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巳,詔頒大行皇帝尊諡廟號,髃臣奉慰如儀。 儀從其厚而不從其菲,展矣哉。 儀器則鐘錶晷刻,不亞西製,羅鍼壺漏,創自中土,而後西行,飛石弩箭,自昔流傳。 儀不及物,幸三獻以云周。 丁丑,改集聖殿為肅儀殿。 儀章符,救療久病困疾,醫所不能治者,歸首則差。 儀禮通論,民國二十三年余登杭州崔氏藏書樓所發見,複寫一本,觀其紙張行格與春秋書悉同,知並為海峰閣中清稿。 儀式上北瀠身著龍袍面無表情,毫無一點欣喜之意,只是如木偶一般的完成規定的程序。 儀禮、令文、五服年月敕皆云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即出繼之子於所生皆稱父母。 儀衛依常式,唯鼓樂從而不作。 儀郎鮑應鰲偕其友人謁四明相曰。 崇儀副使溫從吉降一官。 儀衛迎,倍坐船殿,衆官陪列。 儀軒富於收藏,實自以此為甲觀也。 儀天殿在池中圓坻上,西為木吊橋,長四百七十尺。 丁巳,遣使修築環、慶、儀州城。 儀禮喪服,子夏作傳,小記是解傳中之曲折。 儀有尊卑,實無厚薄也。 儀鳳司,天下樂工隸焉,每宴,教坊美女必花冠錦繡,以備供奉。 儀從集如雲,聽鑼聲,通衢肅靜。 儀者象也,兩儀者卦中所函奇偶之象也,今直以爲天地之名則不可,天有陰陽,地有柔剛,非分陽而立天、分陰而立地也。 儀容既善,宿根已淨,須進學方。 儀,布宮卦方隅之象,皈命震宮三綠傷門天衝星君。 儀,其在器式,揆景曰表。 儀鸞簇仗滿雲端,玉鑰初開衆樂攢。 儀鳳四年,勸建齋於洛陽清廟。 儀,布宮卦方隅之象,皈命巽宮四碧杜門天輔星君。 儀束蒿灌脂,焚而投之,城陷而完者再。 一氣既分,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太極生兩儀也。 儀璘煥耀,風雨均調,出圖出書,凝祥光於河洛。 儀束蒿灌脂,焚而投之,城陷而復完者再。 一氣既形,二儀斯析,然後有乾坤焉,有陰陽焉,有三才、五行焉,有萬物眾名焉。 儀門外左為土地祠,右為監獄五間,大門外環以木柵,前列照牆。 丁巳,契丹使祭大行皇帝于皇儀殿,遂見上于東廂。 儀封倡明五子之學,及門多賢士。 儀不及物,深慙設醴之恭。 儀式刑文王之典,曰靖四方,伊緞文王,既右饗之。 一、水師學堂領用機器局各項料物、器具並購測遠儀器,價銀二千二百六十九兩零。 丁亥,禮儀院定常程見謝辭就隻日,奉命急速閤門辭謝見就雙日,從之。 儀鳳元年丙子正月八日。 丁酉,命馮拯為禮儀使。 儀制司案呈,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內閣抄出福建巡撫吳奏請臺灣報捐生俊准其驗明實收應試一摺等因。 儀者威儀也,存拜行持之詳。 儀盛言普開國勳臣,公忠亮直,社稷之鎮。 儀鳳伶官樂既成,仙風吹送下蓬瀛。 丁巳,前護衛蒲鮮石魯負太祖、太宗及后妃御容五至自汴梁,敕有司奉安於乾元寺,一切禮儀,務從省減。 儀衍得志稱丈夫,孔孟奔走終皇皇。 儀鳳不候憲檄,非奉明綸,擅離職守,飾詞妄瀆。 儀禮本荀子戴記焉,知荀子戴記非本儀禮乎? 儀禮喪服傳亦有此文,則謂小記解傳者,即可見其非矣。 儀,布宮卦方隅之象,皈命乾宮六白開門天心星君。 威儀華夏讚,引至焚燎所。 儀璘映耀,慈雲滃藹以交羅。 儀以次前行,循左廂而北,從壇外過歷左廂,旋至都門。 丁儀字正禮,沛郡人也。 儀製司官舉案降自中階,陳於御道正中,讀卷暨諸執事官就拜立,聽贊行三跪九叩禮,復位,立。 儀部王主政,不忍官民罹此荼毒,受此萋菲,挺身冒險,仗義執言,乃至暴沒。 儀答去年國王與中堂咨文內開,平壤不能允開,何以今日忽有開港之意? 