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興於詩卽好善,如緇衣惡惡,如巷伯之說,謂於其所美所刺而得之也。 興時歌,困時眠,狂時舞。 興修須假衆因緣,故向人間立福田。 興,汲古訛舉,珮作佩,无所作莫使,茲均依宋元本。 興祚疏請展界,恣民捕採、耕種。 興霸嘗為西陵太守,故廟食於此。 興寧中,眾真降,楊備傳經誥,定誌中君尤多示訓,太元元年解化,年七十二。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易、書、春秋之旨已賅之矣。 興來促庶唯同今,詞後狂歌盡少年。 興恨未得發,將至舟山,即以密書約黃斌卿,令圖之。 興廢從來固有之,爾家忒煞欠扶持。 興寄情趣,前人間有所不到者。 興後蒲團盤膝坐,悶來土塌展腰舒。 興起千百世如一日,行見齊魯一變之化,不越衽席,而漸摩乎斯土斯氓,則今玆所為嚴事,尤不勝其捆誠也。 興為棲真來,情因昔人動張。 興祥布瑞顯家風,百萬人天注仰同。 興安綠旗官兵以總兵官王懷忠克餉苛虐,且聲言調兵坑殺,眾遂作亂,共殺懷忠。 興師以討人之罪者,必先審其大小遠近、強弱虛實以定其名,然後隨其勢、因其機而決其謀,則收其萬全之效矣。 興寧三年六月感紫虛元君紫微夫人、九華安妃降于家,或降長史山癬,癬在茅山。 興之為體,興會所至,非即非離,詞微旨遠,假象於物,而或美或刺,皆見於興中。 興聖宮中侍太皇,十三初到捧罏香。 興來為我吹玉簫,縹緲一聲生泬寥。 興直保在淡屬適中之地,四面環山,平原衍派,龜崙數峰,天然鬱秀。 興泉永道、廈防同知各捐造哨船二只,派水馬快巡查內港。 興舉送聖頌,長跪納官。 興雖有餘筆禿盡難畵鸕鷀照淺深。 興則被興者是主,興是從。 興化一郡濱海要衝,原設興化總兵一員,管轄中、左、右三營。 興生轉,獨隸攝,可韓明,功都成,切角正。 興、道、諷、誦、言、語。 興國聞舟沉歎言當存林兒。 興生轉,乾獨隸遷,坤可韓明,巽公都成,切角正。 興寧三年乙丑歲七月一日,桐栢真人授許遠遊,言至甲申、乙亥、壬辰、癸巳之歲,九月一日、七月七日、四月八日,當有道士著七色法衣,手持九曲策杖,或在靈壇之所,或在人間告乞,或詠經詩,或作狂歌。 興利除害,有裨地方事宜,敕中開載未盡,許便宜區畫。 興寧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楊君夢見一人,著朱衣,籠冠,手持二版,懷中又有二版,召許玉斧出。 興祚至,為請豁除,其當償者出私財代輸。 興亡,無主殘紅自主張。 興平伯高杰令其將王之剛力挽汝琦。 興文、興成,此二神之座於壇上東面,令坐整當階道,二座相去二尺餘,座倣此設之。 興沖沖的趕往極樂世界的總部。 興罷花還落,愁來酒欲醒。 興雲致雨,具瞻四瀆之祠。 興朝榮官以下,言士之不同若此,故當之者不可易其方也。 興到窮探亦未涯,吴兒洲渚記仙家。 興郡夫人錢氏封越國夫人。 興祚又督陸師沿海施放火砲,陞等船無所取水,退入金門,正色進扼料羅。 興匆匆的跟着長老入海去了。 興生轉,獨隸遷,可韓明,功都成,切角正,聚魂攝。 興定辛巳,遁跡投玄,禮恆嶽劉真常為師,師一見器之,事必諮委。 興泉烏白旗匪徒擾同安、仙遊諸邑,設偽官。 興定三年己卯,師居萊州昊天觀,時齊魯陷宋。 興言曕聳交集,下誠不宣。 興漢元年聚處星,湧泉成坎匝祠庭。 興國四年,始游鄴下,與故上谷寇公準推轂引重。 興祚抵仙遊,親率大兵剿之。 興來捉筆畫樹石,溪深岸高浪波白。 