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硬实力让孩子爱上学习的评估体系

  分数代表硬实力的一部分,它是硬数字,更是冷数据。由于分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是直观的对与错的评判,所以它变成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评判工具。
  然而,孩子从3岁到10岁的七年中,心智和身体发育急剧变化,其间他们从幼儿过渡到少儿,几乎生活里的每个细节都属于从全新学习到重复练习的过程,任何一个细节上的锻炼缺失或延后都会引起另一个学习层面的问题。如果过早地采用单一的分数来淘汰"问题孩子",那么这个择优的善意就可能做了"去优"的坏事。
  比如,孩子到了三四岁还没学会与父母分床睡,那么他去了幼儿园可能会遇到午睡问题,会有与父母分离的情绪问题等,然后导致他融入集体的速度暂时落后,而这个延后可能又会影响交友乃至性格养成。
  再比如,一个6岁的孩子还没有习惯大胆和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到了小学多半会不适应新环境,课堂参与可能会暂时落后,也可能会变得不自信。
  如果孩子到了8岁还不能安静地独立阅读10分钟课外书,那么他的阅读能力可能会暂时落后,写作能力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即使如此,这些落后也不能被用来当作硬指标,去区分孩子的学习好坏、能力高低,因为造成这些落后的因素也可能在成长过程中会很快被修正、弥补,所以在3~10岁的阶段,完全用硬分数来划分孩子的优与劣,来判断聪明与愚钝实在未免太早,也太"冷"了点儿。最大的问题就是,过早地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既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又达不到调动孩子内在动力的效果。因为年幼的孩子不会因为被告知自己落后了就会向往学习,相反,温暖的言语、耐心的等待和积极的鼓励会让孩子慢慢弥补自己的落后。
  作为父母,我们虽然不能立即改变现有的硬分数评价之"冷",却可以调整和改变我们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评价体系,还给孩子一些成长的温暖。我把这个重新审视分数的观念称作"有温度地看待分数"。采用两个评价系统,关注早期素养和学习态度
  在欧美以及国内的国际学校都采用小学四年级前不考试、不打分的教学方式,有的学校甚至六年级前都不考试、不打分。老师除了给低年龄的学生做一些阶段性的测验外,还会布置一些衡量阶段性学习内容的个人或小组式的学习项目。拿小Sean的学校做例子,五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有一个难度较高的项目叫"纽约的天空",老师让每个小组选一个组约的建筑物做各方面的数据收集,然后按比例把建筑物缩小做成硬纸板模型,这对计算的精确度和测量的准确度要求很高,否则模型会走样。这些小组项目都要求孩子们预先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和小组协作,每个项目完成后都要在全班师生面前做演示,其他同学会参与项目评估,老师更会写出详细的评语,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也在衡量之中。
  目前,我国大城市里的一些学校也开始实施这样的幼龄教学体系,以减轻孩子们在幼儿时期的学习和心理负担。因为只有让孩子不会因拉低分数而恐惧犯错时,他们才会大胆地去尝试、模仿、尝试,才能始终保有高度活跃的学习热情和不断求新的好奇心。等到孩子10岁以后,心理比较成熟了,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有了更好的体验和把握,这时再引入考试、分数和竞争,就能够产生水到渠成的促进效果了。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学四年级前不打分的新观念,我找来了国内一所国际学校二年级学生(约7岁孩子)的成绩报告单,我们可以看到成绩评估摈弃了以分数为唯一指标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素养和学习态度,从两个系统来评估。学生素养评价系统
  所涵盖的项目有:自控力,协作能力,主动性,独立性,认真度。是否会在需要时向老师或同学提出帮助要求,在接受品格教育时是否积极参与等。每项单独给予以下评估:
  ◆优秀(outstanding)
  ◆良好(good)
  ◆满意( satisfactory)
  ◆需要帮助才能完成(achieves with assistance)
  ◆需要特别帮助( requires inpidual assistance)学习态度评价系统
