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魚藏於水,權隱於心,故物莫之害也。 魚鱗燒灰,水服方寸匕。 魚龍穴裏寒更縮,鷗鷺沙頭饑可憐。 魚無大小,修尾四足,朱丹其腹,遊泳自若。 魚之為物非有爪牙之利,足以勝物也。 魚雷管帶王登瀛率魚雷十二艘欲逃出口,日艦追之,並擄焉。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一不人。 魚欲異草魚,捨水躍岸即死,虎欲異草虎,捨山入市即擒,聖人不異眾人,特物不能拘爾。 魚者水精,隨流出入,得申朕意。 魚,其狀如蛇,而四足。 魚與火則不可知,若兆眠之先,應亦有之。 魚不可脫於淵,魚喻眾庶也,淵喻道德也。 魚汁不可合鸕鶿肉食之。 魚行,亟取之,謂之擺鈎。 魚鼈咸若,布陽德於生生。 魚箋雁紙,竹笑蘭言,荷露松煙,紅裁碧暈。 魚塭中所產,夏、秋盛出。 魚艇宿簷前,酒旗飄屋後。 魚腸為名,必像實而作,其竹細而屈。 魚離水而將死,人失道而難全。 魚故無害,須臾潮至,翻身摆尾,悠然而逝。 魚梭細織波間練,豹管遙窺洞裏天。 魚失淵則為人禽,利器明則為盜資,故不以以示人。 魚失淵則為人禽,利器明則為盜資,故不可以示人也。 魚寮白地粉牛埔一帶圳路,前已築成通流引灌,後被洪水沖崩,致圳路一齊廢弛。 魚交,必游躍乎卑,故取以言上下察,而以造端夫婦、察乎天地終焉。 魚表周王徳,麟呈漢帝祥。 魚姊兒,你猜猜這吃虧兩字,從何發生呢? 魚忽跳躍,觸破其眼,血遂迸流。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示人。 魚羹甚能醒酒,可速烹之。 魚爛從內發,故云內爛。 魚之徇濡能幾何,若處江湖,則相忘於水,喻至道之世,各循自然,無所是非,上下亦相忘矣! 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貝。 魚不畏網而畏鶸鵪,鶉鵪有知網無知也。 魚珠為入省城陸路總要,與常洲沙路,脣齒相依,飭署廣州副將記名總兵鄧安邦亦添兩營。 魚龍不礙中流舞,鴻鴈能忘北首歸? 魚見之深入,烏見之高飛,麋鹿見之决驟。 魚離水必死,人失道豈存? 魚超呂梁而為龍,雉入大水而化蜃。 魚之將至,伺者即於已透眼中用繩鈎擲之,無不中者。 魚龍橫天翅鬣興,波濤鼓浪泛長鯨。 魚頭骨一具,置之海灘,潮汐多年,亦不颺去。 魚檄朝來幕府傳,夕攜龍節上樓船。 魚皆躍出,投餌食之,爭食有聲。 魚入,則在下者以長柄小絡取之。 魚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沬,不如相忘於江湖。 魚之失水,雖暫假息,然枯糜可必待也。 魚曰商祭,鮮魚曰脡祭,水曰清滌,酒曰清酌,黍曰薌合,罪曰薌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豊本,鹽曰鹹鹺,玉曰嘉玉,幣曰量幣。 魚若失泉,則為人所擒,權道示非其人,則當竊以為詐譎矣。 魚居水、鳥居木、蟻居穴,易之則失其性而為病。 魚龍腥不到,日月影先來。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假人,涓涓可以潰隄,熒熒至於燎原,釁端厲階不可忽也。 魚、蝦、鹿、麂俱生食。 魚既不可脫於淵,則國之利器亦不可示人。 魚在江河,則忘其所為生,其在涸澤之中,則不得其所為生。 魚跳新漲濶,鶯語舊林顛。 魚在水,藏於深淵以自存,則孰能苦之,倘失於淵,則人得而取之,盪而失水,則蟻得而困之。 魚筏朝往暮歸,仍照編甲次序,灣泊內港,聚集一處,以便稽察。 魚無耳而能聼,蟬無口而能鳴,蛇無足而能行,兎絲無根而能生。 魚餒必自腸始,形屈如乙字。 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價。 