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大学新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费被拒盲目富养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大一的女大学生在网上发起求助帖,嫌自己每个月两千的生活费太少,根本不够花,想把每个月的生活费提高到4500,没想到被妈妈一口回绝。
  她很不理解,高中的时候4000、6000的补课费家里眼睛都不眨就交了,现在怎么就不给了呢?
  我知道这几年的货币贬值很厉害,小学生歌谣都从一分钱跳涨到一元钱了,但是一个大学生一个月要花4500块钱生活费这事还是突破了我浅薄的认知边界。
  4500块生活费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数据: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换算成每个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352元。
  在三四线城市这已经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全部收入了。而2018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居民也才刚刚到64183元。
  这个女孩如果一个月真的拿到四千五百块生活费,算上学费下来一年至少七万起,她大学毕业一年收入有没有这么多都不好说呢。哪是养了一个大学生,分明是养了一个吸血虫。
  虽然网上清一色都在骂这个女生,但是站在她的位置,我倒能理解她的心态。
  比如她好委屈地表示现在的生活费到月底只能迫不得已去吃食堂,看得人一脸黑人问号:难道食堂不应该是大学生的日常选择么,这平时得娇惯的多厉害?
  估计是妈妈平时很惯着女儿,基本要什么给什么,所以大学一"变脸",孩子接受不了了。
  至于妈妈为什么"变脸"了,我猜有两个可能:1.意识到再这么惯孩子是不行的,要懂得拒绝孩子了。
  2.家庭条件实在跟不上了。
  后者可能性更大,毕竟十几年都没改变过的理念,没可能到了孩子上大学突然醒悟。
  一年三万学费,在中国基本是独立学院或者其他高校一些非常贵的艺术类、国际类专业,特别差钱的肯定是送不进来的,但是送进来的人里,家庭条件也可能天差地别。
  有些是特别有钱的,恨不能开着跑车进校园的,生活费分分钟万元起步。如果是王思聪这样财力的大学生活费一个月才一万,得有多少人感叹他简朴。
  也有些是没办法,成绩差,不送进来孩子没其他学上的,交学费已经很心疼了。
  人比人,就是很容易气死人。你要把孩子扔到一个普通大学普通专业,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有些贫困山区来的一个月不但没有生活费还要打工倒贴家里兄弟姐妹的生活费,她一个月两千块就已经足以笑傲全宿舍了。
  但是显然,她的舍友们家庭条件都相当不错,随便一瓶面霜可能都比她一个月生活费多。一个从小没在钱上被亏待,要什么基本都被满足的孩子,如今发现比其他人差,心里难免就有落差了。
  当然也有人说了,就知道比吃穿,学习你怎么不比?
  实话实说,一年三万学费的也有个别好学校好专业(比如985的国际合作办学计划),但比例较少,剩下的孩子都是拿钱砸学上,心思就不在学习上,不比吃穿比啥?
  讲真,但凡有其他选择,我就不建议经济条件一般的父母把孩子送到这类地方去,你交得起高价学费,养不起"贵族"孩子。
  大学生一个月多少生活费合适?我之前还真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起过一个征集,从五六百到一两千不等,总结一下就是:维持正常生存,五六百也可以的,想要高消费,两三千肯定打不住。
  五六百够干什么呢?不买新衣服,吃饭就吃食堂,学校每个月还有点补助,再买点基本生活用品,没事就去图书馆泡着,足够了。再有些改善性需求,就靠自己做做兼职打打零工。
  但是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不是太建议那些家庭条件还可以的、不是太缺钱的大学生把时间过多的用在兼职赚钱上。大学学费也不便宜,你好好学习,年年拿奖学金就最赚钱了。
  适当节制一下欲望,一千多的生活费就可以了。别天天惦记下饭店,食堂多好啊,等你毕了业想回去吃都难了,有些大学边上的白领天天跑到食堂费劲吧啦找大学生们蹭饭卡,就图能吃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富养孩子没个头,财商教育越来越重要。
  都说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那么力所能及的边界在哪里,最好的极限又是什么,有几个人真能说得清?
  这几年一直流行"富养孩子"的理念,很多家长照单全收,宁愿把钱花在高昂的补习班上,也不愿把心思花在对孩子价值观的教育上。特别怕亏欠孩子,觉得舍得给孩子花钱才会让孩子有国际视野,有过人见识,于是在孩子眼中,花家里的钱渐渐演化成了理所应当。
  多少经济情况并不好的家庭,勒紧裤腰带含辛茹苦的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富二代"。
  小孩子原本没有太多的欲望,我有时主动要给大圣买新鞋子他都不要,理由是"我已经有鞋子了"。
  很多孩子的欲望,是被大人撑大的,太容易满足,就不被珍惜。
  所以每当大圣想跟我申请买什么新玩具时,我就会跟他说,你给我一个理由,说服我。只要是合理,我就会满足,不合理,我也会给他驳回去。
  既让他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努力,也练习了他的表达能力。
  有个在民间讨论了很久的话题:
  要不要让孩子知道家里有多少钱?
