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今國家兵力富強,雖此六、七萬官兵無難徵調,但臺灣遠隔重洋,其鄰近省分官兵,俱經陸續徵調,若再需添調多兵,非簡發京營勁旅,即須於遠省檄調。 方今甲兵雖未精利,不若往年之腐朽也。 方乃少知微旨,則又若皓月之沉澄淵,鏡中之睹實象,雖形體之如然,探親不可得而捫撫。 既思故友張建亭觀察家極寬敞,雖甫遭八人之厄,而餘宅尚多,姑令逢兒往探之。 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來辦,不過我希望你能謹守調查的分寸,有些事情該不該做,我希望你也能夠拿捏分寸,雖然我很信任你,但我可不希望你藉著這件事情上搞風搞雨。 既處過極,故雖得正,而不免於凶。 既鎮以朴,朴亦無名,雖用無名之朴,亦將若不欲。 既豆羹得則生,雖草具易為食。 既預七人之列,日近清光,雖君相聖明,無大過失,而予愛君憂國之心,一步趨,一食息,未嘗少懈也。 既非其人,存之雖少,而大為害。 日本步趨西法,雖僅得形似,而所有船砲,略足與我相敵。 日本雖蕞爾彈丸,近亦思學步西人,陵侮中國。 日坐樓船,督率小舟羅緝,雖風濤弗避也。 日坐樓船,督率小舟羅緝,雖風濤弗避也。 答曰,蓋吸雖是下坤,而坤腹之元炁過我升之。 明之亡也,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 明年,蔡確事起,陶雖有一章,意持兩端,陰欲右確,改太常少卿,諫官論擊之去,知汝州,一年改晉州,遂召以今任。 明珠夜照,雖幽不瞽也。 明朝仿之,雖不並稱皇后,而選一后必並立三宮,異日雖或別立皇貴妃,而初選之東西二宮,其尊如故云。 明道若昧,此言天之德也,雖赫赫在上,常如闇昧也。 明至道雖言無色,不遂絕無,若絕無者,豈同太虛,即成斷見。 明於今古之為一,故迎而未至者,雖遠而不憂,攘而可取者,雖易而不跂。 明道深義,請受必决,分別邪正,雖處凡地,可謂聖師。 明證今古所行之道,雖甚遠而心無不通之悶。 明此妙本,雖復靈絕空無而有光大含潤之德,是炁之祖,至尊至貴而理之所寓也。 明公至德,獲神靈之祐,雖武王白魚之瑞,何以加此? 星斗雖轉而不常,可躡其罡。 是故雖負萬鈞,苟當其所能,忽然不知重之在身。 是斯壇雖興,以之矯一時之外侮,則又有餘,以之絕永遠之外侮則不足。 告朔,禮事也,視朔,政事也,故雖怠于禮事,而政事必不可怠也。 是故現雖政體違和,亦惟有力疾奉公,相與籌議一切。 精既不生,性必昏而不明,雖欲築基,其可乎? 是故聖者,於微小罪,雖為命故,不故知轉。 是時,新法正行,御士大夫如束濕,雖任二千石之重,而一錢粒粟,不敢輒用,否則必著冊書。 是賊也,在陽則為見,在陰則為夢,在覺為事,在夢為物,如好仁者,多夢松植之類,皆役於五行,雖役於五行,而夢中忽聞別事,忽思他事,識見變遷,則夢亦隨變,五行亦不能拘。 是故應知,雖未請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復無懈怠,無比勝妙真歸依處,現前安住為自作怙,故應歸此。 是雖文之小疵,亦典刑,不可不尚。 是役也,雖敗猶榮,日本人盛稱之。 是故察之有素,則雖婴於物而不惑,养之有素,則雖激於物而不悖。 是故空者,非作用所空之空,雖無自性須可安立因果緣起。 是乾道變化,陰陽不測,太極無上至真之妙,包含性命之宗,謂之金液歸真形神俱妙之道,至簡至易,一得永得,得其口訣,雖至愚小人立躋聖位。 