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电子产品会损害我们的大脑吗?

  今天想聊一个可能偏硬核的问题: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几乎被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科技产物填满。那么,依赖于这些电子产品,会损害我们的大脑吗?
  我会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先分享四个经常被讨论、但实际上影响不大的问题;再讲四个真正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警惕的问题。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先讲讲 电子游戏 吧。
  很多家长读者们可能会有这么一个困惑:要不要禁止孩子玩游戏呢?理论上说,玩游戏好像对孩子的发育不好,但是似乎又没有办法真的完全把孩子跟游戏隔绝开来,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那么,对孩子而言,玩游戏是不是一件坏事呢?
  其实不是的。
  实际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玩游戏对孩子发育的正面作用。
  这些研究大多在探讨一个问题:玩游戏对孩子的不同脑区究竟会有什么作用,是刺激、还是抑制?结果普遍发现:玩游戏可以刺激大脑关于认知处理和运动相关脑区的发育,主要集中在 涉及注意力广度、工作记忆、空间处理和运动能力相关的脑区。
  比如:
  2014 年一项研究发现:玩动作类游戏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有利于孩子学习动作类技能。(Gozli等, 2014)
  2017 年一篇系统综述认为:玩游戏可以提升大脑对于空间和运动信息处理的能力。跟不玩游戏的人相比,玩游戏的人会有更强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能力。(Palaus等, 2017)
  2020 年的一项研究则发现:在青春期玩电子游戏,可以长期提高一个人的工作记忆能力,亦即同一时间加工处理更多信息的能力。这种提升的效果,直到 40 岁依然能够观察得到。(Palaus等,2020)
  更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决定论的心理学家 Ryan 认为: 玩游戏对孩子的动机、情绪、自尊和活力都有正面的作用。 当你沉浸在游戏当中,不断地通过努力思考和操作去克服难关时,你实际上就是在经历一个个心流的历程 —— 这些心流经历有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内在驱动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孩子去玩游戏呢?也不是。玩游戏的确可能导致过度沉迷,连成年人都难以摆脱,更别说孩子了。所以,我关于玩游戏这件事情,一直都是这么一个观点:
  它对于我们有正面的效果,但是要谨防它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换言之,你能够主动去掌控它,那玩游戏就是一件好事,甚至许多理念可以迁移、应用到学习之中。(可以参考:如何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好玩?)
  但如果你被它所掌控,不自觉地耗费大量时间、废寝忘食,那就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一个更好的态度,是跟孩子一起挑选更优秀的游戏,并一起制定一个契约:把玩游戏作为一种奖励和休息,或是明确下每周能够玩游戏的时间。
  什么是更优秀的游戏呢?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游戏,而不仅仅停留在对大脑的反馈奖赏上面 —— 亦即,在游戏当中,你能够体验到成就感,并且能够心满意足地退出、离开、告一段落,而不是被吸引到其中无法自拔。
  这一点,对成年人也是适用的。
  下一个常常被提到的话题,是 电子阅读。
  我经常看到有学员和读者询问:读电子书,总觉得难以专注,读了也记不住多少东西,是这样吗?电子阅读会不会影响大脑对复杂信息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呢?
  这个观点的确有一定道理。
  2019 年的一篇系统性综述发现:无论是对于内容的理解上,还是记忆效果上,纸质阅读整体上都优于电子阅读。当材料内容越复杂时,纸质阅读的优势越大。(Clinton,2019)。
  而且,电子阅读的参与者,对自己的阅读表现判断往往会更不准确:他们会认为自己「读懂了」,但实际的测试发现,他们的理解和吸收效果其实是低于他们自己的判断的。
  为什么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读纸质书时,我们更容易去前后翻阅,来解答阅读过程产生的问题,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整体的脉络;但读电子书时,由于屏幕较小,我们的思路容易被打断,难以把信息串联成一个更大的整体。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读纸质书时,我们会有更多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记住」阅读的状态。比如:书籍的重量、尺寸、手感,以及读到不同进度时,直观可以感受到的厚度,等等。这些都是比起电子书来说更加丰富的信息。
  以及,读纸质书时,我们可能会处于不同的环境下,可能是书桌、阳台、咖啡馆……总而言之,跟日常生活的状态是不同的。但读电子书,我们通常要么就是在电脑前,要么就是拿着手机,难以把它跟日常的状态区分开来。从而,使得我们读纸质书时,会包含更多的信息,来作为记忆的「锚点」。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纸质书的确比电子书有优势,这也难怪很多人担心:电子书读多了,会不会不但浪费时间,还会让大脑的阅读处理能力每况愈下,而自己不自知?
