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尋命知制誥章惇判軍器監。 尋犯我師,戰數日,守備李茂材中砲死,我兵又敗。 尋取江東橋,守將王重祿、呂韜奔潰。 尋居監國於金門,月致供億惟謹。 尋與延州經略司議分畫疆界,當時議定依綏州例分畫,向方面各打量二十里,內十里安置堡鋪耕牧,外十里拍立封堠,空作草地。 尋因道光間防夷,填塞海口。 尋諸棹屉,與予試之,果晰,毫髮在眼,蠅飛鼓翅,翅文可數,遂大樂。 尋罷景靈宮使,為同髃牧制置使。 尋思之理,謂尋思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 尋以王提督復於五月十五日病沒,而李提督常孚、胡總兵國恆、田太守相繼不起,從征將士及營勇死於疫者又千餘人。 尋入覲永曆帝,失道入安南,不得達而還。 尋以振容於義無取,改名奉禋。 尋,從上破洪承疇援兵十三萬。 尋命兼管理藩院,充崇文門監督。 尋遵例捐訓導,兩署龍溪校官,振刷士習。 尋個村莊人家借歇方好。 尋詔集賢院學士如曾任權侍郎已上人充者,班列在太中大夫之上。 尋而二人假為中傷跌下,命苦力縛繩抬起,軍醫隨時療治。 尋又入劄子乞不枝蔓,其制院從而希旨,鹵莽結絕,樞密院亦是無所建明,所以制獄之興,由執中而興,制獄之廢,亦由執中而廢。 尋復陷,坐免官、籍沒。 尋以進士俞元良主餉,嚴守海寧,氣頗厲。 尋復以長哥及公知雲州事,俾董治佛寺,以訖其工。 尋陞守備,累陞至廈門遊擊。 尋更定部院官制,改兵部理事官。 尋遷郎中,出為浙江參議,領巡海道。 尋各棄去,復為荷蘭所有。 尋源稱禁筆有生氣大抵不爽。 尋以關警頻傳,敕力行保甲法。 尋隨總兵官柴大紀禦賊於三坎店。 尋周生之論要亦可謂之詭時達變,得其下策者矣。 尋改為陝西轉運副使、兼秦隴招安蕃落使,仍令渙詣策拉諾爾所告諭唃廝囉舉兵取西涼府。 尋詔憲就熙河軍前移文取索修具,不須自至涇原。 尋華謌浩漾,擲水詠芝房。 尋從貝子傳喇塔擊走精忠將曾養性。 尋其公次第高下,則第二宮名為西明公治,第三宮東明公治,第四宮北斗君治,及次南、次北也。 尋詔仍舊,乃十一月辛巳,今并書。 尋以入內都知張若水為之。 尋蹤搜捕,見賊渠方乘馬執幟,射墜馬,獲以歸。 尋進太子太保、吏兵二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尋去縣捕,率與游手匪徒潛行劫掠,洊為民害。 尋詩寫興供吾樂,入夜梅梢桂月斜。 尋晉應天府尹,所轄縣八,賦役低昂滑胥手,窭反倍富者。 尋常存六旬之內丁日,沐浴亦如常。 尋聲赴感,應念垂慈,惟拔領以無方,故皈依而有請。 尋授李光地為額外侍講學士。 尋復歸金門,供給如初。 尋文考之,則土之化曰濕、日雨,金之化日燥、曰清,各所以明其性而已。 尋有人將藥至,皆是毒蟲臭惡之物,謙之大懼出走。 尋聲見其人,有婦顏如雪。 尋常一様清明節,説似當年總不如。 尋奉敕會剿湖廣監臨陳朝龍等賊,平。 尋出塗金香墜子,安排衣線撚春綿。 尋又詔諸州察司理參軍有不明推鞫,致刑獄淹滯,具名以聞,蔽匿不舉者罪之。 尋以簡白開,都堂亦召開面諭。 尋常依木石,亦有附山水。 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 尋得復書,工程一隊,已赴句容,留此五營,以守江陰,不能動也。 尋經醒無我,披卷悟旡為。 尋陽張允,家在本郡,郡南有古城。 尋思相者,謂正尋思諸法二相,此是自相,此是共相,或共不共。 