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編修官都承旨劉奉世、韓川、王巖叟,副都承旨李綬,詔賜銀絹有差。 編日新書之作偽者,當亦以賀氏名高,又與陳氏同鄉里,乃借銜以重之,固明人之陋習耳。 編類章疏七月五日奏,今并附此。 編之字,南宮移丹簡之名,萬炁朝元,五神返本。 編闌春思倩吟鞭,著面和風軟似綿。 編類章疏係二年正月二十一日。 編,編列髮爲之,若今之假紒矣。 編類章疏,升獨言溫伯在七月二十四日,即此也。 編次大意,略序梗概,以求正於法眼。 編於仕類,而抑鬱庸兒之下。 編來樂府新篇,寓香草美人之意云爾。 編徵官莊,免完錢糧,合給完串收執,須至印照者。 編戲有如縫衣,其初則以完全者剪碎,其後又以剪碎者湊成。 編修汪鏞,分校,中書袁文邵四員,前後各錯誤記過二次,應請交都察院及吏部分別議處。 編籬插棘慇勤護,為愛黃花晚節香。 編修吳裕德經管督辦,並派進士吳樹萱、柴模充作收掌,專司一切稽查、核對、收發事件。 編凡四卷,為類者八,曰古蹟,曰名勝,曰時事,曰土風,曰物產,曰藝術,曰外夷,曰遊覽。 編諸蘂笈,藏在名山,時顯迹以度人,或垂科而拯世。 編類元祐臣僚章疏,伏見河南符尹材係知河南府孫固以遺逸薦于朝廷,特授虢州司戶參軍,上太皇太后書語言狂妄指斥,罪不勝戮。 編刊始告完成,前後歷時六載。 編入木部中品,果部中復不曾收入。 編年繫此事於元祐元年末,然實錄不書,編年誤也。 編摩既竣,用歸其副於中翰君。 編訂校讎,繕寫成恢,將謾棗以廣其傳。 編類章疏係十月二十五日。 編竹篾為籃,其制圓,曰霞籃。 編修官王禮言莊、列功不在顏、孟下,竊見朝廷推尊孔子而顏、孟配祀,爵皆封公,至莊、列獨以諸子百家為稱,未有旌異。 編類章疏係六年閏八月十六日。 編敕刺配法中,亦分廣南及遠惡處為兩等。 編類章疏六年二月十八日。 編修官王洙加史館修撰,仍俟知制誥有闕除之。 編年綱目卷一九載熙寧五年二月濬二股河。 編年云四月遣師雄,誤也。 編輯養源詩話十二卷,搜羅極富,皆有資於勸懲,真有心世道之為也。 編修屠象美為亂民所殺。 編鍢夎妭銆傚急鍐犻噾闂哄溅锛岃緸浜茶繙琛屽焦銆傛姢杈囧幓澶嶅洖锛岃。 編纂的元朝制度法令的大全,不是專門的法典,但其中包括了許多法典的內容。 編修天文書所上所修天文書十六卷,乞本監收掌外,仍頒降翰林天文院、測驗渾儀刻漏所。 編錄冊十二月三日聖旨。 編伍舍、餘人等,其賞鈔俱二百五十貫,奇功加賞鈔五十貫,首功加賞鈔三十貫。 編葛為席,時有問者,但觀其顏色,即知吉凶,不必更陳言語。 編在狼跋子之後,而與陸英條注解并云剩出一條。 編次例,自篇末移置此。 編類章疏六月二十八日奏。 編五色篾,束腹至胸,以便奔馳。 編茅繞嶼千椽屋,架竹浮湖萬頃田。 編定成書,當始於漢哀帝平帝時,這跟王莽篡位大造圖讖有關。 編鍾擊磬,略陳桴鼓之儀。 編類章疏二年正月二十三日。 編類章疏元年正月二十二日。 編類章疏二月二十六日。 編紵為甲,或用熊豹皮。 編簡成篇,猶今連紙成卷也。 編征賦稅,以養士眾,儼然東隅之夜郎也。 編修王相、王思、給事中張原、毛玉、裴紹宗、御史胡瓊、員外郎張璨、主事何瑜、臧應奎、安璽、楊淮、余楨、胡璉、殷承敘、司務李可登等共六十餘人。 編錄條貫亦六月七日聖旨。 編類章疏係二年六月十九日。 編,張留侯用之,時為帝王師。 編修常平、免役條令至今年二月終,後來陸續有衝改者,欲乞編入。 