  每个学科的评估都与本学期需要达成的目标相关。比如,二年级学生的数学目标之一是,可以数数至1000;语文的要求之一是,有逻辑地表达自已的想法;写作的要求之一是,可以运用学到的拼写方法来准确拼写和自己纠正拼写错误;科学、地理和历史的要求之一是,在观察问题时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考虑和参与讨论;还有音乐、美术和体育等科目的详细学习目标。每项单独给予以下评估:
  ◆优秀( excellent)
  ◆良好(good)
  ◆满意( satisfactory)
  ◆需要关注( needs attention)
  ◆需要立即关注( cause for concern)不做横向评价,多与孩子的过去比较
  可以看到,上文所列的成绩单上完全没有出现我们常规理解的分数,而使用了较宽泛的词语来评估学习的整体状况。最重要的还有一点,报告单上明确注明以下这段文字,来提醒家长切莫盯上一个单独的评估指标去纠结孩子的某些弱点或弱项。
  每个孩子成长的起点、速度不同,所以进步是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取得的,是对学生学业表现进行持续观察和评估所得出的结论。评估的途径包括持续的讨论、提同、演讲、家庭作业、验、功课质量、同伴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
  这段注解浓缩出幼年学童的成长规律,也给出了两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一是科学的评估是与孩子的过去做竖向比较。孩子的成长是有其自我发展规律的,在孩子的早期发展阶段,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只要符合学习要求的大范围,任何细节上的比较都应该与孩子自己的过去做竖向比较,而不建议与别的孩子去做横向比较。
  二是不用单一的指标来评估。对孩子的评估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其中包括能力、习惯、态度、人际沟通和自我认知等,任何一个单项的评估都不能反映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表现。这也就是建议家长不纠结某个单项,不苛求孩子全优。构建硬实力,比拿高分更重要
  分数是硬实力的一个有效的评估方法和体现手段,但不是所有硬实力都可以用分数来衡量。比如,一个孩子的语言词汇量与其阅读能力相关联,而阅读量又与其阅读兴趣和习惯相关。一般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涉猎不广的孩子,写作能力就会受影响。因此,在语文、历史和地理等人文学科里硬实力受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影响非常大。而且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一个孩子能否独立完成信息收集、资料整合、主题研究,到最后得出个性化的论述,并有条理、有文采地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这些技能是由非常多的硬功夫贯穿起来的。老师可以为一份语文作文打分,却没法给阅读兴趣和习惯来打分。
  小Sean上小学五年级时,学校里开了一门叫"社会研究和探索"的课,这门课相当于把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和历史课结合起来学,不仅要求孩子读历史,写论述文,还让孩子通过演讲来阐述自己的研究结果——一篇三页纸的作文。项目给每个孩子两星期的时间来了解和介绍一个历史人数或一个历史群体。小Sean结合自己对音乐的兴趣,选择研究西方印象派作曲家的小历史。当时他正在弹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曲子《月光》,我看到他上网查出作曲家的生平资料和有关这部钢琴曲谱写时的年代历史。在晚餐时间,他饶有兴趣地告诉我:"德彪西很伟大,他居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最黑暗的年代里写出了如此优美的音乐,可以看出他的想象力好棒,而且他很大胆地反抗当时的战争。"轮到小Sean做演讲的那天,他把自己弹奏的《月光》录制成了一段小视频带到班上,边放音乐边讲解他的历史故事,最后同学们给出的评价是:搞懂了为何《月光》有这么伟大的含义。
  从这个小事例可以看出,硬功夫与软实力一样难把握,也是需要时间和系统的练习来打磨的,其中涵盖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写作能力、演讲和口头表述能力、动手能力、时间安排能力等。而如果我们一味用分数高低来界定孩子的成绩,便会因此而忽略那些硬功夫,那么等孩子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原来的学习优势可能会转变成劣势、孩子也可能会变成只会考高分而低能力的应试书呆子。不用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估
