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棄去雲外念,專一守黃庭。 棄瓜洲、鎮江出海,欲取崇明。 棄諸生,刻苦清勵以自守。 棄麥載錢而歸,由是其家益富,市置僕馬,營飾服裝,咸言此子有福,不欲久居村落。 棄仁義而尚刑罰,以為今時不師於文而決於武。 棄父娘兄嫂,妻男姪女,孤雲野鶴,二十餘春。 棄其小利大事必成,利其下人上情必順。 棄武羅、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 棄脂遺馥,薰潤後進,後進借以成名者甚眾,不肖其一也。 棄卻一真如,卻入鬧浩浩。 棄賢去智,不晦不明,溟涬無際,焉能有妙與汝觀之? 棄官杜甫罹天寶,辭令陶潛歎義熙。 棄以鼓風,籥以運吹,動而愈出若乾坤之開闔。 棄去雲外念,專一守黃寧。 棄此數百里膏腴之地、田廬、畜產,以為天家租稅所不及也,此其不可者二。 棄古追亡,失其和節,憂心啜啜。 棄捐葯芷與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 棄骨於水,亦踣水溺死,不悔。 棄學非棄人不治,故我輩以棄人治棄學。 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 棄僑逸,則力役不勞,捐侈靡,則財用不竭,夫財用不竭,則儲積充,力役不勞,則蒼生靜。 棄智,棄智慧,反無為。 棄財命,有必死之志,故割而流涕也。 棄捐淫欲專守精,寸田尺宅可理生。 棄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正平則與彼更生,更生則幾矣。 棄正從邪徑,欲速閼不通。 棄吾本有而向人乞餘咳,舍人所共知,其見卻。 棄夫自舉之至輕而取夫載彼之至重,此世之常患也。 棄官離開故鄉青田雲遊,已三年又七個月,這才頭一回聽到意料不到的人話。 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 棄而走,不喜自聞死日也,無雄奚卵,言列子之未懷道也。 棄之化外、責之忠順,天下安有是理! 棄賢世界,一切眾生,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主客朋友,親戚奴僕,羽毛鱗甲,飛走動植,根荄甲坼,情與無情,往昔劫中至今,有生以來億劫塵勞,今身業垢。 棄本滯迹,師金致芻狗之誚也。 棄妺諸解俱未妥,大約以食有餘,而棄其妹于不養,是謂不仁。 棄聰明,反泰一,休精神,去知故無好無憎,是為大通。 棄家緣、路遠三千,似孤雲野鶴。 棄之鼓風,笛之運吹,皆以虛而無心,故能動而有應。 棄酒色氣財之境,內補根基。 棄萬兩赤資資黃金買笑。 棄地而使不為患,臣雖老矣,願保沒齒不見邊境之憂。 棄置在北門,以寫憂思慮。 棄其所餘,後十許載,至元徽二年,為王道隆所害。 棄地已不可,棄臺地百數十萬之人民為異類,天下恐從此解體,尚何恃以立國? 棄中出氣,籥中有聲,虛元中有萬象。 棄卻貪嗔癡,大家秉智慧,冷眼掛眉間,看破紅塵事。 棄國捐俗,與道相輔而行,則不勞而至矣。 據棄妻之言鞠之,於是引伏,立笞其背,盡室遂去。 棄魏竟依劉,風霜淬鏡秋。 棄軀命如土苴,等浮生於泡幻。 棄之入楚,百武岡何益? 棄舟登山者二千人,盡殺之。 棄訑饅而釋策兮,叩應鴻乎問津。 棄凡夫智詐之用,人歸淳樸。 棄我之智,則同萬物之自治也。 棄瓊拾礫者,必無甄別之明。 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 棄餘之食適使人惡,附贅之形適使人醜。 棄人則道不行,道不行則教不興,故不可棄也。 棄赫奕之朝華,避僨車之險路。 棄穎栗而邰封,非子蕃息而秦胙,此以國富也。 棄疾後立,竟續楚祀,如其神符。 棄后稷於寒冰之上,鳥以翼薦而覆之。 