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彌羅者,為包羅萬有也。 彌勒佛像一,佛鋪圖一,佛從像一,外國佛從圖一,唐大悲像一,明王像二,外國人物圖一。 彌綸無外,故稱大道焉。 彌陀喚我歸心切,獨對夕陽淚兩行。 彌綸至濯,遼豁無窮,上包大羅於無崖,下入無淵於細微,亦象監魔羅於大千,魔羅難察大羅。 须彌山南面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八月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處,水彩也。 彌費汗血力,數窮終至壞。 彌復忍饑裹創,血戰死守於鎗林砲雨之中,修濠築牆,毫無退志,俱屬堅忍刻厲,死生不渝。 彌高閣殿裏講摩訶止觀,有四十餘僧列坐聽講,便見天台座主志遠和尚在講筵聽止觀。 彌唎彌唎頭陀頭陀頭婁陀頭婁陀天主和合降臨娑訶。 彌黎呂黎惹林西臨大洋,北一帶與貓喇貓里也毗聯。 彌陀寺在東門內永康里,年久傾圯,康熙五十八年僧一峰至自武夷,募化重興。 彌印合輪天,帝揚旗布安。 彌嚩伽彌嚩伽為一毘伽婆。 彌望皆菜花,麥前種,取油。 彌令幽興劇,頓使化工增。 彌兵衛大怒,直前劫之,左右愕眙,伏兵盡起。 彌天熱血都消盡,任爾潛虯匣底寒! 彌陀密咒不思議,具足十種甘露味。 彌勒杖頭椒布袋,呂公條上藥葫蘆。 彌明倚牆睡,鼻息如雷,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少喘。 彌陀佛空鑿何年,可是沙門別洞天? 彌陀不信自目貧,悟得元來只我心。 彌曆十月,氣足形全,脫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如鉛。 彌子遐有寵於衛君,竊駕君車。 彌綸群言而研衆理者也。 彌,故日害輩輩,扶沸切。 彌曆十月,脫出其胞,十月功成,溫養事畢。 彌梵飛流綱,周維天地根。 彌玄十方,布於冲漠,是事皆任,无事不任,同會一趣,故能統濟羣生,弘焉於萬象之上,獨立萬機之表,億劫千慶,常為上真栖神之寂界矣。 彌厥月祥,開南極之明。 彌天之虐,女則造之,既懷奸面欺,又重之以信矢,欺天乎? 彌勒樓臺彈指開,華胥國裹夢初回。 彌濃莊近籠煙迥,傀儡峰高障霧低。 彌兵衛亦慮有變,乃與立約。 彌羅大聖神,更生陞福筵。 彌留之際,猶以國恩未報為恨。 彌纏廣寒宇,披錦入神丘。 彌更勤苦,接化下凡,六十年中,託生國王之家。 彌綸玄明天炁赤,係房宿。 彌陀念念別無佛,念得呵呵笑點頭。 彌謂彌縫補合,綸為經綸牽引也。 彌陀經以信願持名為宗。 彌亙字從二閒舟,今之隸書,轉舟為日,而何法盛中興書乃以舟在二閒為舟航字,謬也。 彌勒菩薩自在威力所加持故。 彌綸而不可極,故曰太也。 彌撒的進行就交由威尼斯主教來負責。 彌,謂彌縫補合,綸為經綸牽引。 彌綸未分,其規孰辯,輕清高澄,積陽成天。 彌陀六八願門開,淨土蓮敷九品臺。 彌陀寺在城南三里大陂上,乾隆二十三年建。 彌勒菩薩從兜率天將降神時。 彌陀丈六紫金身,目想心存觀行成。 彌陀港淺潛流淡,傀儡山高殺氣揚。 彌滿太虛包萬象,視之不見聽而無。 彌令人迴憶靈和殿前風流。 彌勒,若諸菩薩為欲成辦正等菩提,修行六種波羅蜜多。 彌謂別子之庶子,以庶子所生長子繼此庶子,與兄弟為小宗。 彌測迺窮宇宙兮,孰預其終。 彌陀卷作証,能度一切人歸家,不能度不信之人。 彌勒,我昔修行菩薩行時,修集六種波羅蜜多相應善根,是諸善根有損我耶? 一曰蓋天首山、二曰彌玄上山、三曰羅玄洞虛山、四曰高上真元山、五曰衆寶幽劫刃山、六曰無色大覺山、七曰周觀洞玄山、八曰景華太真山、九曰不思議山、十曰太玄都玉京太山。 