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是不会变好的,除非他有幸被爱

  以下文章来源于看见心理(ID:kanjianxinli1) ,作者看见心理主创团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疑问:
  为什么有的人,嚷嚷着要改变,但最终还是停在原地?
  现在的人们,希望自己自律、优秀、一步一步向上,但是事实是:
  他们想要瘦身,但刚办完健身卡就去吃大餐了;
  他们想要看书,但翻几页就去刷短视频了;
  一段时间后,又惊觉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变化,还在原地。
  当越来越多的目标无疾而终时,我们也开始怀疑自己:
  我真的能改变吗?
  但放弃时,又会忍不住想:
  我真的足够努力了吗?我是不是放弃得太快了?
  于是,就陷入到了一种内耗的状态——不敢放心躺平,但成功改变的信心也不大。
  那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破局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真正「改变」。
  01 以「不安」为动机,很难真正改变
  改变失败,可能是因为你的改变动机是「不安」。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出于「不安」去努力,很难形成持续的改变动力。
  以减肥为例,很多想要减重的人,都是通过「制造焦虑」迫使自己去锻炼、节食。
  他们会常常对自己说:
  再不减肥就要完蛋了;
  再不减肥就抬不起头,没脸见人了。
  下意识地通过这种恐吓的方式,让自己赶紧行动起来。
  可等到体重下降到理想水平后,他们的焦虑就会减少,行动张力也就跟着消失了。
  可想而知,体重又会再次反弹,焦虑也再度出现。
  于是,新一轮的减肥-变胖循环就开始了。
  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开始怀疑自己:
  我真的可以彻底减肥成功吗?
  另外,以「不安」为目标的改变,往往伴随着自我攻击,这也让改变难上加难。
  心理学家Edward Deci在《内在动机》中就提到这种状态:你脑子里的主人认为你应该变瘦,讨厌你变胖。
  所以作为主人的你不断对你加以批评、威胁、哄骗、羞辱。
  尽管你的一部分自我试图取悦主人,另一部分却想反抗,去报复主人,这并不奇怪。
  这当然很容易做到:只要保持肥胖就行了。
  问题是,主人也是你自己,所以说,怨恨主人就是在怨恨你自己。
  也就是说:
  一旦改变沾染上了自我攻击的色彩,为了反抗控制者,我们就会通过保持不变来确保自我的掌控权。
  而这也意味着,我们会自己妨碍自己,失去改变的可能性。
  02 为什么我们的改变动机是不安全感?
  聊为什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种不安全感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感到不安全时,实际上是在说:
  如果没有达到XX标准,我们就会彻底没有价值。
  于是,我们的自我价值时刻处于被威胁的状态。
  所以,我们会紧盯自己的表现:
  一旦不符合标准,就会深感焦虑,必须马上行动起来,这样才能让自我感觉好起来。
  可正常来说,我们的自我价值应该是恒定的,不取决于我们的表现才对。
  为什么自我价值变成了有条件的呢?
  这跟我们的成长经历相关。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更努力、做家务更勤快......,就会有意或无意地胁迫孩子。
  当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表现时,就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否则就用一种冷冰冰的态度对待他们。
  即便孩子并不理解为什么要那样做,但是他们为了取悦父母、获得关爱,也会按照父母要求的方式行动。
  逐渐地,孩子就懂得了这样一个"真理":
  只有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我才能获得爱和尊重。
  于是长大后,他们也只发展出有条件的自尊——必须符合外界的标准,我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他们必须时刻检视自己的表现是否达标。
  于是,自我价值随时受到威胁的不安全感就形成了。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反而能帮助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成就,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有条件的自尊的形成过程中会伴随一个很严重的副作用:
  即他本人并不真正认同那些标准。
  也就是说,他在努力达到那些标准时,会感到极度的不自由、不喜欢。
  他们只知道,我「应该」这么做。
  于是,一方面他就像带着枷锁一样,沉重而缓慢地前进;
  而另一方面,他从来没有能够发展出真正的自我,难以体验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生活的那种美好。
  03 我们不会改变,除非不改变也是允许的
  就像在文章开头提到的:
  如果我们用控制、逼迫的方式对待自己,
  虽然一部分自我会服从,但另一部分自己难免会心生怨恨,从而会自我妨碍——
  通过保持不变来报复控制者。
  你可能会感到困惑,如果不用控制的方式,不规定自己应该做什么,我们怎么能变好呢?
  我们这样想是因为从来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改变方式。
  其实,放弃苦哈哈地控制自己,反而能更好地变好。
  心理大师卡尔罗杰斯就认为:
  人的内在是有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倾向的——
  即更深更广地去体验这个世界,并在和世界的互动过程中发挥出自己先天就拥有的某种潜能。
  但这个的前提是,
  人需要处在一个能感到安全、促进性的环境中,这样他就能学会自己引导自己,实现自己的潜能。
  而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内化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常常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逼迫自己。
  于是,内在动机就在这种控制的环境下一步步被浇灭了。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不受外在控制的影响,让内心引导自己,自发地去变好呢?