棄世時,長子其嘏生二十有二年矣,壯而有室,能樹立,已自表見於時,家中庶事咸得其宜,無足為太宜人慮者。 棄浮榮,忘羅絆,勝秋蓬。 棄父子之親,弛君臣之制,匱室家之禮,廢耕農之業,忘終身之樂,崇淫縱之俗。 棄此千里地,唐山一省同。 棄爾幼志,是十九以前爲幼。 棄自見自是之迹,除自矜自伐之非,克致誠全,孰於争者。 棄妹,不仁,言無近恩。 棄本妄真,甘樂忘於泉壤。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棄席思君幄,疲馬戀君軒。 棄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是以至德滅而不揚,帝道揜而不興,興,舉也。 棄置勿復思,憂傷徒自老! 棄本逐末,徇外傷內,忘其固有,而有非其所自有,忘其自貴,而誇非其所自貴,是謂盜誇。 棄任節食,是謂開人之意。 棄世猶敝屣,浮名安足榮。 棄着男撇着女,打扮得嬌嬌。 棄拾慈悲,且為勇敢,謂負氣輕死,以不懼為勇。 棄事則形不勞,無為則心自安。 棄筆為山儻無苦,洗墨成池何足數。 棄天理而弗循,雖天子猶不免患,況其下者乎? 棄利者,塞食路,閉權門也。 棄卻閑昤罷讀書,持心一志採玄珠。 棄數用才,則劣而莫濟矣。 棄之則棄善誌也,取之則害王法。 棄金州、旅順,則扼畿輔之吭,而威海、津、沽皆為倭制矣。 棄社稷不忠,舍母不孝,乃止。 棄賢俊兮逐兇愚,東西轉徙兮卒無寧居。 棄柔任強,喪身敗國矣。 棄古追思,失其和節,憂心惙惙。 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玆所以為有益。 棄卻榮官要學仙,掛冠解紱便歸田。 棄財與命,有必死之志,故割而流涕也。 棄萬戶侯而為身者,張子房焉。 棄絕聖者,天下之物各守其分,則盜自息。 棄假求真,真性明知身外身。 棄官亦易耳,忍窮北窗眠。 棄甲曳兵而走,常輸,常輸! 棄置非人情,何以為我思。 棄市以耦語,族人以緣坐,此秦之民所以叛也。 棄而不收,豈是道不廣大? 棄守之議,朝廷若舉而行之,其勢必有幸有不幸。 棄官而歸,隱於莆之湄洲嶼。 棄細人之近戀,損庸隸之所欲。 棄術任心,蓋失之於野,而不文矣。 棄術任心,如博塞之邀遇。 棄之則戎人不請,無緣強與。 丁亥春,成棟略定廣東諸郡,王棄肇慶西奔,魁楚敗死,遂破肇慶、梧州、平樂,圍桂林。 棄捨王位及諸珍寶妻子眷屬頭目手足一切身分。 棄家陽羨山,樹幟太湖東。 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 棄觚二十年,未遂平生志。 棄治之具,害自己招,故不遠也。 棄其寶劍,何嫌一叱生人取金於地? 棄籥之中產乎二腎,左者壬也,右者癸也。 丁未,宋州觀察判官崔約、錄事參軍馬休棄市,並坐受賕不法也。 棄瓊拾礫者,必無甄珍之明。 棄放惡心,以善為業,天地冥冥,功過無脫,毫毛悉載,無有漏失也。 棄地已不可,棄地兼棄人更不可。 棄離真父母,習惡為因緣。 棄廉恥而叛綱常,罵雨呵風,怨天詈地,唾流星而視日月,指飛電而謗虹霓。 棄置勿復陳,重陳長嘆息。 棄為後稷,契作司徒,皋陶作士,垂共工,益作虞,伯夷典禮,夔典樂,龍作納言。 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玆所以為有益也。 棄俗簪披,先將簪冠道具等安於祖師案上,大衆圓坐,拜辭俗親,更換衣服鞋襪等事。 棄國威及其給事中顧奕等於市。 棄光時亨、周鍾、武愫於市。 棄無而入道,將有以歷之,棄有而出世,世法既生滅,棄世而入道,道性無生滅,今古現無窮。 棄仁背信,未見其損,有時而亡,此乃喻不能調護之故。 棄慾重增慾,離家卻入家。 棄外奉北藩于代,道里遼遠,壅蔽樸愚,未嘗致書高皇帝,棄群臣。 棄華麗,便蓬頭垢面,布素歸依。 棄市,以深禁民間私議己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