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帝一即位,就下诏亲耕籍田,这是重视农业的一种体现。 是月,籍田蝗,云州黑河水溢。 李威苦笑了一下,籍田祭时,他就知道不大妙,诗的事狄仁杰提醒了。 丁未,祀先农于东郊,躬耕籍田,大赦。 籍田蝗,圣州黑河水溢,衢州大雨,发廪赈饥者,给溺死者棺。 籍田今或不供,牺亦废用。 籍田令,掌帝籍耕耨出纳之事,植五谷蔬果,藏冰以待用。 籍田,甸师氏所掌,王载耒耜所耕之田。 籍田毕,就拜彰德军节度。 籍田理在建卯,于是改用二月。 一是在“野”二是“国”中的井田制,则是十夫千亩为一个公社,中无公田,公田不是分散在“十夫为沟”的井田以内,而是和私田相隔离,集中地存在着,即所谓“籍田”。 籍田令、搉货务、军器什物库、太社局令、城西炭场、大理寺习学公事选元丰选人窠阙并学官,并依元丰法差。 籍田坛在祀前二十天前修毕,高五尺,方五尺。 籍田旧不置五使,今请依南郊,以宰臣、亲王、三品官为五使。 籍田为喻,谁云井有人焉? 籍田礼是祭祀,也是统治者一个姿态,当然要请一些遗老观礼。 籍田制四亩九分八,蜡不别为坛。 籍田,歌辞用商颂载芟,祠先农。 籍田则冠冕,璪十二旒,佩苍玉,黄绶,青带,青袜,青舄。 籍田千里,阒无人烟,纵有屯聚,坚守不下。 籍田司初募兵卒三十一人,存者二十三人,今量存七人。 籍田令徐清叟,疏请为济王立後以和异气。 籍田所收以供粢盛、五齐、三酒之用,以余及槁饲牺牲。 丁未,祀先農,行籍田禮。 籍田以供粢盛蔬果,自废此司,寺官兼掌之。 籍田令三,皆位司农卿南,少退,北上。 丁亥,帝耕籍田于洛水之北。 籍田毕,迁左谏议大夫。 籍田令率其属耕,竟亩,洒种,即櫌,礼毕。 籍田之日,由天子亲祭先农,再躬御耒耜,籍于千亩之甸,以示天子重农事之意。 籍田令看着陈珏满脸不解,心道你一个贵公子凑什么热闹。 籍田令之事你也一并做了,每逢开春,天子要带着皇后及百官,在宗庙社稷之田行籍田礼,当然,只是推一推犁而已,这田地还是要交给籍田令来管。 籍田今或不供牺,亦废用酒,无郁鬯於事何阙? 籍田令跪而纳于縚,执耒兴,以授执事者,退复位。 籍田礼毕,太宗欲相吕蒙正,以其新进,藉普旧德为之表率,册拜太保兼侍中。 籍田者,天子躬耕,使民如借,故谓之籍。 籍田,甸师氏所掌,王载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亩,诸侯百亩。 籍田门外的这个北军大营,本来是棘门军的驻地,但…… 籍田的办法大约就是这样产生的。 籍田令率其属耕,竟亩,洒种即耰,礼毕。 籍田礼废,已五十馀年,有司案牍无可检寻。 丁未,祀先农,行籍田礼。 籍田礼方毕,帝召翰林学士贾黄中草制罢相,令诏书切责。 籍田,转本曹郎中,判户部勾院。 籍田令黄灏、太社令王梦龙、主管吏部架阁文字杨璘、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陶崇、监左藏库中门皇甫晔点检试卷,避亲别试秘书郎萧舜咨考试,主管户部架阁文字葛从龙、朝奉郎应镛、监赡军南外酒库胡刚中点检试卷。 籍田并不难,做法是把铜犁推入土里,按照礼制,天子推三下,公推五下,卿和诸侯推九下,爵为上大夫的赵无恤则要推十二下才行。 籍田祭办好了,还有大雩祭,太子生了病,大雩祭如何主持。 籍田祭只是春耕的祭祀,可眼下关健却是求雨,那怕象前段时间下的那场大雨,来上个十次八次,也不过。 籍田、遗列侯就国,文帝乃照议施行。 籍田令陈景思,韩侂胄之姻也,亦谓侂胄当勿为已甚,侂胄从之。 