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写对联的先生

  老刘是村里唯一见过毛主席的人,那是有一年的十一国庆典礼,老刘作为一名新中国的普通军人,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了一代伟人毛主席。
  直到今天,还有人不断地问着这个问题:"听说你见过毛主席,他跟你说话了吗,或者握握手?"
  "没有,我在广场上,他在城楼上,距离那么远,说话也听不到啊",老刘老老实实地回答,重复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这句话,不管提问者是出于什么目的。
  就是因为这个踏实憨厚的性格,让老刘在戎马倥傯的部队生涯里,也能把一手毛笔字练得炉火纯青。
  然而,在他头顶转业军人光环回到老家中学任教不久,就被莫名其妙辞退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老实憨厚的性格,不会拍马溜须、更不懂阿谀奉承。
  不去教书也罢,免得误人子弟。老刘想得倒是明白,离开学校回家的第一天,他就扛起锄头走向田里。
  军人出身的他,铁打一样的身板,锄了一天地,也觉得浑身酸疼。那些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劳动的乡亲们呢,比如自己的母亲,长年累月如此,该有多累,老刘心里有些酸楚。
  累是累,却睡不着,老刘拨亮油灯的灯芯,伸手拿起了书桌上的毛笔。
  2018年我大弟结婚请小刘先生写的喜联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小雪还没融化,一场大雪翩然而至,一转眼,就到了年底。
  年三十,天刚蒙蒙亮,老刘一手拿着几副对联,一手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浆糊,来到村口的大奶奶家。
  早在老刘还是小刘的时候,大奶奶家就是大奶奶一个人,大奶奶的男人据说当年去了台湾,从此没有回来。
  记忆中她和老刘的母亲互相帮衬,农忙时,一起干活。逢年过节,母亲做点好吃的,会让老刘喊大奶奶一起过来吃饭。
  农忙时候,母亲夜里要去地里干活,就把老刘抱给大奶奶。大刘躺在大奶奶的怀里,大奶奶总是握着他的小手说:"这一双会写字的小手啊,快点长大!"
  大奶奶的声音很轻,语速又慢,就像在哼一首好听的歌谣,大刘很快就进入了梦想。
  从他第一年踏入学校学习写字开始,大奶奶家每年的对联,都指定他来写。
  第一年,尽管大奶奶从腊月八开始,就把红纸裁好放到他的书桌上,直到年三十晚上,他还是没有动笔。
  明明村里有对联写的很好的先生,也明明知道他连字都认不了几个,不知道为什么大奶奶如此执拗地等着他写对联?他想不明白。
  大年三十,哪家的对联贴好,就要放一挂鞭炮。随着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的鞭炮声,一家家的房门上也都贴上了红彤彤的对联。
  大奶奶却不急不缓,和老刘母亲有条不紊的收拾着院落里的家什,你一言我一语的拉着家常。
  耳听着左邻右舍也响起了鞭炮声,老刘坐不住了,他定了定神,拿起一张红纸,认真的铺展开,又拿起笔,蘸了一道浓墨,颤抖着写下四个大字"日行千里"。
  自知拗不过大奶奶的老刘,早早就去了村里写对联的先生家一趟,仗着个子小,他挤进了那张被围得水泄不通的书桌前,和周围的大人一起,观看先生写对联。
  所有的对联中,也就这几个字最简单好写,他一笔一划都记在心里。
  大概大奶奶觉得他只要能动笔就不错了,欢天喜地的接过对联,拿起早就准备好的浆糊,背面一抹,埋着小脚,一溜小跑的往家跑。
  到了门口,工工整整的把对联贴在了门上。
  老刘跟在大奶奶身后一路到家,他知道这几个字是应该贴在马车上的,大奶奶也肯定知道,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大奶奶自然也不用他说。大奶奶站在门口,看着这几个字满脸都是喜悦。
  路过的人看到了,有识字的念出声来,大家都捂嘴而笑。
  大奶奶却毫不在意,只有他羞红了脸。
  此后每天放学回家,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拿起毛笔写一会儿大字,不认识的字,就看看书。
  这样一年下来,对联中的常见字几乎都学会了,课外的字自然认识不少,语文成绩也是班里数一数二的。
