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嗚呼,軍政如此,孰救敗亡! 嗚呼,士有懷異負奇不克顯于世者,可勝嘆哉。 嗚呼,以公平日陰功濟物之心,嚮在闕庭,假之以政,救時行道,焉知不有如行符設醮之功耶? 嗚呼,是道也,不可以識識,而况於以言言乎,而余論之者,亦其粗而已矣。 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嗚呼,是何文王之多乎。 嗚呼,感為真理,何待於言。 嗚呼,陸氏之學,為塗為蔀已數百年,學者見聞習熟矣,近歲又益以程篁墩諸人之蔀,如塗塗附焉此說,天下已成風極重有難反之勢矣,驟聞區區此論,未有不愕然以駭者。 嗚呼,甚矣,祖宗德澤之深厚,仁賢之衆多,治化之隆,為不可及已。 嗚呼,李侯可謂仁義之勇矣! 嗚呼,先生之亡,天之喪坤文乎? 嗚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 嗚呼,祖考積累於其先,公承於其後,碩大顯融,為時聞人,是宜有銘,以表見於後世。 嗚呼,士氣不振如此,欲其國之興也難矣哉。 嗚呼,人主之好尚可不慎擇而精察之哉。 嗚呼錦鱗終不省,搖頭擺尾,恣縱來,來往戲波流。 嗚呼,或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若邵子者可謂窮神知化矣。 嗚呼,廟既新矣,神其禮止。 嗚呼,此今之所謂禮,則亦非禮之本然也。 嗚呼,人孰無追遠之念。 嗚呼,鶻之為物,但知攫物決裂而食。 嗚呼,眾矣,一人不為少矣。 嗚呼,民,天之赤子,君,天之元子。 嗚呼,密之云,然豈為人上之語哉。 嗚呼,糠枇之民,囂囂之俗。 嗚呼,材生世而實難,患無位與其名。 嗚呼,自科舉之學行,而吾郷之佔畢咿唔者不復知有高曾之規矩矣。 嗚呼,人事好乖,從古而然。 嗚呼櫟社櫟,豈有濟川志! 嗚呼,由魏公至于今千有餘歲,去古日益遠,傳訛日益眾,或有識者悼古文之久翳,而為之剔偽辯真,眾必愕眙非詆,而笑其僭妄。 嗚呼,欲知大藥結成時,六脈都停氣不馳,此等景象,苟不曾親歷,烏能強言哉? 嗚呼,鄙夫事君,苟患失之,無所不至,聖人之訓豈不明著也哉。 嗚呼,當天曆初,一時公卿將相崇官厚祿,涵煦累聖承平之澤,知盡忠所事,蓋亦鮮矣。 嗚呼,先生其化人之心也深,念人之意也重。 嗚呼,孰謂解衣盤礡稱良史,不識騶牙與麟趾。 嗚呼,安得不聞聲不見色不音言者,與之意會哉! 嗚呼,人至如此,誠亦可憫。 嗚呼,呱呱者一孤也,堂堂者君子也。 嗚呼,周之至德,尚何有於人之後言也失。 嗚呼,士大夫以文章名世,當有學識以立名檢,況金石之文,義近于史,可以易為之乎! 嗚呼,夫以女子之行若此,矧仁人君子之用世惠澤及民者何如哉。 嗚呼,是人也,奚不詳觀熟究,耽研咀味,而曲求其旨哉? 嗚呼,設法相傾之語,謂之不誣可乎? 嗚天鼓三十有六以集神,咽液三十有六以聚氣,而陰戶可以陰關矣,使眾邪不得下居焉。 嗚呼,大丈夫豈徒言哉。 嗚呼,知夫人之不可以行,則民之不可以立者,在是矣。 嗚呼,自端平眾正咸集之時,乾淳餘論未衰之際。 嗚呼,畏廬其萬幸不爲名士矣! 嗚呼,陽九百六,運度有常,雖帝王盛時所不能免。 嗚呼,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惟天下之至神、老氏之實體。 嗚呼老竹老愈奇,歲寒心事無人知。 嗚呼,自昔君子沈抑下僚,用不極其材,曷可勝數。 嗚呼,今方內連年水旱茶鹽田賦之入亦云極矣。 嗚呼,國初作人之化如此哉! 