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他们本是一对冤家,69年,粟裕却写信请许世友帮忙关照下我母亲

  引言
  俗话说得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于经历不同、个性不同、脾气不同,两个人有时候意见相左也是常有的事,哪怕双方都是英雄豪杰也不可以避免。
  就比如在我国近代史上就曾经有这么一位冤家死对头,他们两个的作战风格完全相反,而且一见面就吵架,有时候甚至要惊动毛主席替他们两个调停。但同时他们又是彼此都认可对方的实力,非常相信对方的,甚至还曾将自己母亲的性命都交于另一方手中,而这一对冤家死对头不是别人,正是粟裕和许世友。
  粟裕和许世友的矛盾
  说到粟裕,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他是我国的十大大将之首,曾经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为我们国家的革命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许世友也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曾经被毛主席盛赞是"打红了胶东半边天",同样是一位拯救国家的民族大英雄,是值得大家钦佩的。但是这两位将领虽然都实力非凡,在军事理念上也非常优秀,可是由于个性不同,他们在合作上总是难免会有许多摩擦,就比如济南战役中,二人便因为作战时的一些问题起了争吵。
  原来这是因为二者的作战风格有所不同,粟裕喜欢从整体出发,考虑大局,打仗风格比较稳妥,喜欢节省军力,将自己的损耗降到最低的情况下,谋求最大利益。但是许世友却有所不同,许世友喜欢打快仗,认为兵贵神速,只有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敌方才算是有本事。所以这两个人碰在一起自然是争吵不断,徐世友经常不听从作为上司的粟裕的命令,而粟裕也是一怒之下直接将这会经常讨论自己计划的许世友调离了战场,最后让毛主席都不得不给他俩劝架。粟裕委托许世友
  不过别看这两个人一遇到就吵得不可开交,在军事风格上也截然相反,但是他们对彼此的实力都是认可的,同时也信得过对方的为人,这一点从之后的一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原来在当时,粟裕由于工作原因即将前往北京,但是他尚有一位老母亲需要照顾。老人身体不行,经不起长途跋涉,自然是不能够跟着队伍一起前往北京的。然而粟裕又没有其他的亲人,这又让他如何能够放心地下呢?
  于是在思来想去之后,粟裕决定将自己的老母亲委托给正在南京担任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代为照顾。这一来是因为南京离着湖南比较近,母亲不至于遭受路途颠簸之苦,同时若是有了乡土之思,也能够及时地赶回来看一看。二来则是因为他信任许世友的人品,许世友这个人虽然急脾气,但是心地不坏,一旦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做到,是一个可以结交的朋友。虽然二人在军事打仗风格上不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相处得来的。
  粟裕也是越想越觉得许世友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就直接给许世友去了一封信,似乎早已忘记了,二人上一次的分别还是他在济南战役中直接将许世友踹出了军队。不过显然许世友也是一个不记仇的人,在收到了粟裕的信后,直接就回信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表示自己会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粟裕的母亲。在挂了电话之后,许世友也是立刻做出了相关的安排,甚至特意委托了自己办公室的副主任李文卿帮忙调派人手,还特意嘱咐对方,务必要将老人家照顾妥当,安安稳稳的接到这边来。
  而在李文卿和许世友的照顾之下,粟裕的母亲也的确生活得十分幸福,他们二人不但给予了老人家物质上的保障,定期带老人家去检查身体,还会逢年过节的来探望老人家,生怕老人家因为和儿子分隔两地而感到寂寞,而粟裕的母亲也早就在心里把李文卿和许世友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结语
  因此许世友和粟裕虽然是一对死对头,经常在军事上发生争吵,但是却也都是正人君子,是相互欣赏的人。他们深知对方之所以会和自己起冲突,绝对不是因为故意和自己作对,也不是为了贪功,而是为了让这场战斗能够胜利,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在战国时期曾有廉颇、蔺相如由于误会起了争执,最后和好如初,共同兴旺赵国,而在千年之后,谁又能说许世友和粟裕不是近代版的"廉颇蔺相如"呢?

