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全程深度解读人类首次拍摄黑洞图像!

  北京时间4月11日消息,黑洞,终于不"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拍摄到了黑洞的图像,从而首次让我们直接目睹了这种奇异宇宙天体的外观画面。
  ▲全球各地8台大型望远镜组成的"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组在2019年4月10日北京时间21:00对外发布了历史上第一张黑洞图像。这是距离地球大约5400万光年外的M87星系核心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谢泼德·多勒曼(Sheperd Doeleman)在今晚(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00)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记者俱乐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看到了原先以为看不到的东西。"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六处地点,科学家们以四种不同语言同步进行了发布会。
  多勒曼是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的主管,正是这台"超级望远镜"拍摄到了人类首张黑洞图像。此次发布的黑洞图像,观测的是隐藏在椭圆星系M87核心位置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最新的黑洞图像令人震撼。但科学家们指出,这项工作更大的意义是它将对未来科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皮特·伽里森(Peter Galison)在上个月举行的一次关于视界望远镜的讨论会上曾经表示:"它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而这正是最令我们感到兴奋的地方。"
  伽里森甚至将此次拍摄的黑洞图像与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的手绘图相提并论,当时胡克通过手绘图,向人们展示了在显微镜下,昆虫和植物所呈现出的画面。他说:"人们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黑洞周围物质的强烈吸积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高能喷射流模拟图
  一、和地球一样大的超级望远镜
  视界望远镜(EHT)项目是全球各地超过200名科学家在过去20多年协力工作的结果。这是一项真正的国际合作计划,全球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参与并为此提供了资金。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取自黑洞本身的性质,也就是科学家们对于黑洞边界的定义:当物质抵达黑洞足够近,强大的引力将让一切都无法逃脱。这个距离所限定的边界就称作黑洞的"事件视界",简称"视界",一旦超越这个边界,你将无可避免的被黑洞所吞噬。望远镜就是以这个名字命名的,它的目标正是要首次直接拍摄这个边界的图像。
  哈佛大学黑洞研究计划(BHI)创始主管,哈佛大学天文系主任艾维·劳艾伯(Avi Loeb)表示:"事件视界是终极版监狱高墙。一旦你进入,永远别想逃脱。"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奢望拍摄到黑洞内部的画面,除非你哪天自己进到里面去。可是问题在于一旦你真的进去了,你和你在里面拍的照片也是永远无法带出来的。因此,此次视界望远镜所拍摄的,其实也就是黑洞的黑色边缘。正如视界望远镜的一位科学家对媒体所说的:"我们正在目睹的是光的消失之处。"
  视界望远镜项目的拍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椭圆星系M87核心的超级黑洞,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65亿倍;另一个是我们银河系核心的黑洞,也就是所谓"半人马A*",后者的质量相比M87核心的黑洞就是小巫见大巫,其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430万倍。
  这两个黑洞都很难拍摄,因为它们的距离都非常遥远。半人马A距离地球大约2.6万光年,而M87则远在5400万光年之外。
  从我们的视角看过去,半人马A的事件视界太小了,它的大小就像从地球上看放在月球表面的一个橘子,或者就像把一张报纸放在新疆,然后你在上海要想看清它上面写的文字。
  要想进行这样的观测,任何现有的望远镜都做不到。科学家们必须另想办法。最终,他们想到了办法:将位于美国,西班牙,墨西哥,智利,甚至南极洲,以及其他更多地方的大型望远镜连接到一起,组成一个直径和地球直径相当的超级望远镜!
  由8台望远镜组合而成的事件视界望远镜,简称"视界望远镜",其能力相当于一台口径与地球直径相当的超级望远镜
  二、海量数据
  视界望远镜项目团队利用这台虚拟超级望远镜进行了两次连续观测,每次持续大约两周。第一次观测是在2017年4月份,第二次则是在2018年。本次公布的图像结果来自2017年的第一次观测。
  很多人会想知道,为何2017年的观测要到今天才发布结果。原因是很好理解的。首先,视界望远镜每晚上的观测就会产生大约1PB(1PB=1024TB)的数据,想想你家1TB的移动硬盘可以存储多少东西?现在你可以理解,要想将如此多的原始数据加工处理成最终图像,将要经历怎样的漫长过程。
  视界望远镜项目科学家迪米特里·萨尔提斯(Dimitrios Psaltis)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他表示:"要想通过互联网传输如此巨量的数据显然做不到。因此我们不得不将数据存在硬盘里,然后叫国际快递在各个机构之间来回运输。这样做要比通过网络传输快多了!"
