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孩子太爱嫉妒怎么办?父母学会这3个方法,消除孩子的嫉妒心

  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
  作者:夏橙妈咪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来嫉妒心,比如他们会羡慕其他孩子所拥有的物品,和其他孩子进行攀比,看到别的孩子哪个方面比自己强,就会觉得不开心,甚至会出言贬低对方。
  孩子有嫉妒心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家长在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一定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不然孩子的嫉妒心会越来越严重。
  案例
  晶晶今年上三年级了,她在父母的眼中一直都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但是最近晶晶妈妈却发现,晶晶的表现好像有点不对劲,好像跟谁较劲似的,情绪总是不愉快。后来晶晶妈妈问了老师才知道,原来这几天晶晶和同桌小美闹别扭了。
  小美买了一双新鞋子,总是跟晶晶炫耀,晶晶一气之下把人家的鞋子踩了一脚,就因为这事,两个人好几天没说过话了。晶晶妈妈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孩子这是有了嫉妒心,嫉妒同桌有了新鞋子。
  孩子有哪些表现,说明孩子有了嫉妒心呢?
  很多孩子都会产生嫉妒心,可以通过一些举动表现出来,家长要注意观察。
  1、见不得别人好,总在别人身上找优越感
  有嫉妒心的小孩不希望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即使这个人是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行,他们希望自己永远是世界的中心,在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也总在他人身上寻找优越感。一旦发现别人有比自己好的地方,他们就会觉得特别不平衡,表现出来不开心甚至是暴躁的情绪。
  2、恶性竞争,通过说坏话来破坏别人的风评
  嫉妒心强的孩子,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会用说坏话的方式来破坏别人的风评,来让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很多大人都发现了,孩子有时候特别擅长"拉帮结派",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把自己嫉妒的对象直接踢出圈子,达到孤立对方的目的。
  3、喜欢攀比,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有
  嫉妒心强的孩子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特别喜欢攀比,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有,他们不管自己的家庭情况是不是能够承担,反正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不能落在别人后面。这种攀比心会给孩子带来很消极的影响,让孩子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失衡。
  那么家长如何对孩子的嫉妒心进行引导呢?
  当孩子产生嫉妒心之后,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孩子的嫉妒心,不然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1、父母要明白孩子在意的点是什么
  不少家长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生气为什么嫉妒,只会劈头盖脸对孩子进行批评,这起不到对孩子的有效引导,反而会让孩子的心理变得更加偏激。
  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明白孩子在意的是什么,然后再对孩子进行引导,才能够起到真正的作用,让孩子能够听得进去。
  2、父母要对孩子的竞争意识加以肯定
  孩子有嫉妒心,其实也是孩子有竞争意识的体现。父母还是应该对孩子的竞争意识加以肯定,鼓励孩子保持这样的上进心。但是和别人展开竞争,还是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
  比如当看到别的孩子成绩好的时候,良性竞争的方式是自己努力学习,争取早点超过别人的成绩,而不是到处说对方的坏话,用其它恶劣的手段展开竞争。
  3、纠正孩子的嫉妒心,让孩子明辨是非
  当孩子有嫉妒心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加以纠正,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嫉妒别人的情况,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但是父母也不能对此完全忽视。
  很多孩子都是从嫉妒的萌芽开始,慢慢变得越来越虚荣,最后根本无法容忍别人比自己强。所以父母还是应该及时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回到良性竞争的正轨上来。
  总之,嫉妒心对孩子来说有着非常消极的影响,如果父母任由孩子的嫉妒心发展的话,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偏激,当他们嫉妒别人的时候,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好的方式来打击别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极有可能成长为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
  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丢脸的,别人的优秀,可以成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和动力。孩子好强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和别人展开竞争,而是一味嫉妒别人的话,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大家觉得,当孩子出现了嫉妒心时,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保持心态健康和平衡呢?

