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二孩时代的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包蕾萍 上海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随着二十一世纪钟声敲响,中国社会转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生育政策也开始方向性调整。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出台,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实行了近四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也由此划上了休止符。但是,想生育二孩的家庭开始意识到自己面临新的挑战。
  一、起跑线上的犹豫
  全面二孩政策推出以后,令政策管理部门和专家大跌眼镜的是,并未出现预期中的断崖式增长。据人口学家推算,1.5亿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处于育龄期的约占7000-8000万,除去原来就可以生育二孩的单独父母和农村"一孩半"、"全面二孩"政策全面遇冷的原因很多,生育意愿不等于生育行为,想生孩子跟实际生养一个孩子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一对夫妻考虑多生一个孩子,不只是简单地想一下,而是会考虑更多其他方面的影响。从动机-行为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父母外,新增的二孩受益家庭可以达到6000万左右,每年预计新增人口300-800万。而政策出台后的实际数据远远低于预测数据。2015年出生人口不升反降,比2014年减少32万,为1655万,2016年有所好转,但增幅也远低于预测,全年出生人口仅为1786万,与政策出台前的2014年比较,仅仅增加99万。
  第一是想生不能生。许多符合条件的60后、70后夫妇其实都有很强烈的生育意愿,特别是赶上政策末班车的心态使然,但客观身体条件的限制,又使得这批高龄产妇望而却步。
  第二是能生不敢生。国家卫计委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因为经济负担、太费精力和无人看护而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分别占到74.5%、61.1%、60.5%。育儿成本不断攀升,有调查显示,上海养育孩子的成本为49万,武汉为32万,育儿成本已经占到我国家庭平均收入接近50%,生一个孩子也许是几万十几万的一次性投入,但是养一个孩子却是一辈子的精力和金钱的投入。
  第三是敢生不愿生。中国是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高达68%,大幅领先世界发达地区和国家,美国只有59%,英国54%。实际上,双职工家庭经济条件总体好于单职工家庭,抚养子女的经济能力更强,但这些经济殷实的"敢生"父母,特别是职业女性们,响应国家号召却不够积极。因为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为保护女性的工作权和就业权,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促生育政策出台以后,托幼照料等配套措施没能及时跟上,客观上制约了女性在职场上的发展。二次生育阻碍职业发展,女性处于生育波谷M点低端的时间更长,更容易受到职场玻璃天花板的压制,也使得雇主在招聘中对女性更不待见。尤其是体制外企业的职业女性,怀孕往往和"失业"、"家庭妇女"、"全职太太"联系在一起。弹性就业制度普遍没有建立,职业女性回到家庭后很难复出,承担养育更多孩子的责任,对她们来说确实难上加难。
  二、二孩家庭的教育难题
  过去30年里对独生子女问题的"妖魔化",一度让大家以为,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以后,家庭教育的许多问题都以迎刃而解。确实,从孩子认知发展上看,两个孩子互相陪伴一起成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合作、分享与照顾,但国内外关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结果都发现,两类孩子没有本质差异,很难说二孩会比独生子女教育得更好,因为儿童的早期发展受家庭环境影响大,中后期发展受社会的影响更大,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才是影响一代人发展权重最大的要素。
  那么在早期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哪些问题正在或者可能困扰二孩家庭呢?