  正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极大迟滞了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工作。举个例子,组成视界望远镜的成员单位中,还包括南极望远镜。但是由于地处实在偏远,南极望远镜获得的数据直到2017年12月才被运出南极洲,因为只有那时候南极大陆才足够温暖,可以让飞机进出运输货物。
  视界望远镜主席多勒曼说,他们会感觉自己肩上负有某种"历史使命"。他说:"如果你想宣布某个重大发现,比如拍摄黑洞的照片,你得拿出非常扎实的东西来。在我们的项目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感到那些前辈,像爱因斯坦,爱丁顿或者史瓦西在看着我们。因此我们反复检查自己的工作,我们想要确保一切都百分百正确无误。"爱因斯坦,爱丁顿和史瓦西都是历史上顶尖的物理学家,为人类对于黑洞的认识做出过开创性贡献。
  三、有什么意义?
  视界望远镜项目由另个主要目标:其一是首次拍摄黑洞事件视界图像,其二是帮助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准确性,看看其是否需要作出任何修订。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对于引力的理解还停留在这就是一种神秘的不需要物体间直接接触便可以发生作用的力的程度上。但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中将引力描述为时空弯曲导致的自然效应。大质量天体,比如行星,恒星或者黑洞都会产生时空中出现弯曲,就像一个铅球丢到柔软的床垫上会引发床垫的凹陷一样。这种时空凹陷一旦产生,其周围的较小物体就自然会被引向中心,从而产生出"引力"的错觉。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广义相对论经受住了所有的严格检验,而此次视界望远镜的观测将提供再一次的全新检验机会,科学家们想要知道,爱因斯坦的理论在黑洞附近这样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是否仍然能够与观测事实相吻合。之所以可以做这样的检验,是因为科学家们可以事先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进行计算,模拟出理论上应当观测到的黑洞模样,随后将其与实际拍摄图像进行对比。
  如果理论预测与观测相符,那么再次证明爱因斯坦100%是正确的。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或许就要对广义相对论做出一定的修订,使其与观测事实保持相吻合。这就是科学向前推进的方式。
  今晚的发布会上发布的结果显然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仍然是正确的,它不需要做任何修订:视界望远镜拍摄的M87星系核心的黑洞图像与广义相对论预测的结果完全吻合。
  这样的第一手数据对于科学进步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数据为理论改进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提供了真实的数据依据,这也正是视界望远镜的最大贡献之一。
  劳艾伯指出:"从事物理学研究就是与自然界对话,我们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来检验我们的理论是否正确,因此实验数据极为关键。"
  当然,这项最新成果对于黑洞研究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视界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将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物质如何落入黑洞的过程。这种气体吸积过程是产生强烈喷流和剧烈辐射的源头,但科学界此前对其了解十分有限。
  除此之外,事件视界的形态将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个黑洞是否存在自转。正如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美国宇航局观测黑洞等高能天体的NuSTAR探测器首席科学家菲奥娜·哈里森(Fiona Harrison)所言:"我们此前已经以非直接的方式推断出了黑洞的自转运动。但对这一点进行直接验证,将会非常激动人心。"
  视界望远镜的数据还将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黑洞周围是如何分布的,并最终让天文学家们弄清在长期时间尺度上,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影响并塑造其所在星系的演化进程的。
  四、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还有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需要回答:对于那些不是天文学家的普通人,这项成果有何意义?
  简单来说,仅仅是直接对黑洞成像这样一件事本身,或者说,直接看到黑洞图像本身就将完全改变我们思考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在宇宙中地位的方式。正如1968年阿波罗8号拍摄的那张著名的照片"地球升起"。那张照片让我们从遥远的月球轨道上回眸地球,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人们突然之间意识到地球的脆弱和珍贵。那张照片很快受到巨大关注,登上了世界各地媒体的头条,甚至帮助触发了上世纪中叶在西方兴起的环境保护主义运动。
  与之相似的,直接目睹一个黑洞,或者更严格的说,看到黑洞的剪影,就像看到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变成现实,更何况,今晚我们所见的,还只是视界望远镜项目所拍摄的图像中的最初几张而已,后面还会发布更多成果。