彌勒院,是色相,色即是空。 彌兵乃左手扼甲必丹之臂,右手執匕首俱起,小左、新藏擁其前後而出,夷卒不敢動。 彌杖於壁問,外屨於戶內,相與婆娑,偃仰游居,於此致身高明,寓目閑曠。 彌陀八萬四千相,合掌低頭莫問人。 彌年壽考曰胡,保民耆艾曰胡。 彌謂彌縫補合,綸謂經綸牽引。 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 彌只訓滿,謂滿此月耳。 彌旬苦凌亂,揆景候阡陌。 彌陀欺世好憂愁,六道輪迴幾時休? 彌年賓牒嘆離居,始得還家奉板輿。 彌陀疏返送三賢院宣闍梨了。 彌陀有觀音衣白,勢至衣青。 彌忌水中柳木及白楊木,不得銅器中煮段羊肉,食之,丈夫損陽,女子絕陰。 彌年累歲,箠楚日加,無益於官,徒傷於觽。 彌忌葷辛,須坦然奔滋味,自抑捺,不抑捺即心不正,氣不行也。 彌陀常念莫疑猜,金沼蓮敷九品台。 一句彌陀出世因,聲前全露法王身。 彌增愛服,俯仰悅豫,不能不以啟。 彌望青蔥蘢,物我同栩栩。 彌年又召為學士,至西京,復加兩學士,知鄭州。 彌陀老佛如相晤,為問方壺那箇津? 彌留之頃,猶以歲饑屢旱,強起焚牒,祈雨立應。 彌,如彌縫之彌,有終竟聯合之意。 彌歲之歷年,志士審而察之,以大藥陰陽相配,而成寒暑,陰煞陽養,還丹非四時五行而不伏,皆取其象。 彌天大禍,頓銷無形,亦險矣哉! 彌範流飛綱,周維天地根。 彌輪仙女夜夢吞二日,覺而有娠生二子,長曰金蟬氏,次日金虹氏。 彌陀港渡在維新里,縣西北三十餘里,外通大海。 彌綸無窮,子欲尋之,近在我身,乃復有也,因有以入無,積念以得妙。 彌陀寺在東安坊,延平郡王經建,為東都最古之寺。 彌封以後,考官不見姓名,即須實考文藝,稍合至公。 彌為變化家用於欲合丹前,十日作之。 彌綸天下之事、記久明遠、著湣湣、傳恣恣者,莫如書。 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 德彌四海,而天下不以為貴。 德彌盛者文彌縟,德彌彰者文彌明。 德彌盛者文彌縟,德彌彰者人彌明。 德彌盛者文彌縟,中彌理者文彌章。 德彌厚,則道足以勝己之私,而至於忘我,忘我則忘物,物我忘而無不克矣。 出海金波淡,彌天玉樹新。 分明一念一彌陀,纔涉他緣便蹉過。 念念彌陀,蠢動含靈盡是法身之佛。 念彌陀,提功案,尋思不是。 初,雨彌月不止,上遣中使齎三木與嶽神約,宿齋日雨不止,當施桎梏,又使禱無畏三藏塔,不如約則毀之。 念念彌陀無別術,只消一個念頭堅。 念彌陀,無晝夜,八年光景。 初,彌德超譖曹彬事成,期得樞密使。 别去彌年載,容華異昔時。 前海彌浩溔,後嶺橫岝崿。 北方平原,沃野千里彌望,皆不起科。 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 十七年,霖雨彌旬,東西南三處城垣各圯毀數丈。 恐怕我,彌陀佛,不得聽聞。 恭遇右文之世,彌深汲古之心,情願分任醵貲,鳩工壽梓,俾山陬海澨,羣欽天府之儲,蔀屋茅簷,共仰石渠之秘。 即以奉散彌勒菩薩摩訶薩上。 即焚月魄符,存水池彌滿廣大,太空中有月皎潔,影照水池,水光與月光閃爍交映,徧滿天地。 惟玄惟元惟始,高拱彌高。 惟盼望捷音,彌覺心切耳。 惟彌綸於天紀,斯保制於生民。 去道彌遠,可謂為痛歎者也。 又言太母彌留時,衍可否二府事,畫依畫可及用御寶,皆出於衍,不以稟上。 又沙彌等受戒之事,相公不許。 又不是彌天大罪犯王條,怎容得官家提騎恁雄驍! 又遣使坤宜堪彌貢馬及方物。 又言磁石寒,此彌誤也。 又有沙彌一名長命,今乞聖節投壇受戒,亦乞剳付戒壇院,許令受戒訖,便令隨後歸日本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