  这里有3个小建议:
  1. 可以不变好,才能变好
  首先,当我们提到"变好"这2个字时,总暗含这样一个意思:
  现在的自己是不够好的,现在的自己太差劲了。
  一旦我们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又会很容易回到以「不安」为动机,难以改变的恶性循环中。
  基于此,李松蔚老师在他的新课《动起来训练营》中就提到这样一个想法上的转变:我们之所以要去改变,并不是因为,我意识到了我的错误或者我的局限,
  仅仅是因为,我们身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需要把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和未来可能的自己,放在同样的一个高度上予以尊重。
  这种观念,能帮我们重新塑造对改变的认知。
  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把自我价值绑定在是否达到某一个标准上。
  而是,我是恒定有价值的。
  改变,只是为了帮助我去适应环境。
  不论我做没做到,那都不影响我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本身的意义。
  只有当我们学会认可自己的价值,不把它寄托在外部的标准上,我们才能改变。
  就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如果你不怕变胖,那么你就能变瘦。
  2. 探索自己想要改变的真正的内在动机
  研究发现,那些自主想要改变的人,改变的效果最好:
  比起遭受外部压力(家人、配偶施压)去戒酒的人,那些真正为自己去参加戒酒的被试,会更频繁地参加戒酒计划,也没有中途退出;
  同样的,发自内心去参加减肥计划的被试,体重减轻得更为明显,在后续的2年里,减肥效果也保持得更好。
  所以,当我们下定决心,想要做出某种改变时,先别着急去列计划,找方法,而是要先停下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你为什么想要做出这个改变?
  这个改变是发自内心的吗?
  还是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和外部的标准?
  比如,当你想要减肥时,
  是因为家人朋友的施压?
  想维持一种大家都觉得好看的形象?
  还是真正为自己去改变?
  只有当我们真正找到为自己改变的理由时,才能让改变更加持续有效。
  3. 给自己设置"最理想的挑战"
  改变虽然听起来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但是它会让我们觉得,有一部分自我被质疑了、被否定了。
  而当我们否定自己时,又很容易把改变的动机转变为「不安」。
  所以我们在改变的时候,不要变得太快,不要把步子迈得太大,这样我们才会觉得改变是安全的。
  另外,研究也发现,那些看到自己能够胜任的人,比那些看到自己无能的人,受到的内在激励更强。
  所以,我们给自己设置挑战要合适。
  当我们能给自己创造一个个微小的成功的体验,它们累积起来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强的动力。
  如果一开始对自己过于理想化,设置了过高的目标,我们就会很容易失败,产生受挫感,改变也更难持续。
  最后
  当我们以「不安」为动机去努力变好时,背后往往都暗含着这样的一种怀疑:
  如果我一点也不成功,
  如果我普通得要命,
  我的家人、伴侣、朋友,你们还会和现在一样爱我吗?
  我们内在的小孩,是如此期待能从周围人那里收获这样一种安全感——
  即便自己什么也不是,也依然是有价值的。
  但是,我们要先学会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就像日本导演北野武的诗集中说的那句话一样:抱着梦想,抱着目标,努力就会成功,不要被这些话术骗了。
  什么都没有也很好。
  人被生下来、活下去、死掉,光是这样也很厉害。
  是啊,只要活着就很厉害了,我们不需要每天逼迫自己,疲于奔命地去符合外界的标准,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当我们从内心深深地这样认同自己时,改变才能顺其自然地发生。
  就如心理咨询师黄仕明提到的: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被爱;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很多尊重;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被允许不改变也是可以的。
  要记得,你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作者:苏小菲 / 责编:陈沉沉 / 值班编辑:苏小菲
  本文首发【看见心理】。累了,就来看见心理。这里是由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创立的心理平台,提供专业心理内容与服务。
  References:
  [1]爱德华·L. 德西 / 理查德·弗拉斯特. 内在动机[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2]陈海贤. 了不起的我[M]. 台海出版社, 2019.