是以君子之心常志於道,雖外有紛華盛麗榮觀之娛,而內常安處貞素,超然不滯。 是故東南海外,雖暹羅小夷亦曾至焉。 是以君子終曰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君子士之知道者也。 是該鎮兵雖多,竟不足恃。 是以涉有物之域,雖復罔兩,未有不獨化於玄冥者也。 是故皇天雖神聖,有所短,不若地之所長,故萬物受命於天,反養體於地。 是則前功既大而難興,後功雖小而不實。 是以無有之為物,雖千變萬化,而不得一為無也。 是時朝廷雖嘗禁止,賞錢增至八十萬。 是帝往昔劫前,雖下降受生於人間,多劫廣行教化,顯示大神通。 是陳泮雖將其家屬留營為質,亦不過故為掩飾,自圖逃竄之計。 是故古者聖王帝主,雖居幽室,深惟思天心意,令以自全,自得長壽命。 是以聖人惟抱此本然之正性,雖不求悟於人而人感其化,及乎妄盡怨釋,亦莫不廓然自得,以還其固有之善而合於正矣,亦如右契之合左,豈待責之乎哉。 是故通乎道者,雖翱翔宇宙之外,而心常寧。 是三者皆非道之真,故神人惡衆至,雖至亦不私比之。 是以聖人雖方康直光以處己,然未嘗顯迹以示人,蓋取此悶悶,去彼察察,而寧於禍福也。 是以有之為物,雖於變萬化,而不得一為無也。 曾見傳鈔殘本,雖多落窠臼,而頗多逸聞。 曾不知我之涓涓雖微卻是真,彼之標末雖多卻是偽。 月盈則虧,志滿則損,至人知盈虛之有數,雖盈而常若沖也。 有孫傳庭者,雖古良將不能過也。 有一對,雖於今事不切,然漤是一箇出處。 有未自調伏,雖說正理教,違自語而行,不能調伏他。 有真見,則雖存其言可也。 有事則有心,有心則民亦有其心,雖欲取之,其去遠矣。 有與無雖為兩者,雖有異名,其實同出,能常無常有以觀之,則皆謂之玄。 有駑胎之馬,雖造父駕之,終不及飛兔,絕景質鈍故也。 有物有文曰色,風雖無正色,然亦有聲。 有妻更娶妻,雖會赦,離之。 有日油涸燈滅,髓竭人亡,雖欲不死,豈能之乎? 有知音而齋誦者,其感諸天遣神王下觀書,其功勤上奏,然後萬神敬禮,地衹侍衛,雖魔王之重,亦保舉上證仙品矣。 有涯,雖燄燄虎頭之相。 有友自閩省來,為言日人之在臺灣勢雖張甚,然察其兵勇之實數,要亦不過四、五千人耳。 有燕處則雖有榮觀而不爲躁。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獨占小山幽,不容凡鳥宿,匠人愛芳直,裁截為廈屋,幹細力未成,用之君自速,重任雖大過,直心終不曲,縱非梁棟材,猶勝尋常木。 有罪,雖貴、雖親必罰。 有此五弊,如驅市人而戰,雖有百萬,亦無益於事。 有道者雖成若缺,雖盈若沖,故不弊不窮。 有欲亂之人,而無與亂者,則雖有強力,弗能為也。 有大雲禪寺,依山,雖小剎而峻整。 有全無半,雖半所以成全。 有魔王束首身首之分,字雖不同,其理則一。 望增立賞錢,根究主名,雖經疏決,特賜重行,以懲造語作姦之風。 本朝過嶺諸賢,雖不怨尤,亦不快活。 本質雖殊黑不殊,當於親處下工夫。 本年雖系停勾之年,但該犯情節較重,未便久稽顯戮。 本所昨奉朝旨重行編修,今來雖有次第,竊慮不曾經近上官詳定,將來頒行,於體未便。 本年鐵脅船成雖止一號,而各船接續大修,工費頗繁。 本部照得,至元八年程暗住於正軍李秀軍籍內攢報,雖己未年漏報程暗住姓名,止是漏丁,終是元簽正軍程玉親男。 本瀆市民張玉,性甚孝,父雖老,好為人解紛。 本路錢物纔經林顏根磨,雖有逋欠,然轉運司有錢二十七萬餘緡尚未撥還,以此可見出息不少。 告偉言道而合傳,雖道路相逢付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