  到了年底大奶奶家的对联自然又交给了他,他不但自己负责写,还要亲自帮着贴上去,直到他离开家乡参军到部队。
  2018年我大弟结婚父亲请小刘先生写的喜联
  此刻,他又一次来到了大奶奶家的门前。
  陈旧的木门上,往年的对联早已被风吹破刮走,只有一些斑驳的纸痕。老刘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提前准备好的旧毛巾,轻轻地擦拭着木门上的旧痕。
  直到老旧的木门上又一次变得干干净净,老刘拿起碗里蘸满浆糊的小刷子,在门上刷起来,门心,门框和门楣一气儿刷好,再分别把对应的对联一张张贴上去。
  门框上的对联,贴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老刘希望大奶奶能健康长寿,写的时候,一笔一划都带着虔诚,字也写得苍劲有力。
  门心处老刘写的是一个大大的"福"字,门楣上贴的是"吉祥如意",这几个字,都是大奶奶认识的。
  老刘记得,小时候跟着母亲和大奶奶去赶庙会,大奶奶烧香拜佛时总会说到"吉祥如意"这个词。
  大奶奶家也没有院子,门上的对联贴好后,老刘又在墙壁上贴了两副对联,分别写着"出门见喜"和"满院春光"。
  在晨雾散去,太阳升起时,屋子外的对联已经贴好,老刘后退几步观看,红红的对联在金色朝阳的照射下,温暖喜庆,破旧的木门仿佛穿上了一件色彩鲜艳的新衣,精神抖擞。
  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轻轻打开了,满头白发的大奶奶,全身上下沐浴着温柔的霞光。
  那双有些混浊的眼睛,在阳光的照射下,也清澈了几分。
  一看到门上的对联,笑容就堆上了大奶奶那张满是皱纹的脸。
  "宝啊,外面多冷,快进屋!"老人说着,伸手拉着老刘的手,把他往屋子里拉。
  大奶奶的手因为常年干农活,有些粗糙,但永远温和。老刘想起小时候,这双温和的手曾无数次的这样拉着他进屋,给他拿好吃的。
  那时,他总是仰望着大奶奶,奇怪她一个女人竟然如此高大有力。
  而此刻,和从前一样拉着他的这位老人,是那样瘦小无力。
  "大奶奶,您坐下,看我贴对联。"
  大奶奶一个人住,往年求别人写春联的话,也不过就是几个"福"字,她自己觉得,一个人住的房子,好像也没什么好帖的,或者是值得热闹的。
  然而老刘却在屋里贴了半天的对联,先给灶台前的面缸上贴一张"年年有余",水缸上贴了一张"满缸清水"。又在小小的粮囤贴上"五谷丰登",后来又跑到院里给那口老水井贴上"清水长流"。
  老刘在窗户上,墙壁上,甚至座椅板凳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连两条桌子腿上,也被贴上"客来家中坐,先敬烟和茶"。
  这些年大奶奶都是怎么过年的,看那木门上,一点点的旧纸痕,或许也只是贴个"福"字而已。
  老刘眼睛有些酸楚,他把但凡能贴的地方都贴上红红的对联,他不知道自己是想填补这些年自己不在老人身边的遗憾,还是想让老人的屋子里热闹一些,喜庆一些?
  冷清的屋子里一瞬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映照的人的脸上也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大奶奶摸摸这张,看看那张,欢喜的模样,就像小孩子吃到糖一样的开心。
  吃过午饭,老刘照例开始贴自己家的对联。
  刚走到门口,村东头的两个大哥进来了,两个人手里拿着裁好的红纸,好像还有一包点心果子。
  "大侄子,你写的对联太好了,村里人看见都竖大拇指啊,也快帮我们写几副吧!"
  说着,就把手里的红纸和果子都塞到老刘手中。
  还没等老刘明白过来,他们就把他拽到书桌前做好,把毛笔递到他手中,又把红纸铺到他眼前。
  老刘刚在椅子上坐定,门口又进来几个人,手里都拿着红纸,有的也带着点心果子,也有的拿着一盒香烟。
  等老刘明白过来,开始提笔写字时,门口已经被求写对联的人围得水泄不通了。
  村里平时也有一位会写字的先生,字写得好,但是脾气也大,极其讨厌人多噪杂,求他写对联的人,不能进屋,就在门口等着,就像现在排队面试一样,出来一个,才能进去一个。
  在院子里等着也不能大声喧哗,若是打扰他写字,立马摔笔走人。可怜这帮在田野上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一副大嗓门的汉子,在那张写字的书桌前,说句话都得小心翼翼。
  没办法,谁让人家会写毛笔字呢?好在也就是这一年求人家写一次,忍着就忍着吧,还能咋着呢?谁让自己不会写!