  所有这些,对于整个人类的启迪和激励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困扰科学家16年,蓝环星云之谜终于破解2004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太空望远镜星系演化探测器(GALEX)观测到一团神秘的蓝环星云,但科学家们始终不明白它是如何形成的。现在,美国科学家在蓝环星云的荧光碎片中找到了最新哈勃图像含26。5万个星系,历史追溯133亿年前这张宇宙图像被称为宇宙最大最全面的历史书籍,该图像以及一段望远镜镜头缩放视频,涵盖了26。5万个星系,历史可追溯至133亿年前。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宇NASA定于1月17日发射史上最强大火箭美国宇航局(NASA)正对其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进行初步试运转(GreenRun)热火测试,并计划最早将于1月17日发射这枚史上最强大火箭。SLS是NASA成立以来开发的推力民调大多数美国人对于重返月球不买账,认为NASA更应该关注全球气候对于探索宇宙空间,美国人的热情一直都不曾消退。从上世纪的阿波罗计划到今天的载人龙飞船,美国从未放弃将人类送上月球和宇宙深处的梦想,甚至制定了2024年重返月球和2030年代登陆火星NASA毅力号明年2月登陆火星,详解着陆的恐怖七分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展示了重达一吨的毅力号火星车将如何在明年2月18日登陆火星。毅力号火星车将被送往火星上一个名为杰泽罗Jezero的陨石坑,去寻找火星曾经存在生命的NASA2035年,将核动力火箭送往火星智东西12月24日消息,虽然核反应堆在地球危机四伏,但在太空的它们可是潜力宝藏。近期,NASA和多家公司进行沟通,拟开发由核裂变及核聚变作为动力的星际飞船,目标是在2035年前,核航天科技集团建成首个黑灯工厂,产能提升23倍IT之家3月19日消息根据中国航天报消息,日前航天科技集团四院首个夜间无人值守的黑灯工厂在航天科技集团401所建成。该工厂使用大量数控机床加工中心,通过传送带运输加工品。官方表示,里程碑!人类首次发现银河系超高能宇宙线源存在证据IT之家4月3日消息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日,中日合作西藏AS实验观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弥散伽马射线辐射,最高能量达957TeV,接近1PeV(1000万亿电子伏特)今晚双星伴月天文现象将组成笑脸,天气晴好地区肉眼可见IT之家3月19日消息据新华网,今晚天空中将出现火星毕宿五月球双星伴月现象。届时,三者会在西方天空组成一张红眼笑脸。只要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凭借肉眼即可欣赏到这幕神奇景象。I旅行者2号进入星际空间,3万年后离开太阳系12月11日消息,据TheVerge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于当地时间周一宣布,旅行者2号(Voyager2)探测器已经通过了日球层,进入星际空间。旅行者2号也因此成为人类史上美宇航局探测器发现小行星贝努表面可能存在水北京时间12月12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透露,该机构近期抵达小行星贝努并展开考察的美国宇航局起源,光谱解译,资源识别与风化层探测器(OSIRISRex)探测器已经在这颗小行星
NASA宣布10名新的宇航员候选人,未来目标飞往月球IT之家12月7日消息,今天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了最新一期宇航员候选人从2020年3月向该航天局提出申请的12000多人中选出了6名男子和4名女子。一旦他们接受训练并成为正式行星科学家发现火星上的ArabiaTerra地区曾有水存在IT之家12月4日消息,作为北亚利桑那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者团队的一员,北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生AriKoeppel最近发现,火星上一个名为ArabiaTerra的地区曾经存在水NASA好奇号火星车又自拍,传来新的全景图IT之家12月4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又拍下了一张令人惊叹的自拍照,周围是火星上广阔的岩石地形。这张全景图由81张单独的图像拼接而成,在2021年11月20日拍摄,这一天NASA授予蓝色起源等近27亿元合同,支持建私人空间站12月3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宇航局(NASA)授予三家公司开发私人空间站的合同,以便为国际空间站退役做准备。NASA宣布,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旗下太空科学家成功绘制出火星的浅层地下结构,发现其30亿年的历史IT之家11月28日消息,NASA火星探测器洞察号此前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火星地下结构数据,让我们第一次详细了解这颗红色行星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然而,该数据并不完备。近日,一组科学家通过全球首台华米展示可覆盖全身的便携式MRI核磁共振设备IT之家7月13日消息在今天下午的华米科技NextBeat大会上,华米还透露其投资的团队正研发全球首款能覆盖全身的便携式MRI核磁共振设备。IT之家了解到,该核磁共振设备1。5米高深度学习让核磁共振时间缩短一半给图像降噪,获百万美金大奖据国外媒体TechXplore报道,由生物医学工程助理教授里兹万艾哈迈德教授(BiomedicalEngineeringAssistantProfessorRizwanAhmad)Nature年度科学十人十事出炉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上榜,新冠疫情相关占5项Nature一年一度的十大科学人物十大科学事件来了。今年的科学界,依旧精彩纷呈群星璀璨AlphaFold2震撼整个生物学界中美火星车先后成功着陆疫情之下疫苗和新变种研究还在加速推进中国科协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IT之家12月23日消息,中国科协日前印发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十三五期间,科技馆体系建设总体态势良好。全国从分子层面雕刻肌肉新数学模型预测锻炼肌肉最优方式9月6日消息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对于颜值和身材的追求无比狂热不露脸的腹肌照,健壮发达的肱二头肌胸肌,分分钟让人沉沦。无论是出于塑形减脂,还是保持精神活力的目的,健身都成为了大众参与较延迟低至3毫秒麻省理工新研究,在肌肉内植入磁珠控制假肢8月19日消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一种控制假肢的新方法,通过在肌肉中植入小磁珠精确测量肌肉收缩的长度,并将这种信号反馈给假肢,来实现对假肢更精准的控制。经过测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