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姜春华教授截断扭转大法

  姜春华(1908~1992年),字秋实,汉族,江苏南通县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奠基人。先生自幼从父青云公习医,18岁到沪悬壶,复从陆渊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声医林,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还受聘为《华西医药》、《北京中医杂志》、《广东医药旬刊》、《国医砥柱》等杂志的特约编辑。
  先生学识渊博,敢于创新,诸凡经、史、子、集,无不披览;历代医学论著,更为悉心研究;还广泛涉猎哲学、心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现代科学各个领域。先生的学术特点为"撷采百家,融贯古今,拓展新路,重在实效"。主张"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活用成规,创立新规"。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提出"截断扭转学说",在中医临床治疗学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认识疾病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提倡既要为病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的独特创见。先生早年著有《中医基础学》、《中医病理学总论》、《中医诊断学》;建国后,著有《中医治疗法则概论》、《伤寒识义》、《姜春华论医集》、《历代中医学家评说》等10余部著作,其中《肾的研究》一书,在日本曾被二度翻译,流传国外《活血化瘀》一书,被日本学者认为"为现代医学开辟了新的视野"。先生发表论文200多篇,部分论文被国外医学杂志所载。
  1965年先生应巴基斯坦传统医学会邀请,赴巴访问并作了学术交流。1990年被中央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必须继承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1年被国务院认定为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批准享受特殊津贴待遇,表彰先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截断扭转学说
  一.学说从何提出
  早在七十年代末期,先生在《新医药学杂志》发表了"叶天士的温病、杂病的理论与治疗"一文,大胆地阐明了防治温病要截断的新理论,对叶天士学术思想进行了评析。先生认为:"叶氏关于温热之邪由口鼻而入,伏于膜原之说,乃脱胎于吴可之《温疫论》;而风邪上受,用轻清之贴,……其冬温伏于少阴肾,则来源于喻嘉言《尚论后篇》,治法则多为自创。"
  《温热论》说"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因为人的生理都是相同的,不论病伤寒也好,温病也好,人的营卫气血都是一样的,不过因为病种不同,表现不同,则治法亦异。伤寒有"风伤卫、寒伤营"之说,而温病则先入于肺,以卫气通于肺,营气通于心,因"逆传"之故,又可见到心营的症状,实即病的进一步发展,由此确立了温病卫气营血分证。前人说伤寒"邪在太阳,必恶寒身热,为阳郁不伸之故,而邪未化热,传至阳明其邪化热则不恶寒,始用凉解法",这是伤寒与温病发展的经过不同,温病恶寒甚暂,或开始即热高,伤寒则开始恶寒不热(非无热,但热不高)。所以叶天士说:"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其实伤寒恶寒也在皮毛,因为风寒自皮毛而入,故不涉及肺,然照进推论,皮毛为肺所主,亦可由皮毛入肺,所以不说入肺者,以不见咳嗽、胸闷、气急诸证之故。因为邪的原因,一是风寒,一是温热,寒温不同;一在皮毛,一在肺气;一则化热慢,一则化热速;一则即见手三阴证,一则先见足三阳证;发展过程与表现症状各异,因之治法也就不同,一则开始用辛温,一则开始用辛凉。
  《温热论》说:"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先生认为:既然用了辛凉散风甘淡驱湿,病应该好转,非惟不见好转,反欲入营,是药没有对病起作用。先生看过清代许多名医医案,治疗温病过程中常险证百出,令人怵目惊心,其效果之所以不佳者先生非常感叹地说:"正是受此老用药轻淡如儿戏之教"。近年来,治大叶性肺炎用鱼腥草、鸭跖草之类清热解毒,不用卫分气分之说,疗效很高,过去肠伤寒用银翘、桑菊、三仁等,效果亦差,有人不分卫气营血步骤,开始即用大黄、黄芩、黄连,疗效亦高。
  《温热论》又说:"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先生认为:此等药用之何益,与"病"何关?其云战汗,若望不着怎么办?为什么不采取措施,使其在气分解决?
  《温热论》又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先生认为:当病之开始用药得力,即可阻遏病势,或击溃之,不必等"到气才可清气",也不必到后来才用犀角、羚羊。因为开始用辛凉轻贴,往往错过治疗机会,如果及早用些真能"治病"的药物,则病可早愈,大可不必受"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的警诫!
