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妈妈你为什么没有小JJ啊?

  轩辕最近进入了"性别敏感期"。
  正常来说,一般孩子会在4-5岁进入这个时期,具体表现为对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异产生好奇,对自己如何出生感到好奇,他们会向家长发出关于男女差别及人类起源的"十万个为什么?",他们甚至还会要求去看看爸爸或者妈妈的身体。
  作为一个"资深"的育儿达人,我在这件事情上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摩拳擦掌的准备在孩子进入这个阶段的时候来给他们详细解答一番。
  小哈说:"……你个臭流氓!"
  结果俺家娃迟迟对性别问题完全无感(他俩那时候也不跟别的小朋友玩啊~)
  直到前年,去奶奶家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婶婶给不到一岁的小妹妹换尿不湿,两个人才一脸惊恐的跑过来问我:"妈妈,妹妹的小JJ去哪里了?"
  (我家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他俩大概一直根深蒂固的认为人类的标配都是有小JJ的)
  我憋笑憋的脸都扭曲了告诉他们:"妹妹是女生啊,女生没有小JJ,只有男生才有。"
  两个娃一脸震撼的点点头,默默的走开了,完全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呃……可能还不到时候吧!
  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俩娃终于进入了这个敏感期,然而扔过来的问题都那么让人猝不及防:
  "妈妈你是女生吧?"
  "对啊!"
  "女生没有小JJ?"
  "对啊!"
  "那你用什么尿尿?"
  "呃……"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从妈妈肚子里啊!"
  "我怎么进去的?"
  "嗯…………"
  "妈妈我小时候是住在你肚子里么?"
  "对啊!"
  "那我怎么出来的?"
  "妈妈去医院,医生帮忙你出来的啊!"
  "是用刀吧妈妈肚子划开么?"
  "不是哦,你是顺产的!"
  "那我是从哪里出来的?屁股么?"
  "不不不是……"
  真的,哪怕在之前我预想过许多次如何对娃开展性教育这个话题,等娃真的问到头上来我还是张不开嘴坦然的告诉他各种人体器官的名称,像介绍眼睛鼻子嘴巴一样的毫不尴尬。
  俺家娃还是个特别执着的孩子,如果不及时解答他的困惑的话,他就会追在我身后每天问一千遍:"妈妈你为什么没有小JJ……"
  关键时刻还是请书来帮助吧,好在家里的书都是现成的,之前他们不愿意看的都翻出来,一页一页看着书给他们解释,推荐基本不错的可以缓解家长尴尬的绘本:
  1、《我们的身体》
  这是目前娃最爱看的一本生理启蒙的书籍,书里面设计了许多有趣的立体机关和互动环节,从生命的形成,讲到宝宝的出生、成长,我们的肌肉、五官、心脏、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男孩与女孩的异同……非常全面,而且简明易懂,孩子在翻书的过程中就能逐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奥秘。
  虽然不是专门的性教育类书籍,但里面也设计到了宝宝是如何出生的以及男孩女孩身体的异同,对于不太较真的孩子来说,这个程度的解释就够了。
  2、《小威向前冲》
  关于"我从哪里来"问题解答的绘本有很多,但小威向前冲应该是最生动最受孩子欢迎的一本,画面有趣生动,将生命起源变成了一场精子的游泳大赛,在紧张又欢快的节奏中告诉孩子关于生命最初起源的故事。
  3、《东方儿童性教育绘本》系列丛书
  这套绘本是韩国的,一共有三本:《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我的弟弟出生了》、《我宝贵的身体》。很系统的告诉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差别,宝宝是怎样出生的以及我们身体的作用,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等常识,我个人很喜欢,但是因为画风的原因我家娃不是很爱看,讲了一遍就放到一边去了。
  讲完了绘本,娃的好奇心得到了暂时的满足,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又跑过来了:
  "妈妈,男生的JJ像水管,女生的JJ像贝壳是么?"
  "是的,不过女生的不叫JJ"
  "那它们到底长什么样啊……"
  "嗯……"
  正好手里前段时间存了一套生理启蒙的动画课程,我赶紧找出来给他们看,课程的名称就叫《人体奥秘课》,其中第9节课就是讲生殖系统的,一共十分钟,用动画的方式特别特别直观的向孩子展示了生殖器官的外貌、功能、生命的来源,如何进行保护,还告诉家长如何正确的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真心特别好,强烈推荐。
  我们这代人,其实99%都没有接受到正确的性教育,导致我们在想告诉孩子的时候,虽然知道应该大方自然的说出来,但多年的文化和观念真的很难扭转,我想依然会有很多很多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时候会觉得"羞于开口",那么适时的借用工具,如绘本,如动画,或者科技馆等地方,借助外力帮我们把不太好表达的知识系统的完善的告诉孩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陪伴着孩子,学会书里的语言,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相信总有一天可以坦然的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的。
  我们和孩子,其实都需要"性教育",时间还长,我们一起进步。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
  1、性教育要讲到什么程度?
