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由得此狀,遍尋督郵,無知者,乃復入白之。 故傳亦謂之子良、郵良,亦謂之尤良。 日前接閱福閩郵音,言中、法於本月初旬已在基隆開仗,中軍獲勝、法兵敗北。 郵傳秉節回,雙旌喜重渡。 郵者促步期及,竟不能。 郵傳往來,強捉人夫挽舟負輿,為縴夫之害。 郵與尤同,甚也,古字通用。 郵鈴帶箭髮紛紛,何日山深耳不聞。 郵亭壁上詩,題者、皆東西南北之人,信筆胡云,如出風道士之口者爲多。 郵亭寄人世,人世寄郵亭。 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 郵郵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 郵傳供辦之役,率以為常。 郵驛近於兵,當隸之縣兵,而縣司工者不可官名,縣郵即曰工衙為宜。 郵元節、左元放皆為親友,俱業五經及當世之事,專修道術。 郵客有自內鄉來者,曰有鄧緣融,攝宰前邑,年瑜從心之五,而姿鬢不老,目瞳不昏,理劇接賓,與強仕等力。 郵筒珍重盥薇露,開緘對鏡呼真真。 郵牘凡數返,輾轉辯論,端且百出。 郵表畷之古義,皆以立木綴毛裘之物而垂之,分其間界行列遠近,使人可準視望,止行步,而命名者也。 郵陽,謂浮郵穴上側委陽穴也。 郵使敲門傳捷報,手揩老眼一欣然。 郵元節事真十餘年,真以蒸丹小餌法授之,容常不衰。 郵者,驛舍也,客者,使客也,客有去來,而驛合自若自如,不移不動,無去無來。 郵南昌公先為北帝南朱陽天門靈關侯,後又轉為高明司直。 郵亭著地,亦如星舍著天也。 郵程計汝無多日,只在新年接舊年。 郵傳部暨湖北、湖南、廣東各督撫均須實力協助,不得掣肘。 郵路以外之地,別加其費。 郵傳之速,其有裨於軍機者大矣。 郵兆亨,閩縣舉人,二十二年任,見南安教諭。 郵亭世自換,白日事長垂。 郵鑒初同周撫為門亭長,今遷北帝靈關侯,再遷高明司直之任。 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郵傳部學習具外郎張仁侃,著以郎中補用。 郵亭著地,亦如星宿著天也。 郵亭當即郵表所在之亭。 郵亭直北人來路,金鼓關山。 郵尊師庵,在八卦臺南數十步。 郵筒頻往來,慎勿吝琪琚! 几程郵驿经浓暑,千里山川见旧游。 凡有所作,互相郵示,數十年如一日。 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初郵剋跛而上殿,嬪妾於幕中一時大笑。 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 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 思得高郵湖往年添築內隄,舳由中行,至今便之。 北有通泰高郵淮安徐宿濠泗。 十四年,置郵政局於臺北,各地皆設分局。 即郵符亦多浮沈,良鄉之教,未之領也。 即至郵亭、傳舍,臺雖未奉營修,然而一瓦數椽,規模粗具,亦足備採風者之止宿焉。 惟文州、高郵軍云性熱,無毒。 又督郵,督護,都督,皆官名。 古有一仙坐郵亭之側,路傍石上坐跡足跡,印證人世。 后检姓氏书,有郵氏望出临淄,故定为郵字也。 春宜羔豚膳膏郵,春為木王。 夏之芳,江南高郵州人,癸卯進士。 太夫人郵書,每誡國事為重,勿以家念。 夫郵而效之,郵又甚焉! 查此十九日寄郵政局八仙大彩貳仝,裝一布包,如收到,並乞賜音來知。 如無郵票,雖有印封、排單,概不投遞。 如此亦非俗所見,而徐長卿亦名鬼督郵。 子常,姓郵,亦為晉大夫,與無極同事晉。 河伯河水使者十二人,從事小郵驛馬故行,主收捕塚墓男女之殃祥。 少爲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意封還記,太守甚賢之。 少爲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意封還記,太守甚賢之。 山令,寓居高郵,以疾終。 山郵聽雨夜,夢裏滑車輪。 已付郵客方士,往付上有至德之君。 已復流寓高郵,闢畦種菜。 已裁書,郵至安東兄,想必不至浮沉,前書不錄,再煩諄戒。 平居往復,郵筒轆轆,異苔同岑,寫此衷曲。 幸渡河至高郵,遙瞻殿下仙鷁,即匍匐追隨。 君以西部督郵,上覽禍亂凶國之罪,鞠沒賦姦,以巨萬計。 蔡倅潤過高郵為予言之。 迷之郵者,言迷之甚也。 今者林泉怡性,著述等身,爰於暇時撰歸田瑣記八卷,郵以見示。 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况魯之君子迷之郵者,焉能解人之迷哉? 那天晚上,他回家取郵件和替換衣服。 先嗇一,司嗇二,農三,郵表畷四,貓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蟲八。 先嗇一、司嗇二、百種三、農四、郵表畷五、貓虎六、坊七、水庸八,可以無疑。 二十八日五更,時舟泊高郵州劉壩地方,奉上諭,補授臺灣道。 那兒沒有學校、沒有公路、沒有鐵路、沒有郵局。 但見金谷流,映帶郵亭路。 黄帽催晨發,郵籖報旅程。 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 似厭分符磵谷底,折腰督郵面皺鬚毿毿。 往來之郵,質劑之平,有長年在。 永樂中濼州同知陵茂,高郵人。 得功率輕騎三百出高郵以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