  我觉得孩子想知道就让他知道,没必要藏着掖着,没钱装有钱,或者有钱强行装穷,都是对孩子的伤害。
  但比起家里有多少钱我更想让他知道的是这些钱都是你父母靠自己获得的,你今后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过你想要的生活。
  孩子都会有虚荣心和攀比心,尤其是在"富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对金钱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赚钱的不容易,一旦父母给的钱已经满足不了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很容易铤而走险,选择信用卡、网贷这种获取渠道比较容易的方式,完全不顾后果有多严重。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一课不是谈恋爱,不是去适应社会,不是去如何赚钱,而是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欲望。
  这一课家长要是不提前补,那只能让追债公司来替你补。
  最后,都来留言说说你大学时的生活费呗~

人工繁育为绿孔雀种群带来生机人工繁育为绿孔雀种群带来生机访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光明网记者蔡琳头顶直立冠羽,身背绚丽覆羽,绿孔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凤凰的原型,有幸见过绿孔雀的人无一不被它优雅的身姿硕大生态文明论坛主题论坛与会嘉宾聚焦绿色金融自然资本核算等热点10月15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举行了另外3场主题论坛。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宗国英,外国政要及学者愿与中国携手同行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征程(来源中国日报网)原标题中国那些事儿外国政要及学者为COP15点赞!愿与中国携手同行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征程中国日报网10月15日电(记者潘一侨)天地间,万物有灵云之南,基因王国。哥斯达黎加驻华外交官保护环境与发展并不相悖哥斯达黎加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希美娜哈恩。受访者供图人民网昆明10月15日电(记者赵健)哥斯达黎加地处中美洲,拥有多样的植被神奇的物种,被誉为美洲花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云南七个精准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云南省按照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实施主体精准责任精准水量精准和水价精准七个精准要求,统筹推动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切实提高农村群众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聚焦生物多样性大会从昆明出发,同心共建美丽的地球家园原标题(聚焦生物多样性大会)从昆明出发,同心共建美丽的地球家园写在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闭幕之际金秋时节,硕果飘香。10月15日,全球瞩目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对生态文明的见解比西方更丰富(来源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网10月14日电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13日报道,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弗拉基米尔涅日丹诺夫表示,中国对生态文明的见解比西方更丰富,因为这基于早期提出VLOG丨领略生物多样性之美打卡神奇的种子博物馆(来源人民网)视频加载中十月的昆明,万物生长,百花绽放。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正在这里进行。万物之始离不开种子,人类的衣食住行,从我们吃的水稻小麦到做衣服的棉花,生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巧妇难炊,为何中国有米下锅?中新社昆明10月15日电题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巧妇难炊,为何中国有米下锅?中新社记者缪超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11日至15日正在中国昆明召开。尽管全球生物多样重磅原创手绘用警察蓝守护生态绿当遇到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时警察蓝用赤诚呵护绿水青山当无情的火魔借着风势在山头肆虐时警察蓝用果敢捍卫林海家园当弱小野生动物受到伤害需要救助时警察蓝用柔情呵护丛林精灵一组会泽警方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完成所有议程本报昆明10月15日电(记者孙秀艳喻思南杨文明)在顺利完成所有议程后,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15日圆满落幕。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包含生物多
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你达到了吗,孩子出国留学,收入52万才行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你达到了吗,孩子出国留学,收入52万才行现在年轻人崇尚自由与精神独立,精神独立需要经历事情,需要承受人生的酸甜苦辣,财务自由的标准则因人而异,有没有权威机构的划下孩子出现这个动作妈妈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后悔一辈子最近我们慧聪达来了一位大龄儿童杨某某,她的情况比较特殊。12岁了,成绩很差,孩子爸妈给她换了很多位名师补课,效果却微乎其微。家长非常苦恼和焦虑,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我们慧聪达专注他高考用甲骨文写作,破格录取后发生了啥?网友导师辞职不干了高考是决定人的一辈子的大事,有很多家长之所以费心费力地让孩子上重点高中,不就是为了以后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可以谋得好出路吗?每年的状元都很多,都是靠自己的实力拼搏来的,超长发挥的有但担心孩子长不高?避免这几大误区,宝宝长高个子的几率大大增加孩子的身高始终是父母最关心的话题碰见同龄人,家长们最爱比的就是娃的身高。高个子父母会觉得自己基因好,宝宝以后的身高矮不了而矮一点的父母担心自家宝宝的个头会随自己,想通过后天努力,让专家说孩子长成什么样,从他出生就注定了民间有句俗语广为流传有其母必有其女,孩子的脑袋长成什么样是由妈妈决定的,你知道吗?慧聪达专注力儿童训练中心王主任是一位资深的儿童感统训练导师,和蔼可亲,非常受学生欢迎。很多父母吵架专家应对孩子厌学的4个方法,非常好用小高厌学情绪日益加重。他说,对现在的任何科目内容都没有兴趣!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是语文英语却成为我的主要得分点。而且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又很低,我真的觉得前途渺茫,但是,我还有理数学真的很难学吗?就连岳云鹏都崩溃,专家数学思维很有效说到岳云鹏,可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但是说到辅导作业,相信家长都能懂得,这背后的心情,因为自己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并且,对于辅导作业的心情,大多数家长,都是不愉快的,甚至是崩溃的清华教授一针见血凡是未来有出息的孩子,母亲都有这些特征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与父亲相比,母亲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因此,对于孩子来说,母亲的地位和影响力非常重要。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您希望您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李玫瑾教授如果你不替孩子寻找他的天赋,可能他一辈子都不知道小时候经常听到一个木桶理论,说一个人的成就就跟一个木桶装水一样,木桶里能装多少水,是由最低的这个板子决定的,所以一定要补上自己的短板,要查漏补缺。然而美国盖洛普公司(Gallup)如果妈妈这样做,孩子未来没太大出息,专家坦言娃不能这样养1。过多的溺爱妈妈爱她的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俗话说,孩子是一块从母亲肚子上掉下来的肉。经过艰苦的怀孕,她于10月生下了这个婴儿,妈妈应该爱他,也要爱他。但是,最好让母亲知道爱和溺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这样抚养孩子,他可以长大,但跟谁都不会亲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与关心,没有什么比这更为重要。有的家长很纳闷,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长大后却跟自己不亲,这时就需要反思一下了。假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能从父母那里获得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