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以歲月,漸及三代之上策。 積薪穴火勢迎空,霜雪嚴寒眾樂同。 積石與彼路畔之瓦,山間之礫,一實也。 積小以成大,聖人持之以無為,守之以無執,祕能使根自生,使禍自亡。 積代用之為美,歷史不以云非。 積薪望汝能居上,聯臂相期尺五天! 積炁成功,為上清三宮。 積疴困疲薾,焉得愁悶除。 積氣積塊,雖理無不壞有存,焉知天地之有壞? 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飢寒而死,其罪不除。 積陰飛霰下瑤臺,四庫懸帷晝不開。 積貯最為要務,在臺郡尤當竭力籌計,不容稍有疏懈者也。 積累內功,外行心平等。 積欠既經蠲免,正供又予緩徵。 積時累日,經月逾年,未遇首陳,慮遭塗炭,冰池火柱,劍樹鑊湯,寒即痛心,熱來焦體,斷筋傷骨,腐腹糜腸。 積潦衝刷,地闢沙潰始露。 積聚風氣,不散元和,心氣焚之,令出散。 積玄德而至深且遠,則近乎本,而與物反,夫然後各安其性命之情,是以謂之大順。 積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彊。 積誠致行,尤需歲月,遲久乃能有濟。 積習可以漸除,奸宄從此歛戢,於海疆重地,均有裨益,是否有當? 積陽氣之二,故云二生三爾。 積年詢訪,屢有好事人曾餌得力,遂即服之,一如方說。 積德不必定用銀錢,無銀錢之德,比用銀錢之德更大。 積德有國則根深而蒂固矣。 積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與日會。 積習轉久,升量轉多,酒熱不腹為用,體氣漸弱,精神昏亂,害性喪生之所由也。 積眾小不勝為大勝者,唯聖人能之,豈尚力之謂哉? 積陰之精附地,積陽之形奮天,天地自然之道,非有為也。 積陽之熱氣,交騰為火。 積九十分,則千有二百黍矣。 積善為垣牆,天網如霜雪。 積年上氣咳嗽,多痰喘促,唾膿血。 積陰生陽,一陽生於二陰之中。 積罪重過,上繫東方無極世界宮府之中,結成災厄,歷世纏綿。 積學得悟言屢中,循分安居心無悝。 積石山在鄧林山東,河所入也。 積欲則神隕,聚淫則命斷,以子蕞爾之身而宅滅形之賊,盈尺之材乃攻之者,百刃欲以此解脫三尸,全身永久,難可得也。 積翠鶯花供秀潤,上陽風月助新奇。 積疊埋青塚,清輝透碧霄。 積三百八十四爻而成六十四卦,積三百八十四銖而成一十六兩,謂一斤也。 積三十五尺、九分尺之五。 積歲之所奇,三而一五而再十九年而七,天道大備矣。 積德歸依無上道,累功去了自心欺。 積習相沿,視為泛常,實非息事寧人之道。 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 積陽氣之二,故云二生三。 積金作寶山,氣絕誰將用。 積金如山,燃一炭火以燔爍之,金必不消。 積感致靈降,形單遁亦分。 積衆小不勝為大勝者,惟聖人能之。 積惡而陰多,鬼弗畏之矣。 積愛發謠訟,連屋歌壤聲。 積五奇而為二十五,積五耦而為三十,合是二者而為五十有五。 積功以取大賞,奢泰以貪主位。 積習已久,人之所謂同寅協和者,如是而已。 積德求師何患少,由來天地不私親。 積功以市譽,不恤民之急。 積善諸君,昔在人間,皆通三墳之典,亦明七部之經。 積冤債以難明,縱罪尤而罔悟。 積日純熟,一升而到天宮,一降而還舊處,上下絕無礙滯。 積年,但讀黃素道經,服餌木。 積念告靈感,期與玉真交。 積陰散其小,積陽至其大。 積薪必燃,防川必決,以宣反為餌而先垣京後立可也。 積善須逢善果圓,惡人還值惡因緣。 積聚堅滿,灸脾募百壯,穴在章門季肋端。 積水光搖動,連民氣鬱陶。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梨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積慶籍福基,身拔五難峰。 