嗚呼,當霖之為尉也,不過曰同官,當如是而已,安知有今日為子之報乎? 嗚呼,此正吾之五餌,何不一試,而使生民肝腦塗地耶。 嗚呼,甚矣,作史之難。 嗚呼,行尸不能正信,沉淪生死,心不厭惡,不樂一生而得解脫。 嗚呼,隨而非感,則天下之感廢矣。 嗚呼,以樊榭爲吏固非所宜,而以其淸材,使其行吟于荒江寂寞之間以死,則不可謂非天矣! 嗚呼,我國家龍奮朔土,四方豪傑咸起而為之用,百戰始一亟夏。 嗚呼,是非所謂近處強要鑿教深遠者耶? 嗚呼,世或有聞而未悟者,有聞而悟者,是旦暮一遇之幸也。 嗚呼,後世乃有自比之者,則其所見亦小矣哉。 嗚呼祖考兮俯鬷假,籩豆失薦兮我之責! 嗚呼,有得而不能奉持者,有行而不能恭敬者,皆不能成功。 嗚呼,金丹之道行,其世之衰乎。 嗚呼先生,生有懿行,死不可無美謚。 嗚呼君如,禮樂生知,機鈐天授。 嗚呼,可謂無負聖門之訓者矣。 嗚乎,以昔日之李庶,為今日不舉之女,則甚墜也,豈不又甚於楊素之墜乎? 嗚呼,凡我有官君子,欽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 嗚呼,先生已矣,徳秀何所据以為進徳之地也! 嗚呼王夷甫離太子之昏。 嗚呼,考求二公之言,當國者可不思其故歟。 嗚呼,中國承平百年,朝廷德澤深厚,戴白之老目不識兵,民生當益富完,柰何今者日愈趍于彫獘? 嗚呼,昔子之去我也,亦何遄也,如有追而弗及。 嗚呼,惟祖師神明鑒之。 嗚呼,聖慮恤民若此,禎祥其有弗格者乎。 嗚呼,全興等以小官奉使,恩禮既隆,責任益重,數路勞費以供是役,兩界赤子陷于兵刃者,不知多少之數也! 嗚呼,其勢豈不急而其情豈不可悲哉? 嗚呼,温公退居畱臺,神宗方改官制,以爲御史大夫非光不可,其亦古今所同嘅也。 嗚呼,去古雖遠,士之卓然能有所見,毅然能有所守,又豈無其人哉。 嗚呼,此其所以致貞觀之治,庶幾于三代之王者乎! 嗚呼,相道得而萬國理矣。 嗚呼,愚而復智之極也,是其所以為愚公者與? 嗚呼,二公所踐,真可謂允蹈夫篇中所謂善人之說也。 嗚呼,有子不知教不論,教而不克如志者,如志而不得及子子者,皆是也。 嗚呼,安居而樂生,人之常情也,或陷于罪戾者,又可不哀矜歟! 嗚呼,二家所救如此,而天之報之,亦如此。 嗚呼,有昊延陵季子之墓,豈在多言,然後人知其賢也。 嗚以言其和,于三貞以見其出于性而非強。 嗚呼重陽兮,纔七弟子,有婦人焉兮,六人而已。 嗚呼,前代名門巨室泯沒無聞者多矣,蓋非祖考積德累行倡之於其始,子孫讀書立身承之於其後,孰能傳緒歷次于久遠歟! 嗚呼,其行與之俱傳於無窮矣。 嗚呼,似此之人,天必報者,重乎倫也,何止子貴在己哉。 嗚呼,堯夫可謂善于自道者矣。 嗚呼,文元之學統,非吾湖上所得私,而要其流風餘韻之在湖上者,則後人所當敬止也。 嗚而當律,無事於聲音之調。 嗚咽啜泣,雨屑屑如淚。 嗚呼,余自延祐癸亥紹興路儒學教授,年五十有二矣,患難相仍,致命遂志,棄捐名利,專以了性了命為事,好之之篤,參之之勤,不負道心。 嗚呼天耶,其不可得而測耶? 嗚呼,真人起西州,化行山束,道滿於天下,名聞天子,開發後人,使盡逍遙之遊,豈不偉歟。 嗚呼,種果道邊,豈不風雨。 嗚呼,士有抱負藝能而不克盡施于用者,豈獨公乎! 嗚呼,勰為斯言,其知盟誓之要者乎? 嗚呼,安得如初九、九四者而與之語元妄之旨哉。 嗚呼,今也舉世熙熙皆然,萬元一兔,熒然而也,何足以知之。 嗚呼,人受天地之正氣以生,盖亦謹闔闢之機以全,是炁之正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