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延迟低至3毫秒麻省理工新研究,在肌肉内植入磁珠控制假肢

  8 月 19 日消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一种控制假肢的新方法,通过在肌肉中植入小磁珠精确测量肌肉收缩的长度 ,并将这种信号反馈给假肢,来实现对假肢更精准的控制。
  经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利用这种方法传感器最低可以感受到肌肉 37 微米的收缩 ,这个长度与人类头发丝的直径相当,并且信号延迟只有 3 毫秒 ,比传统上利用肌电信号控制假肢的方法要更加精确。
  这项研究于 8 月 18 日发表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Robotics 上,论文名称为 Magnetomicrometry。
  论文链接: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6/57/eabg0656一、让传感器知道肌肉在做什么,控制假肢能更精准
  对于穿戴假肢的截肢者来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像控制自己本来的肢体一样自然地控制假肢。
  目前有两种较常见的可以让截肢者自由控制假肢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将电极连接在皮肤表面获取肌电信号,这种方式对假肢的控制有限,并且还不够灵活。另一种方式是将电极植入肌肉以获取肌电信号,尽管这种方式对假肢的控制相对上一种会更加准确,但是需要进行手术植入且价格昂贵。
  然而不管是以上两种方式的哪一种,都是基于肌电信号来作出反应,而不是实际的肌肉变化。"当你使用肌电信号控制假肢时,你得到的只是大脑告诉肌肉应该怎么做的信号,而不是肌肉的实际动作。"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 Cameron Taylor 说。
  研究人员想,如果传感器可以感知到肌肉正在做什么,那么应该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假肢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决定将成对的磁铁植入到肌肉中,通过测量这些磁铁的运动来计算肌肉收缩的程度和速度,以此来控制假肢的运动。这种方法被他们称作 Magnetomicrometry(MM)。
  ▲ Magnetomicrometry 工作原理示意图二、新技术能感知 37 微米的肌肉收缩,延迟只有 3 毫秒
  研究人员将直径为 3 毫米的小磁珠成对的植入火鸡的腿部肌肉,每对磁珠之间的距离为 3 厘米,他们发现如果离得更近的话,磁珠就会相互吸引而改变位置。
  磁珠植入好之后,研究人员用自己的算法对 MM 进行了测试,他们将一系列磁性传感器放到火鸡腿部外侧,发现传感器感知磁珠位置变化的精度可以达到 37 微米。并且,他们移动火鸡的踝关节时,可以在 3 毫秒内得到测量结果。
  "我们希望 MM 能取代肌电信号,成为将神经系统与仿生肢体联系起来的主要方式,因为我们可以利用 MM 获得更高质量的信号。"论文作者之一 Hugh Herr 说。
  为了让截肢者控制假肢,这些测量结果会被输入到计算机模型中。该模型根据截肢者剩余肌肉的收缩情况来预测其希望进行的动作。这种策略引导假肢按照截肢者希望的方式来移动,与他们想象中的肢体位置相匹配。
  Hugh Herr 说:"通过 MM,我们可以直接测量肌肉收缩的长度和收缩速度。然后通过我们对肢体的数学建模,可以计算出要控制的假肢的目标位置和需要移动的速度,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控制器就可以控制这些关节。"
  ▲ 通过测量肌肉收缩控制假肢动作三、小磁珠一次植入终生有效,还能帮中风患者恢复行动
  研究人员称接下来的研究将围绕膝盖以下截肢的患者开展,另外他们还设想将用于控制假肢的传感器固定在衣服、皮肤表面或假肢的外部。
  研究者还提到 MM 最大的优点是微创,只需要一个很小的伤口就可以将小磁珠植入到肌肉里,并且这些珠子可以终生保持原位而无需更换。因此,这一方法的成本较低,并且相关监管机构也不会有太多监管障碍。
  除了控制假肢之外,研究者说 MM 还有其他的用途,比如它可以通过"功能性电刺激技术(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来改善患者对肌肉的控制,这种技术现在可以用于帮助脊髓损伤的患者恢复活动能力。MM 的另一个可能的用途是引导机械外骨骼,将它连接到脚踝或其他关节,可以帮助中风或其他类型肌无力的患者更好的行动。
  结语:仿生假肢技术层出不穷,何时能够商用?
