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隔代宠孩子更亲老人咋办?巧用游戏力和地板时间,重建亲子联结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得黑暗。然而,无论是什么爱,过头了都是一种错误:宠爱过了头就是溺爱,放任过了头就是放纵。在孩子的家庭生活中,有一种过头的爱,叫做"隔代宠"。一、隔代宠的两大困惑
  昨天,我的邻居小丽火急火燎地找到我,向我咨询她们家孩子遇到的问题。她垂头丧气的说:哎,自家的孩子,和我一点都不亲,这长大了以后可怎么办啊!
  原来,小丽因为平时工作很忙,家里的小孩从小都是奶奶照顾。现在孩子3岁了,小丽逐渐发现了两个问题:
  a.孩子不愿意和爸妈亲近。
  b.孩子遇到问题哭着找老人,却从不找父母。
  这两个问题不断在小丽的心中翻滚,久久不能释怀。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只要父母顺着他,一切都还好。但如果不顺他的意,他马上就打小报告,要去找奶奶。
  "奶奶、奶奶",成了孩子的口头禅。就连上幼儿园,每次进学校都要哭上半天,孩子嘴里也是念叨着要找奶奶,从来不说要找爸爸妈妈。
  隔代宠,想说爱你不容易
  老人对孩子事无巨细的照顾,一方面帮助父母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是另一方面也为父母带来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隔代教育容易出现"隔代宠"的情况,而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二、隔代抚养为什么容易出现"隔代宠"?
  "隔代宠"并不是小丽一个特例,事实上在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里,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出现"隔代宠",玫瑶老师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母爱"剥夺":父母陪伴和责任感的缺位
  "隔代宠"的出现,最不可忽视的就父母陪伴和责任的缺位。尤其是在孩子生命的前三年,是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亲子关系极其重要的时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孩子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通过日常的照料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为了测试亲子关系在成长中的作用,曾经做过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又称母爱剥夺实验)哈洛用铁丝做了一个"假妈妈",在铁丝妈妈面前放置一个装有奶的奶瓶。同时他又在旁边放了一个用棉布填充、温暖的"布妈妈",但是上面没有任何可以解决猴子吃奶的装置。
  恒河猴实验
  哈洛通过观察发现:恒河猴并不是"有奶便是娘"。
  绝大多数的时间恒河猴会趴在布妈妈身上,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去铁丝妈妈吃奶。
  而在实验的后期,小恒河猴被从从笼子里放出了来后,哈洛发现由布妈妈抚养长大的小猴子出现了孤独和狂躁的现象。他们难以融入种群,甚至不能繁育后代。
  哈洛的实验研究结果,就是向我们证明:
  亲子关系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这三个变量,对满足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至关重要。
  而父母如果在生命的前三年,缺乏对孩子的陪伴,不仅容易出现孩子转向其他照料人,形成与他人的安全依恋,与父母变得不再亲近,还有可能对未来的人格造成重要的影响。老人对子女的"补偿心理"
  "棍棒教育"是老一辈普遍的教育方式,老人们对子女的教育曾经十分苛刻。
  然而这种苛刻的教育在老人的内心多少有些内疚的心理,于是当有了孙辈后,会变得更加溺爱,内心希望借此补偿儿女,毕竟孙辈是儿女的生命的延续。
  老人对死亡的恐惧折射
  每一个阶段我们的人生都会有不同的发展危机,而对老人来说,最大的危机在于对死亡的内在恐惧。这种担心和害怕也会折射到照顾孩子的过程,对孩子的一点点磕碰都会显得十分在意。老人会希望把孩子更好地保护起来,以免受伤导致严重的后果。
  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老人的溺爱和包办代替,形成"隔代宠"的现象。老人的"内在小孩"对过往人生的调整
  如果你家里有老人,就就发现一个现象: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但是心理和行为却越来越像一个小孩,我们经常要像小孩一样"哄"他们。如果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了。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里,老人的这一阶段与第一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老人会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人生,他们的"内在小孩"会开始整合,进行情感的完善和调整。以前对子女教育的挫败和失落感,都希望从照顾孙辈上得到调整和弥补,就会形成格外宠爱孙辈的现象。三、"隔代宠"的利弊分析
  诚然,"隔代宠"随之带来孩子的种种表现,会让许多父母忐忑不安,惶恐不已。那么"隔代宠"就是一定是洪水猛兽和无法弥补伤痛吗?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隔代宠"的正面和反面,了解了利弊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调整更有效。"隔代宠"也有益处:不完全是洪水猛兽
  1.不要一杆子打死"隔代宠":孩子的内在依恋,是安全感的堡垒。
  从前面恒河猴实验的实验,我们已经了解到内在依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孩子和早期抚养人的安全依恋,有助于婴儿感受到温暖、快乐以及信任,使得婴儿有勇气去探索陌生的世界。
  一旦这种安全依恋建立起来,孩子就会知道:无论在摇篮里,或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我都可以依赖家这个"安全基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孩子早期与抚养人的关系。在孩子今后人生里的所有关系,都是基于这种关系上的折射。
  性格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在生命的早期,孩子依恋的对象最佳选择肯定是父母。然而如果父母的陪伴缺失了,那么孩子与爷爷、奶奶或者一个固定的照料者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不仅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也是成长必须的养分。如果连这一层基本的安全依恋都没有了,就像风筝失去了线,谈何成长与飞翔呢?