  《内在动机》
  加入华章心理读者群
  小编会在工作日定时通过好友申请

再有钱也不敢嫁!城市女拒婚,只因男方出身农村,道理扎心文文儿人家有房有车,开了两家物流公司,你有什么不满意的?父母唠叨让莉莉心烦意乱,作为一名城市出身的姑娘,她对乡下有着天然的排斥。倒不是歧视,中国人往上数五代,谁家没个农村亲戚?问题幼儿园隐形欺凌曝光,孩子入园前不具备以下能力,都会受欺负文文儿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却不敢送到学校,幼儿园老师欺凌孩子的事件网上爆料的越来越多,究竟该如何是好?很多家长到了孩子上幼儿园的年纪之后,都会有这样的担忧。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如90后做了父母,婚姻说离就离,就算有娃也不在乎,原因很现实文文儿现在90后已经长大了,不在是孩子了,大多都已经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但90后的离婚率实在是不敢恭维,据调查显示在2019年办理结婚的有947。1万人,而同年离婚的人员就有4储奶袋的使用心得,存储小知识!在待产的时候我就入手好了储奶袋啦,也了解了一些存奶的知识,对我来说帮助还是挺大的,因为我平时又很忙,就算哺乳期也经常在外面奔波,所以想给宝宝一口奶水喝那就必须要用到储奶袋,使用了那孕期穿哺乳内衣的优缺点!胸型不好可以调整怀孕生子就犹如回炉重造一样,月子坐不好以后身体可能会落下病根,产后稍微不注意身材也没办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尤其是胸部来说,经过孕期和哺乳期的一系列变化,如果不利用外在因素调整的话生孩子后,你准备的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早在生娃之前就做了一系列待产包该准备什么的功课,其中隔尿垫是我见过最多人分享的,本身我也比较懒,因为这个问题一开始就准备了好几条隔尿垫!!后面孩子出生之后发现隔尿垫用也能用,但是没精致辣妈绝对要买的哺乳内衣,不要错过了每个准妈妈心里都是想当一个精致又漂亮的辣妈的,都不想怀孕了就变成一个肥胖臃肿还不注意形象的孕妇,而哺乳内衣我觉得是辣妈必备的武器装备了,不仅能起到预防下垂的作用,对胸部的生长发育也求推荐夏天好穿的收腹裤?夏天的时候最想的就是穿裙子了,但是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大象腿,大PP,大肚腩。呜呜呜呜呜果然是一时吃一时爽阿,发现时已经晚了穿裙子的时候就好丑哦一点都不好看别人都是细腰翘臀腿自己哺乳内衣比平常内衣更好穿!!我最近发现了一款超级好看的蕾丝文胸虽然它是哺乳内衣但是像我们没有生过小孩的人也是可以穿的我发现哺乳内衣比平常的内衣穿着会更加的舒适他的设计感也会更加的人性化诺绵蕾丝全罩杯哺乳内衣样一次性内裤给生完宝宝的宝妈的建议产后一定要保持清洁,一般产后在医院时,护士会为宝妈进行消毒,回家后也要保持清洁,分娩方式不同,清洁方式也不同。自然分娩宝妈回家后可以立刻洗淋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着凉。不要盆浴防止你在姨妈期或者月子期有用安睡裤吗?有时候姨妈量会很多,就算用了最大号的卫生巾也会有侧漏的情况,所以安心裤一直是我在夜晚的第一选择!使用了很多很多品牌的安睡裤了,这次正好买了几款,做个对比。我对安睡裤的需求是高腰轻薄
不要老是挑孩子的错很多妈妈都会经常用不行这类字眼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了。比如说脱下来的衣服不放进洗衣篮可不行,为什么脱了衣服总是不放到洗衣篮呢?其实,脱下来的衣服就放到洗衣篮里去吧不也同样能让孩子明白孩子啥都懂心动的瞬间疫情期间,整日和孩子们在一起,需要居家办公,需要洗衣做饭,需要整理家务,如果家里有个十岁天天上网课的老大和一个三岁的淘气包,每天的局面可想而知。这一日,爸爸在屋里忙工作,在生活中培养音乐耳朵接受音乐教育需要有音乐的耳朵。因此,倾听习惯和技能的发展是所有音乐教育的一致目标。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幼儿时期是听觉训练的最佳期,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为他们的耳聪打下教师资格每日一练2022年(3月28日)1。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A。牛奶B。羊奶C。鲜果汁D。母乳2。教师在幼儿书写准备的指导中,不恰当的做法有()。A。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B。书写教育叙事习惯了的昵称,这是和孩子们之间的约定美好时光如期而至的美好春日蓬勃的绿,温馨的粉,闻一朵花香,看一片草绿多像孩子天真的脸庞你我美好丢开孩子点名册上的真实姓名,我喜欢随意喊孩子,比如叠字,比如前面加个小字,或者是去掉一为啥孩子不好好吃饭?多半是家长造成的,要及时自查,别一错再错导语为啥孩子不好好吃饭?多半是家长造成的,要及时自查,别一错再错养孩子实在不容易,就说孩子吃饭这件事,经常看到家长为了孩子好好吃饭而伤脑筋,很多时候都是好说不行,只能来硬的,而孩子面对孩子早恋,你会怎么引导?早恋现象在中学里很常见,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更加早熟,早恋现象尤为明显。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宠溺,什么都依着孩子,也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微风微风过去孩子会家长怎样通过正确的聊天方式帮孩子解决烦恼?阅读史蒂芬柯维先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对知彼解己习惯强调道,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作者在论述这一习惯前,先举了一个家教育孩子的使命之引导孩子成长教育听我说教育孩子的使命之引导孩子成长家长对孩子最主要的责任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使其身体得以正常发育其次,家长要在孩子的心理发展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两方面的谢谢你选择我做你的妈妈亲爱的宝贝儿啊,你的状态越发的差了,我和爸爸说,我想回忆下你来我身边的这两年,再去约个亲子写真,因为我是真的怕了,我怕你从我身边消失,然后时间把你所有痕迹抹去,我要记录下你在我身边读书的文章篇1书这个奇妙的东西。常常把我带入欢乐的巅峰,奇妙的境界,有时又把我推到恐怖的深渊,灵魂的深处,我为它着迷,为它疯狂,曾几何时,我已置身书海,竟也无法自拔。最开始接触书本,应当是读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