  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全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正确反映了温病发展的规律,所以为后来医家所重视。先生认为:但是医者的作用,不仅在于认识疾病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截断或扭转疾病的发展,使之即在本阶段而消灭之,否则,听其自然发展以至于死亡,那么这种医生还要他何用?我们不仅要认识温病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更重要的是掌握这一规律,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治好疾病,防止其向重症传变。
  先生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中医学术界的重视,有的推崇备至,有的表示赞同支持,也有的提出商榷,还有为叶天士喊冤,一时热闹非凡,各抒已见,形成争鸣的局面。为了尊重真理,维护真理,先生再次著文《时代要求我们对温病要掌握截断方药》,着重提出:个人观点尽可以不同,但疗效应该是个衡量标准。治病不在言论,重在实效。我们不要把叶氏当作偶像顶礼膜拜,不要把他治疗温病的经验当作顶点,要学习白求恩同志那种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摆脱唯心主义的顶峰论。
  二.学术的继承与发展
  截断理论的核心,是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方药,直捣病巢,祛除病邪,快速控制病情,截断疾病的发展蔓延,以求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这一核心思想,在继承祖国医学传统理论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先生常言,治急性病贵在早期截断。强调截病于初,采用"迎而击之"之法,一方面可以控制病邪蔓延深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若因循失治,则病邪步步深入,进逼五脏而致病情恶化。这是先生继承《内经》"上工救其萌芽"思想的具体发挥。
  先生善于吸取前贤各家之长,予以阐明与论证,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如金张子和在《汗下吐三法赅尽治病诠》说:"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何也。"先生对此颇为推崇,用汗、吐、下三法,以快速祛除病邪。又如吴又可认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提出疫气、疠气、异气、杂气是疫病之原。又说:"惟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一。"吴又可在病原学方面作出的贡献,先生表示赞赏。对杨栗山治温病之厥逆,主张仍用苦寒解毒大清大下,认为是"伟大的见解"。刘松峰在《松峰说疫》说:"所以瘟疫用药,按其脉证,真知其邪在某处,单刀直入批隙导窥",在治疗上强调单刀直入祛除病原,是果断的决策。诸贤的论述对先生的学术思想的形成有启迪的作用,先生的"截断学说"是诸贤论述的补充与发展。
  三.急症创快速截断
  "急症创快速截断"是先生在学术上提出的独特的创新观点之一。急症是指温病或某些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危重症状和病证,它具有发展快、变化速、来势凶、病势重、威胁大等临床特点。急症的表现在于"急",因此治疗手段要求"速"。大胆使用截断方药,救急截变,快速控制病情,阻止疾病的发展蔓延,在急症治疗学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清热解毒是重要的截断方法。急性热病主要特点是有热有毒,邪毒侵入,热由毒生,病毒不除,则热不去,必生逆变。临床虽有宣透、清气、化浊、清营、凉血诸法的不同,但清热解毒总是交织其中。先生指出:用清热解毒要掌握两个法度:一是早用,在卫分阶段即可加入清热解毒之品;二是重用,量要大,贴要重,甚至可日夜连服2-3贴,这样才能截断病邪,这对把好气分关,尤为重要。先生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银花、连翘、苦参、鸭跖草、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穿心莲、四季青、知母、鱼腥草、紫花地丁、野菊花、龙胆草、青黛、茅根芦根等。先生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认为本病多系表里俱热,瘟毒燔灼,耗血动血劫伤心肾所致,早期也并不因表邪已经透解而不再逆传。诚如杨栗山在《伤寒瘟疫条解》中说:"凡见表证,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断无再发汗之理",故应及早使用大贴量的清热解毒截断方药,直折伏遏之温毒,则不仅身痛、发热、恶寒等表证可除,而且可由发热期超过低血压期、少尿期,直接进入恢复期,使病程阻断或缩短。先生还认为:发热的高低、热程的长短,直接影响病情的进展和转归,因此,重用清热解毒及时控制高热,是截断病情发展的关建。