  孩子问到哪里,讲到哪里就可以了。有时候家长遇到孩子一问就给孩子讲一整套相关的知识,其实没有必要的,孩子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也是循序渐进的,你一下子讲太多,他可能更迷糊了。按照孩子的年龄,以及问题的深入程度进行简明的解答就可以,比如三四岁的小宝宝问"我从哪里来的",就告诉他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就可以了,等孩子进一步深入提问的时候,我们再进一步的去解释,不必超前。
  2、孩子要看父母的身体怎么办?
  对于性别敏感期的孩子,父母尽可能的满足他这种好奇心,如果不满足的话他只会更加好奇,兴趣会一直停留在这个问题上面,而且如果从家长这里寻求不到正确的解答的话,孩子可能会去其他错误的地方寻求答案。如果家长可以坦然的面对,用科学的方式为孩子解答疑惑,孩子就不会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了。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建议可以做一个家庭共浴的活动,爸爸妈妈宝宝一起洗个澡,玩玩乐乐的就把问题解决啦!相信我,孩子其实也就想看那么一次,只有好奇心得不到满足的孩子才会一直想多看看。
  3、教会了孩子生殖器官的名称孩子会不会出去说?多尴尬啊?
  所有的性教育都告诉我们,要正确的告诉孩子生殖器官的名称,就像说眼睛嘴巴一样坦然,但我们也经常会有一些困扰,就是教会了孩子这些词语,他们会不会出去说,那多尴尬,别人会不会异样的看他或者看我们家长。
  其实这些都是大人的纠结,小孩子是不会有这些困扰的,还是我们成人的文化禁锢了孩子的表达,一方面孩子不会经常说到这些词语,另一方面即使偶尔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说到了,孩子之间也不会有不洁污秽的想法。
  4、再强调一次!性教育真的很重要!
  性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也是孩子进行性别认知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开始认同自己的性别,也会模仿同性别成年人的行为,做符合性别的事情,比如女孩子更爱漂亮,男孩子更喜欢汽车机械运动方面的内容,这些对于孩子未来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定位都非常重要,所以爸妈们要好好陪伴孩子度过这个阶段哦!
  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是特别有意思的,经常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和问题:
  人体的奥秘那个动画里,有宝宝出生后剪断脐带的镜头,老二特别惊恐的问我:
  "那是啥?为啥要剪断?"
  我说"那个叫做脐带,是连接妈妈和宝宝的,妈妈吃进去的东西变成营养,通过脐带输送给宝宝。"
  "为啥剪断啊?"
  "因为你出生之后可以自己用嘴巴吃奶了,就不需要它了啊!"
  "那剪的时候我疼不疼啊,我哭了么?"
  "呃…………这个我真不知道啊,应该是不太疼的吧……"
  老大看到有一个妈妈生产痛苦的镜头,也很害怕的问我:
  "妈妈那个阿姨为什么哭?"
  "因为生宝宝是很痛很痛的啊?"
  "像弟弟骨折那么痛么?"
  "不,比那个痛多了,像12根骨头同时骨折那么痛!"
  "妈妈你生我们的时候疼么?"
  "对啊,和这个阿姨一样,也是很疼很疼的……"
  老大一脸担心和心疼的看着我,我以为他会说出什么让我感动的话,我已经准备好拿小本本记下来了!!
  然后他说:
  "妈妈,那你死了么?"
  死了么……
  死了……
  么……
  儿子你现在看到我有没有见鬼的感觉?
