自出面领衔6家国际财团组成了豪华竞购团,并派出霍建宁坐镇伦敦指挥。
  周密的谋划和测算后,他们端出了一个计划以450亿美元参与竞购的方案。
  但在各家为此激烈拼争,哄抬竞购价格的最后时刻,李嘉诚却在别人贪婪时恐惧了。
  他从香港打电话给霍建宁,要求霍建宁不但要马上退出竞购,还要创造机会将手上持有的欧洲电讯业务股份统统转让别人。
  得到消息的国际财经媒体纷纷质疑李嘉诚的决定,声称这将让"和黄"彻底失去成为国际电讯巨头的可能性,美国《纽约时报》更直接感叹——超人失去威力了吗?
  霍建宁也一度没完全懂得李嘉诚,虽然他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决定。
  但事实再次证明,低买高卖这块姜,还是李嘉诚的辣。
  在此交易之后,已经跌了几个月的科网泡沫继续狂破,以高价竞购获得了该牌照的电讯巨头因此股价大跌,主动"认怂"的李嘉诚则全身而退,不但保护了此前的巨大利润,更在最后时刻趁高再狠狠地赚了一笔。
  从竞购德国3G执照大撤退的李嘉诚,转身把大量资金投向内地,并在房地产市场抄了大底,而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不但让他的财富地位得到巩固,也让他的社会声誉登峰造极。
  其中,最标志性的是:1999年9月,李嘉诚在内地的最大房地产综合体项目——东方广场,终于在经历坎坷曲折之后大功告成,惊艳亮相于国庆50周年大庆。
  位于北京市东长安街1号的东方广场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竣工时为亚洲最大商业建筑群,被称为北京"城中之城",也树起了当时中国商业地产的新高度。
  将近20年过去,东方广场依然是北京的核心地标。去年宣告退休时,李嘉诚还将其作为自己没有内地撤资的核心证明:"去北京看看东方广场,我们是最大的股东。"
  而当年对竞购德国3G牌照的放弃,也并没让"和黄"丧失电讯业务的机会。当3G技术逐渐普及,准入标准亦相应降低后,此前"认怂"的李嘉诚和霍建宁又回来了,大手笔以更低成本大胆大规模布局……
  至今,"长和系"还在不断扩张其电讯业务。
  【5】
  在超过70年的营商生涯中,李嘉诚创造了一个奇迹:没有一年亏损过,也没有遭受过一次财务上的紧张。
  他说,这是因为他90%的时间都是在考虑失败,并且不放过任何细节——
  "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业都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我常常记着世上并无常胜将军,所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对于众人羡慕的他总能低买高卖,成为周期的赢家。李嘉诚的解释是:
  "这其实是掌握市场周期起伏的时机,并还有顾及与国际经济、政治、民生一些有关的各种因素,如地产的兴旺供求周期已达到顶峰时,几乎无可避免可能会下跌……"
  李嘉诚曾在汕大的演讲说自己:"一生志在千里,也知似水流年。我年轻过,历尽困难试炼,我深刻知道成长之路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且强调:"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
  见石还是见泉?愚还是智?在李嘉诚看来,关键还是在于知识以及对知识的应用。
  东方广场竣工之前的关键时期,1999年春节开始,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李嘉诚亲自现身说法的大型公益广告——"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并不决定你一生的财富增加,但是你的机会就更加多了。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李嘉诚在片中强调说。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假如美国一口气印钞28万亿,把欠的债都还了,会发生什么?又不是没做过,还不止一次印钱呢,只不过不敢印那么多而已第一次印了一万七千亿,第二次印了六千亿,第三次印了1000亿,每次快要顶不住的时候就大量印钱,这是他们的老套路了没办法,刀乐太蔚来多款车型起售价将上调10000元!5月9日前支付订金还来得及每经编辑黄胜近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多家新能源汽车宣布涨价。4月10日,蔚来也官宣了其部分产品价格调整的消息。蔚来部分车型起售价将上调10000元4月10日,蔚来汽车在其官方微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各方部署新一轮能源保供稳价俄乌局势紧张持续,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高涨的风险高于预期,保供稳价任务艰巨。近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多次提到保障能源现代集团有多强大?坐拥3家世界500强,氢能汽车不输于丰田说起现代集团,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现代汽车,而近年来国产汽车快速崛起,这也就使得现代汽车的地位江河日下。如果你以为现代集团已经快不行了,那么只能说你对现代集团所知甚少。事实上,现代集酸菜事件后,白象4大优势被揭开,7天销售额破千万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各地区消费者的关注热点,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速度的不断提高,瘦肉精含量超标的猪肉死蟹冒充活蟹奶粉抽检不达标等问题层出不穷。315晚会结束后,一时间大批假冒伪劣产品又俄罗斯能源部暂停公布石油产量和出口数据,俄罗斯此举为何?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石油生产和出口量逐渐减少,降幅较大。不提供这种统计数据的目的是防止国内恐慌的蔓延。这也是为了不给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添麻烦。这是因为自俄罗斯纷争以来,美英等国英媒由于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爱沙尼亚等欧洲国家通胀率创新高英国金融时报近日统计了欧洲国家的通货膨胀情况,据该报统计,欧洲通胀率最高的一些国家位于波罗的海和东欧地区。