  通腑攻下是治疗急症快速截断的重要手段。《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攻下法就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直捣黄龙,引而竭之,截除病邪;使停留蕴结的宿食、燥屎、实热、冷积、闭血、痰结水饮等下泄出,因此是快速截断的重要手段。先生临床撤擅用通腑攻下法治疗危重急症。如脑溢血痰热风火内煽,阳闭便秘者用涤痰通腑法,急下夺实,截断传变,每能使风火痰热随便而泄,清窍得清,神志复苏,转危为安。冠心病心绞痛便秘者用通腑法能截止心绞痛,预防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用通腑泄浊法,取得明显效果。又如先生常用通腑攻下法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斩关夺将,荡涤腑实,疏通壅滞,通则不痛,常使痛随利减,随泻随安,立收截断病邪之效。至于温病下不嫌早,吴又可认为:"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温邪以祛邪为急,逐邪不拘结粪","急症急攻"。一日有三变,而三易其方。治病常用下法,擅用大黄一物,称"得大黄促之而下,实为开门祛贼之法。"先生治疗重症肝炎,茵陈蒿汤中大黄可用至30g;治疗中毒性肺炎、乙脑、败血症等病,凡邪热鸱张,大便不畅者,先用大黄12g于复方之首,使垢粪泄下而热退神清,阻截传变。实践证明,对温病早用攻下逐邪,经得起临床重复。
  凉血化瘀在急性热病过程中,应及时采用。先生认为:邪初入营,一方面仍宜重用清热解毒,一方面及时采用凉血化瘀,不必坐等入血分后再"凉血散血"。这样可增加截断病变的希望,避免血分危症的出现。如流行性出血热,容易出现气营两燔而很快内陷营血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出现休g昏迷,甚至衰竭死亡。有报导在发病早期,就用苦寒活血化瘀的丹参治疗,36例单纯早期患者中32例越期中89%;而已出现低血压休g者再用丹参,32例中晚期者仅16例,占5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而且早用丹参的病死率从11.9%下降到4.3%。这就说明邪初入营早用凉血散瘀,不仅不会引邪入血,反能截断病邪于气营之间,不再深陷搏扰血分。
  凡血脉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所产生的瘀血证,可出现急症体征。如疼痛,其痛固定不移,尖锐状如针刺,甚或绞痛剧痛,当用活血化瘀止痛方药,头痛、胸痛用血府逐瘀汤,腹痛用膈下逐瘀汤,截止疼痛颇验。又如出血,也常是瘀血的见症,所以唐容川曾说:"故凡吐血,无论清凝鲜黑,总以去瘀为先"。先生经验,治瘀血之大出血者,如吐血、咯血、便血、崩漏等,用活血止血方,生地、当归、丹参、赤芍、丹皮、桃仁、三七、蒲黄、白及、茜草根、地榆、茅根止血截红,其效如神。
  降戢平逆应急顿挫,常能使症状迅速缓解。凡呃逆、呕吐、哮喘、咳嗽剧发不已,患者也非常痛苦。先生常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平呃、止呕、定喘、截咳等药。如平呃重用芍药、甘草、刀豆子,止呕重用代赭石、旋覆花、沉香曲;定喘常用合欢皮、佛耳草、老鹳草;截咳常用南天竹子、天浆壳、百部,每多效验。先生的截断方法颇多变化也很灵活,我们仅举其大要,亦可看到它在中医急证临床应用中的广泛性与重要性。
  四.沉疴善分层扭转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在治疗上应有先后缓急,分层扭转的步骤。如先生曾治一败血症患者,高热后休g、昏迷、血压下降,四肢厥冷,额汗如珠,苔黄,脉沉微欲绝,身现紫斑,诊断为热毒蕴脑,真元欲绝,予以独参汤加安宫牛黄丸研冲鼻饲。二日后,患者神志复苏,血压回升,额汗止而身热反甚,气促,苔黄舌红,脉数。先生认为,正气渐能与邪抗争,热毒真象显现,遂用清瘟败毒饮去犀角、桔梗。服药一周后,热度退清,紫斑全消,惟觉疲乏口干,舌红脉缓,改用增液汤加太子参善后。该案先予益气固脱,芳香开窍,继用清热解毒而清气血,终以养阴益气收功,分层扭转,次序井然,效如桴鼓。