  2.蓄满水的杯子:有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才有探索世界的勇气。
  孩子不断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像有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杯子被关注、爱、信任和安全蓄满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会更安定和幸福。
  你的被子里有水吗?
  就算和家人分离,(比如刚开始去上幼儿园)难熬的一天把杯子里的水倒空了,而孩子只要想想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就能自己把杯子蓄满。
  内心有安全依恋的孩子,可以从朋友、幼儿园里的生活兴趣,从与新事物新知识互动的过程中,蓄满自己内心杯子里的水,更有勇气迈出步伐与他人交流、探索世界。"隔代宠"的弊端: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极度不平衡
  我们再来讲讲"隔代宠"的反面。其实"隔代宠"是一种不健康的爱,代表着家庭关系的不平衡。玫瑶老师认为"隔代宠"主要有以下三点危害:
  1.家庭中的隔代"争宠":让孩子高兴,而不是让孩子成长。
  隔代宠用老人的话就是:"捧到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5岁的小满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每一次父母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总免不了在旁边插上一些话,"孩子还小,不懂事","宝贝乖,不难过,一会儿我给你买你最喜欢的奥特曼玩具。"经常是父母辛苦教娃,老人却拼命护着。
  "4+2+1"的家庭模式
  以前的家庭,是一个人带多个孩子,现在是一个孩子多人带,新一代的孩子生活在"4+2+1"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父母的爱都投射在了孩子身上。
  大家都争着向孩子表达爱,父母的爱或许会相对理智,而老人的爱却容易失去控制,演变成向孩子"争宠"的心理。其目的是简单地让孩子高兴,却让孩子无法成长。
  久而久之,还会让父母丧失权威,孩子不断向我们挑战规则,消耗了原本可以用来探索世界的能量。
  2."隔代宠"导致养育矛盾升级,造成孩子人格扭曲。
  我邻居的孩子就是从小在"隔代宠"成长起来的孩子。经常是睡觉前父母说不能吃糖,于是孩子哭着去找奶奶。奶奶心疼孩子,就偷偷给孩子塞了一颗糖。
  孩子确实是不哭了,但是长期下来,父母和老一辈的养育矛盾在一点一滴中不断升级,而最终的爆发和争吵就像对着墙上打棒球一样,将会全部回弹在孩子的身上。父母和老人的矛盾有多深,就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和伤害。这会造成孩子人格上的扭曲,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成长。
  3.亲子关系的缺失,不利于未来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父母和孩子是否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和格局。就算老人与孩子的关系有多亲密,父母角色的缺失会是孩子一生的遗憾。
  就像荣格曾经说的:
  母子关系指向融合,寓意亲密;父子关系,指向疏离,寓意规则。
  从父母决定生养孩子开始,就是父母两人一起工作,来保护这个新生儿。受孕时需要父母染色体的交互作用,缺一不可。而在家庭环境中,孩子也会观察父母关系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形成最早的社会关系榜样。父亲还能在生命的初期,就给孩子提供母亲之外的另一个"爱的对象",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四、让隔代宠退位,父母角色很重要,巧用"游戏力"和地板时间,重建亲子联结
  老人的溺爱和包办固然不对,但说到底最核心的问题是父母如何尽快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老人不能代替父母的角色,想要让解决"隔代宠"的问题,父母尤为关键。接纳孩子和自己,放松温暖的陪伴才能让孩子释放出对父母的依恋
  亲子关系的主动权掌握在父母的手里,而不是孩子的身上。虽然孩子的内心也和我们极度渴望着父母的爱,但是却不能有意识地调动自己和父母亲近起来。
  当父母对孩子不再求全责备,过分要求,与此同时,也不对老人心存芥蒂时,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爱,他才会慢慢的释放出对父母的依恋和信任。
  他会明白:自己不需要时刻讨好父母,哪怕做的不够好,父母也不会责怪。那么孩子就能逐渐放下心中的戒备,慢慢与父母亲近起来。