航天之父钱学森归国之路有多难?妻子蒋英随时做好挡子弹的准备1955年6月15日这天下午,钱学森和蒋英夫妇二人久违地精心打扮了一番,准备去一趟家附近的咖啡馆。临出门前,蒋英从抽屉最里面摸出一封家书,快速地藏进了缝好的裙子夹层荷包里。二人出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冲突竟然是英国赔款很多人学历史都不喜欢晚清这一段,问为什么。答曰此乃中华之耻辱史也,一场场失利与战败,一次次割地与赔款,一次次看到人气愤满怀,怒其不争,像极了大国足球,每次抱以巨大期望,收获的却是满鲁迅深夜逝世,仅留下7条遗嘱,力劝后代不要从事这两个行业如果说近代中国文坛的领袖有哪些人物,鲁迅必须排在前面。这位新文化思想的先驱者,深谙旧社会封建思想对人们的荼毒,也明白拯救国家先要拯救思想的道理。于是他果断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以批都被英国殖民,为何中国能收回香港,西班牙却收不回直布罗陀?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直布罗陀,西班牙国土上的英国领土英国女兵。英军是世界上女兵比例较高的一支军队,男女比例达到了3比7,海军比例较陆军而言更高20世纪初,英国人曾狂妄企业家张謇的民办教育理念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资料图片在近代轻工业和教育史上,清末民初的张謇是一个值得记取的名字,他前半生命途多舛,41岁中状元之后,将主要精力投入企业和教育。张謇先创办大生纱厂,随后在办华国锋为何去世没葬在八宝山,背后的故事让人感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次的转折和过渡,而中国很荣幸地抓住了每一次的机遇。这些都离不开每一位在逆境中成长的英雄。为了这些奔波一生的英雄在逝去后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我国特地设置八宝山革命水下家园的故事1978年,位于福建省尤溪县的柳塘水库拦河筑坝,紧邻的彭坑自然村就地后挪,往山上迁移。与外迁相比,村民显然更愿意接受这种方案,因为这样,依然可以守望故园,宗族链条也不会因此而割断。汉朝公主和亲路上意外怀孕,生子后干脆就地建国,这是哪个国家?在华夏这片广袤无边的土地上,众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最终传承下来,形成了现在的文化包容且丰富多彩的中国。从古至今,中国从未停止过对自己国家以外的文化的探索,史书中记载的最初两宋为什么采取联金灭辽又联蒙灭金的错误战略宋朝皇帝不长记性乍一看,两宋之亡国,颇有相似之处。北宋先是通过海上之盟联金灭辽,结果在靖康耻里为金所灭南宋后亦联蒙灭金,终于在崖山之后被蒙古(元)所亡。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明朝时,为何皇帝将尼姑以猪肉的价格卖给光棍,她们当年做了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5世纪的古印度,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传入我国,因为它教人向善,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出台了一种非常奇葩的规定,那便是将所有的尼姑都按照昂山将军在缅甸的地位如何?昂山将军在缅甸的地位如何?可以从几件事看出来。第一昂山将军被称为缅甸国父,这个名头大不大?他的女儿昂山素季女士目前是缅甸政府的领导人之一。第二昂山将军本人是缅甸人民最崇拜的领袖,很
始于三八线的朝鲜战争,为何最终还停在三八线附近?巧合还是必然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一个纬度最为有名,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北纬38度线。是的,位于朝鲜半岛的北纬38度线,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背后的政治意义,都堪称世界纬度线之最。三八线这个因为第2次世学习园地党史党的十四大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1992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如何迈出新的步伐,国内外十分关注。在指导起草党的十她是海的女儿,曾与邓小平相恋相知,后生下李铁映难以想象,在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一行人是如何跨过千山万岭,在饥寒交迫下,又是如何克服恐惧,意志坚定的走完这漫漫长征路,对于他们来说,漫长的道路,亦如同永远看不到尽头的革命道路村中一个老实农民,竟是国家功勋级英雄,隐姓埋名33年无人知晓战争背景他被誉为活着的烈士!抗美援朝时,柴云振带领全班仅剩的3名战士,阻击200余名敌人,夺下敌军3座山头,捣毁敌指挥所一个。其中仅他一人就歼敌100余名。却也因此身受重伤,被送入1948年,刘邓大军遭遇罕见失败,临阵脱逃的军官战后被军法处置在我军历史上,对于一支部队的称谓往往就是按照规划的番号,从红军时期开始基本都是如此。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著名的刘邓大军。这支以两位首长姓氏冠名的野战部队,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1975年,叶飞到浙江调研,握住一名女干部的手说你救过我的命1975年1月,叶飞上将恢复工作并出任国家交通部部长,负责主持振兴国家交通事业,不久,叶飞来到浙江调研,受到浙江省委班子的热烈欢迎。在视察中,叶飞突然向浙江的干部们询问说咱们这里可24门喀秋莎狂轰美军阵地,李奇微苏联参战了吗?彭德怀眼眶湿润请求支援!请求支援!美军的炮火太猛烈!洞里阵地告急!志愿军第27军第79师第235团的团长声嘶力竭地朝着对讲机嘶吼着,对讲机那头正是志愿军第79师的师长萧镜海,他紧紧咬着嘴唇听着21967年,周恩来打电话找不到韦国清,通知广西军区让他和我通话前言1960年春,周恩来和邓颖超到广西考察。邓颖超是在南宁出生的,几十年后回到阔别已久的出生地,心情很激动。她在广西区举行的招待酒会上对周恩来说我们这次是回娘家,你就是南宁的女婿。一份73年前的入党志愿书2015年9月3日,吕汇川(前排左二)等离退休老干部一起收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彭展为不受地主压迫,劳苦大众解放达到共产主义,为全世界劳苦大众而奋斗到底。73年前的1948苶这字两千年前就有了,今天人们还常挂在嘴边,可没多少人认识苶,猛一看,以为是茶叶的茶字,再一看,不认识。苶,普通话读作ni(音同捏)的确,这个字既古老又生僻,两千多年前的古籍文献中就有它,可是到了今天,在现代汉语中,苶却不再使用了,被蔫字张爱萍和李又兰谈恋爱,因为项英,有些人觉得不合适,陈毅同意1942年8月8日,对张爱萍和李又兰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们结婚了。花轿是张爱萍的那匹枣红色的战马,新房是一座小草房。张爱萍扶李又兰上马,自己也翻身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