  沉疴重症往往出现虚实错杂,虚证中夹有实证,实证中夹有虚证,或上实下虚,或上虚下实,治疗时更应善于多层次、多向性的分层扭转。先生对肝硬化腹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本症治疗的攻补两法,"但不偏执一端。前人有专主攻法和专主补法两种治疗方法,如《千金方》、《外台秘要》所收载的肿胀诸方,大率为逐类。张子和亦主张攻逐法,以为臌胀是病,治病不得用补,当攻逐其病,病去则正复,虽有虚者无须用补;此是张氏不知臌胀是症而非病,腹水是病理产物而非病之实质。也有些人见到攻逐法仍有复发,亦有累攻不下,且见虚证,遂以体虚为主,主要由于脏器之虚,故专主用补。如朱丹溪等则以补为主,认为臌胀由虚而起,攻逐取快一时,复发难疗,此是朱氏以人体脏腑之虚为主,而不知病由于肝之实质病变。这些都是片面之地各执一端,不是辨证的方法。先生指出:本症病在肝脾,采取滋肝和营,健脾利湿,软坚消积为基本疗法,对于腹水病人,根据具体情况加入攻药补药。虚者先补后攻,使病者能胜攻时用攻;实者先攻后补,使病者腹水排除后能够巩固。虚中挟实,实中兼虚则攻补兼施。如先生曾治一肝硬化腹水继发感染病例。患者高热身羸,黄疸色晦,腹大如瓮,脐眼突起,青筋暴露,气促口渴唇紫,尿闭便秘,苔黄舌0g、黄芪30g、白术30g、银花30g、连翘15g、虫笋15g陈葫芦15g、丹皮9g、茯苓15g、川黄连6g、牵牛子6g、炮山甲15g、商陆3g、槟榔9g、桃仁9g、赤芍9g、车前子15g、枳壳枳实各6g、另用生白萝卜五斤捣烂取汁浸脚。患者用此法方五日,泻下垢粪甚多,小便通畅,热度渐退,臌胀已消大半,患者家属及病友惊喜不已。先生所拟复方包含了五层组合,即益气扶正、清热解毒、凉血破瘀、逐水消膨,理气消壅。此五层分头并进,方大有序,繁而不乱。先生说:肝硬化腹水或肾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例,常可见气虚、血瘀、水聚、热毒、气滞等错综复杂的病机,如单治一头,势单力孤,往往顾此失彼;而数法并用。能兼顾全局,多向性的分层扭转,始可使患者转危为安。
  五.辨病辩证是截断扭转的基础
  中医自古以来就重视辨病。徐灵胎强调"欲治病者,必先识病名,… …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所以截断与辨病的关系,就是要认识掌握某种疾病的病源和特征,从而选择能截断病因和病原的特异性针对措施。例如发热咳嗽,可见于感冒、肺炎、肺脓疡、肺结核、肺癌。感冒需解表;肺炎需清热解毒;肺脓疡要消痈排脓;肺结核更需加强杀虫抗痨以截除病原;至于肺癌如何处理,不正是需要研究截断扭转的特效方药吗?又如浮肿是肝病、肾病、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治好了浮肿,不从根本上扭转肝病、肾病、心脏病的病势,浮肿还是要发的。各种病有各种病的特殊性,所以截断要首先辨病、定因、定位,掌握该病的发展规律和转归,截断扭转才能有的放矢。
  不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得病季节不同,疾病反应于外的证候也就不同。而且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和体征。因此,截断扭转要与辨证结合,既有辨病的针对性,又有随证变化的灵活性。诚如徐灵胎所说,"凡症之总者谓之病,而病心有数证";"有病同证异者,有证同病异者,有证与病相因者,盖合之则曰病,分之则曰证"。一般说来,"证病相因",辨病与辨证是可以统一的,截断扭转也能体现病与证的有机结合,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如大黄能治疗多种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有快速截断的作用,看起来是辨病,实则上是针对病机的"瘀",用大黄去菀陈cuo,瘀去血止,正是抓住了"证"的实质,直中症结所在。至于"病同证异者"先生常用的方法是在辨病截断方中加入辨证用药;"证同病异者"则以辨证复方为主,加入治病原的辨病截断药。所以说:辨病辨证是截断扭转的基础。
  六.先证而治是截断扭转的重要措施
  自《内经》即有"上工治未病"之说,《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这是十分明确的"先证而治"的思想。先证而治,就是先要掌握疾病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料知预后超前一步,在相应的证出现之前预先落实治疗措施。先生把"先证而治"与"截断扭转"的思路结合起来,引伸运用于温病急症与重病沉疴的治疗,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例如,特殊病原体引发的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势凶猛,传变迅速,并不因为初起有表证解表透邪而病不内传。先生主张早期重用清热解毒,先清里热,药先于证,直折瘟毒;若有气分见证瘟邪势必入腑内结,因此不管是否便闭,先用通腑攻下,急下存阴,同时也使邪有出路,这也是"温病下不嫌早"的思想。根据先生的经验和一些临床单位的报道,流行性出血热在气营阶段就早用丹参、生地、赤芍、丹皮等凉血活血破瘀,能提高疗效,越期恢复,缩短病程,使DIC进程中断或减轻,防止昏迷休g。实践证明,对重症温病不能仅仅见症辨证,因证施治,按步就班,因循等待,尾随其后;必须要有预见性地先发制病,药先于症,这样不但不会引邪入里,反能主动迎头痛击,顿挫病邪,阻断截止疾病的恶化。先生常说:看病不仅要从"有"处着眼,还要从"无"处推想。