  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但这并不是无法改变的。像我在 少动手机,多动手 中就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用手机阅读,而是用电脑或平板,就是因为更大的屏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形成整体的阅读脉络。
  另一方面,阅读时,多回想、思考,做一些笔记,对阅读到的内容进行复述,这些都可以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效果。
  我自己就是一个电子书的使用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电子书更轻便、灵活。如果把我看的电子书全部换成纸质书的话,那我可能得买一间房子,专门用来放书才行。
  日常生活中,我一般用电脑读电子书;如果出门的话,就用平板读。然后,读到一些有所触动的地方,或是产生灵感,我会用纸笔或触控笔画一些简单的逻辑图示,把脑海中的想法可视化出来 —— 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推荐给大家。
  总而言之:电子书和纸质书会有一些差异,但这种差异更多的是取向和偏好上的,并不至于对大脑会有明显的影响;反过来,用读纸质书的方式读电子书,整体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第三个经常讨论到的,是 记忆力。
  许多人认为:过度依赖于数码产品、互联网,损害了我们的记忆力。社会行为学中,有一个现象叫做「谷歌效应」,指的就是:
  当我们知道一个信息在哪里可以找到时,我们就会倾向于不去记住它。
  换言之:当我们知道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轻而易举地找到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对它们变得更加「漫不经心」。那么从结果来看就是:我们的记忆力「变差了」。
  另外一个相似的概念叫做「数码失忆」,指的是:我们总会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储存到手机或电脑里。但这个储存的过程,反而会让我们更容易忘掉它们的存在。
  这些现象的确存在。但问题是:它们真的很严重吗?
  认知科学家 Andy Clark,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叫做 「意识延展论」 。
  他认为,把人类跟外界环境截然分开,本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都需要跟外界「整合」。比如:如果没有外界信息的刺激,婴儿既不可能学会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半机器人」。
  我们的思考需要通过语言,而这一点,已经把外部的设备,整合进了我们内在的「自我」里面。
  如今,我们只不过是把这些外设,如书籍、纸笔、父母手把手的教育,等等,换成了互联网和网络产品而已。
  Andy Clark 认为:把意识看作是人体本身「内在的」「封闭的」存在,这种看法是荒谬的。我们写字需要纸笔,那么纸笔就是我们意识的一部分;同样,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手机,那同样可以说,手机就是我们意识(乃至于人体)的一部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过这个观点:当我们说「记忆」时,指的早已不是「大脑里的记忆」,而是手机、电脑、网络、一切我们能够寻求帮助的人,所组成的庞大的数据库 —— 我将其称为 「外部大脑」。
  从这个角度来讲,把需要记忆的信息交给「外部大脑」,其实不是什么坏事,这只是意味着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毕竟正如我一直所说: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
  最后,简单提另一个点, 信息茧房。
  很多人认为,算法所带来的智能推送,正把我们困在信息茧房之中:它会让你只看到「你想看到的信息」。久而久之,你就会更容易困在自己的立场里面,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这是对的,的确如此。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在没有电脑、互联网和算法的年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难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们获取的信息的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案非常明显。那么,大家想一想:你获取的信息越多,获取信息的难度越低,难道不正意味着,你更有可能跳出「信息茧房」吗?
  事实上,信息茧房来源于什么呢? 源于我们「不愿意去思考」这件事情本身 。算法只是一个推手。
  但这个时代,极其便利的信息获取方式,也给了我们对抗信息茧房的力量:多动手,自己去获取更多的信息。
  所以,我的观点是什么呢?智能推荐和量身订造的确会把我们束缚在一个很小的世界里,让我们跟其他人割裂开来 ——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或者只能接受这种生活方式。
  事实上,你完全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去筛选、管理、维护好属于自己的信息源,争取从更多的渠道、更多的角度去获取信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加重要。
  不要做一个伸手党,不要只等着信息来「喂养」你。
  讲完了这 4 个大家比较关注的点,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
  使用电子产品,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其实绝大多数都不是因为电子产品本身,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使用习惯。
  换言之,如果你无法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无法自己主动去掌控它、利用它,那的确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反过来,如果你能用好,能清晰地知道「它们只是工具,我的目标才是核心」,那其实问题就不大。
  那么,除此之外,电子产品还会不会有其他影响呢?