  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学后就对分数无比重视,一旦知道分数不好就焦虑,焦虑就会发牌气,或说一些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还没法接受的道理。对少数学霸型的孩子来说,分数总是会为他们锦上添花;而对大多数普通的学生来说,分数就像一把高高垂下的刀子,无时无刻不让他们担惊受怕。孩子自然就会讨厌学习。
  其实,孩子上小学后,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好奇心,因为孩子还在感性学习的初级摸索阶段,只有带着一份好心情、好态度并时时受到鼓励,才能有动力去不断学习。那么让我们来看看,10岁前不用冷分数做学习能力评估的众多好处。
  更宽泛,把关注聚焦在孩子的习惯和态度上
  四年级以下的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发育差别很大。男孩小时候坐不住而女孩的集中注意能力生来就比男孩强;女孩的抽象思维能力可能没有男孩好,但沟通能力更胜一筹……所以此阶段不应把分数打得太精准,评估的重点应该放在孩子的态度和习惯养成上,目的是了解孩子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如果发现学习退步了,那就应该试着找到原因,看看是因为学习态度还是理解能力,抑或有其他原因,到底是哪方面需要家庭和学校一起来关注,哪些方面需要紧急的个别辅导等。
  像小Sean那种成绩报告单,比起单纯的成绩打分更需要家长拿出时来仔细阅读。每次我读孩子的成绩报告单时,都会先花上30~5分钟来独自研究各项评估,然后再叫上孩子花同样长的时间讨论每个评语所涉及的科目内容、强项和弱点。待我们母子间的对话完成了。双方基本对本学期的优势、问题、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也就比较清楚了。
  重鼓励,让孩子不感到恐惧
  没有分数的成绩报告单还有一大好处就是不太具有惩罚性,而相反注重鼓励的正面效应。我们可以看到,前文所列的评价标准中位列放前三的评估词语是优秀、良好和满意,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字眼。能让孩子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在哪里,但又不会被自己暂时的落后吓到,更不会被可怕的冷数字打蒙。
  我们可以试着把语言评估改成相对应的分数,比如优秀对应90~100分,良好对应80~89分,满意对应70~79分。我们看到"满意"的感受与看到"70~70分"的感受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前者会让父母和孩子比较正面地看待评估,而后者一定会引起父母的焦虑。于是很自然地会对孩子说出一些抱怨的话语。让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开始对学习抱有一种无助感,久而久之可能会演变成沉默的厌学,或强烈的抵触。
  由于没有太大的分数压力,一起读成绩报告单在我们家里是一件无须逃避或令人害怕的事。一般我会提早把上学期的成绩报告单拿出来和孩子一起来对比着看,然后该夸奖的科目就夸奖,该提醒注意的地方就讨论注意事项。当孩子发现谈论成绩报告单不会导致惩罚或负面压力时,他们就会诚实坦然地与父母沟通,有时还会一针见血地说出自己的问题。比如,大儿子Ian最会做自我检讨,总是积极地告诉我这个项目没做好、那个作业没完成,老师的评语常常是"我必须扣掉一点儿,因为你没有按时递交团队的分工作业"。小儿子Sean则相反,一直要证明自己是最好、最强的,一旦有不满意的项目评估,他就会为自己找出各种原因来辩说,比如不喜欢这个老师、不喜欢这个科目等。这样的对话才是最有意思的。因为把一堆冷分数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真实的话题。让妈妈感受到了孩子的内心活动。从而明自该怎么来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期的挑战。护尊严,给孩子留足余地去发展
  "满意"与"70+"所传递的内涵和感受是截然不一样的。"满意"虽然在这里被安排成一条底线,但却充满了对孩子努力的认同和对未来的鼓励,同时也把可能落后的现况描述出来。而"70+"却是用一个冷数字画出一条分割线,让孩子感到自己被三六九等分开了。可怜的他们才刚刚进入最低年龄的课堂,还在无头绪地摸索,在懵懂中学习。就被判了高低、优劣。他们感的心和自尊怎么安放呢?
  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会一直处于变化中,这些变化与身心发育、周围环境、所能得到的帮助、机会和启迪有关。如果他所处的环境里已经有声音告诉他"你是个不用功的人,因为你的成绩不好""你是个不成才孩子,因为你比别人差"……那么他真的会认定自己是个不用功的人,自己是个比别人差的孩子,于是放弃自我努力。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小学低龄阶段出现的所谓"问题孩子"。到了初中会成为"坏孩子"。再打翻身仗就困难了。因为"坏孩子"的标签已经早早地贴在了孩子的心上,像一团乌云笼罩,连他们自己都认同了自己是别人眼里的"坏孩子",为何还要努力呢?