  今天闻听老刘也会写对联,而且比村里那位写得还好。本来围在他家门外等着写对联的人们,一哄而散,一路小跑到了老刘家。
  老刘朝大家摆摆手说:"大家伙只要不嫌弃我写的差,我就给写,不过提前要说明白,写归写,送的东西我一概不收。"
  说着,老刘就开始坐下来写对联,写好谁家的,就恭恭敬敬的递给人家。
  等把最后一家写完,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母亲把饭端了上来,
  老刘刚伸手拿了一个馍,门口就有人喊,接着就进来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手拿红纸,急匆匆的冲老刘说,他家门口刚贴的"出门见喜"不见了,快点帮他补写一张。
  对联要在大年二十九或者三十贴好,最晚不能超过除夕晚上十二点。所以,老刘二话没说,接过红纸就去桌子上写字。
  大汉刚出去,老刘又接着拿起馍,才咬了一口,又进来一个小孩:"叔,俺家对联有个福字被俺弟扯破了,俺爹让你再给写一张!"
  老刘迅速回屋,再出来时,拿了两张写着"福"字的红纸,嘱咐孩子别拿丢了,快回家吧。
  正准备到灶屋吃饭,老刘想起大半天只顾给别人写对联,自家的对联还没贴呢,回屋去取,发现原本放椅子旁边的对联不见了。
  老刘转身出屋,夜色中看到房门上泛着红光,原来早就贴上了对联。
  母亲让他赶快过来吃饭,并告诉他,对联是下午在外面等着写对联的两个乡亲给帮忙贴的。
  桌子上一盘饺子,一碟子咸菜。老刘吃完刚才剩下的馍,拿起筷子去夹盘子里的饺子,感觉胳膊有点酸了,母亲把饺子端到他面前,问他,累不累,说着轻轻给儿子揉了揉胳膊。
  老刘拍了拍母亲的肩膀,让母亲也坐下吃饭。
  母亲说:"这些年,乡里乡亲没少帮咱们娘俩,今天我们可算是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了,为娘心里很舒畅,就是劳累你了!"
  老刘说:"娘说得哪里话啊,大家对我们的恩情,娘放心吧,我一直都记着。明年得多备些红纸,提前写好,乡亲们谁要就拿去,也不用等到这么晚!"
  吃完饭,娘儿俩一起刷锅洗碗,洗刷好忘,老刘又烧了一锅开水,拿来洗脚盆,试好水温,喊着让母亲泡泡脚,自己也倒上一盆。
  "三十后要洗洗脚,打的粮食没地搁……"老刘记得小时候的年三十晚上,母亲也总是烧了热水,念叨着这句话,让一家子老老少少都洗洗脚。
  此刻老刘也念叨着这句话,央求母亲来洗脚。母亲却按照习俗,抱了一根木棍,要去大门口放"拦门棍",寓意着把厄运挡在门外,把好运拦在门里。
  老刘赶紧从母亲手里接过木棍,抱起来往门口走去。一到门洞口他就愣住了,喊着母亲快过年。
  母亲走过来,在微弱的灯光下,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门洞两旁,堆满了过年吃的各种吃食,有年馍,有点心果子,有油炸丸子,馓子,糖块,香烟,还有几瓶墨水。
  写对联的时候,老刘明确表示,送东西一概不收,乡亲们也只好把礼品拿了回去。大概趁天黑这会,又悄悄送来了。
  黑暗中,母亲不停的抹着眼睛。
  她嘱咐老刘,把东西收好,明天早晨大家伙来拜年时,把这些东西都摆上。零食拿给孩子们,香烟就给叔伯大爷们抽去吧。
  这一年,谁家结婚添丁,写对联,写请帖,自然也都是来找老刘。无论多忙,老刘都是随叫随到。
  冬去春来,暑来寒往。
  又一年春节到了,一入腊月,老刘就把墨水,红纸都准备好,每天都在房间写上大半天的对联。
  大年二十九和三十,每个上门的人,都人手一套对联,而来人自然也不空手,不敢带礼品,也会带上红纸和墨水,硬塞到老刘的书桌上。
  即便提前写好,这两天老刘也闲不住,他家新养了一头牛,得再写一副"槽头兴旺";他家又盖了一间新房,得再写一副"户纳千祥"。
  这时,学生也都放假了,有一些喜欢写毛笔字的孩子,拿着毛笔,跟着老刘一笔一划的写起来。
