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廈門、金門,彈丸兩島,得延今日,實恃沿海一帶交通接濟。 廈門領事已得駐京美欽使之囑。 廈門留守洪旭迎擊走之。 廈門軍火、糧食俱乏,請該督轉飭興泉永道酌提獎金,派員迅赴廣東購辦軍火。 廈、金兩島為鄭彩、鄭聯所據,時彩遠出,惟聯在廈而嗜酒。 廈,同地也,公其復來建牙歟? 廈防同知李暲以學舍數間改造,名注生祠,為育嬰之所。 廈門未設口之先,各船駛進大擔口,直抵海澄石碼,行保在焉。 廈門為控制全臺咽喉,當親往以安人心。 廈門絕島中,大澤一空礨。 廈門港口內,有英國兵船常川駐泊,藉資保衛商人。 廈門扼漳、泉二郡,臺、澎姦民多窟其中。 廈門一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 廈門各處汛防不一,城寨繕修有加無已,無庸借箸已。 廈門、金門諸處,已設官兵防守。 廈門、福甯、海壇等處,布置均漸周密。 廈船配穀一百八十石,蚶船配穀一百四十石,糖船配穀三百六十石,交各船戶零星帶運,又有例給水腳銀兩,歷久相安,不為苦累,亦不聞有頻年欠運之事。 廈門為往來台、澎、南北掛驗出入之正口,船戶不準託故他往,先宜歸收正口。 廈門一窟,係鄭逆老巢。 廈門諸海口或載糖、靛、魚翅、海參。 廈門之失,由陳守備之箭射夷酋。 廈門,通番地也,則又詳通市之國,關稅出焉。 廈門提標七十,分防浯嶼、容川、碼玉洲、三汊河者四。 廈防同知張某表其盧焉。 廈門至上海四十七更,寧波近上海十更。 廈門購運碑石,亦系照此辦理。 廈門本荒碕,何年盛都會? 廈門有水師提督彭楚漢,老於軍事,足當一面,並經咨令酌募勇丁兩營,以資厚集。 廈門砲臺,據水師提督彭楚漢晉省面稱,均屬堅固,應添巨砲,前電致出使法國臣李鳳苞采購,復信須一十五月方能運廈,緩不濟急,已商由船政取撥後膛鋼砲一萬運往配用。 廈門之南,則南銅山營,再南則為與粵連界之南澳鎮。 廈門城內人,入伍水師。 廈門至長崎,七十二更。 廈門傳玉帳,浪島接金鉦。 廈門孤懸海中,周廣二三百里,步步皆山,巖石無小大,悉作卵形,亦山川情性然也。 廈防同知署在城外廈門港保鴻山寺之東。 廈門餉已覓兌十餘萬元,暫救目前。 廈門觀察旌旗臨,分別撫卹濟時心。 廈門環海而宅,南通諸番,東控臺灣,西北引漳、泉。 廈門與台灣對峙,夷方在廈設立馬頭,商船往來貿易。 廈同知劉丞恐該船在洋滋事,通詳緝究。 廈門全閩門戶,夷居廈門可以窺內地。 廈門雖分同安之一里,而士則四方鹹集,不僅同安也。 廈門破,櫻死難,泰匍匐負骸走三十里付其家人。 廈門、金門諸處已設官兵防守,應如所題,照舊展界。 廈門社倉在二十一都昭塘保社、二十二都長塔保社、二十三都仙蓮保社、二十四都店前保社、將軍祠保社、鼓浪嶼保社、袁厝墓社。 廈門船隻由蚶江掛驗出口,渡赴漉仔港,實屬紆回,請從商便,准其就近赴廈門同知掛驗,俾往返流通,民食得資充裕,兵糈速於轉運等情,詳覆前來。 廈門至天津,水程一百十二更。 廈門至交阯,水程七十四更。 廈門防務,改派漳州鎮總兵孫開華統領兵勇,會同署水師提督臣李新燕妥籌布置,並飭署閩安協副將楊廷輝召募附近漁人為一軍,以絕寇資而期得力。 廈門和鳳舖額設司兵二名。 廈門距漳州不遠,該提督自揣於病勢有益,不妨與雅德商酌,竟行回籍調理,即令何俊暫署提督事務。 廈門來信,法國兵船及日本兵船兩隻、商船兩隻,均已抵廈。 