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爾時,復有火光惡殺六萬餘鬼,形長三丈,頭頂放光,猶如散螢,通身黑色,眼赤如火,手持鐵棒,吐氣噓人,立便倒地。 爾其衆彙非一,則有策簩筋曼。 爾時,元始上帝、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在大羅天上玉清聖境,大福天中坐七寶紫微之臺,大會群仙,講演真一妙法,施大威力,布大祥光。 爾施琅銜命徂徵,決策進取。 爾曹受國厚恩,此行當直抵寇壘,平蕩醜類。 爾時,太上老君於太清仙境靈寶殿中,憑几而坐,手執玉塵,說法度人。 爾等當竭力為我爪牙,共立功名。 爾時仙人見是神化,不可思議。 爾膠庠布衣,學博而辯。 爾時,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昔在大羅天上七寶宮內,大集諸天諸地、日月星宿、三界官屬,弘演無上至真玄元大道。 爾時,天人、國主、大臣悉皆歡喜,我等神通護助此人,令不退轉。 爾等不可因此遂誤進剿機宜,必耿精忠果請罪輸誠,爾等即受降來奏。 爾膺茲重任,須持廉秉公,殫心奮勇,殲寇固圉,斯稱厥職。 爾張彥玳,乃正一嗣教凝誠志道闡玄弘教大真人國祥之祖父,出自玄門,遊于方外,含真靈府啟,乃聞孫丕闡宗風,默襄化理。 爾時,次有南方丹天之中諸天子等,焰光天子而為導首,與其眷屬八億大地微塵之眾,為聽法故,賫丹天之寶、供養之具,燒香散花,作天妓樂,乘天宮殿,建持丹節、丹幡、丹蓋、丹霞之座,浮空而至。 爾時,尋聲救苦天尊,與諸侍從巡遊十方世界,化度眾生,出離苦海,令歸正道,不入邪宗。 爾時大秦國王成道之後,重請真君為後來生銷滅五方灾害之法。 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 爾乃翻然獨邁,結伴前奔。 爾等但暝目安坐,切毋峴視,吾自為爾駕之。 爾眾佃戶,各要立佃批與我,然後給表約,方許諸人去佃,將來租谷俱要送至我莊,明白交還,不得短少升合。 爾吏于繁昌,弗自謹飭,而乃受饋而庇庸僧,羅織而撻罷吏。 爾若會事之時,奉表稱臣,則和好可成。 爾割某氏牛舌以償貸粟之怨,而反致訟耶? 爾雅釋宮作梲,亦作棳,同音拙。 爾時,天尊凝思遠視,神彩沖邈,金顏發輝,真光四照。 爾等保家自全,亦非悖逆。 爾時,九幽地獄眾生,聞是北帝廣為啟請,心生悔過,願求拔罪,舉聲悲叫,響振梵天。 爾時由生真心念畏,便能誠信三寶功德,安住皈依不共律儀學其應學。 爾其遵守先盟,愈勵臣節,永綏寵祿,庸副眷懷。 爾時,山神、五嶽羣靈侍立真人,傍聞仙童欲請真人下臨舍宅,證成福田,皆願隨從天尊出遊人間。 爾以淵源正大之學,再召為郎。 爾若是神明,只合助道行化,何以惡聞神咒? 爾等或受命以擴靖疆場、或率師以協平寇盜、皆朕之故舊大臣,倚為腹心者也。 爾部即傳示內外,俾諭朕卹兵酬勞至意。 爾等俱係朕歷年豢養良民,朕不忍剿除,故暫停進兵。 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 爾夫婦務要孝順丈母,勤謹持家。 爾正一嗣教真人張宇初母包氏,篤生賢子,克紹玄宗,特封清虛沖素妙善玄君。 爾張永紹,乃正一嗣教凝誠志道闡玄弘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掌事國祥之父,技連仙裔,蛻蚤塵囂。 爾曩者佐幕金陵,無令猷以相,而長詭謀暴政,言者謂實汝贊成之。 爾來臥竹湖,清夢長夷猶。 爾時,諸戎聞大王之言,皆曰未曾有也。 爾可為我作勝事,積少善綠。 爾時,玄師從座而起,三捻焚香,遙禮上方玉清天尊。 爾時,元始天尊即說十方天尊靈像,一百八十道君、千二百老君。 