  目前仿生假肢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前不久麻省理工学院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开发的靠空气驱动的软体机械手,既能让穿戴者精确控制假肢,还能拥有触觉。再比如今年四月份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让截肢者可以通过大脑信号控制假肢。
  不过这些技术目前都是存在于实验室中,离落地商用还有不小的距离 。

我国首套冰川实时监测系统成功研发集成气象地震等模块,4G传输IT之家11月1日消息,根据武汉大学消息,该校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野外观测研究站(简称玉龙站),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套世界最大捕碳机启用每年可从空气中吸入4000吨二氧化碳IT之家9月10日消息世界上最大的直接从空气中吸走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地下的Orca工厂周三在冰岛开始运营。专门从事直接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的瑞士初创公司ClimeworksAG与缓解全球变暖危机国外公司从空气中直接吸收二氧化碳冷却地球想象一下现在是2050年。当你来到一片荒漠,穿过阳光炙烤的灌木丛,道路两旁只有几个早已废弃的抽油泵。然后,你看到一座闪闪发光的大型建筑从平坦的地面上拔地而起。这里的土地像一面巨大的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珠穆朗玛峰氧气增多和冰川消融北京时间11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珠穆朗玛峰正在面临着新的危机高海拔空气正在吸收更多的氧气,大型冰川正在快速融化消失1傍晚时分,一朵白色云彩漂浮在珠穆朗玛峰顶部。尽管中国碳卫星获取首个全球范围内的碳通量数据集IT之家8月14日消息据新京报,记者今天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获悉,科研人员基于中国碳卫星(TanSat)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世界气象组织2010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十年IT之家12月4日消息12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称2010年至2019年的10年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报告指出,2019年(1月至10月)的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科普做了那么多年的仰卧起坐,到底哪错了从小学就在做的仰卧起坐真的会让人瘫痪?仰卧起坐可能导致瘫痪,虽然可能只是极端案例。曾经有一条消息报道,台湾某男子在进行仰卧起坐后,发生了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这样危险的情况。医生检查诺贝尔奖干细胞技术首次人体试验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每个人都知道这很难。帕金森病呢?同样很困难。阿尔兹海默症可以吗?可能也不行。但是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应该是可以用干细胞技术治疗用机器大脑操纵活线虫运动,微型机器人新研究登Science子刊给一个活体生物躯体注入机器的大脑,然后人为控制该生物的行为,已经从科幻片走入现实世界。今日,国际机器人学术顶刊ScienceRobotics上最新发表的一篇新论文,描述了一种用机器好吃懒做是种病?没错,我病了IT之家2月28日消息好吃懒做谁都会,但可能这还真是种病。近日一条新闻讲的是来自浙东的赵先生,33岁,身体健壮,工作积极,颇受单位及亲朋好友的好评。不知怎的,精明要强的他渐渐变了个10项最为奇怪的医学研究精液注射皮肤,喝自己的血北京时间11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历史医学文献中充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研究和骇人听闻的实验,放到今天,这些研究和实验几乎肯定不能付诸实践。举例来说,在20世纪初,罗马尼亚的法
坐高铁照X光?专家无稽之谈IT之家7月11日消息近日网上出现了一篇名为高铁确实辐射严重,未婚女性少坐的文章,文章称坐高铁照X光。据科技日报报道,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主编同济大学教授孙章就对此谣言好奇号火星车例行体检,发现车轮破了个洞北京时间1月18日消息,火星地表崎岖不平布满石头,会对好奇号火星车的车轮造成一定损坏。作为例行体检的一部分,好奇号本周拍摄了数张车轮的照片。大多数照片都表明好奇号车轮没有大碍,但其白垩纪的出租车中外科学家发现琥珀中伪蝎搭车鸟类今日,中加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琥珀中发现了极为罕见的携播现象,一类叫伪蝎的蛛形纲动物会搭车鸟类,该研究成果在专业学术刊物地质学报(英文版)在线发表。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美国科研人员利用AI模拟创造一个宇宙,用时仅几毫秒IT之家6月30日消息日前,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贝克利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通过AI模型制作全球首个AI宇宙三维模拟器,这一模拟器可以在几毫秒的时间里完成模拟生成一个宇宙。据了解,这宇宙可能记得每一次引力波事件北京时间6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可能会在引力波事件过去很久之后还记得它们,引力波是十分微弱的时空涟漪,人类直到最近几年才探测到它们,在引力波经过之后,它们可能会留下一个宇宙是如何诞生的?量子理论研究取得进展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宇宙是如何诞生的?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通过某种量子机制,比如量子隧穿效应,诞生于虚无之中。在上世纪80年代,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宇宙神秘射电信号IT之家9月5日消息根据科技日报的报道,本月4日,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项目部的消息称,FAST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多次重复爆发,捕捉到目前全世界已知数量最多的脉冲。以下是中夜空中最亮我心的星!这些小行星都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IT之家10月18日消息近日,一颗代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这一命名是为了纪念已故中国天眼FAST的创始人南仁东,人民日报今天发文为我们梳理了在太空中那些以中国人命致敬天眼之父,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IT之家10月15日消息今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首次公布南仁东星国际命名公报,正式将国际永久编号第79694号小行星命名为南仁东星。本次命名仪式在贵州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焕发新春一架有124年历史的天文望远镜将重新投入使用IT之家12月9日消息据新西兰媒体RadioNewZealand消息,明日天空慈善信托基金会日前宣布,准备将一架美国天文学家PercivalLowell用于火星研究的天文望远镜Br欧航局高级顾问Mark相信韦伯望远镜可以按时发射北京时间11月4日消息,今天,2018腾讯WE大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基普索恩((KipThorne))丽莎兰道尔蒲慕明等全球顶尖科学家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在大会举行前夕,欧洲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