  少竞争,让孩子间多些关爱
  10岁前不给孩子打分,还有个重要的考量是,为了等待他们的身体心智成熟起来,让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互相等待一下,互相多关爱一会儿,而热爱伙伴恰恰是10岁之后全力出发的重要基础,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喜悦。如果家长和学校早早把孩子钉在分数低的耻辱柱上,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来说,10岁之后的学习道路将很难重新开始。我一直想问在小学中低年级就过分看重分数的父母,难道未来就只属于那些在10岁前考100分的孩子吗?
  记得lan上小学那会儿,他拿回来的作业上总是有个红色评语"good""好"。有一天他拿到了第一个"excellent",也就是"极好",我很高兴,就问他:"你们同学中有多少人拿到了极好?"没想到小家伙对我板起脸来,严肃地说:"对不起,妈妈,我们老师说不讨论别人的成绩,那是自己的事。他们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讲。"
  这位老师一句简单的话,却庇护了孩子一颗单纯的心,她不提倡孩子互相比较、过早竞争。太早让孩子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无论是超前的还是落后的、都会对幼童在学习上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行动阻力。如何应对孩子成绩下滑
  当前,很多父母还是要不可避免地面对冷分数评价,那么现实问题出现了:一旦孩子考硬了,分数全线下滑,怎么办?
  为孩子撑起一把心灵保护伞
  通过对以上许多事例的剖析,我们多少明白了在孩子尚小的幼年岁月里。分数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而且根本不是一个正确的标准。所以。在面对目前部分尚不能改变的教育大环境时。我们只能选择在家里为孩子们撑起一把心灵保护伞,保护他们对学习的一份热爱和探索。
  父母可以尝试变换一下思路。在孩子幼年的学习阶段,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关注分数,只是关注了一个无法改变的结果。而关注兴趣。就是关注了源头;关注习惯。就是关注了过程;关注能力,就是关注了反复磨炼。只要把习惯养成好。能力就会增强;能力增强了,分数必然就上去了。父母懂得了这个因果关系,在孩子四年级以前。即使考砸了也不必感到焦虑。比如,对一个语文写作拿低分的孩子。父母不应骂他无能,骂他不努力,相反应该暂时忘掉分数的负面指向,立即着手与孩子一起建构一个阅读计划,并投入自己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做每日阅读,一起讨论阅读感想,一起做词汇游戏,尝试一起写日记,只有父母真正关注了带来改变的过程,孩子才能积极地为下一次拼杀做好准备。
  控制情绪,换个视角看分数
  父母可以尝试在拿到成绩单后,把冷分数转换成有温度的语言课堂,如优秀、良好、满意,只要孩子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就不要纠结高分有多高,低分有多低。如果孩子的成绩掉到了"满意"的界线之下。那么父母应该立即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相关问题。父母控制好自我的情绪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如果父母还不能正确对
  待分数,那就请推迟与孩子讨论分数和学习题,直到能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语言的沟通,而不是情绪的沟通。
  采用纵向比较法,换个心态看名次
  观察孩子的身心发育和能力发展是否已达到该年龄段应有的正常范围,如果达到了,就不需要太关注孩子在班上的排名,可以效仿欧美学校的纵向比较法,把孩子的本学期表现与上学期表现做比较。而不是与班上的前名做比较。只要孩子乐观不厌学,暂时的落后没什么大不了的、多以鼓励的语气和孩子讨论,让他对每个科目的情况做个自我小结。由于孩子尚小,小结可以是口头的一段自我表述。如果我们能坚持用这样的方法来看待成绩报告单,那么我们已经在培养孩子的自我评估习惯了。
  做孩子一生的好伙伴,比造就学霸更重要
  谁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成为学霸?如果你的孩子在某科成绩掉到了"满意"线以下,首先学会平和地接受现实。可能你的孩子这感到很沮丧、很自责,他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安慰。接受孩子暂时落后并不等于不作为,但因为接受了事实,我们才能让自己躁动的心安静下来,才能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才能作为孩子的人生伙伴,与他一起分担暂时落后带来的烦恼和不开心。