  首先,"一碗水端平"难题。养育二孩对父母家庭教育的公平性提出新要求。一项对幼儿园大班和一年级孩子的调查发现,90%的孩子拒绝要弟弟或妹妹,某市小学生通过QQ 群成立了"反二胎联盟",抱怨弟弟妹妹带来的各种困扰。第二个孩子到来,老大的照料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敏感的孩子会认为父母不再爱自己了,或者弟弟妹妹"夺"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因此,第二个孩子出生是家庭环境中的新变化,会打破原来家庭中的动态平衡结构。父母如果完全忽视老大的感受,没有帮助他们正确地去认识和分析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那新的动态平衡结构就很难建立,为二孩家庭的养育埋下隐患。再比如说资源分配,父母如何将财力物力公平地投入到两个孩子身上?独生子女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可以把尽可能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个孩子的养育上去,但二孩家庭的父母,必须对家庭各类资源进行综合控制和分配,两个孩子的投入总量等于独生子女,平均到每个孩子身上肯定有所减少,必须得量入为出。多子女家庭的优点在于可以培养孩子的友爱互助精神,大宝完全可以学着照料二宝,一起游戏一起玩,父母要顺利度过最初的混乱期和磨合期,必须学会统筹资源,一碗水端平,二孩家庭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其次,托幼资源不足难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出生人口的持续减少,社会需求不断降低,全国各地公立托幼机构陆续关、停、并、转,"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纵向追踪数据显示,1991-2000年间,0-3岁婴幼儿在公立机构入托的比例持续下降,而2004-2011年间,该比例几乎均为0。一孩时代孩子的早期教育大部分在家庭和社区中完成,国家政策层面也是鼓励加强对社区家庭教育的指导,但二孩时代到来以后,原有的机制和方式不再适应,托幼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明显,虽然大部分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入公立机构中接受教育,教育机构也开始新一轮的调整和布局,但短期内,公立托育资源不足的难题还很难解决。
  三是工作和家庭平衡难题。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从教育投资的角度来看,养育孩子越多,边际成本越低。普通家庭中,养育第二个孩子的成本相当于第一个孩子的60%,第三个相当于第一个孩子的25%,但3个孩子对家庭的回报却是一个孩子的3倍。但是从工作和家庭平衡的角度来说,养育孩子越多,工作和家庭的冲突会越大。独生子女家庭时代,双职工家庭比例更高,职业女性也更容易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全面放开二孩以后,关注女性问题的专家也注意到,用工单位在雇佣女职工时更犹豫,职业女性处于生育M波谷期的时间更长,影响升职的玻璃天花板也更厚。部分省市出台男性育儿假等措施,也是希望鼓励男性女性共同分担家庭责任,减少生育和抚育对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但在重视个人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处理好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确实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难题。
  显然,二孩时代到来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需要政策层面支持,进一步加强早期教育的软硬件投入,为二孩家庭教育创造更优越的外部环境,其次,家庭也需要适当调整家庭资源的内部分配,为孩子的发展营造更合适的家庭内部环境;第三,纠正精英化的家庭教育理念,包括对"什么是优质教育"的理解与态度,对早期智力开发的理解与态度等等,家长应该更客观更冷静地思考和选择。
  本文摘自《家校合作共育·中国家庭教育的新趋势》(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页面)
  家校合作共育:中国家庭教育的新趋势
  孙云晓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提升一个民族的家庭教育水平,不仅需要把握全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以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做好规划和引领,还需要大力推进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育人,引导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为此,本书调研了当前中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总结了近些年中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分十二章分别介绍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父母教育理念的更新、家庭教育的立法进程、二孩时代隔代教养的诸多现象、家风家训与中国传统优秀家教文化的弘扬等内容,对于理解和推动当前家庭教育的发展可提供一些帮助。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生活の感悟

老人带的孩子,往往比父母亲自带的孩子说话晚,可能是这三个原因小区里有个小孩21个月了,还只是会叫爸爸妈妈奶奶,其他的都不会说。她奶奶说孩子什么都明白,也会用动作表示,但就是不开口。一开始还以为孩子发声的地方有毛病,带到医院做了检查,可是没查小舍得娘家抬不起头,婆家直不起腰的田雨岚,其实是个可怜人小舍得里田雨岚是一个不那么讨喜的人物,她每天只会逼着自己的孩子学习,从不顾及孩子的意愿。你说她不爱孩子吗,不是,可是这份爱却很沉重,让孩子无法承受。可走进田雨岚的内心世界,我们却会小心你的孩子只记仇不记恩小舍得此言点出父母的育儿隐忧小舍得里夏君山和父母的关系一直比较疏离。他说自己初中就开始住校,从小到大都是靠自己。大学选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城市,从上大学起,和家里的关系就比较远,联系也不多。夏君山的父亲中风瘫痪,同是原生家庭不幸,为何清华陈丹蕾弑夫,北大李雪琴却治愈自我?有人说,幸运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去治愈。