魚釣乍收新月落,羊裘未解白雲深。 魚龍變幻天何極,獨櫂扁舟看落暉。 魚識水,則弊掙深潭,不吞香餌,久而成大者,超於呂梁,化龍之狀,乃得水之妙也。 魚、虞、歌、麻、尤、蕭、肴、豪。 魚無水即死,人失道則亡,主相通玄理也。 魚琴馬瑟會知音,一臺二妙爭磨刻。 魚在水,其目盡夜不瞑也。 魚生於水,死於水,草木生於土,死於土,人生於道,死於道,天經也。 魚半體熟,煮三沸,渾下蓴與豉汁漬鹽。 魚市在西定坊新街頭潮市。 魚尾,四足如鴨,狀類小犬,鱗甲悉具,漁人以為怪,鞭數百不死,復放水中而去。 魚際,主痹走胸背,不得息。 魚姊兒,咱們瑣瑣裙釵,總萬不及男子家的有趣,憑你最優等也得不著一些獎勵,仍然是女白丁呢。 魚縱涸而重波,骨雖枯而再肉。 魚者,喻眾人也,水者,喻汪洋妙道也,人歡履非義,生異謀,則違至道,人誅鬼責不得終其天年而死,如魚異群魚拾去其水,跳躍於岸上,即枯而死也,故云魚欲異群魚,拾水躍岸即死也。 魚在水之中者也,水在魚之中者也。 魚遊山影裏,鳥睡水聲中。 魚鴈得佳音而有喜內悅外和,家庭保福掃之榮昌上從下順。 魚見臣之鉤餌,猶沈埃聚沫,吞之不疑。 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庾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魚鱉解散,追兵不得渡。 魚深沉而鳥高飛,熟知美色之為正? 魚逐翠開驚出水,鳥銜香去溯流泉。 魚石倚楚以復入彭城,無人臣之禮矣。 魚須久疊牀頭笏,馬軏新懸屋角車。 魚得水則相忘於波瀾,人得道則相忘於行路,由其穿池而各養,無事而全生也。 魚塭一所,估值銀二百元,澎船水利用銀一百二十元,配為一股。 魚不可脫於泉,國有利器不可以示人。 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 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 魚之在水自得,真人為計亦然。 魚龍出向初筵舞,蟾兔來從上客遊。 魚鱗簷粲瓦,鵲尾海浮桴。 魚見之深入,烏見之高飛,麋鹿見之央驟。 魚扁形闊腹,大口細鱗,皮厚肉緊,味如豚。 魚必深藏鈎不到,鳥須高舉弋無傷。 魚相與處於陸,相呴吁以濕,相瀉儒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魚惟脫於淵,然後人得而制之。 魚之失水,猶主之失權,則為人所擒。 魚游於水,烏游於雲,故立冬則燕雀入海,化為蛤。 魚忘於江湖之道則相濡之德生也。 魚滿三百六十,則蛟龍為之長,而將魚化飛去。 魚得水而生,失水而死,道去人虛,何望久生也。 魚翻桃浪當三月,此時方喜變龍身。 魚素不傳新信息,鸞膠難續舊姻緣,薄情明月幾番圓。 魚,取其糞,乾之盛器,可辟蠅。 魚玄機乃補闕李億之妾。 魚之為物,非有爪牙之利足以勝物也,然方其託於深淵,雖強有力者,莫能執之。 魚舠紛似葉,戰舸靜如山。 魚蝦鹿肉等物,先炙熟,再於釜內煎煮。 魚不可脫於淵,人安可離於道。 魚鼈多海中異味,種種不能述。 魚卵不經,鹽漬三年,尚可再活,曷不圖之? 魚魛紛似葉,戰舸靜如山。 魚巽伏柔弱,而自藏於深眇之中以活身者也。 魚亦繼致,浣適我意,宅與綠萍,恩溜香餌,日兮夕兮,予戲汝戲。 魚骨哽在喉中,眾法不能去。 魚躍于淵,自人語之,鱼之躍也,而不知吾與知與能者之察于下者也。 魚龍寂寞江湖冷,愁聽陰山敕勒歌。 魚為水中之陽物,喻先天陽氣發現。 魚魫蘭,又名趙花,十二萼,花片澄澈如魚魫,沉水中無影,葉勁綠,此白花品外之奇,山下流聚沙泥種,戒肥膩。 魚之大若翕陸連水中者,捕法亦如之。 魚雖無腸有活意,玉波浸符澄寒渚。 魚群介族逐波腥,漁蜑稀疏海上局。 魚姊兒,等我去看他一看,便知端的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