儀之大德,道泰則稱物呈形,政乖則群方皆忒,伊小草之何幸,逢大人之允塞,願均照於離明,祈作禎於王國。 儀禮止有士喪禮,此篇則自天子而下皆有之,可補其闕。 儀之妻富氏,程文昌妻之從姊也,以故儀與文昌交私。 儀璘高奔,灌精華於八素。 丁巳,以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興州防禦使曹儀為環慶路副都部署,兼知邠州。 儀禮特牲、少牢兩篇皆從此脫胎。 儀辨釁自弭,刑中民自新。 丁亥,楚子入陳,納公孫甯、儀行父于陳。 丁酉,以翰林學士承旨宋白為冊皇太子禮儀使。 儀衛司,掌太子校尉,在順承門北石橋南西巷內。 儀璘旁昭,會三宮而璧合。 儀既成兮,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儀禮大射奏貍首,此亦同,蓋皆諸侯而言也。 儀同又係使相也,呂亦無自辨之說。 儀容既善,宿根已净,須進學方術,理期登真要。 儀甫果終於翰苑,當時以為詩讖。 儀表者,因時而變化者也。 儀不及物,姑殫萬一之忱。 儀中無些二君名號職主,今既併在後,或當是天師新出也,亦並為要用,但依此所主請之,又上章時亦宜兼復取官儀中相配用,不必專止此二十五。 儀天步晷,而修短可量。 丁廙,字敬禮,儀之弟。 儀徵師宅即文選巷舊址。 儀臺鐵表冠龍尺,上刻橫文晷度真。 儀禮本荀子戴記,焉知荀子戴記非本儀禮乎? 儀禮,後世之書,不可以解詩。 儀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皆上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 儀制司案呈,內閣抄出前事一案,奉上諭一道,相應恭錄粘單移會稽察房可也。 儀答請我送文貴政府,據實答覆,似可想法轉圜,代擬稿則不可,種默復懇。 儀少嗜畫見解獨超每恨西陲無宗法竊慕司農而未得其因。 儀公嘗承詔較金書藏典,為撰續釋氏通鑑於斯,進諸嘉禧殿。 儀鳳三年戊寅,帝敕建齋於陽清廟。 儀璘耀彩,經緯騰輝,金童灑七寶之華,玉女灌五香之瑞。 一一奏畢,即存九宮出三色炁,混合一室,結化三尊,為一自己真人,具法服如常儀,出泥丸。 丁卯,命龍圖閣學士陳堯咨為鄜延、邠寧環慶、涇原儀渭、秦州路巡撫使,皇城使劉永宗副之,所至犒設官吏、將校,訪民間利害,官吏能否、功過以聞。 丁儀,字正禮,沛郡人,與臨淄侯善,數稱其才。 儀朝服北向拜,命家人舉火,與子命錫及妻胡氏之骸同燼。 儀禮、曲禮古人各自為書,未嘗相通。 儀璘傍招,挹五華之寶曜。 儀門外,左為福德祠、右為獄。 儀,不可以空靜寥然,無音響趨拜而退也。 儀蕭公之宇宙,羨張、陳之畫奇,追周全之盡規,準二鮑之直視,蹈嬰、弘之節儉,執恬、毅之守終,甘此離、紀炙身之分,成彼韓、英失忠之禍。 儀鳳四年四月四日,劫遣道士鄭元隱於北郁山廟所,與道士羅務光等二十四人行道。 儀坤德以厚載,擬乾穹以高蓋。 儀鸞,儒冠立鵠,載揚仙範,仰格真靈,庶憑悃愊之戀,以致祈求之懇。 儀鳳司,秩正四品,掌樂工、供奉、祭饗之事,至元八年立玉宸院,置樂長一員,樂副一員,樂判一員。 儀冠軒偉,豐玉枕,美鬚髯,人皆謂有正一之風。 儀言,高麗國王徽今秋卒,長子勳嗣位,六十日又卒,今立徽次子運權知國事,已遣使封冊。 儀禮,從父昆弟則今同堂也,從祖昆弟則今再從也,族昆弟則今三從也。 儀相崇嚴,運啟雍熙之治。 儀門,兩儀生,四象生,搽曹所生也。 儀衛使跪納天書於匣中。 儀,布宮卦方隅之象,皈命坎宮一白休門天蓬星君。 儀鸞司所逋官物皆積耗散,三司令均數備償,甚無謂也,並宜除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