編修王燕緒等補官日罰俸之處,仍咨吏部俟補官之日知照過部,以便查扣可也。 編中公、穀皆不置辦,以不勝辨也。 編修蘇公昌齡相知既久,至正二十一年二月廿又五日,至公之鄉,始獲晤對,如舊相識,方接盃酒,敘殷勤,論議甫洽,而公乃疾作矣。 編錄冊三月十三日聖旨。 編類章疏二年九月十七日今並附此。 編管羈管人等,在京委所屬官司,諸路委轉運使副使判官、提點刑獄以分定州軍。 編民有便教,十室有耆艾,俟其化行而希顏者來上都,予即磨其風度如何爾。 編民貢稅入私室,小大驅合無邊方。 編籍民戸,彼此詰察,防容隱姦宄也。 編年因詔許,遂終言其事矣。 編次文卷有差舛,宰相王欽若持其事,降秩左史,司茗榷于鄂渚,未至,丁內艱。 編竹起連村,倉庾數千量。 編敕明有三百里饋酒之禁,而惠卿迺謂變易他物,則酒不出三百里,非所禁也。 編蒲緝羽不成扇,尋松訪石空勞忉。 編錄法冊元祐五年五月二十五日聖旨,今掇取附見。 編籬雖待菊,引蔓盍藏瓜? 編中所紀政績,自金完顔齊穆宗曾孫大定初同知復州軍州事始,至清陳銓、嚴正基、陰振猷、薛安仁、鮑師釗、廷楨六人止。 編錄者或以此疏繫之王巖叟,或巖叟同摯上此也。 編類章疏係五年三月二十九日。 編錄冊七年正月二十九日聖旨,六年十月二十二日、二十五日可考。 編類成冊,具姓名申納以聞。 編挨甲宋史卷一九七兵志、本書卷二四六注引國史兵志同。 編類章疏元年四月二日。 編修王恩,俱以劾瑾,褫衣廷杖問遣。 編梓亡友程春廬府丞同文遺詩四卷,題曰密齋詩存,為之序。 編年,四時具然後為年。 編茅備堂奧,削土崇階戺。 編修看詳條例,陳獻利害,既如狀施行,即不當無賞,如此之類,理當推恩。 編撰而成,附以遊嶺南記。 編類冊三月二十六日聖旨。 編莎似橐腰骨,截竹為圈塞耳珠。 編鐘擊磬,略陳桴鼓之儀。 編荊為門、支石為榻,蕭然安之。 編修君臣事跡官,皆出遴選。 編丁徵銀曰丁銀,每丁徵銀若干,以九之四入里甲,以九之五入均徭、驛傳。 編撰科書,所存雖少,無非按據經典,參合條綱。 編校書籍二年得補校勘自洙始。 編完臺灣叢刊三十八種。 編出散壇設醮一節于左,其餘科書,略具元來品目,以便尋閱可也。 編類章疏五月二十五日并三十日事,今附此。 編駒之山日白門,西南。 編類章疏元年九月二十八日。 編年綱目卷三略同會要。 編類條貫四年五月二十三日敕。 編英語字典的的約翰生說,到都柏林去玩吧,他說不去,他說那是一個爛城我不去。 編類章疏五月二十一日奏,今附此。 編以金縷,纏以素絲,千億巨萬,無所復疑。 編纂群經古義為經郛數百卷,令高才生分任之。 編縣之,二十六枚在一虡,謂之堵。 編修吳省蘭等六員及收掌官二員,可否仰懇皇恩,交部照例議敍。 編類章疏五月二十八日奏,今附此。 編類元祐章疏係覿此奏於閏二月十七日,今并入此。 編修秦泉、助教今授山西徐溝縣知縣蔡必昌、編修莫瞻菉、吏部員外郎馮培、中書楊世綸、助教卜維吉、學正沈培,均照例罰俸三個月。 編纂工作的安積覺、今井弘濟、栗山潜鋒等人都是朱舜水的門生。 編竹為城,守兵百餘人。 編年稱師雄以四月行邊,因鬼章犯南川寨,城洮州,即載之。 編篾束腹,每倒身為之,以圖就細。 編氓殫藏於內,敲骨吸髓。 編為第八十六、八十七卷。 編金躍鳳,彰聖彩於陸離。 編輯之始,先帝親戒有司,務存體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