爾時結跏趺坐,擎拳稽首,默念此經一遍,感得諸天聖眾,擁護其人,然後玉符保命,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精神不散,萬災消滅。 爾時虛空天龍夜叉人非人等。 爾遣官兵殺賊三百有餘,生擒偽總兵武君禧等三十餘員,並獲馬騾、器械等物。 爾率部下將士,可鼓勵同心固守,勿輕戰失機。 爾獲故明惠王、潞王等親王郡王五人、世子一人、巡撫張鳳翔等文武官員六十人,降其兵二萬五千八十人。 爾時,飛天仙王,天帝仙王,三十六天仙王,復有仙鄉童子,仙威童子,仙郡童子,仙度童子,仙鴉童子,仙真童子等,三萬六千人,俱到大羅宮中,巡謁天尊。 爾年將盡,胡為不參師學道,以免速死耶。 爾為建寧李掾,官以能稱,而乃商財賕之重輕,變獄情之曲直。 爾能祗遵朕訓,保有令名。 爾尚清虛之教,以益振乎玄風,弘利濟之心,以增光于王化,永保景福,敷錫群倫。 爾司征九江,素號廉謹,不獲乎上,乃以苛取,絓於刑章。 爾時,天尊與諸上真俱為雲房,列坐龍座,鳳唱虬吟,庭舞仙禽,神力萬變,所作隨心。 爾等應知所封各房屋已提簽保,逐一詢明,真正賭屋始行標封招變。 爾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 爾等阻眾滋事,罪在不赦! 爾生於名門,素自修潔,閒廢之久,急於祿仕。 爾曩尉青田,境內有偽造不能警捕,而乃使擒獲於鄰邑焉。 爾所率蒙古兵馬雖不甚肥健,今野多青草,必不誤師行。 爾時,天尊出此定已,又入忘形大定。 爾等所有承贌番業,限期已滿,應以向番再贌,必須蓋用通土戳記,不得私相授受,致滋事端。 爾時,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 爾時世尊自四牒僧伽梨。 爾時,諸真亦隨天尊入凝神大定。 爾時,先所化人名曰空生,為諸眾生唱導之首。 爾宜加意撫輯,使兵民相安、盜賊屏跡。 爾時,元始天尊宣說偈已,普告四眾。 爾時聲氣岌岌,人不自保。 爾等勿得仍懷疑畏,坐失事機,有負朕嘉與維新至意。 爾時達解真人光妙音與七千四百真仙眷屬,俱持幡蓋、華香,種種伎樂,種種莊嚴,供養之具,至於極樂土中騫林寶樹之間已,用所持供養之具,供養元始天尊,稽首恭敬,左繞三匝,恭敬已畢,卻退一面。 爾時明威真人以慈愍之心,見其法身、光氣之體,為王注解。 爾榖妻孫氏、栴妻徐氏並殉之。 爾等各莊遇有賽願喜慶及冠婚喪祭事件,應照後列章程給發。 爾時獼猴王者我身是也。 爾時,罪鬼形體殘毀,不可復識,或無手足,或被剝皮,或被破腹,或被火燒湯煮,或被割下其肉,或挑出兩眼,或拔出其舌,或刀鋸解骨,或遍體錐刺,或鈎腸出肚,或六畜食噉,種種苦惱,不可名言。 爾懷此外,即生聖子以繼金德。 爾時,真人聞是頌已,懼喜讚嘆,功德無邊。 爾歸語其主,孫有十萬橫磨劍,翁怒則來戰,萬一蹉跌,取笑天下。 爾鹿爾鹿甚微細,此蛇得之應未飽。 爾主自謂唐室苗裔,宜知禮義,異于他國。 爾後改變制度,別創其法,率爾師心,冥合天矩。 爾密授將士方略,恢復城邑,安撫人民。 爾時,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玉清天中,與十方諸天帝君,會於玉虛九光之殿鬱蕭彌羅之館紫極曲密之房,閱太幽碧瑤之笈,考洞微明晨之書,交頭接耳,細議重玄,諸多陪臣,左右踧踖。 爾時,四眾聞此瑞相,非內非外,非真非假,各在本性,寂然無照。 爾與我素有道綠,是得相見。 爾容崖然,而目衝然,而顆類然,而口闕然,而狀義然,似繫馬而止也。 爾準亦以改折抵餉之說,密訪於傳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