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褐包巾滿鏖市,尋草燒茅烹藥櫃,自己三黃及四神,誰知安竈烹爐意。 或於日月星辰之下,里社符廟神祠之中,木下四野井竈之邊,共相厭禱。 或差將押入竈內,劄司命交管,催要日下報應。 所謂伏龍者,竈之神也。 有孙仙炼丹竈,在峰顶,及陶珠泉在白云峡最深处。 斧竈上,斧竈上,烟火俱消。 竈民既為國輸課,不當復役里正,代償民租。 竈乃天之吏,專司禍福以紀功。 竈中土及四交道土,合末以飲兒,辟夜啼。 竈門有十,不知何鍋有汝夫在,任汝擇一燒之。 竈中用好香一炷,及凈水一碗。 竈門不得歌詠哭泣、咒罵叫噉,與篇中所言,亦皆一也。 竈中黃土、蚯蚓屎等分,搗,合水和如鷄子黃大,塗兒頭上及五心,良。 竈上墨,以酒煮一兩沸,取汁服。 竈陘,謂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爲之。 竈祟亦因乘間隙,須將符法酌量行。 竈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爲黃金。 竈山,一名綠衣郎,有十五萼,色碧玉,花枝開,體膚鬆美,顒顒昻昻,雅特閑麗,真蘭中之魁品也,每生並蔕,花幹最碧,葉綠而瘦薄,如苦蕒菜,山下流聚沙泥種亦可,肥戒多。 竈之鬼也,如此則非井竈別為病也。 竈火玉女千二百人,赤衣,收一百二十人鼇祟病人者。 竈君慎怒,日日上天,言白罪過。 竈以和陰陽者也,故或沃之,或和之,於是乎在。 竈堂燒出王書吏,麪缸裏打出四爺來。 竈灰火,為伏龍屎,故宜忌耳。 竈第三口下,有男枯骨,及自刑女鬼。 竈屋起基,先鑿地,去除穢土三尺,更納好土,築以滿之。 竈傍多奇石,祠堂后一石尤佳,可以箕踞宴坐,名玩丹石。 竈如三級壇,上有丹鼎。 竈屋令成巾長三丈,廣一丈六尺,高一丈六尺,潔盛治護,以好草覆之泥壁內外,令堅密。 竈神主人家大小壽命,田宅,福綠,財寶,六畜,奴僕,灾火盜賊百事。 竈房門亦不可對其屋門。 竈中灰二石埋死人,從頭至足,出七孔,即活。 竈滅火,以諭不養賢也。 竈神職重,秉下民倚伏之權。 竈乃一家之主,紏繆繩愆。 竈前纔向火,門外又聲呼。 竈炀于上,羽党于下,至称赏忠贤功德者,累千百,出外,小民户设香案,供花插烛,路旁跪迎,马尘蔽天,车声震地,普天下郡县,肖像立生祠,内阁诸公,又欲为降九锡。 竈,造也,造創食物也。 竈民感公之惠,繪像事之。 彼此竈産鼃,潭蛟為饑驅。 凡人家竈皆有禁忌,若不忌之,此母能致禍殃,弗可免也。 凡人家竈,未審有何忌諱? 初一,竈無實,乞于鄰。 南邻祭竈喧,北里驱傩哗。 又竈突墨彈丸大,漿水和服之。 又方,五月五日,葫十斤,去皮,桂一尺二寸,竈中黃土如鴨子一枚,合搗,以苦酒和塗,以布搭病,不過三,差。 又方,末竈下黃土,管吹入鼻中。 又秘方,窑竈內黃土累經燒過者,研細,入黃柏、赤石脂、黃丹、輕粉末拌勻,清油調,油絹盛藥貼瘡上,外以布絹縛定,其瘡縱癢,不可以手開動,直至數十日後瘡愈去之。 又方,竈肝一具,熟煮切食之,令盡。 又為五帝竈君,管人住宅,十二時辰,普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日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悉是此母也。 又方,取竈心土為末,以水調三錢匕服之,其土兒當戴出。 又方,取竈下熱灰,篩,去炭分,以布囊貯,令灼灼爾,便更番以熨痛上,冷,更熬熱。 又方,以竈心土,水調塗臍下,乾又塗之。 又方,取竈下土一寸研碎,用好醋調納於臍中,取甘草湯服之。 古人穴地為竈,故席地可慿其觚,今人謂竈曰東厨,尚存其旨。 另外有两个人给抬扑枪,这条枪名为龟背竈龙枪,挂在了马鞍桥的得胜钩上。 右用竈心土槌碎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更挑半指甲吹入鼻中,又灸兩足大拇指聚毛中三七壯。 右取自死竈殼或占卜廢殼,酥炙或醋浸炙,及用生男女多者婦人頭髮一握,燒存性,以當歸、川芎同煎服,屢效,約人行五里,生死胎俱下。 斯人井竈處,往往在林泉。 因來竈邊,窺奴私咽,一聲兒哭倒便歸泉。 外其井竈,三歲不享也。 多入丹竈家,功力逾於河西石門者,近日文州諸番往往亦有,可用也。 夫竈一人煬焉,則後人無從見矣。 如是竈前燒紙念呪,師少待,依然用香爐,却叫適來折指人在香爐前立地,閉目。 将兵仁爱,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竈未成,亦不先食。 洪崖饵术修丹竈,叔夜援琴对酒钟。 左一半內竈火中,右半內井水中。 炎帝作火官,死而爲竈神。 怎么用得著这么大的锅竈和蒸笼呢? 着梅香在那竈窩裏拖出小姐來。 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内火。 一旦大雾,雾歇,砖竈前忽生泉水,乡邻助之者并嗟神异,县邑近远悉往观之。 胡蝶胥也,化而為蟲,生竈下,其狀若脫,其名曰鳥句掇。 公乃設竈,置十大鍋,從壁後為竈門。 以今焚香然燈,供養本音東廚司命竈君,五方五帝竈君,五帝竈君夫人,天廚靈竈,地廚神竈,三十六位竈君,新竈、舊竈神君,炊淘神母,運水將軍,竈中禁忌一切威靈。 以今焚香,重伸上啟,太古大聖,竈君部屬,竈中有位,內外感應,一切神靈。 上九,竈滅其火,唯家之禍。 其往也,舍者迎將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竈。 似蛇蟮跡,竈神佛像土地壇席鬼。 今來合行叩問,謹涓某月某日戌亥二時,備信香信符,邀請中宮黃帝司命掌饍竈君殿下,玉仙明英童子姹女尊神,伏請遵依太上符命,聞召速臨壇所,闡揚道法,早賜靈批,隨願隨感,須至專牒者。 今兩浙竈民凋弊日甚,當驗其恒產差為上下。 凡使勿誤用竈下土,其伏龍肝,是十年已來竈額內火氣積,自結如赤色石,中黃,其形貌八稜。 欲買赭,不謂竈下有黃土。 四郎須是安爐竈,莫把身心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