  父母也应该及时反思,总结归纳自己之前做的不对的地方。对一部分孩子成长的原则,仍然坚持应该有的底线,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更温馨的成长空间。"联结-断裂-重新联结",游戏力让亲子关系重新联结
  世上很多的关系,都是在重复上演"联结-断裂-重新联结"。在生命的初期,母婴一体、互相联结。出生后脐带剪断,母子分离,而孩子的泌乳反射会驱使他找到母亲的乳头,母乳和抚触又让母亲和孩子重新联结起来。
  联结-断裂-重新联结
  在往后孩子的成长中,就是不断上演"联结-断裂-重新联结"的过程。而"隔代宠",正是父母和孩子在重新联结的过程中出现了断裂,距离和尴尬随之出现。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力",重新建立起亲子联结。
  1.什么是"游戏力"?
  游戏力(Playful Parenting)是由美国的劳伦斯·科恩提出来的:
  游戏力,是一种基于游戏的亲子沟通方式,是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
  当我们与孩子游戏时,会产生亲密感,让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可以缓解压力。游戏力是一种生命状态,它不仅帮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还可以帮助我们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起亲情和信任。
  2.亲子"游戏力":为联结而游戏。
  对于大人来说,游戏或许意味着消遣,但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探索世界、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核心方式。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心智特点不同,我们与孩子的游戏和联结方式也有所不同。
  a.0~6个月,"镜子"联结游戏,在孩子用手抓住东西前,抓住父母的心。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沉静的观察者,当我们和孩子说话时,你甚至会看到他专心的观察我们的嘴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在我的孩子3、4个月的时候,每次他咿呀学语发出声音,我就会像复读机一样,重复他发出的声音。孩子先咯咯地笑,我也模仿他的声音,也跟着咯咯地笑,孩子也会重复再一次咯咯地笑,最后大家都笑开了花。通过这样的"镜子"游戏,孩子会觉得我们能读懂他的语。孩子们知道我们赞善他的努力,相信他能合作。那么我们也就牢牢抓住孩子的心,建立起了早期很好的亲子联结。
  b.6个月~1岁,有目的的互动,开始双向交流。
  开始爬行和学步的孩子,探索范围更广,主观能动性也更强。看到感兴趣的物品,他们就可以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前去探索。在这个阶段,亲子联结的重点是与孩子开展有目的的互动以及双向的交流。
  球类游戏是这个阶段非常实用的游戏,因为球类圆形的特点,可以滚动起来,这会促进球类游戏时孩子与父母的双向互动。
  双向交流和互动
  比如说,孩子把球滚了过来,我们回应孩子说:"呀!宝宝把球滚过来了!"(描述孩子的动作)接着我们再把球滚回给孩子,这样一来一回的互动模式,就是一个完整的"双向交流"。
  我们可以在互动中调整球滚动的远近,如果球滚的太远,孩子会失去够球的信心;如果太近,孩子觉得没有太容易,没有意思。这也是我们在互动调整中和孩子保持双向的交流。
  在这样的游戏过程里,我们通过眼神、动作、语言及时的回应孩子,亲子之间的联结就会被自然建立。他们会认为父母是一个可以被信任的人,自然就会与我们亲近起来。
  c.1岁~3岁,在互动中"镜像模仿",积极陪伴,必要时给予及时鼓励和帮助。
  孩子1岁后,他们的运动计划、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且有着超强的模仿吸收力。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也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亲子联结的重点在于引导孩子自己做事情,让他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其中一个实用技巧就是:父母可以在互动中通过镜像模仿孩子的语言和动作,这会拉近我们与孩子的亲密感,同时孩子提升做事情的专注力。
  比如说,当孩子在搭积木,我们看到了他将积木搭在一起。我们可以这么做:
  --"我看到了你把积木搭在另外一块积木上面。搭得很高!"(镜像模仿孩子的语言)
  --"我也要将积木搭在另外一块积木上面,搭得高高的。"(镜像模仿孩子的动作)
  在这样互动式的模仿中,孩子会感受到什么?他的感觉是:
  --爸爸妈妈"看到"了我,他们在关注我。
  --我做挺不错的!看,连爸爸妈妈都要学着做。
  --我要搭更多的乐高,我或许还能这样搭.......