尋逺迹已窮,遺榮事多昧。 尋又命大將軍貝勒洞鄂西討,赫葉歸將軍印,參贊軍務。 尋令翰院依家神殿式,彩畫立身真武一軸,內不得畫龜蛇,并錄應干下降供具法式,回答來使。 尋常巷陌重來,近高樓、乍聽歌管。 尋得靈珠,取瓊漿、神水澆抹,放光明、萬道旋斡。 尋藥之與存思,雖致道同津、而關源異緒。 尋復命翰林侍講學士孫奭、知制誥宋綬、度支副使陳堯佐同修,仍令內侍諭以一朝大典,當謹筆削之意。 尋徙耆判陳州,又判壽州。 尋幽直到蓬萊頂,勝覽乾坤興未窮。 尋顏之推歷官南北朝,宦海浮沉,當以黃門侍郎最為清顯。 尋授鑲黃旗蒙古副都統。 尋漕船全數挽出江境,下部議敘。 尋常不得啄齒,恐損神。 尋批出除忠彥等七人,忠彥以資政殿大學士知大名府,除吏部尚書。 尋詔趙宗古、陳高、陳絳、令狐頌、陳漸、陳貫等就試中書,浚儀尉初房未就試先卒,詔特賜其家錢五萬。 尋經者知褒貶在於一字。 尋住昌邑縣之西菴,常獨坐樹下達旦。 尋知其不可,旋又復雇法,有所未盡,但當隨時修完,而去年之秋,復行差法,雖存雇法,先許得差。 尋依道錄院奏請,於三清殿後造許真君行宮。 尋進兵部尚書,封忠義伯。 尋常折柬召客者,必赴酒莊。 尋具辭免,恭奉聖旨不允。 尋召士毅還京師,授兵部尚書、授軍機大臣,直南書房。 尋耿精忠請隨大兵立功贖罪。 尋而後既其義,推而後盡其理。 尋偕福康安、普爾普等截噶拉依右,奪獲大石卡,移砲進轟官寨。 尋離蜀,歷京洛,抵江淮,凡有名山洞府靈跡之所,無不辛勤歷覽。 尋官儀從來久遠,傳寫漏誤,所以其中亦自有一官數字之疑,然尚可依傍斟酌取衷,如運氣解厄之例,便判是此傳脫矣。 尋太史創撰列仙圖,自黃帝以下六代,迄到於今,得道者七百餘人,向檢虛實,定得一百四十六人。 尋弘光帝立,以澤清與黃得功、高傑、劉良佐為四鎮。 尋召到孝先及俞瑾等,令陳述利害。 尋募其勇敢,團結附大軍為柵,官給鎧甲。 尋以他水滴一點,其質收合為一,以玻璃管攪之,水即變黃色。 尋從章楶請,留可適涇原效用,準備使喚。 尋復出,陷漳州及所屬諸縣。 尋聞盜殺李上公,窮旅孤臣淚沾臆。 尋思干城,西遼稱河中府。 尋覓了五年,終於被我找到答案了,在這些幻境中打滾這麼久,以及為何創造出這些廣大的宇宙,為何停不下來? 尋此病傳之法,皆五行之氣,考其日數,理不相應。 尋找的人總是看得太遠,而神是這麼貼近,她比你的心跳更近。 尋詔申錫如經制邊事,須密行文字,毋或張皇。 尋其著述之旨,探其斥救之辭,莫不原道心以裁章,研神理而啟沃,彌綸彝訓,經緯區中,不徒讚說微言,務於遺翰而已。 尋移縣治於西偏,而以故地為觀,今號旌陽觀。 尋擾河北,又渡河而南。 尋擢分巡臺廈道,至則安輯流亡、撫綏部落,生番歸化者接踵。 尋有詔如布請,惠卿等愈側目矣。 尋其用也,能權能實,可左可右,以小容大,以大容小。 尋疏報傑已用計擒斬,請發兵靖殘寇焉。 尋宗須夷頃,萬齡乃一朝。 尋尚志卒,家方治殮,氏更素服潛出村外半里許,投水死。 尋舊跡,覓遺蹤,迹還蹤,空留下故塚。 尋繹文意,實不必有,確出後人謬增。 尋用夷人言,誣以冒功,奪職下獄議罪。 尋依所奏,命文玉為左侍禁、知州事。 尋議上,于蔭霖應革職,長順、孫逢源應降一級留任,不准抵銷。 尋常咳嗽,血妄行,再服一匙可也。 尋以邱之陶代振聲為兵侍。 尋委所司具告奏詞意,并前來已計會定事理,移牒和解,經隔多時,遷延不行報復。 尋命掌錦衣衛事王之臣搤殺之,托言暴疾死。 尋常硃砂一兩,止取得八分。 尋召朝綖還,而以同升代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