  下面这四点可能是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
  1. 注意力
  现代技术带来的一大变革,是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注意力饱和」时代。声、光、电等全方位的媒体信息,使得我们的感官时时刻刻运转在最饱和的状态下,无时无刻不在争夺着我们的注意力。
  这就导致了,我们能够容纳注意力「放空」的阈值,越来越低。 一旦注意力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被填满,我们就会更容易感到无聊和烦躁。
  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总是不断把注意力在各种各样的屏幕之间来回切换,不断地用新鲜刺激刷新着自己的大脑。
  一项 2012 年的研究发现:年轻人平均每小时切换任务 27 次(约每2分钟一次);而年长的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平均每小时切换任务 17 次(约每3-4分钟一次)。(Marci,2012)
  另一项 2012 年的研究发现:用户观看视频时,如果视频缓冲时间超过2秒,用户就会开始点击其他内容。缓冲时间每增加1秒,就会有6%的用户离开页面。(Krishnan & Sitaraman, 2013)
  这说明我们能够容忍无聊和「注意力放空」的时间越来越短。实际上,研究发现:如果注意力在400毫秒(是的,不到半秒钟)之内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它就有可能转向其他地方,以满足它对「被填满」的渴望。
  一方面,整个世界都在加速;另一方面,给予我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了,多到无论如何选择,都是一种奢侈。
  因此,我们的大脑就很容易被训练成什么样呢?对于短期的、即时的反馈无比渴望,难以忍受长期的、平缓的事情,从而,变得短视,只看到眼前的收益,难以真正去长远地考虑「未来」。
  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去警惕和纠正过来的。
  那么,如何纠正这一点呢?一个有效的方式是正念。平时可以通过正念训练,来锻炼自己的注意力,锻炼它「忍受空白」的持久力。
  另外,就是要树立一个边界意识。我在放松的时候,或是浏览信息时,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阈限,比如15分钟。15分钟到了,立刻离开,去做任务清单上面的事情,不要让自己沉浸在对注意力的即时满足上面。
  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读书、写作和思考。举个例子,我会在每一天里抽出一段时间,作为我的 「黄金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屏蔽掉一切外在信息的打扰,去随意地写一些东西 —— 比如今天学到的知识,或是脑海中思考的问题,让自己专注地跟思维对话。
  这可以有效地培养自己的专注力,避免自己被外在的信息爆炸「拉着走」。
  2. 舒适感
  如前文所说,许多电子产品,所带给我们的其实是什么呢?是一种舒适感 —— 你什么都不用做,我来为你服务即可。
  但如果沉浸在这种舒适感里面,你就掉入了它们为你设下的智能陷阱。长此以往,你的大脑会慢慢适应外在环境所带给你的奖赏刺激,从而削弱通过自己动手、克服困难,来获得反馈和回报的能力。
  比如:互联网为你带来了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源,如果你停留在智能推送为你量身订造的信息流里面,那你就很容易困在信息茧房之中;但反过来,如果你能利用好互联网的力量,自己去探索更多元、更丰富的信息渠道,那它们就可以成为你汲取知识的无限源泉。
  再比如:我们的记忆存在「谷歌效应」,因此比起信息时代之前的人,我们会更容易忘事;但如果你能利用好自己的「外部大脑」,管理好自己的信息、资料、事务,你也可以做到数倍、数十倍于前人的成果。
  换言之, 这是一个下限非常低,但上限也非常高的时代。 无法掌控自己的人,会更容易迷失;而能够掌控自己的人,能更容易把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 太舒服的事情,是危险的 。如果你觉得做一些事情非常舒服、一点也不困难,或是一切都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那么也许就要小心,你可能已经停留在原地许久而不自知了。
  你会发现,我用来判断许多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 是否需要动脑。
  如果一件事情不需要动脑,那么不妨给它一个问号:它或许是舒服的,但对你而言一定不会是健康的、有益的。
  反过来,如果做一件事情需要适当地去动脑,并且动脑(最好是动手)之后能够从中获得反馈,那它很可能就是一件更加正面、更加有益的事情。
  无论是娱乐,活动,还是学习,工作,这个标准基本都是适用的。
  一定要记住:只有人才是目标,一切外物,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去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不要被它们所奴役。
  3. 社交
  社交,可能是这个时代,随着科技发展,我们越来越被弱化的一项能力。
  想一想,在公众场所,在聚会上,在任何一个有人的场合,有多少人是一直低着头、拿着手机,又有多少人能够放下手机,跟身边的人说几句话?