  后来老刘就多买了一些毛笔、纸张和墨水,喜欢写毛笔字的孩子,周末尽管来写。
  老刘对联写的好,又不收东西,脾气又好,这一传出去,邻村的人都来求对联。
  这一年年三十的饭,又是写对联到半夜才吃顾上吃,母亲总是不急不躁的热了又热,直到老刘娶了媳妇,热饭的人由母亲换成了媳妇,年三十的忙碌,一直都没变。
  小刘先生写的贴在斗上的喜联
  老刘的儿子小刘,自从出生后就在老刘的写字桌上滚来滚去,稍微大点了,一看老刘拿笔,就伸手要。
  后来老刘每次写字时,也给他一只毛笔,一张纸,他把纸画满,就在衣服上,地上到处乱画。老刘由着他自由发挥,也从没有制止过他。
  直到有一天,小刘竟然学着父亲,有模有样的写起字来。外面小孩闹腾的热火朝天,小刘还在那不紧不慢的写字
  老刘看着专心致志写字的儿子,又看了看他写的字,心头暗喜,原来这小子随我,也爱写字。
  小刘高考,连考三年不中,于是决定放下书本,回家种田。小学的校长知道了,亲自到家里,,聘请小刘以编外人员身份到小学教书,小刘看看老刘默许,也就朝着校长点了点头。
  学校距离家很近,一边教书,一边还能种地,平时还能写写毛笔字,日子不疾不速。
  没有多久,小刘遇到了因高考失利,也到学校代课的女同学小眉,两人日久生情,于是托了媒人,自然也就谈婚论嫁了。
  婚后两人每天一起上学放学,虽然编外老师收入低,但好在每月发一次工资,老刘和媳妇在家负责儿子儿媳的一日三餐,一家人的生活倒也自在宽裕。
  又过来几年,小刘的一双儿女也先后出生。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的小夫妻,变成了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一家四口,路人都忍不住心生羡慕,回头看了又看。
  孩子小学阶段,因为夫妻两人都在学校教书,孩子的学费全免。中学时候,孩子学费也不高,加上一日三餐回家吃饭,两人收入还能勉强应付家庭开支。
  等两个孩子上了县城的高中,吃住在校,还有老刘夫妻也上了年纪,时不时闹点小毛病,小刘觉得经济压力很大,有些力不从心。
  无论多忙多累,老刘家的书桌从来没有空着过。平时写字的不是老刘,就是小刘,放假回家,也可能是老刘的孙子小小刘,桌上毛笔的墨,几乎没有干过。
  小刘先生写的喜联
  时光如过隙白驹,不知不觉,又是一个腊月三十。
  吃过早饭,老刘来到书桌前坐下,把红纸伸展,伸手去拿毛笔,突然觉得肩膀一阵酸疼,胳膊再也无力抬起。
  一旁的小刘扶父亲回屋里坐着,自己回到书桌前,拿起了毛笔。
  这天的晚饭小眉热了好几次,又是很晚才吃,小刘拿着筷子,一点也吃不下。
  想到老刘的肩周炎,上次听说县城有个地方,专业推拿效果很好,一问价格,小刘就打退堂鼓了。
  还有年后两个儿女的学费生活费,也得一点一滴的积攒着,这才是高中,马上就要高考,大学怎么办呢?
  晚上,小刘对小眉说:"学校的收入太低,咱们家现在开销大,我想年后就去外地打工,家里就交给你了!"
  小眉说:"你教了这么多年书,也没到其它地方去过,能干什么呢,再说,你教的是毕业班,这时候不干,就是撂挑子啊,还不如我去打工,你继续教书!"
  小刘说:"我也舍不得这班学生,学习成绩都不错,那就再说吧,不管怎样,你是肯定不能出去,我是男人,要去也得我去。"
  节后开学那天,小眉让小刘先去学校,说自己等个同学一起去。
  每次春季过后,总有几个学生辍学,老师都要挨家挨户的去做些动员,尽量把学生劝回学校,小眉作为老师,自然也经常去学生家里做工作。
  所以,小刘也没多想,就自己想去学校了,可是等了好久,也不见小眉过来。
  正着急时,校长来了,一见面就对小刘说:"你们夫妻收入低,两个孩子上学不容易,我们也都知道,只是教育经费一直也很紧张,我内心其实挺愧对你们的,从这学期开始,每个月给你增加五十元工资,这是我自己的心意,希望你能接受!"