  我是三宝妈妈心经,谢谢你的关注。

一场橘子引起的风波(国庆第五天)我的北方小城还在下雨,大姑子和外甥女昨天也回来。俩孩子玩的很是开心。儿子最近老是咳嗽,嘴唇颜色很红,就买了化痰止咳还有下火的药。喝了两天,咳嗽止住了,孩子今天食欲不振。情绪不怎么高宣讲家文稿家长课堂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的问题及家庭教育的应对嘉宾李文道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伟利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科研主任主持人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今天来到我们访谈室的有两位嘉宾,第一位是李文道教授,他是首都师范大全职带娃后的我脾气居然变好了结婚后发现,社会期待我们身上的标签是贤惠大度身材好美等等。但是自从有了孩子后发现自己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曾经觉得妈妈的坏习惯怎么那么多,不喜欢收拾,家里乱。早上不刷牙就开始做孩子们总能玩成一片姝鑫走心日记1622021年10月5日星期二这两天看着孩子们和各个不同年龄的孩子玩耍,都很和谐,还能找到玩的比较开心的点,很替他们高兴。和小一点的小朋友玩,能够很好的照顾,和大一点孩子的脾胃是怎样被家长彻底伤害的?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侯,我想起曾经在儿科门诊,经常碰到前来为孩子看病,并且咨询脾胃问题的家长。归纳起来问题出在以下几方面,可以大约知道孩子的脾胃就是这样被家长伤害了的。怪圈一无论孩子女孩出生一般孕期多少周为最佳?怀胎十月可以说准妈妈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孕早期以及孕晚期,孕早期是胎儿发育形成期,孕晚期是胎儿即将分娩期,所以准妈妈的身心各方面压力也是非常的。但是即便这样,大家依旧免不了对胎你家孩子在家是怎样阅读的?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自家孩子阅读属于哪一种类型,听到这个话有些家长也许会诧异,孩子阅读还要分类型?孩子阅读从根源上来说有两种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主动阅读的孩子,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很享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人上人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北宋神童诗里的一句,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是广大父母深刻在心中的名言。也因此为了自家的孩子读书高,现在的小朋友放学就得去补习,周六日也得去上课,各夜分享丨请告诉孩子自律者优秀,懒散者出局最近,常听到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作业要大人守着,起床睡觉吃饭上学都得催,大事小事都得看着,否则别指望他能自己做好。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现。缺乏自律的孩子,总是需要有一个海边的趣事孩子是最单纯的,没有成年人那么复杂。傍晚,很多孩子的在海边疯玩。有一个小男孩,打着赤膊,光着屁股,在沙滩上扭来扭去,他爸拿着浴巾在后面追着跑。好不容易抓住了他,他爸爸轻轻地用浴巾裹给新生儿起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自从亲朋好友知道愚夫是汉语言专业毕业专攻汉字词语以后,经常有人向愚夫询问给新生儿起名事宜。愚夫在此从个人角度谈谈给新生儿起名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一是注意避讳。避讳又分几种情况。首先
32张照片告诉你,人可以懒到什么地步,鞋子替人排队也是开眼界了虽然懒惰是一种坏习惯,但少数时候,懒惰跟天才之间可能只有一步之遥。很多实用的机器或设计都是为了让人更省力才被发明出来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得上是懒惰的结果。看看下面的这些懒人们,你32张让人费解的错觉照片,你能一眼看穿吗?人的眼睛在看到图像的时候,总会第一时间与脑海中原有的经验进行匹配,这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眼前看到的景象。但是当眼前看到的事物与原有经验不相符时,我们就会产生困惑,因此不得不多看32个让人恼火的设计失败,设计师你出来作为一名设计师,肯定要有超越常人的脑洞,但是创意这个东西,显然也不是越新奇越好。尤其是这些在创意上走得太远,完全忽略了实用性的设计,简直是糟糕透顶。下面的这组失败的设计,或多或少都37张让人惊讶的巧合图片,网友简直不可思议巧合其实就是指那些发生概率比较低的事件,而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虽然它们大多是随机发生,但大都没有可重复性。比如我们随手扔出一个硬币,硬币恰巧立在了地上,如果这时候我们想要重复这一个30张让人困惑的错觉照片,看完你还相信自己的眼睛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受角度和距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时候同样的一个物体换一个角度或者距离,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况且眼睛看到的事物也会受已有经验看完这16张图片,被动物们的感情惊讶到了动物们与人类同属于地球村的一员,而且有些动物不光拥有很高的智商,同样拥有让人难以置信的情感。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些,动物们的暖心时刻,有没有触动你的心灵呢?这一群小鸭子失去了母亲,但29张难以置信的巧合照片,拍下它的人运气太好了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也是一种概率的表达,只不过它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正因为不那么常见才显得比较珍贵。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再小的几率只要样本够多,那么它终究会29张让人惊讶的对比照片,看完又涨知识了在叙述物体的大小时,人们通常会形容它的长宽高,不过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并不直观。而真正直观的做法排名是这样的,对比图像大于普通图像大于单纯语言。果农采到了一颗巨大的牛油果,这个大小33张倒霉透顶的照片,每一张都让人感到绝望运气这样的东西,几乎没人能够解释得清楚,你说它虚无缥缈吧,但它又确确实实存在。虽然人人都想要中彩票一样的好运气,可是,现实给人的感觉却总是坏运气多一些?一个寒冷的早上,打开门便发现29张高期望VS严酷现实的照片,看完又涨教训了不管旅行还是购物,我们都希望所见即所得,可是事实上,期望和现实难免会有些差距。当然,大部分时候期望与现实都是相差无几的,超预期和不如预期的情况毕竟只是少数。下面就先聊聊不如预期的倒30张不可思议的抓拍照片,网友可遇不可求相比于传统的文字表达,图像这种表达方式有着文字没有的优点。有些时候,在文字解释不清的情况下,往往只用一张图片就可以瞬间说明情况。而好的照片更如同一个故事,可以立马将观众带入进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