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鶴因朱頂三千歲,龜飲理池不計年。 鶴來松有客,苔去石無衣。 鶴為車騎酒為糧,為變長生不死鄉。 鶴山春滿崆峒席,鼇極風清碧落筵。 鶴板當年來上國,碧巖今日屬僧家。 鶴爪不掬反成齷齪,砂無牛角終成寥落。 鶴亭得孫,彌月,於宣南致美樓作湯餅筵。 鶴亭今年六十,長之者僅基六、升三、守拙三人。 鶴按內則命士以上父子異宫,百姓一家過八口,則别授井田,是貴賤皆分也。 鶴隨丹殿舞,鳳鳴隱洞前,一切靈空瑞,無鞅數以來。 鶴夢不曾離瀚海,猿聲長記掛藤蘿。 鶴亭雙立姻霞表,鸞路中分檜梧風。 鶴,特胎生之鶴耳,非蓬萊之羽翎,非紫微唳天之丹霞頂也。 鶴老難知岁,梅寒未作花。 鶴嗚啟運,教敷風澤以昭回。 鶴兒每每常相聚,點點蒼苔啄食覷。 鶴不西飛龍不行,露乾雲破洞蕭清。 鶴虱,苦酒空腹服方寸匕,佳。 鶴翅每隨霜已勁,蟾酥多逐月華生。 鶴鳴猿嘯近如何,客裡枯衣結薜蘿。 鶴袖披翻野水濱,黃花簪破小烏巾,腰間我有坡翁帶,解與西鄰賣酒人。 鶴唳青霄丹鳳舞,彩雲深處有蓬萊。 鶴守丹爐養大還,夜深明月滿空山。 鶴、龜適隨其生母歸山南查國吉外家。 鶴馭還升,放曠六虛之上。 鶴響天高,水流花淨,笑語通華屋。 鶴山先生魏了翁自少英悟絕出,人稱神童。 鶴不歸來華表在,犀從飛去紫雲閑。 鶴山在岳頂北十里,林木蔥籌,野鶴巢此,故名。 鶴輦近過遊息處,桃花流水尚堪尋。 鶴背發長歌,清聲振林越。 鶴望將焉屬,鯨吞未息爭。 鶴鸞無限繞,泉石有餘清。 鶴芝復海口,以參謀林籥舞、總兵趙牧守之。 鶴鳴霄漢氣沖天,九萬程途咫尺間。 鶴亭感愧交集,拜受後,謹述極感激之謝辭。 鶴氅直裰,依然一物,豈可黃白相分?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鶴唳風聲猶恍惚,烏踆日影已蹉跎! 鶴行松逕雨,僧倚石闌雲。 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菢。 鶴鳴于九皋,聲聞於野。 鶴形兮龜骨,龍昤兮虎顏。 鶴氅貂襜,色結煙花之豔。 鶴舞高盤旋,寶珮敲玲瓏。 鶴嗚霄漢氣沖天,九萬程途咫尺間。 鶴虱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 鶴經能長,不能短,有節不可解,解之也係於有形,而不知其源也。 鶴入松梢雪,鶯翻葉底風。 丁令威華表重來,我將化遼左之鶴。 鶴唳鸞嗚騁好音,龍降虎伏鬼神欽。 鶴髪西風尚健身,綵衣天上四麒麟。 鶴序星羅,立夕儀之濟濟,龍章露奏,浮夜氣之融融,存誠嬋事帝之恭,演教襲度人之大,慧光燭下,心體鏡如,玉字策勳,又睹三生之日月,寶符度命,重開四象之乾坤。 鶴脛非長,因鳧之短,故斷之則悲。 鶴頂草二兩為末,苦酒三升,入銀石器中同煮,酒盡為度。 鶴鳴子和出天然,氣類相從上下傳。 鶴歸海上今猶昔,虱處褌中寂亦喧。 鶴駕臨軒,請陞醮座,官衆上香,酒陳初獻。 鶴慶知事楊昇調和二家,自金雞廟分界,南屬梁王,北屬段氏,力勸息兵,百姓稍甯。 鶴亭、槐庭、豁軒三君子,又力任選校之勤。 鶴亭報告本期間收支決算,次議一、二社務。 鶴相始欲竄寇於崖,且有涉鯨波之嘆,今且煩相公遠涉鯨波一巡。 鶴情终是孤,仁性困亦至。 鶴背吹笙來子晉,螭頭獻藥集安期。 鶴氅輕冠冕,誰人不羡君。 鶴駕下層霄,宸香閟深院。 鶴芝率兵入海口鎮東,以參謀林籥舞、總兵趙牧守之。 鶴嗚九皋,自然有聞而及外。 鶴赦疏恩,登晨垓之煥爛。 鶴兮似汝今何害,西望華峰東望岱,驚飆怒電相盤旋,且自置身向空外。 丁鶴年詩律極工,有集一帙,國朝楚藩為敘,稱其庶幾於老杜。 鶴豈願乗軒,龜且聊曵尾。 