  我的一位年长的朋友告诉过我一个他与父亲的故事。他来自一个20世纪初从上海迁移到香港的传统大家庭,排行老二,全家兄弟姐妹一个个都是当年的学霸,唯有他高中毕业后坚决不想读大学了。他来到爸爸面前说:"爸爸,我有件事想求你理解。我是你唯一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但我非常愿意向你学习、我不想上大学了。就让我待在你身边当学徒工吧。"没想到父亲竟然当即同意了孩子的要求。并让他从第二天开始进入成衣车间。从最底层的学徒工做起。今天。这位好心态的父亲已经是一位一半中风的90多岁老翁了。从学徒做起的二儿子则成为手握世界各大奢侈品牌的成功投资人。前两年圣诞节,我与这位年长朋友一家见面。看见他一晚上都陪在老父亲身边。不时地为父亲擦去从嘴角边不自觉流淌下来的口水。朋友还动情地对我说:"没有我父亲当年对我的理解,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的父亲是有大智慧的人。"
  向这位世纪老人学习吧!我们不要做孩子的审判者。我们要做他们的亲密伙伴。其前提就是坦然地接受他们的优劣强弱。其实,教养出一个对自己有信心、有担当的孩子比培养出一个每次拿100分的孩子更重要,因为只有对自己有信心,孩子才会努力做到最好;只有有担当,才会在遇到困难时坚持得更久一点儿。而这两点恰恰是未来社会竞争最需要的,也是我朋友的父亲教给他的做人智慧一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担心比别人差。
  落后的孩子,更需要温暖
  大部分孩子都希望讨好父母,所以当他们没有按父母的要求做到最好,他们会害怕,也想躲避,甚至用反抗和叛逆来为自己壮胆。如果孩子没考好,父母可以避重就轻,不谈分数和排名,与孩子一起做点儿他喜欢的事、等孩子情绪平稳了,他自然会敞开心怀,说不定还会说:"妈妈,对不起,我这次没考好,下次会做得更好。"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学业分数固然重要,但爸爸妈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孩子,你今天考好了,爸妈为你喝彩;明天你考砸了,爸妈会等待下一次的机会为你喝彩
  。
  总而言之,一个冰冷的分数是衡量不了孩子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更不适合拿来评估10岁前孩子于未来的无限潜力。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可以选择有温度的、多元化的学习评估系统来替代冰冷的、单一的分数评估系统。父母这样做,就是为了告诉孩子:你已经做得很好,但学习真的不容易,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得更好吧!

石子会说话沙滩,犹如孩子们心中的战场,广场,原野,游园,果园当孩子们置身其中的时候,他们的心灵释放达到了最美好的境界,除了再现历史的记忆,更多是思维与情感的创造。然后,我们又在沙滩上放置一些家庭教育促进法,给我们以美好期待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10月23日新京报网)古语有训子不教,父之过。这家是说,孩子的家庭教鼓励生三胎的政策来了,但是闻风而动的夫妇寥寥无几雙萬齋閑話从一对夫妇只可以生一个,到现在鼓励大家生三胎,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时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什么文明单位,年终奖金都要泡汤。二十余年前在我熬着熬着就熬出头了熬夜带娃对于每个妈妈来说都不是稀罕事但最惨的还是独自一人来面对孩子明明是一家人的每当遇上事的时候昏暗的屋子里却只有就我娘俩宝宝发高烧三天三夜反反复复哭闹不停这两年从来没睡个一个整觉宝宝的三暖两冷是什么?中国有句老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孩子生理功能尚未健全,体温调节不稳定,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差,如何把握好这三分寒呢?专家建议,给孩子穿衣服,要掌握以下5个原则也就是宝宝的三暖两冷背你的孩子如何培养成董卿的样子有缘于兰心书院阅读了几篇育儿典范文章,越读越感觉醍醐灌顶的欣喜,原来咱家的熊孩子也能培养教育成董卿的样子。低情商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选题父母的3种高情商行为,分别给孩子带来孕妈看过来妊娠纹更爱这些人十月怀胎,随着小宝宝逐渐成长,宝妈们幸福却又苦恼着,因为这时不仅自己的体形和容貌都发生了变化,就连可怕的妊娠纹也慢慢地爬上了肚皮。其实,妊娠纹也不是每个孕妈都会长,它最青睐的人你知怀孕吃什么牌子的叶酸dha钙片?怀孕期间孕妇不仅要吃叶酸,DHA,还要补充钙片等等,但是市面上的品牌多种多样,究竟该选什么牌子比较好呢。