籍田令贾似道迁为太府少卿、湖广总领财赋。 籍田所收九谷,纳于神仓。 籍田署,秩从六品,掌耕种籍田,以奉宗庙祭祀。 籍田前居于斋期,饮酒作乐。 四年,籍田,诏骁骑将军江淹造籍田歌二章。 贾似道籍此裙带关系,被相继提拔为籍田令、太常丞、军器监、大宗正丞等京官。 秦、汉以后,不复赐民爵,自籍田礼成,始复赐焉。 东出中门,曰清明门,亦曰籍田门门内有籍田仓也,或曰凯门。 今日有北人来,示将籍田敕。 若有事于南北效、明堂,籍田、禘祫太庙,荐享景灵宫,酌献陵园,及行朝贡、庆贺、宴乐之礼,前期饬有司辨具,阅所定仪注,以旧章参考其当否,上尚书省,册宝及封册命礼亦如之。 己酉,车驾始籍田于都南。 宗庙、社稷、籍田、方泽、朝日、夕月、遣将授律、征还饮至、加元服、纳后、正冬受朝、临轩拜爵,皆服之。 元年,上元节届,亲耕籍田,布赦天下。 一是在“野”二是“国”中的井田制,则是十夫千亩为一个公社,中无公田,公田不是分散在“十夫为沟”的井田以内,而是和私田相隔离,集中地存在着,即所谓“籍田”。 二年春正月乙亥,上躬籍田于东郊。 丁未,祀先农于东郊,躬耕籍田,大赦。 一是在“野”二是“国”中的井田制,则是十夫千亩为一个公社,中无公田,公田不是分散在“十夫为沟”的井田以内,而是和私田相隔离,集中地存在着,即所谓“籍田”。 甲寅,诏以程颐四世孙源为籍田令。 癸亥,亲耕籍田于东郊。 二月癸未,车驾耕籍田,大赦。 一是在“野”二是“国”中的井田制,则是十夫千亩为一个公社,中无公田,公田不是分散在“十夫为沟”的井田以内,而是和私田相隔离,集中地存在着,即所谓“籍田”。 二月乙亥,舆驾躬耕籍田。 八月四日,籍田令王自中放罢。 八年,使唐柱等筑龙城,立门阙、宫殿、庙园、籍田,後遂改为龙城县。 籍,籍田,帝王亲自耕种的田地。 于是将诚降发南海子净军,看守墙铺,逮家人张勋、霍文炳等,内官张桢、钱恩等十余人,皆下法司狱论死,其原籍田产各籍没入官。 臣闻先王制典,籍田有日,司徒咸戒,司空除坛。 一是在“野”二是“国”中的井田制,则是十夫千亩为一个公社,中无公田,公田不是分散在“十夫为沟”的井田以内,而是和私田相隔离,集中地存在着,即所谓“籍田”。 一曰大驾,郊祀,大飨用之,二曰法驾,方泽、明堂、宗庙、籍田用之。 以籍田之圃,幄幕以虎兽为饰也。 以下耒耜,太常各令籍田农人执之。 一是在“野”二是“国”中的井田制,则是十夫千亩为一个公社,中无公田,公田不是分散在“十夫为沟”的井田以内,而是和私田相隔离,集中地存在着,即所谓“籍田”。 除书籍田器税,民间逋负免征。 一是在“野”二是“国”中的井田制,则是十夫千亩为一个公社,中无公田,公田不是分散在“十夫为沟”的井田以内,而是和私田相隔离,集中地存在着,即所谓“籍田”。 一是在“野”二是“国”中的井田制,则是十夫千亩为一个公社,中无公田,公田不是分散在“十夫为沟”的井田以内,而是和私田相隔离,集中地存在着,即所谓“籍田”。 齐代籍田御史乘马车,载耒耜於五辂之後,时以为礼轻,更用侍中载於象辂。 一是在“野”二是“国”中的井田制,则是十夫千亩为一个公社,中无公田,公田不是分散在“十夫为沟”的井田以内,而是和私田相隔离,集中地存在着,即所谓“籍田”。 三年春正月辛亥,帝耕籍田。 (完)
单字:籍田
八卦田遗址曾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遗址。〔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