  当我们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时,他们会更专注于手头上的工作,并且发挥更多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如果我们还能在孩子搭更高的积木的同时,"静悄悄"地将孩子可能会用到的积木块,少量放在孩子的旁边,这就会更好的排除孩子不必要的干扰,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供孩子自我探索。
  在互动中适时的鼓励和帮助,孩子自然和我们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情感联结。
  3.放下身段,用游戏力预留专属孩子的"地板时间"
  在三岁前,孩子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动作里程碑,学习爬行、独坐、站立、学步。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鼓励父母在家庭里开展"地板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
  地板时间(tummy time )顾名思义就是在地板上开启和孩子的玩耍和互动。在地板时间里,孩子和大人平起平坐,父母跟随孩子的引导进行游戏。
  a.调整到孩子的频道,让孩子主导游戏。
  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开放性的两层柜,(家里的电视柜也可以)在上面放置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
  开放性的蒙氏家庭环境
  如果我们愿意退后一步观察孩子,放下自己先入为主的"引导",我们会发现孩子会主动告诉我们他们想玩什么,如何玩。
  地板时间的设置,可以让镜像模仿互动变得非常自然。我们还能在互动观察中看到孩子的能力,给予适当的示范。
  比如说,当孩子拿起一块木质的拼图开始把玩,他会锻炼到手指与手指之间的精细肌肉抓握的能力,他随意地将拼图放在凹进去嵌板上摩擦,发现拼图刚好可以放入嵌板里。
  那么当孩子放下拼图时,我们就可以自然的为孩子示范:如何用手拿着拼图,对准嵌板,有控制的放入。(帮助孩子意识到手眼协调共同合作)
  蒙氏的小拼图嵌板
  孩子的吸收性心智会无意识地吸收我们的动作和思维,当他的动作越精准,那么他就会越自信。他会相信通过自己的动作可以完成心中想做的事情,他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人。这种价值感,是父母通过互动当中赋予孩子自发产生的。当我们从心底帮助孩子获得这种感觉时,孩子也会与我们产生心与心的联结。
  b.适当的挑战,让亲子互动更有趣。
  在地板时间上我们提供给孩子的"玩具",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兴趣度做出动态改变。事实上在孩子主导活动、快乐玩耍的背后,需要父母敏锐的观察力,为孩子准备匹配他们能力的"玩具"。
  所谓无为而治,考验的是父母观察的智慧。
  在我的孩子1岁半的时候,他很喜欢玩串珠。我给他提供的串珠是木质的,且比较大块,洞口也比较大,那么孩子刚开始尝试的时候会感觉到有成就感,就会不断地重复玩。
  木质串珠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孩子每次串的时候,开始变得比较"随意",还会打哈欠。我意识到:这个活动对孩子来说已经失去挑战了。
  在观察到这一点后,我调整了地板时间上物品的放置。将串珠换成了一个精美的盒子,里面放置了直径更小的琉璃珠子。(确保孩子不会吞进去的前提下)或者用家中的废弃的吸管,剪成小段让孩子串。
  因为有了合适的挑战,不同的材质和触感也给了孩子更多的新鲜感,他们专注活动的时间会更长,也会更加平静快乐。
  提供更多的难度挑战
  亲子连结,在我们营造的积极环境中,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这种亲子联结一旦建立,会十分稳固深厚,并且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建立同盟,循序渐进重新获得老人的支持
  当然在隔代教育中,绕不开的还有与老人的沟通问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与老人的沟通并非易事。但是为了孩子未来可以更健康的成长,作为父母的需要持续不断做出努力。
  1.肯定孩子对老人的依恋,表达对老人的感激。
  和老人的沟通,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信条是尊敬。用尊敬的态度和口吻与老人沟通,是成功的必备要素。
  生命的本质是需要被看见,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老人内心深处对孩子的爱、对依恋的渴望,或许我们会变得宽容。
  我们经常教导孩子要说"谢谢"、"对不起",但是却经常忘记对老人说谢谢。当我们从语言、行动上经常对老人表示感谢,他们会被打动,他们也会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
  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我们应该放下照顾孩子的方式到底"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引导老人着眼于孩子更好的未来。为孩子的未来更和谐的发展,共同做出努力。
  当我们以这样的姿态和老人沟通我们将要做出的改变时,日积月累老人一定会被有所影响。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孩子,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却可以成为一个不断努力学习的好父母,并通过付诸自己的对孩子的陪伴,感染他们,影响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原来我们已经做的很好!