鶴駕往來茅許宅,龍餅交會郭楊家。 鶴虱一兩,為末,以溫酢一盞和,空腹服之,蟲當吐出之。 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里。 鶴頸電腮骨已仙,星壇長嘯誦瓊篇。 鶴一舉千里,故名千里別鶴也。 鶴飛鳳舞,鹿返羊迴,沖氣盈盈,瑞雲密密,萬神羅列,羣魔遁形。 鶴惜氣,千百年壽生毛翡。 鶴亭新丁母艱,以收支決算書託望洋攜之報告於席上。 鶴髮松姿餘典型,天將五福畀康寧。 鶴馭至福建延平,赴馬坑龜山楊教授純陽會,見楊教授衰弱,與之丹藥,一服返老還童。 鶴亭之感激,尤為不可名言。 鶴倡宜遊客,鶴行愧上公。 鶴閉炁微息,精歸丹府。 鶴林寺裏別袈裟、又幻扶桑到若耶溪女惜香還菡蓞。 鶴報金書來紫府,雲融彩色見蒼穹。 丁亥,召見,命就朝天宮建薦揚玉線大齋,有慶雲覆壇,鸞鶴交舞之瑞。 鶴林寺花,兵火焚寺,樹失根株,信歸闆苑矣。 鶴體與松形,正是林泉叟。 鶴籥晨開御睿思,猗蘭喬桂簇丹墀。 鶴嗚山石室中設自然座,有金華蓋。 鶴性還山好,雲峰當夏奇。 鶴馭羅敷,疾指登真之路。 鶴馭凌空,指煙霞而歸洞府。 鶴鳴童錯應,鶯語妓先詶。 鶴書曾詔赴宸京,歸作分形化景人。 鶴舞鸞翔,看烏龜共,赤蛇蟠遠。 鶴馭雲軿信不通,幾時迴步玉虛中。 鶴邊紅日浮觴送,馬首青山抱檄看。 鶴膝,梢一上一下是也,翹空而發是也。 鶴髮霜髯世異人,肯來此處話長春。 鶴頂松,一名九枝松,在鶴廟頂,相傳茅君任亦城時昇舉,其上丫然雙幹,疑非舊物。 鶴性佻佻,一去古長安。 鶴芝亦以盜起海上至大將,然忠順非芝龍比。 鶴在樊籠那返山,風捲飛花祗到地。 鶴舞龍昤鳳嘯,飛霧走雲煙。 鶴馭翩翩起自燕,搏風直上約鈞天。 鶴氅朝時脱,山圖臥處懸。 鶴素不知兵,安敢妄論? 鶴盤逺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别枝。 鶴鳴御運,三乘遂衍於人間。 鶴芝海隅亡命,無所重輕,所惜明公二十年功名,一朝墮地,為當代後世所笑。 鶴性佋佋望遠攀,過潼關。 鶴帳梅花屋,霜月後,記把山扉牢掩。 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 鶴嗚,葛仙三山之遊,附御前香燭,令轉致三山,以表禮神之意。 鶴翅森霜之袍,今世人懦之,安下欄廣尺者,其製與鶴氅同。 鶴嗚演粹,教弘正一以提封。 鶴兮他日飛,禽言此非券。 鶴亭報告計畫之經過及展緩理由。 鶴去所棲,龍去所蟠,五帝朝矣朝天也,五雲起矣,駟鳳而騰寥空矣,寐而游天衢矣,天花墮矣,天樂奏矣,金光爍於官矣。 鶴難見也,鸕鷀易見也,世人貴耳而賤目之故也。 鶴嗚啟運,宏得一之神功。 鶴歸遼海,還瞻瓊館單飛,烏化泗洲,喜見瑤臺傑出。 鶴隨紫府朝仙主,鳳引寥陽謁老聘。 鶴軒翥不復能飛,乃反顧翅,垂頭視之,如有懊喪意。 鶴之來者,則清秋而翔雲,夜深而嘯月。 鶴詔飛來三五次,騎鸞纔縱九霄遊。 鶴髮魚軒千萬壽,孫曾舞綵滿堂春。 鶴雛入夜歸雲屋,乳管逢春落石床。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 丁卯,復命左宣徽使盧璣為代禮官,午時行道問,鶴五隻來自西北,回翔殿閣之上,道眾詣天寶壇上十方香,有大鶴下翔,掠玉虛殿簷,然後飛舞於壇閣之上而去。 鶴童猿友兮清清,凝獨往復兮默默。 鶴莊、鹿砦、孔翠諸柵,蹄尾以數千計。 鶴與曲叶讀如鵠,豈可言鵠卽是鶴,故鶴不宜與鵠通。 鶴廟新家近,龍門舊國遙。 鶴歸雲抖擻,龍起石鱗皴。 鶴嗚御運,金書羅絡於三靈。 鶴亦名鴻,俱壽千歲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