1,怀孕吃什么牌子的叶酸补充叶酸大部分孕妈咪都会选择斯利安叶酸片。因为斯利安儿童散光是怎么回事?儿童散光是怎么回事?儿童散光,是指光线经过角膜进入眼球后,不能聚焦于一点。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和视觉疲劳,可以通过配戴眼镜矫正或手术治疗。散光分为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50磨刀不误砍柴工October24,202150。磨刀不误砍柴工孩子的天性是什么?是好奇心啊!孩子会把水倒到盘里,会折一个纸船放在水上,看船是不是会沉下去。船不会沉下去。积木也不会沉下去。但是玻璃还记得你第一次怀孕时,你婆婆是什么表情吗?一辈子都记得,结婚2个月就怀孕了,我老公打电话给婆婆,说我怀孕了,她老人家说怀起就行,其它的要注意什么都没说。我怀孕3个月就回农村了,因为自家的山荒了好久,刚好回去种树,怀孕前几月
惜福,珍惜当下的幸福我是一个全职宝妈,自从入夏气温转暖以来,我像报复性向外跑,不仅我野,带着宝宝一起,每天的行程是安排好宝宝和爱人我们俩的各种生活琐碎,即吃喝拉撒后,我就抱着娃娃到处转。你能想到怀孕待我站在时间的洪流之中时间轴不停的转啊转,地球已经46亿年了,中华文明已经5000年了。那是我想像不出来的久远。沧海变桑田,更古老的文明被湮灭历史洪流,那么,小小的我,被时间的洪流冲刷着,最后不知道停留男孩双手有50斤重,堆满肿瘤的手像流星锤,与一种病有关有个外国男孩,双手长相奇特,且重达50斤,就像两个流星锤一样,两只手看上去有两个头那么大,医生看到都觉得很惊奇,同时,也对男孩充满心疼。男孩天生就是如此,小时候可能还不算那么奇特,大学生毕业后混得再差,也别选这3类工作,没有前途没有晋升空间每年的毕业季,大学生们都会含泪告别培育了自己四年的母校,踏上新的征程。大学生们会迎来人生路上的选择,是继续求学,还是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到职场工作。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二本生毕业后都去哪了?大多从事这三种工作,境遇大不相同又是一年毕业季,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没说完温柔只剩离歌。毕业生们纷纷含泪阔别生活了四年的母校,从此各自奔波于生活中。数据显示,2021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909万人,这些毕业生大致三本和大专学生的现状,一周只有4节课,难怪毕业找不到工作我国重视学生的教育,希望更多的学生可以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高考可以成为一场分流的考试,学生可以通过成绩的不同进入不同层次的学府。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进入重点大学,最不济考一个二四川女孩高考614分,放弃985大学选择双非,众人得知原因拍手叫好小小的我们,大大的梦想。相信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有一个名校梦,希望能够考上985大学。那时候我们觉得梦想触手可及,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我们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就业率亮红灯的4个专业,找工作处处碰壁,名校毕业也很困难时光荏苒,21届的毕业生已经逐渐进入职场,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不过,今年的毕业生人数庞大,突破了900万大关,学生毕业找工作依旧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很多高校毕业生初出茅庐,觉得一种性价比超高的铁饭碗工作,年薪可达15W,专科生也有机会报考一提到体制内的工作,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公务员,公务员在很多人眼中是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工作稳定,待遇丰厚。不过公务员不是想考就能考得的,公务员考试时可以说是一场能力与运气的博夜里,她突然坐起来关注我的,或者看过我头条的都知道我全职带娃。但是娃娃太乖你有什么体验?这不,娃娃习惯一直保持很好,从出生以来,我也没有太操心。一直随着宝宝自己的时间睡觉,吃东西!(母乳)娃娃,平日夫妻吵架,丈夫泼汽油纵火,致一家四口烧伤,被烧伤该如何处理?近段时间,新闻上播报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丈夫与妻子吵架后,竟泼汽油纵火,最终导致一家四口被严重烧伤。杨家英一家四口居住在四川省的一个小村落里,但由于夫妻双方感情不和,长期互相猜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