積善神明輔,而積惡神明咎。 積雪飛霜此夜寒,不知明月為誰好。 積實一百三萬六千八百分。 積氣生液,積液生氣,氣中之液,隨液而降,液中之氣,隨氣而升,氣液相生者也。 積貨不能散,乘貴以陵人。 積其行,得其終,歸其有慶者矣。 積薄為厚,積卑為高,故君子曰孳孳以成煇,小人曰快快以至辱。 積十一年,夜視有光,常能不息,從旦至中? 積念徹玄虛,微微至道通。 積陰之所,嚴寒之氣在焉,主冬屬水,其人勇,名北狄,曰儼狁,日突獗,從犬,乃得天地陰晦之氣者也。 積德作福,福廣則自然心地安和也。 積然於萬物,則萬物盡然也。 積善餘福,積惡餘殃,行相感也。 積基有明報,禍福更相摧。 積衆小不勝為大勝者,惟聖人能之,故云弱者道之用。 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 積功至都督同知,充總兵官。 積靜八朗豁,素阿蒙長通。 積而至於靖康,一旦所為如此,安得天下不亂? 積庾,宋本作積庚,元本作種庾,依汲古。 積陽至盡,至盡則亡,非道也。 積德之君,治人事天,厚國養民者,植根於無為,固蒂於清靜,社稷綿遠,故謂之長生。 積五形之死蔕,莫契虛無。 積習久久,陰盡陽純,是謂仙也。 積七千年而後,崑崙之室,北洞之源,字方一丈,文蔚煥爛,四合垂芒,虛生晻藹,若存若亡。 積眾小不勝為大勝者,惟聖人能之。 積善之家先德,有餘之慶追思。 積思感至寂,以致登玄聰。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循焉,故大人合并而為公。 積釁消平,上南宮之生籍。 積雨秋方漲,相迎到華陰。 積日為月,積月為歲,歲月蹉跎,年光迅速。 積六爻之數,共得一百四十有四,為坤之策。 積學高文名,常播於四海。 積是於萬歲,萬歲一是也。 積陽過,則霧為煙,雲為霞。 積日既久,皆為震霆所擊。 積學為真人,恬然榮衛和。 積四方二十八宿,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積陰炁者則死,服陽炁者則生。 積習之功為報,報其性,不報其為也。 積萬善之因,積萬惡之苦,造惡之人,常被物使也,流浪生死,沉淪苦海。 積功累德,雖纖芥而不遺。 積澆十餘兩為匱,此芽笑白坏成至寶。 積雨乍開褰,淒其秋已半。 積德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耐。 積功累行,苦己益人,廣行方便,以性命為珠寶,以仁義為金玉,以惜氣養神為貨利,以存誠保真為富有,以清淨無為為家業。 積善納廣,不已而持,德成道合,天地皆歸。 積陰之下,一陽來復,生物之心,於此可見,在人則為靜極而動,惡極而善者也。 積歲存心願莫之遂,若相神麻,敢披肝膽以勤。 積尸如山,踐之以登,新城守具未備,賊知沈括退保綏德,永樂孤絕,攻愈急。 積資累階,然後進階,不可妄得,故當時以爲榮。 積德累仁,靈佑順信,福祉日增。 積陰成寒,則陰凝於冬也,然午美已極,而陽且生矣。 積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強。 積陰之寒氣,久而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 積滯成地,是知陰氣所成也。 積陽過,則霧為煙、為雲、為霞。 積歲五百七十六歲至紂。 積德,宋元本作得當,依汲古。 積日累月,旅貢在庭,一命之榮,道殞彭城。 積翠堆嵐,隔塵埃於人世。 積善無畏力,自然功德林。 積集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 積此數事,恐別致禍患,又緣臂痛目昏,所以累章力求補外。 積福有重基,宿根咸消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