有的人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而导致性格扭曲,走上不归路但也有人可以正视自己曾经的痛苦,涅磐重生,破茧成蝶。陈丹蕾,19956个月至2岁的宝宝为何都迷恋遥控器?了解原因后,父母会很高兴不知道家爸爸妈妈们有没有留意过,宝宝到了6个月以后,会对一样东西特别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孩子两岁。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具,它是我们家里十分常见的一样物品遥剖宫产到底是什么体验?二胎宝妈亲身经历一胎剖和二胎剖大不同生大宝以前,我坚定表示要顺产,一心想着让大宝用自然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怀大宝39周加2时,羊水破了。凌晨一点我起来上卫生间,刚回到床上躺下就感觉哗啦一下子涌出一股宝妈怀孕28周住院保胎孕期有这三种现象,切不可大意和许久没见的好友视频,刚一接通就发现她手上戴着腕带,我问她是不是住院了,她说已经住了一段时间。我颇为吃惊,因为上次视频的时候,怀孕20多周的她还可以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好友这次怀的失独父母捐献幼子遗体,挽救了7个家庭,这对父母如今怎么样了?2020年夏天,对浙江舟山的余先生夫妇来说,将是心口上一个永远无法弥合的伤。他们8岁的儿子东东,在去上架子鼓课的路上,发生车祸,送到医院时就已经不行了。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但东东最终怀孕反应差别大,和孩子性别有关?二胎宝妈用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孕育新生命,是一件充满期待与喜悦的事情,可同时也是一件充满艰辛与挑战的事情。但凡经历过怀孕阶段的女性,对怀孕这个话题都有说不完的感触,而准妈妈们最愿意交流的,莫过于怀孕时的种种反应为要儿子追生三胎,没想到是四胞胎,爸爸流下了欢乐的泪水河南的王先生和妻子结婚多年,育有两个女儿,夫妻俩一直觉得再生一个儿子就更好了。王先生认为,自己的工资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在小城市还是可以养活三个孩子的。所以妻子怀三胎以后俩人都比一岁半的孩子执拗且爱发脾气?这是建立规则的好时机,家长别错过二宝出生时是一个很平和的孩子,气质比较温顺,病房里别的孩子哭得震天价响,她可以安睡如常。她白天一觉四个小时,晚上可以连续睡六个小时,和我一个房间的换了两家人,两个小孩都是整晚不停地
蒲蒲兰萌开订,不到300元,承包孩子一整年的优质阅读这些年,各种各样的绘本学习资源越来越多。我孩子x岁了,应该读什么?亲子共读,作为家长又该怎么读?成了家长和孩子读书过程中的两大难题。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月刊萌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蒲蒲秋冬季节,让孩子强身健体,注意运动又到了秋冬交替的季节,天气是忽冷忽热,很多家长都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每天除了上学放学就呆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如果不运动的话,长此以往,孩子的体质就会下降,反而会觉得更冷。其实,在做好父母给孩子取不能太随意,好写,好读,有寓意中国父母在给小孩取名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费尽心思,毕竟每个人都想给子女娶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说到取名这个问题,明星父母为了给娃取名也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比如王力宏。王力宏是一个非孩子学习不好,学点什么好?孩子能有什么学习不好?无非是课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考不上高中,更别说上大学了。专科技术学校的大门,始终为他开放着。国家提倡孩子们从小学门专业技术,拓宽就业岗位,为社会建设不有什么比较适合孩子冬天穿的鞋子吗?hello我是多啦,我来答题了冬天到了,又到了给小孩子买靴子的时候,根据以往我的经验,我强烈推荐这几款小孩子冬天必买的鞋子,不仅百搭好看,关键还很保暖,一共21款。1,老爹鞋这款是小儿退烧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小儿退烧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小儿发热时,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退热栓塞肛门。如果能口服,可口服退热药。小儿发热,家长可使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等方法帮助孩子退热。如果小儿精神状态差,这些难得一见的古风男孩名字,大气不凡,勇敢拼搏每位男孩都充满着朝气蓬勃,尤其是男孩体现在敢闯敢拼的精神,这也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同时也更期望孩子未来可以勇敢拼搏,那么为男孩起个大气不凡,勇敢拼搏的名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减少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这里有妙招作者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廖世雄我是一名临床药师,在药学门诊出诊时,常常有宝爸或宝妈问药师,您看我家宝宝经常感冒咳嗽,长时间无法痊愈,是不是我家宝宝免疫力不好,可以买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睡觉打呼张口呼吸警惕儿童腺样体面容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学习困难行为异常日间注意力分散如果孩子有以上症状,家长们可要注意了,这些症状可能由腺样体肥大引起,让孩子存在口呼吸。而长期的口呼吸会出现腺样体面容,并且影响孩子的快拿给孩子测试红绿色盲,第六张只有色盲才能识别下面这六张图,恐怕是很多朋友们小时候体检的时候会看到的色盲图,红绿色盲是体检过程中的常规测试,红绿色盲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并且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一方具备红绿色盲症时,那么,他们的生活一直是越来越好因为疫情的影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朋友们聚在一起了,大家只是在微信上发个语音或视频。生活嘛,总会时不时有些小开心小郁闷需要找个人聊一聊开心的就让大家都乐呵乐呵,不开心的说过之后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