  科技的高度发达,让更多的人无需通过社交也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也就让更多的人变成了孤岛。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只要我们的大脑还没有适应这个环境,只要它仍然是按照数十万年进化历程的模式去运转,那么社交对大脑来说,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事情。
  我在 这篇文章,破除你对社交的困惑 中讲过:在大多数需求模型中,积极的社交反馈,都是一项最基本的需求,跟食物、睡眠、稳定性是并驾齐驱的。一旦缺乏,就会造成内部的平衡态失调。(Cacioppo J等, 2014)
  比如:2020 年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长时间缺乏跟其他人进行社交时,会在大脑中引起跟饥渴非常相似的反应,亦即焦虑、不安、恐慌,以及对有效的社交线索的渴求。(Livia Tomova等,2020)
  所以,如果你长时间依赖于科技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缺乏有效的社交,那你实际上就是在「饿着」自己的大脑。
  久而久之会怎么样呢?可能会导致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失调,从而导致更难自主地产生多巴胺,更需要依赖于外在的刺激和反馈 —— 比如游戏、综艺、影视剧、信息流,亦即各种能够短期刺激的娱乐。
  另一方面,社交可以非常有效地锻炼前额叶皮层,从而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而缺乏社交,也就相当于缺少了一个重要的锻炼方式,我们就会更加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
  因此,我一直都向大家提倡:一定要把社交这件事情,放入生活中的待办清单里面,作为一项定期去做的事情。
  最好是摆脱线上的交流,进行线下面对面的社交,一起去做一些活动,并在活动中交流、碰撞。
  这才是对大脑最有效的营养。
  4. 安全
  最后,聊一聊隐私和安全。
  很多人持这么一种观点:在国内,反正你也没有隐私可言,为什么要担心这个问题呢?该泄露的早就已经满天飞了。
  但我个人认为,隐私和信息安全,很多时候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互联网厂商泄露我们的信息,但我们总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做法,尽我们所能,尽量减轻信息泄露的风险。
  往小了说,这可以降低被诈骗的可能性;往大了说,没有人会愿意自己的生活、工作和私人信息完全暴露在别人的视野之内吧?
  所以,培养基本的信息安全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简单的习惯是:尽量使用多个手机号码。私人联络、金融服务用一个,工作用一个,注册各种不重要的网站、服务用第三个。这样可以很大限度降低被诈骗的风险。
  另一个习惯是做好密码管理。重要的平台一定要单独设置密码,一定不要跟其他平台重复。可以设计一套简单的密码生成规则,比如用首字母加自己的名字再进行变化,等等;也可以使用信得过的密码管理工具。避免密码泄露之后被撞库的风险。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数码时代的信息安全手册
  科技的发展没有人能阻挡。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
  让我们自己去掌控科技,而不是让科技掌控我们。
  —— 闲聊时刻 ——
  1)视力也是一个要关注的点,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很重要。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的环境下对着电子屏幕工作太长时间,最好是遵循20-20-20法则,亦即每20分钟,起来活动20秒,望6米远的地方。
  另外有机会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最好也让自己工作、学习的环境能接受到更多的光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和孩子讲那个选择放弃生命的博士姐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2019年,全世界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是78。6万人,我们这片土地是28。7万人。虽然,这样的新闻偶尔也有听见,但看见这样的数据,还是让人一声叹惜。前两物理学学习的认知总结写给许晴姐姐时间过得太快了,认识她爸爸的时候,我们都还是单身,这马上孩子就高二了,旁边的打酱油也不用跟着,自己就能够找到路回来了,呵呵。上学期,我去给打酱油的转学籍,路过哈尔滨,见到这些年偶尔婆婆明明说好我老公和他姐姐一人10万,现在却偏心女儿婚恋手册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重来都没有发过什么东西,心情是太差了,想发微信朋友圈又怕认识的人看见,只能在这里发一下了,事情是这样的,我公公检查出了鼻咽癌,我们借了5万来医治了,正我的姐姐是女神昨天去公园,碰到一位熟人。她是孩子一个同学的妈妈,我们经常去接孩子放学,碰到一块,会在一起瞎聊几句,后来,时间久了,就变成了比较聊的好朋友。昨天天气凉爽,多云微风。滑滑梯时,遇到了22岁姐姐拒养2岁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有些父母,只想生奴隶作者优优妈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许是这世上最不堪一击的道理。