夫妻关系也需要学习本文转载自郑委老师的博客20110627全文共1471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前言郑委老师言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是我在家长课上,告诉家长们的一个观念,我在以前的博文和我写的书上详细家长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郑委老师我常常询问家长你想改变你的孩子吗?你想改变你的爱人吗?,家长一般的回答都是斩钉截铁的当然想!。听到家长的回答,我会马上跟上一句不可能!。请牢记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我们只能改孩子学习好,就一切都好吗?原创公众平台编辑组郑委老师20210625全文共255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正文最近,我们接到了一位父亲的求助。这位父亲已经50多岁了,儿子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名校录取,本以为可孩子是否自信,前提是家长信任与否20216孩子是否自信,前提是家长信任与否孩子是否有自信,前提是家长信任与否孩子是否有上进,前提是家长帮助与否孩子是否有责任,前提是家长放手与否孩子是否有德行,前提是家长坚持原则与学习尊重,从尊重老公和孩子开始在这篇文章开始之前,我们想问家长们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外面与每个人都能相处得好,而在家里与爱人和孩子都相处不好,这个人能称得上好人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但可能我们有相当多人女儿要中考了,我该做些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可以成为一篇值得家有考生的家长好好阅读的范文。文章中写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家长们具体的借鉴,而比这更重要的,是这位妈妈思考问题和面对问题的方式。很多时候家长朋友如果你的孩子报忧不报喜,可以吗?原创公众平台编辑组郑委老师20210705全文共2454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前言颐和学校办学纲领的第一条就是颐和是一个一生可以学习的地方。因为我们希望这所学校,不仅能教授知识,培养自己幸福的能力(上)这位学员有一句话写得非常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你幸福,如果你没有幸福的能力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你爱,如果你没有爱的能力,一切都是从自己开始。换一句话说,就是如果想要幸福引领家庭幸福的唯一方法引领家庭幸福的唯一方法是什么?下面这篇文章的作者,一位到我们的训练营参加学习的爸爸,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坚持不懈的个人修行是引领家庭幸福的唯一方法。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个人修行,不是不相信爱情,而是怕负不了责任原创公众平台编辑组郑委老师20210622全文共2331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昨天的博文当代大学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让我们想起了2018年1月3日一篇关于当代青年如何正确引导青春期孩子的恋爱,请看这里原创公众平台编辑组郑委老师20210707全文共2986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前言对于青春期孩子恋爱的问题,我们已经走过了谈虎色变的时代。父母们开始能够用理智包容接纳的心态来看待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孩子是否会变得和父母一样?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陪伴孩子长大成人,潜移默化中,无疑会对孩子会产生较大影响。至于会影响哪些方面,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孩子是否会变得和父母一样,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会关心的问题。首先身为校长,如此行为,令人发指事件背景12月16日,山西吕梁。11月30日晚上11点,临县某中学13岁女生小娟(化名)被校长叫去办公室谈话。小娟哥哥反映,当时小娟遭到校长殴打,并被逼写下一份检讨。事后,小娟浑身补习机构被严管后,1对1家教也被禁止,无课可补的普娃如何逆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总希望自家孩子比别人学得更多,赢在起跑线上。学生从上学起,俨然成为小斗士,肩负沉重的学习重任,校内婚姻生活最难熬的是什么?我觉得最难熬的就是在遇到困难,低谷的时候,两人不一心,不但不理解,还相互抱怨,指责,消耗对方和自己,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让人对婚姻失望,产生想离婚的念头。一是结婚后,婆婆本来就不喜欢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什么?这些比考高分更重要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世上很多职业上岗需要有证,而为人父母则不需要。做了父母后,以致于我们想养育出优秀的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去养去教。那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什么呢?相信这是很多父母会思考妈妈带6岁男娃出去,需要上厕所,孩子怎么办?带6岁孩子去女卫确实不合适。3岁孩子开始有性别意识了。我女儿才2岁多,爸爸带她出去,如果我在都是我带她去女厕所。但是爸爸单独带她出去,也都是把她带进男卫生间的(捂脸)。(有几次,女婴儿床实用吗?作为一个亲自带娃的妈妈,我认为婴儿床还是蛮实用的,而且孩子应当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小床。婴儿床,我在孕晚期都已经早早备好了。孩子出生后,我就让她睡婴儿床,和大床一个房间,方便照看。大学校园也有潜规则?辅导员不说但新生要知道,否则容易吃亏2021高考已落下帷幕,准大一新生坐等开学之日的到来,并憧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在他妈看来,大学生活堪比世外桃源,没有繁重的学习压力,没有写不完的卷子,没有无休止的考试,更没有父母师范生也存在潜力股,这一专业的学生将很吃香,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从古至今,教师是一份让人敬仰的职业,他们站在三尺讲台上,将知识进行播撒,桃李满天下是对老师成绩的认可,很多学生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为了实现梦想而不懈为什么现在教育孩子那么累?广大普遍反映教育孩子太累了,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一下疲累吗?教育孩子累,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重视程度。和原来相比,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明显要高很多。因为重视,所以不父母脾气暴躁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图片来于网络今天有人问我父母脾气暴躁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别人脾气不好,冲我们发火时,我们会有什么感受?首先,我们会认为这个人情绪自控能力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