排名第一的爱沙尼亚,通胀率19。其他一些国家的排名为立陶宛16。8保加利亚村镇银行存款暴雷,说人话说鬼话,以及屁话的人们至少还有你?1992年初,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主动说到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这时候,我国央企开启新一轮压减工作来源经济日报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压减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通过5年多努力,中央企业法人户数和层级过多管理链条过长的突出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掏空上市公司30亿,超6万人血本无归,大佬卷款跑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家手中也都有了存款。因此许多人就将这些钱投到了证券市场中,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暴富。如今我国的股民已经超过了6亿人,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股913家公司二季度以来获公募基金调研六大顶流基金经理重点关注细分行业龙头本报记者赵子强见习记者任世碧二季度以来,公募基金调研A股的热情稳步攀升。同花顺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有913家A股上市公司获公募基金调研。其中,84家公司均获50家及以上公募基金扎
午评A股三大指数震荡沪指涨0。28,东数西算概念再度走高,酿酒行业领涨金融界3月1日消息今日A股三大指数纷纷高开,早盘沪指呈现震荡态势,午前深成指创业板逐步走弱翻绿。截止午间收盘,沪指涨0。28,报3471。84点,深成指跌0。24,报13423。3俄乌冲突下的西方能源巨头有的割肉退股,有的拒绝分手乌克兰局势升级后,部分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对峙已从国家层面延伸至企业层面。当地时间2月27日,能源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将放弃其在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高达19。75美国25个月放水34万亿,中俄等40国去美元化后,蝴蝶效应愈演愈烈近一周以来,俄乌冲突局势让全球投资者感到紧张,欧美宣布扩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并禁止几家俄罗斯银行使用SWIFT,美国还宣布冻结俄罗斯央行在美国的资产,还采取措施禁止俄央行进行任何特斯拉货拉拉数据曝光因负面上微博热搜最多的企业们2021年逐渐远离,但很多热点事件仍然令人记忆犹新,尤其是一些企业或平台负面事件,值得总结,警醒未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2021年度新浪微博每天热搜榜数据,共有10万余条。与企业中欧摩擦加剧,欧盟1个月内第2次将中国告上世贸,我商务部遗憾在中欧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多。据外媒报道,日前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对中国的诉讼,理由是中国限制欧盟企业为保护企业专利在中国境外起诉中国企业。报道称,某美国通货膨胀严重,贸易逆差超万亿美元,这样还敢再提贸易摩擦?最近一段时间以来,2021年全年的经济数据纷纷出炉,美国在多个指标上创下了新的纪录,比如说众所周知的通货膨胀。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1月份,美国CPI指数破天荒的达到了7。5,创4强监管重拳出击,原料价格大幅降温!大宗商品保供稳价,亟需完善定价机制随着国家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出台,市场各界对于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充满期待。此次针对煤炭铁矿石等品种的调控不仅力度空前,而且重点更加突出,既聚焦于解决现货层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重要性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各项政策相继出台,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和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需求迅速增长,对金融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俄罗斯乌克兰谈崩了,全球股市却涨了昨晚双方谈判结束了,正如我们剧本设计的没啥实质性进展,双方诉求不在一个频道上,之前分歧太大,积怨已久,不然也不会拿着枪口指着双方的脑门,既然打起来了,指望两个小时就能达成一致,那之2022年美国或恐引发经济危机,全球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2021年12月31日,全球顶级富豪马斯克在回复网友问题的时候曾做出了一个预言,他称经济危机可能在2022年春季或夏季到来,但不会迟于2023年。马斯克马斯克的预言让无数人陷入了恐世行行长警告俄罗斯在乌克兰行动将给全球金融带来可怕后果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2月27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节目中警告称,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将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球经济产生可怕的影响。马尔帕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