廈門鼓浪嶼寄泊洋船,干預民事。 廈門來信,法國兵船及日本兵船兩只均已抵廈。 廈五月甲寅朔,福寧州變,有司撫定之。 廈門至長崎,北風由五島入、南風由天堂入,相去不過數十更。 廈門一島,居漳、泉之交,分同安十一里之一里,曰嘉禾里。 廈民懼至同安縣涉訟,而奸民往往歧控,縣役藉票生事。 廈門前此未聞也,二十年來,此風漸熾。 廈門大小行商金裕豐等以被劫船隻請就船戶原報被劫洋面履勘,毋須將事主人船帶同勘訊,以昭體恤,以杜刁索,議請嚴行飭禁緣由。 廈門四面瀕海,隨潮往來,難於防範。 廈門東望桅檣高,拍天白浪流滔滔。 廈今臨午行道,謹奏為宣意,其諸情悃,已錄告聞,願得太上十方至真道炁,靈寶瑞光下降,流入臣身中,令臣所啟,速達徑御太上無極大道、昊天玉皇上帝御前。 廈門距海澄三十餘里,迆南則為金門,皆海之歧流所經,閩南藩維之最衝者也。 廈門有水師提督重兵駐守,復有金門、漳州兩鎮水陸聲援,可期磐石之安。 廈門台防捐輸局現已出示招徠,但報捐者仍寥寥也。 廈門者、中左所也,金門者、浯州也,隸同安,為兩島。 廈門鹿耳屹雙塹,八十四島澎湖中。 及金、廈平,徙民入界,而率泰亦班師。 廈門多有而臺灣特甚,殊可哀也。 廈船遠渡橫洋,固畏颶風,又畏無風。 廈門一島四面皆海,沿海居民大半捕漁為業。 廈門於六月十一日裁撤義勇千九百人,甫一月遂有失陷之事,則是義勇不可驟裁,已有明驗。 廈門屹立海上,極目蒼茫,波濤拍天,沐日浴月,陰陽開闔,變化萬狀。 廈門去噶喇吧,水程約一萬四千里。 廈門同知為臺灣內地門戶,遇有本地命盜重案,既有拿獲人犯發縣成招之責,又臺屬解省罪犯,俱由該廳查收,發縣轉遞。 廈門一島,據奏已會同該提督並興泉永道督飭廳營添備砲火,加意固防,自可無虞疏失。 廈門為臺灣入省咽喉,已派靖遠輪船駐彼。 廈門陷於清,經率兵援廈門,復其地戍之。 廈門商船去臘被法人在洋面劫掠慘殺,殊令聞者髮指! 廈金兩嶼全師抗,舳艫千里謀北向。 廈門籌辦鄉團各項捐款業已議定,惟富商尚不肯解囊捐助。 廈門局亦炤海關稅例,每百兩抽收銀八十三兩,又加二耗,向係包辦。 廈門口外之兵輪,何以先挂黑旗、又挂法旗? 廈島四面環海,各外汛距城水程,皆以西南諸渡頭計之。 廈門自大嶝放洋,過紅水、黑水溝,望見澎之西嶼頭、貓嶼、花嶼,均可收泊,洋程七更。 廈門港市仔街在圓山宮後。 廈提督公黃、按察使司楊提兵來臺,痛加搜捕、安撫。 一、廈門地屬彈丸,原不必立志。 一,和議既定,永無戰爭,所有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止可貨船往來,未便兵船遊奕。 廈門向例,糖船配運兵米一百二十石,橫洋船每隻配兵米六十石,穀則倍之,歷年遵辦在案。 廈門航行臺灣之船,均以此為標幟。 廈門為通洋正口,故海關設焉。 廈門一路自必減辦,彼絀此盈,國帑無取損益。 廈門至淡水水程十一更,與鹿耳門等。 廈門之戰,我軍開砲二百餘,僅一砲中其火藥艙,大艘轟裂沈海,夷船遂退,是數百砲僅得一砲之力也。 廈門商艘往來澎島,與臺灣小船偷運接盤米穀,名曰知擺。 廈門密近公化,如戴二天。 廈門,准內地之船往南洋貿易。 廈門之風,早西晚東,惟臺灣之風,早東晚西。 廈門處泉、漳之交,扼臺灣之要,為東南門戶,十閩之保障、海疆之要區也。 廈門商船來臺,多入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