興寧三年六月,感紫虛元君、紫微夫人、九華真妃降于家,講啞要道。 興泉永道趙霖才具是否勝任,並著該署督察看,據實具奏。 興役一年,論者紛然,朝廷以為疑,乃召景先等赴闕,使之條陳利害。 興平伯高傑疏薦吳甡、鄭三俊、金光辰、姜采、熊開元、金聲、沈正宗等。 興性率,望詔令一依臣規畫。 興華主人吴彩霞,號笙華,唱青衫。 興公向來,忽言欲與阿智婚。 興事造業,而其一上比為王,故王以歸往為義。 興甫即結束下堂,拳所至,眾皆斂避,莫敢措手,以是徑出其門。 興祚為政持大體,除煩苛。 興樂即逆天地心,名為大逆,不順時氣。 興雲致雨於頃刻,乘雲駕霧斬蛟龍。 興事無已,賦斂無厭,使民如將不勝,萬民懟怨。 興直保者,遠隸台灣,僻居淡北,風士秀美,氣象鬱蔥。 興利之中,其罪亦有輕重。 興滅繼絕由節婦,當亡人夭歿,藐茲呱息,苟無其人,家世未可知也。 興令奴子逐至廳事東頭滅,惡之,因得疾亡。 興言及此,真不知賈生之流涕盡而繼之以血也。 興州防禦使仲騑先坐以火灼人面,罰俸一季,展磨勘一年,後又灼女奴面。 興即縱吟青嶂裹,倦時高臥白雲中。 興文署掌雕印文書,交屬秘書監呵,怎生? 興聖宮中愛更深,承恩始得遂歸心。 興如三天隆於盛漢,廢如六天息於諸夏。 興來且為歡,休論塵世事! 興平二年,太守許貢奏分縣為永安縣。 興宗常夜宴,與劉四端兄弟、王綱入伶人樂隊,命后妃易衣為女道士。 興者,感物而發,如倉庚于飛,熠燿其羽,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類。 興隆里巡檢司弓兵一十八名,工食銀三十二兩八錢六分。 興致勃勃地走了進去,想見識一下鬼域的面貌。 興來策杖步雲溪,行也相宜,坐也相宜。 興國中孝章故事不可用。 興定二年乙丑六月二十三日,元君與眾真降句曲金壇楊羲家,華陽之傳始此,是為上清第一代宗師。 興法動禁,與天地神,陰陽之神,日月星象神,合成一體,往往如此。 興學設教,是國家大典,而在貴國為更重。 興未有盡,又從而旁羅泛及,以致其極焉。 興仍然等閒視之,導致修史事業進度遲緩。 興獻帝顯陵、與漢明帝石晉高祖同。 興源號喜助銀七十大元,蔡利興喜助銀五十大元。 興祚遣總兵林賢等水師出海,分三路夾攻,焚敵艦六十餘,俘斬六千有奇。 興販、文書、產孕,秋冬俱吉。 興亡轉記漁樵話,盡是當年束手人。 興弟,定阳、安平的山越人可曾作乱? 興化鎮馬惟興劫興化,守備郭維藩劫惠安,獨同安城守張學堯、晉江水師營李尚文所部無犯。 興功濟物,而自取其名,名既屬己,則功不在物。 興來風月入吟嘯,錯落吐出鮫盤珠。 興元軍亂,殺節度使李絳,溫造平之。 興來無近遠,隨意宿花莊。 興泰猶堅執並無藏養阿尾,興覲乃誘阿辰、阿完養於家。 興平授首而睢鎮北款矣,此亦事勢可以逆料。 興隆道教者,既得玄教,宜以化他。 興廢風燈明滅裏,易君變國若傳郵。 興寧郭氏女,小字壽娘,及筓未嫁。 興化府十六家,而同榜者二家,成化丁未方良永、方良節,嘉靖癸未方一桂、方一蘭。 興泉道鄧良知從之,巡撫熊文燦亦力議招撫。 興廢則是大運啟期,甲申垂終也。 興造既眾,局所漸繁,不得不暫恃臺北為根本。 興龍節,諸處合試童行撥放,並依舊例。 興寧縣雷連十二峒猺官龐國安等投誠。 興者感發志意,觀者考見得失,群者和而不流,怨者怨而不怒。 興販不利,求官陞職名分不利。 興化都司酆某、生員司石磐與相應和。 興聖宮西巫峽夢,錯疑賜第是昭陽。 興感之由,由字類申,列叙之列,其堅如鐵釘,此其大畧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