  七.选择特效方药是截断扭转的重要手段
  如何寻找选择特殊方药呢?这就要博览群书,由博返约。先生介绍《外台秘要》特效方时说:"看书中一病有几症,每一证有几方,一方中有哪几种药,几张方子中共同用的有哪些,哪些是十方中必用的,以多用常用为有效。如果一方只有一药,这药也是重要的。因为前人集验,不验不灵,单独一味,无所假借,必有特效才加收录,再看全病方贴,哪些病是常用,哪些是少用;哪一些药是主药,哪些是辅佐兼治之药,用统计处理得出专病专方专药,治病常有特效。"目前西医无特殊疗法的病,中医古书中却有不少截断扭转的奇效方药,关键在于发掘整理。其次,民间单方、草药也是搜集特效方药的重要途径。先生认为:单方草药有时能起沉疴顽疾,还能应急救变。明朝方隅在《医林绳墨》中就曾指出,有些官药(常用中药)治黄疸不如草药有效,先生赞赏这个说法,因此在处方中也常用草药。清赵学敏《串雅》中根据民间走方医的特点,提出了"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用药"下咽即能去病",体现了快速截断思路。《串雅》的"截药门"中载有很多截断方,如"截头痛风"方用香白芷、川芎、甘草、川乌、细辛、薄荷汤调服。"治头痛方":川芎、沙参、蔓荆子、细辛,水煎后加黄酒调匀服,临床用治剧烈的神经性头痛,确有截病止痛奇效。《串雅》的"起死门"、"保生门"、"奇效门",介绍了多种危重病症的急救措施和独特的方药,这对我们如何搜集民间单方、秘方、验方,选择使用截断扭转的治法,深有启迪。所以说掌握特效方药是截断扭转的重要手段。

茶情酒意,各有千秋在中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情酒意之间,存在着浓浓的情意。茶和酒之间却又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茶提神丨酒助兴茶和酒,对神经中枢都有一定兴奋作用。但是,两者的结果却不一样。茶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天之红闪亮上海滩5月10日至12日,为期3天的2021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启动。中国品牌日活动由国务院发改委等单位牵头举办,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聚力双循环,引领新消费为主题。博览会设置中央母亲节为妈妈泡上一杯茶母爱,如五月的骄阳,温暖而执着如遍地的绿茵,渗透在每个角落。母亲用她最美的青春,抚育着孩子的成长,而把岁月的痕迹,悄无声息地留印在自己的身上。母亲节相比起母爱的博大无私,孩子们的回跟随CCTV1,沿着高速看中国五月五日,立夏日的黄山,水丰林茂绿浓红稀,游人往来如织。CCTV1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黄山胜境,探幽徽州非遗,现场直播祁门红茶的非遗技艺展示。祁门红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传承夏天消暑,吃冷饮or喝热茶?立夏即至,接着就要进入炎夏。在高温闷湿的酷夏,人的生理机能会大受影响,常常会出现下面的现象消化功能相对减弱失水过多容易燥热中暑肠胃不适感冒空调病等等其他问题。很多人一听到夏天,心里红茶里的宝贝藏在哪儿?众所周知,各类茶叶的原材料都是茶树鲜叶。绿茶通过高温杀青烘干,控制酶促转化,尽可能地保持了鲜叶里叶绿素的成分,所以成茶和茶汤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绿色。而红茶是通过萎凋揉捻发酵,烘干,通国际茶日,相约杭州,天之红邀您共饮好茶5月20日,仅因为谐音,成了无人不晓的网络情人节其实5月21日才是个重要节日,您知道吗?2019年11月27日,由中国发起的国际茶日提案获第7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时间就定为每年的5问茶记在天之红祁红博物馆品茶前些天,曾去文创小镇参观了天之红祁门红茶博物馆。见博物馆二楼,设有大大小小的茶室四五间,用来接待讲学营业,是专门为那些一心想喝到好茶,又想学到泡茶技艺,还想体会喝茶之乐的茶客们准备父亲的茶杯印象中,父亲的身体一直非常硬朗。母亲去世后独居老屋十几年,总不愿麻烦子女,态度坚定又固执,一直到八十多岁,最后重病卧床。自春节间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到去世有五个多月,期间请人陪护,子为什么很多冠心病患者的脾气都很暴躁呢?