  2.与老人统一养育的行为准则,同时弥补老人的心理缺失。
  我们会发现,把孩子从老人身边完全剥离开来是难以实现的。即便我们强硬性的做到了,也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空虚感,让老人觉得无事可做。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出发,老人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也未必是一个坏事。但是因为老人本身有着他的局限性和特殊性,针对不恰当的养育行为和做法,我们需要提前给这一部分老人打一针预防针:告诉老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比如说,一周给孩子吃三次糖果是可以的,但是睡前吃糖是不可以的。
  这样的一条底线不单是老人需要遵守执行的,父母也需要遵守执行。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把最需要遵守执行的原则灌输到孩子的头脑当中。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多多关心老人,给予他们适时的鼓励与夸奖。当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被认可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会变得更加的富足和快乐。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的过程中,出现隔代宠、隔代亲的情况是有依据可循的,从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到父母陪伴的缺失,都指向一条核心的养育之路:那就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当我们有效通过游戏力和地板时间用心的观察孩子,陪伴孩子,引领孩子,我们会重新建立起与孩子心与心的联结,享受到做父母的幸福和满足。
  这种联结的爱有如波澜壮阔的大海,广阔无垠的蓝天,辽阔的草原,忧郁的森林,翻滚着,蔓延着,生长着,无论走到哪里,父母都会是孩子心灵的港湾。

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机?有些家长说孩子一天到晚玩手机,什么都不学,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甚至有一个网友用坐月子来形容自己的儿子,每天就躺在床上玩手机。所以孩子能不能玩手机并不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是需要明确你见过哪些很厉害的老中医?他们都有何事迹?我生于1962年,我见过两位很厉害的名老中医大师。第一位是我一个塆村(庄)里面的涂仁山老医师,解放前在今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开药铺坐诊,解放后到湖北省协和医院坐诊,是中医教授,解放后你觉得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什么区别?我是公立学校的老师,我几个闺蜜几个同事的孩子在私立学校读书。把我的学生和闺蜜同事的孩子作比较,我发现这两种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不同。首先是自理能力的不同。公立学校的孩子普通自理能当遇到个好逸恶劳胆小怕事欺弱怕强的孩子后该怎么办?孩子为什么成为这样,一定是有原因的啊。他身边的扶养人出了问题,大概率扶养人自身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你们不自知而已。你希望孩子长成什么样子,就要给他这样的剧本,跟他对戏,告诉他他有剖腹产与顺产的孩子有区别吗?为什么?剖腹产是一种人为的创伤性手术,应该在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由医生决定是否对产妇采取剖腹产手术,剖腹产不但能够给新生儿带来外科创伤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剖腹产并发症,一些临床荟萃分析和循怎么判断孩子是感冒还是肺炎?首先谈一下感冒与肺炎的区别1感冒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大多数为病毒,极少一部分为细菌感染。2感冒属于上呼吸道炎症,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呼吸道堵塞问题,而肺炎往往堵塞呼吸道而出现症状,比如缺现在的孩子也得抑郁症,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怎么开导?我是专业心理咨询师严老师,我来回答您的问题。