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每天都有爆光不是的父母。就如最近几天热议到铺天盖地的父母起诉22岁女儿拒养2岁弟弟胜诉事件。这对父母的所张子枫新电影饰演狠心姐姐,二宝是伴儿还是负担?父母要想好看了一部电影的预告片,觉得难过压抑绝望委屈,各种情绪都纠结在一起。这就是由张子枫主演,即将上映的电影我的姐姐。影片中,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在上大学时,父母又生下了弟弟,两个人平时都没怎为啥一岁左右孩子喜欢抠你的眼睛鼻子嘴,一不留神还会给你一巴掌为什么一岁左右的孩子会喜欢抠你的眼睛鼻子嘴,一不留神还会给你一巴掌,原因在这里如果你家孩子开始出现了这样的行为,恭喜你开始进入了触觉敏感期,大脑发育更进一步了,什么意思呢?他感觉一女儿要买房,爸妈伸手一巴掌你弟没房没媳妇,你有没有良心!作者优优妈妈前几天,一个电视剧的片段上了热搜。老夫妇两个冲进公司看到女儿就是一巴掌,打懵了闺女也看傻了一群同事。接着,父亲一番话惊呆旁人你弟弟没钱买房娶不着媳妇,你倒好,先给自己买呼她两巴掌行吗?江苏女子坐的士后百般抵赖还怒斥司机不要脸8月14日,一段令人又好气又好笑的视频吸引了众多好友的目光,江苏无锡一位女子乘出租车后,摆明不想付钱,被司机追着要钱后,还怒斥司机不要脸。网友非常气愤就想上去呼她两巴掌!视频中,女改变生活的小技巧提升我们的物质格局,不为物质所困格局这个词经常被我们提到,那到底什么是格局呢?一般来说就是思想境界高,认知维度高。有格局的人看待事情,大多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一套成熟的自我行为方式。提升自己的读书笔记获得心流体验,人生更加幸福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Csikszentmihalyi)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誉之为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契克森米哈
纳尼亚传奇诠释了人性弱点的自省和如何有价值和尊严地活着从前,有四个孩子,他们分别叫彼得苏珊埃德蒙和露西,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可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伦敦正在打仗,为了躲避空袭,他们被送到一位老教授的家里。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温暖的静夜夜,静谧而恬淡,温柔而平和。在这宁静的夜晚,没有人声,没有喧杂,只有在这静夜之中,方可了却凡尘俗事,摒弃欲念,澄静心灵,洗尽铅华,返朴归真,返归人性的自然与淳厚。在这夜阑人静的时刻安心温暖年为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2021年春节,鼓楼街道围绕疫情防控禁放巡逻垃圾分类等主题开展温暖志愿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志愿者充陈淼淼我也同样热烈地爱着妈妈,我的心里也流淌着最粘的胶水母爱是水,滋润我们干渴的心田母爱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母爱是风,吹散我们成长的烦恼母爱母爱无处不在,它就在你的眼前,一声问候,一碗热汤,这都是母爱。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淼淼的高考离二本10分之差,当年选择读大专的我,出路在哪里?1高考出榜,差10分就上二本线在高考前的一天,我就有一个感觉,我这一次高考的分数应该是接近二本线,高考出榜之后,果真如果我所料,分数只差10分,我的心空空的。回忆高中这三年,我一直异地分娩后,驱车四小时,只为婆婆说要回老家坐月子,该不该妥协老公家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就是不管在哪里生产,产后要是没啥大问题,就要赶回老家,拿着孩子的生辰八字去找算命先生,算出月子的时间。这个出月子并不是真正的出月子,只是形式上的,只要过了算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本文为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作者周芬作品编号055数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古往今来,从结绳记事开始,数学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常常露面。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著2岁孩子送老家带,隔代教育真的不好吗?短期分离需做以下步骤在整个育儿路上有很多无奈的举动,比如孩子生下来之后的隔代教育,当然有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个是一个问题,我听过很多人说自己的婆婆,在我困难的时候不来给我带娃,当你老了也别想让我养你。似乎27岁硕士毕业后回老家当公务员拼命读书,到底有什么用?27岁硕士毕业后,我决定回4线老家当公务员拼命读书,到底有什么用?VIPKID亲子阅读今天最近,一名硕士生悄然登上了热搜,引起上亿人围观。8月19日,浙江理工大学第一次以第一作者单杭州毛儿游内蒙(八)一个小插曲,差点儿耽误了回老家(几年前的那一趟内蒙游,是家人们的一次愉快旅行。虽然已过去了多年,但天伦之乐却永存于记忆之中。一同走过的岁月历久弥新,未来的时光且行且珍惜。)2016年9月7日锦州杭州晴1728度今日寒露,健康养生知多少?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