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肅蕘言於鷺序,迓芝綍於螭坳。 肅宗上元元年,更名鎮國軍,至上元二年,復名太州。 丁酉,契丹國母遣保安節度使左領軍衛上將軍耶律元肅、寧州觀察使劉需,契丹遣奉國節度使蕭良德、衛尉卿陸孚來賀正旦。 肅容斂手慚色者,知是當年封德彛。 肅愼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肅宗至德二載丁酉,老君降于通化郡雲龍巖,自地接天,儀像炳然。 肅宗貰其死刑而降宥之,自後固以為比。 肅稟丹章,佐行持而應感。 肅肅之氣,本出於天,天一之用,降而下行。 肅肅祈清福,詵詵結寶齋。 一、法官、道士、俗人為人設醮,衣冠不整肅而輒登壇者,減壽半紀。 肅肅方臨於鳥道,嗈嗈俄背於猿聲。 肅殺,謂風動草樹聲若乾也。 肅哉,聖人之貴者,仁義也。 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肅圓恭慶天,帝熙德重光。 肅拎悚瞻娣,天宇澄秋陽。 肅噰和鳴,周頌有瞽文也。 肅宗起靈武,國勢重恢張。 肅樂言臣師二千,既無分地,勢須遣散。 肅侯諸孫有基搆,界涇築室如山林。 肅殺生成,隨六虛而不宰。 肅祖遺詔,庾亮、王導輔幼主而進大臣官,陶侃、祖約不在其例。 肅鹵侯黃斌卿殺監軍道荊本澈。 肅宗美其義,特優假之。 肅肅陰氣,赫赫陽氣,言二交泰也。 肅嚴壇靖之規,夤奉蘋蘩之薦,投詞獻款,罄志皈誠,謝己往之非,補將來之短,拜迎百福,洗滌眾災,保家屬之團圓,祝封疆之寧謐。 肅此具稟,恭請勛安,伏乞垂鑑。 肅肅出天,赫赫出地,即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循環無端。 肅此寸稟,恭請崇安,伏乞垂鑑。 肅樂大會縉紳諸生於城隍廟,開陳大義,謀起兵。 肅清住宇,掃蕩妖氛,伺候雷霆天將到來,一同明白契勘邪源,焚蕩巢穴,永斷根源,保安見患。 肅之未至,上屢趣之,至未久,復有是命。 肅宗詔河南搜訪不仕賊庭、隱藏山谷者,得六人以應詔,公與巽在焉。 肅宗雅好文章,每行巡守,固輒獻上賦頌。 肅芝壇而肆覲,依蓮座以對揚。 肅清十方,道備功成,臣事三境矣。 肅樂遂封府庫、收符鑰,以墨縗視師。 丁亥,詔雄霸保州、廣信安肅軍皆被邊之地,與契丹移文往還,其幕職官並選進士出身人。 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肅肅彌加,準式奉章,依儀悔過,信道心之深重,脩典禮之精嚴,用罄禱祈,仰惟孚應。 肅乃呼鍜者命作一大鎖簧入之。 肅宗延於外內,動靜顧問,規畫大計,寢則對榻,出則聯鑣。 肅宗時,老子降于通化郡雲龍岩。 肅清家舍,善奏天司,斡旋孤寡凶星,杜釋刑囚虛耗。 肅恭王貢錝、東阿王泰懋、俱八十一。 肅建玄壇,拜奏章表,頒宣符赦,九朝懺謝,六上轉經。 肅殺而甚,則剛木辟著,柔萎蒼乾,上應太白星。 肅慎之國,在白民北,有樹名曰雄或作雒。 肅倡和聲,行於郊而百神受職。 肅敬進,閾頗高,殿深四楹,地鋪方煉磚,承塵方罫,藍底繪金團龍,間繞白交蓮,榱、桷、棼、棁、梁、棟、楹、欂皆丹,刻青金彩楹,逾二圍,下承琢花大礎。 丁卯九月三日,海虞錢子羽持故僧慈雲所書楞嚴經見視,書法莊嚴,令人肅然起敬。 肅之既與逵交訟,又同守信入峒討蠻弗克,故皆易置焉。 肅典字葉虞,第九弟也。 肅等即取鐘磬徱滌考擊,用律準按試,其聲皆合。 肅宗降香幣,建醮於山中,賜宸翰以贊天師像。 肅五體以皈依,檢五官而嘯詠。 肅親王善耆,全家皆能演劇,常父子兄弟登臺。 肅樂故與之同社,亟引見魯監國,問需何官方稱手? 肅沐返生之惠,特頒起死之仁。 丁酉,鎮、定、高陽關部署王超言邊部寧肅,願暫還京闕,省視家事,從之。 