一般来讲初高中的孩子抑郁了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抑郁症,很多都是有抑郁状态,来找我做咨询的孩子这种情况很多,大部分跟家庭教育有关说一个我曾经小孩子容易蛀牙怎么办?一是教育孩子养成口腔卫生的好习惯,二是早上按时刷牙,三是饭前饭后嗽口,四是不吃不卫生的食品和零食。宝宝牙齿龋坏的原因,吃糖只能排第二,刷牙是最关键的乳牙坏了不管,反正要换牙的观点,孩子出了月子,是用尿布好还是尿不湿好呢?月子里宝宝用尿不湿好还是尿布好?作为一个二胎妈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纸尿裤绝对是造福人类的一项发明!因为用了纸尿裤,月子期间我才得以休息好。生大宝时,婆婆说用尿布好,当时第一次做妈妈黄疸要晒太阳晒多长时间?黄疸要晒太阳晒多长时间?新生儿黄疸可以通过日光照射退黄。但要通过玻璃遮挡,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日晒会有助于黄疸消退,但阳光中有紫外线,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皮肤防护功能较弱,如不注意防护容为什么中医大夫开药总是开一些和该病没有太大关系的其他的药物?这个问题你看过些什么?中医开哪些药是与你的病没有关系的药物呢?首先中医开药是以正为主,而不是以病为主。他的所有症状都可以成为一个疾病。而他是所有的疾病都归纳为一个记型。所以如果没有
让产妇避免尴尬的好物一次性内裤选购指南!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真的是妈妈们推荐什么我就买什么,准备了一个超大的待产包,最近身边的宝妈强烈在安利我一定要买一次性内裤,她说她太后悔没有事先准备了,产后的那段恶露期她的内裤是交给四月好风光岁月流逝,不经意间,走到了四月。四月好风光,风景无限好百花盛开,这是发芽开花的季节,嘉定紫藤公园紫藤花开得正艳。你看紫藤花开了,颜色各异,有紫色粉色白色特别是园内的布局好,那有紫藤德瑞幼教亲子红色之旅,不忘来时的路何其有幸,我辈共同经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今这盛世,如英雄所愿!若能穿越时空,定让英雄享受一下现在的生活!今天德瑞幼儿园的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来到高平地道战遗址,穿越回那段峥萌宝问答丨挤出来的母乳室温下和冰箱里分别可以保存多久?萌宝成长问答挤出来的母乳室温下和冰箱里分别可以保存多久母乳常温状态下保存母乳在25室温内,可保存6小时,4小时内食用最佳母乳在22室温内,可保存10小时,4小时内食用最佳母乳在15儿媳拒绝生2胎,56岁大妈赌气自己生我有6套房,你不生我生虽然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但重男轻女现象还是屡见不鲜。尤其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的老年人,他们总觉得要是不生个男孩就比别人低一等,要是没有个孙子,香火也就延续不下去。抄近路一说抄近路,这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并发生的,不足为奇。那日,外出乘129路到西站,去乘15号地铁回来时,再乘15号地铁,见有草坪上已踏出一条小路,这是人们抄近路去乘公车是也。由此想到,车行坏脾气总是留给了身边最亲的人是的,生活中,往往是会对身边最亲的人,发发脾气,说说绝情的话。一旦脾气发好后,一想起,又十分的懊恼。总想下次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但事实上又是会重复之。呀呀呀,咋回事啊!探其因,总话说老小孩老了,就变成了老小孩。一旦老了,就更怕孤独寂寞,就喜欢有事没事打小辈们的手机,说一说二的,说了半天,好像也没啥事,讲到最后,叫其来玩,实则去看看他(她)老人家呀。一旦小辈聚集在老人书包自己背孙子(小路飞)日记2021年8月5日书包自己背小宝宝上托班了。现在,每天早上,只要上幼儿园时,小宝宝就会自己开门,自己走进电梯(身上背着自己的书背),像模像样地去上学了。将这一倩影我在饭店辛苦打工,儿媳在家带娃宝妈不上班是啃老还是无奈?文文儿现在的年轻人,整天忙着工作,忙着赚钱买车买房,连生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就算是生了孩子,也大多是留给老人带,自己还要继续工作。当然,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也有很多宝妈或宝爸生活中,需要相互沟通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事情,需要是相互的沟通,只有保持沟通,才能不出乱子,才能达到相互理解,从而和谐共赢。难道不是吗?阿佳退休以后,由于过去一直搞宣传工作,这不,退休也不闲着。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