你好!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涉及到心理健康层面。与你分享,供你参考1为什么很多冠心病患者的脾气都很暴躁?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是得了冠心病之后才脾气暴躁,心情不好?还是心情不好,脾气暴躁痛风患者的年龄为什么不断趋向于年轻?文莫比富momo为什么现在痛风患者的年龄不断趋向于年轻?那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创造了,做了,符合痛风产生的生活习惯,与饮食行为。创造了符合痛风产生的条件与内环境。痛风是什
欢迎你,一年级小学生!初次走进校园,就有哥哥姐姐的暖心牵手欢迎你,一年级小学生!8月29日,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举行2021年新生夏令营活动。请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瞧瞧萌娃们在夏令营中欢乐的身影吧!你是几班的呀,我来带你去教室吧!踏进向杲云今天前往这几所学校,调研2021年秋季开学准备工作8月30日上午,区委书记杲云分别前往上海市大同中学上师大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和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调研,听取情况介绍,察看各所学校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修缮改建工作办学特色和近期9月1日起,这些新规定新举措将影响我们的生活!9月1日起,除了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开学,还有一批新法规和新举措将正式实施2021学年少儿住院基金集中参保缴费驾驶证电子化等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在全国分批推行住崇明酒店可享当地A级景区优惠今日仍热字当头,明日迎近年最热开学日今天天气形势没有大变化,依旧是热字当头,预计最高气温仍在高温线35附近。早晚也不凉快,最低气温28。偏南风34级,空气相对湿度8550。上下班天气上班天气多云到晴,2932下班天气方案征集2021年复兴公园公共艺术设计大赛即将揭幕2021年复兴公园公共艺术设计大赛征集方案公共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构筑物发挥的作用,不仅可以提供实际效用,还可以改善景观效果,提升居民黄浦江畔的党史故事毛泽东在半淞园送别的思念黄浦江畔的党史故事毛泽东在半淞园送别的思念000002311920年5月8日,青年毛泽东在距今建园已达103年的半淞园开会并欢送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生。当年毛泽东主持编订的新民学会罕见病患儿带来特殊画展,观众画作震撼!一个以罕见为题的画展近日举行,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爱心人士。画展之所以命名为罕见,是因为作画的都是罕见病患者儿童,他们在和病魔抗争的同时,用画笔写下了心灵之声。观众一边看,一边唏嘘的表一经发现立即查处!这类流动癣疾正被整治!为了追求广告效益,随意在车身粘贴喷涂车身广告在车窗玻璃上贴满广告,影响行驶安全都属违规!这个月,为加强黄浦区流动性户外广告的管理和整治,优化城区环境,维护交通安全,区城管执法局机动一个女工死亡,一位探长来访!探长来访静待启幕!ANINSPECTORCALLS鼓楼西戏剧探长来访9月即将开演伦敦西区三大必看名剧二十世纪中叶最经典的英语戏剧之一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张杨重返话剧舞台鼓楼西剧场七周年大戏01当开学季遇上高温天,黄浦校园已准备好清凉呵护连日来,申城烈日当头,暑气难消,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当新学期开学遇上高温天,中小学幼儿园有什么应对措施和妙招?记者就此走访了黄浦区部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发现学校应对高温天气备足预熊猫车上来了一群小乘客,他们是来上课的作为开学前的最后一课,黄浦外国语小学的学生们30日下午来到巴士四公司的停车场,在滨江一路熊猫车上开展了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孩子们收获了许多知识,纷纷表示,不光自己要时刻牢记,还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