肅瞻廟貌,吾道常新,涓玆春秋仲,敬薦明裡。 肅樂既殉,光繡操文致祭,淒感行路。 肅清宇宙,鎮靜乾坤,德並諸天,功齊浩劫。 肅樂以眾酉守江,合迎魯王監國。 肅宗孝章皇帝初承永平,故事吏政尚嚴切,央事率近於重。 肅宗時人,仕為州從事治中。 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 肅宗在靈武、鳳翔,事多草創,權宜濟急,遂破舊章,翰林之中始掌書詔。 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 肅步投禪寺,焚香展御容。 肅殺而甚,則體重煩冤,胸痛引背,兩脅滿且痛引少腹。 丁酉,祔葬莊獻明肅皇太后、莊懿皇太后於永定陵。 肅清門廣源閘別港有英宗、文宗二帝龍舟。 肅然應感,殷然反本,則淪於無形矣。 肅不受豪姓麥,正傳削去,今追載之,不知正傳何故也。 肅之,迪從子,前通判澶州,以建議修城,擢知德州。 肅宗亦孝心淳篤,恩性天至。 肅,謂靜肅,所以候氣之存亡。 肅時雨若非時雨順之也,德如時雨耳。 肅容瞻岱岳,直上最高峰。 肅建玄壇,次第修奉,所有排日功德節目,須至逐一開具于后。 肅者貌之恭,狂者事之妄。 肅親王既平四川,王摘其微罪,置之死。 肅朝儀而肆覲,奉醮悃以敷言。 肅衣冠南向拜訖,步出門。 肅將上帝祀明堂,寶鼎昭回日月光。 肅之字幼恭,右將軍羲之第四子。 肅為白其冤,而知州事馬知節趣令具獄,肅固持不可。 肅宗詔舉賢良方正,大司農劉寬舉丕。 肅王乃親加刃於獻忠身。 肅愼氏之國有蟲,獸首蛇身,名曰琴蟲。 肅肅出乎天而天氣下降,赫赫發乎地而地氣上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肅將時事,用申告潔,神其格歆。 肅宗詔香詣東觀,讀所未嘗見書。 肅宗以後,財力屈竭,勲官不足以勸武功,府庫不足以募戰士,遂併職事官,通用爲賞將帥。 肅清者,乃謂至道嚴淨之炁也。 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 肅八方之威神,會三靈之仙聖。 肅清直廉儉,於仕進恬如也。 肅靜也故靜中生形,以靜為君,寂中有音,以寞為主。 肅範字錫九,肅樂之第五弟也。 肅殺的氣氛彌漫在眾人之間。 肅心匠甚巧,不特善畫山水,凡創物足以驚世絶人,且如徐州之蓮花漏是也。 肅廟釋之弗誅,僅革其王號,稱為都統。 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 肅樂亦至紹興,畫江防守,分汛瓜瀝。 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 肅樂以諸軍方下福寧、圍長樂,冀事有成,不納。 肅祖欲使為中書監,上疏,肅祖納亮言,封永昌公,後遷司馬錄尚書事,薨。 肅宗降香建醮,親灑宸翰以贊天師。 肅王薨,其子請襲,賄中貴得封。 肅清道氣,繞無上之玄元,方妙理之研精。 肅容展玩,則知是山也。 肅建玄壇,次第修奉所有陳請事宜,今畫一奏聞者。 肅將振鷺之班,肆覲和鸞之御。 肅宗師臣,豈不呼陛下為崽郎? 肅明裡祀,蘭缸啟夜,想像星垣,梵韻騰空,聲聞霄極。 肅肅如入廊廟中,不修敬而人自敬。 肅建芝壇,遵受度之金書,演預修之玉範。 肅宗疑明皇之得眾,而後輔國之諧始行。 肅建司存之所,恭迎主職之官。 肅拱衛於紫宸,道通魚嶼。 肅宗即位靈武,文武官不滿三十人,披草萊立朝廷,制度草創,武人驕悍,大將管崇嗣在朝堂,背闕而坐,言笑自若。 肅樂遂封府庫、收管鑰,以墨縗視師。 肅有命而龍飛兮,跚重斯而肇建。 肅肅槐庭午,沈沈玉漏稀,皇恩樂佳節,鬭草得珠璣。 肅冠端簡,借尺地以再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