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檳榔可以辟瘴,故臺人多喜食之。 檳榔林在平原曠土之中,杜君英出沒莊屋,久被焚燬,附近村社,人煙稠密,星羅棋佈,離下淡水營內埔莊汛防不遠,毋庸更議。 檳榔生啖客唇豔,麥穗橫簪女髩斜。 檳榔四兩,橘皮二兩,細搗為散。 檳榔蔞葉逐時新,箇箇紅潮上絳唇。 檳榔,樹直無枝,高一、二丈,皮類青桐,節似筠,葉如棕竹,花淡黃,白色,朵朵連珠,香芬襲人。 檳椰樹直無枝,高一、二丈,皮類青桐,節似筠竹,葉皆上豎,猶如鳳羽,臨風旖旄,甚可人目。 檳榔勝於瓜果,俗呼荖葉。 檳榔之子色青如棗,剖之為二、和以蔞葉石灰,啖之微辛,既而回甘。 檳榔溫蕪萸平貫眾微寒狼牙寒雷丸寒,微寒青葙子微寒橘皮溫茱萸根溫,大熱石榴根平榧子平桑根白皮寒。 檳榔能降氣,亦能耗氣。 檳榔難得真者,今貨者多大腹也。 檳榔三十枚,搗碎,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檳榔林為杜君英起事之處,琅嶠為極邊藏奸之所,房屋人民皆當燒燬驅逐,不許再種田園,砍柴來往。 檳榔樹直無枝,高一、二丈,皮如青桐,葉類筠竹。 檳榔樹高數丈,花細實如棗,在葉下榦上,攢簇星布。 檳榔皮,鴆鳥夕栖此樹上,宜先酒洗,仍以大豆汁洗,方可用。 檳榔四兩,橘皮二兩,細搗為散,空心生蜜湯下方寸匕。 檳榔最甚,嗜者齒盡黑,謂可闢瘴,每詣人多獻之為敬。 檳榔無旁枝,亭亭直上,遍體龍鱗,葉同鳳尾。 檳榔不與椰樹間栽,則花而不實。 檳榔生海南黎峒,亦產交阯。 檳榔即廣東雞心,粵人俟成熟,取子而食。 檳榔煙茶,男女好嚼,或以此請客,或置酒款待,殺雞為黍而食之。 檳榔,向陽曰檳榔,向陰曰大腹,實如雞心,和老藤食之,能醉人,可以袪瘴,人有故則奉以為禮。 檳榔為末,白湯點一錢。 檳榔生啗客唇豔,麥穗橫簪女髩斜。 檳榔交暗青圍社,柳子高懸赤映門。 檳榔交暗青圍社,椰子高懸赤映門。 檳榔宅二十四宅,共徵銀六十兩。 檳榔子生木杪,高數丈,漢人以長柄鉤鐮取之。 一抹腮紅還舊好,解紛惟有送檳榔。 檳榔木直榦參天,篔簹竹到根生刺。 檳榔,或云粵人食子,臺人食皮。 檳榔之幹,其杪如筍,切絲炒肉,味尤甘美。 檳榔之性,棄積消溼,用以為藥。 檳榔生者極大,停數日便爛。 食檳榔者必與簍根、蠣灰同嚼,否則澀口且辣。 檳榔簇鳳尾,猱採同兒戲。 檳實含茶褐汁,可以染物。 檳榔含章甚美,絶象白錦,性體堅剛,耐於斷削。 檳榔林為杜君英起事之處,瑯嶠為極邊藏奸之所,房屋人民皆當燒燬驅逐,不許再種田園,砍柴來往。 檳榔生南海及嶺外州郡,大如桄桹,高五、七丈。 檳榔之苗,喜陰而畏日。 檳榔仁為末,以檳榔殼汁或茶飲、或豉汁中調服方寸匕,甚利。 檳榔樹直無枝,高一、二丈。 檳榔裹以蔞葉,雜蠔灰啖之,或用孩兒茶同食。 檳榔善墜,惟瘴氣者可服,否則病真氣,有開門延盗之患。 檳榔樹直無枝,高一、二丈,皮類青桐,節如筠竹,葉皆上豎如鳳羽,臨風旖旎,甚可人目。 檳榔、番檨、菜園、瓦磘,每宅徵銀幾兩不等。 檳榔林為杜君英起事之處,檳琅為極邊藏奸之所,房屋人民,皆當燒燬驅逐,不許再種田園,砍柴來往。 檳榔樹,類椰子,高、雷之間有之。 檳榔別有能醉人者,外江人不慣此物,誤食之,則昏悶如醉,茶頃始醒。 檳榔不與椰樹並栽,則花而不實。 檳榔夾煙嚼,谷米和水吞,貿易難容多艘。 檳榔木直乾參天,篔簹竹到根生刺。 檳榔二七枚,治下篩,以水二升半,先煮其皮,取一升半,去滓內末,頻服,暖臥,蟲出。 檳榔高數丈,花細,實如青果,在葉下幹上,攢簇星布。 檳榔扇頗為古樸,大都鄉村中用之。 南郡附近多檳榔,每取其籜為扇。 又有檳榔筍者,較竹筍為嫩,甘鮮可食。 又方,檳榔一兩,為末,葱白湯調下一錢匕,佳。 又有名檳榔心者,大而鬆,紅根相連,如檳榔子,故名。 托伐喝的香檳酒也不少。 各至四株檳榔溪,兩水匯合。 右件自檳榔起,五味為末,研勻,分為三貼,於六甲建日或除日貼此藥。 子似檳榔,大如桑椹,紫色而味辛。 子如檳榔,有鱗甲,味甘、酸。 向陽曰檳榔、向陰曰大腹。 尤有甚焉,所應酬者,以檳榔煙茶為先。 向陽曰檳榔,向陰曰大腹。 忽悟此必食檳榔者所唾。 男婦老幼喜嚼檳榔,客來不奉茶,惟送檳榔。 相逢歧路無他贈,手捧檳榔勸客嘗。 客至不設茶,惟以檳榔為禮。 其樹多檳榔、紅蕉、椰子。 夏日則赤日炎蒸,無高山樾蔭,暑氣襲人,與瘴癘相似,土人多嚼檳榔解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