  小刘这才知道,小眉已经辞职了,而且听校长说小眉是要出去打工。小刘心里非常难受,小眉那么喜欢孩子,她怎么舍得离开教室,离开她的学生?她那么温柔文静的性格,能适应外面的生活吗?
  现在小眉在哪里,难道已经远走他乡了吗?小刘心急如焚,他来不及跟校长请假,转身走出办公室。
  这时,一群孩子走了过来,一看到小刘就问:"刘老师,请问小眉老师呢?校长说她要离职不教我们了,我们舍不得小眉老师啊!"
  小刘心里一热,告诉他们:"我这就去找你们的小眉老师!"说着,匆匆忙忙向外就走。
  小刘骑上自行车走了好远,还听到后边的孩子在喊:"一定把小眉老师找回来啊!"
  小刘一进院子就喊小眉,没人回答,走到屋里,看到老刘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小刘接过来一看,上面是小眉的字体。
  "孩子他爸,我知道你一定会找回来,别担心,我没有外出,我就在这附近,跟着二哥的工地当小工呢,你放心,都是乡里乡亲互相照顾着,不会累的!"
  小刘知道二哥的工地在哪个村里盖房子,他回来时还路过,只是心急,也没来及去看一眼,没想到小眉就在那里。
  他把车子骑得飞快,远远地就看到了工地上忙碌的人影,穿着蓝褂子的小眉正忙个不停的搬着砖头。
  小刘靠着一棵树站着,他想过去把小眉拉过来,但他知道小眉的性格,绝不会这样轻易回来。
  他想起初见小眉时的样子,他知道小眉是岳父岳母的掌上明珠,他心里发誓不让小眉受苦,可是今天,为了自己,为了这个家,小眉竟然干起了连男人都嫌累的苦力活。
  小刘靠着树,咬着牙,不让眼泪流出来,可是眼泪不听话,还是噗噗的往下流。
  小刘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把头伏在树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有人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他低着头还在哭,有人拿拳头捶了捶他的背。
  小刘一下子就知道是谁了,他回过头,抱着来人又哭了起来。
  来人正是小眉,二哥看到小刘在树后站着,就让小眉过来看看。
  小眉把小刘扶起来,给他抹抹眼泪,噗呲一声笑了。
  两个人并肩坐在树桩上。
  "孩子爸,你就放心吧,你带的是毕业班,教的又是主科,学生和学校都离不开你,我教的是副科,没关系的!"
  小刘张张嘴,要说什么,却又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行了,我知道了,你别忘了,你是个读书人,是咱们村里的笔杆子,你的这个身份不能丢,你不教书了,咱爸那边你也不好交代!"
  "我连自己的家都养不好,还谈什么读书人呢?"小刘一脸苦涩。
  "快去学校吧,好好教书,好好写字,把村里的孩子们都供出来,到时不让他们再受我们这样的苦!"
  小眉说着,把自行车推过来,把车把塞到小刘手中,自己转身向工地走去
  那一年的毕业班带完,小刘就选择了北上打工,由原来的乡下教书育人的先生,变成了北京市里一个看大门的保安。小眉也到了北京,和小刘距离不远,在一家老字号包子铺工作,两个人待遇都不错。
  老刘和媳妇的身体尚好,两个孩子一个已经毕业结婚,一个还在读大学。
  每年春节,小刘和小眉都会早早回家过年,而且总是提前买好红纸、墨水,给上门求写对联的老乡写对联。
  最近几年,随着街上印刷春联的出现,求写对联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小刘每年都会准备几幅手写的对联,他们自己家里也年年贴着自己写的对联。
  小刘的儿子也写得一手好字,有时看着儿子和孙子在写字,老刘也会写上几笔,春节时候,祖孙三代常常会在书房里写写画画。
  虽然常年在外,家里的田地却没有扔下来,每年春播秋收小刘都要请假回来干活。
  去年秋收,小刘和儿子一起回村收庄稼,我作为小刘的同一家族的姑姑,和小刘多年未见,就在路口聊了几句。
  我问小刘在北京工作的情况,问他在北京还写字吗?小刘说,写,他的工作自由度尚可,不忙时就写写字。还说北京文化氛围很浓厚,他有时间就会跟几个爱写字的朋友聚聚,大家一起聊聊写毛笔字。
  我们说话的时候,小刘的儿子就在旁边礼貌的站着。
  我看到他背包的外侧网袋里,装了几只新买的毛笔,不知为何,我的心里有种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宝宝友好餐厅大评测第一辑从佐佑10个月大开始,我们就陆续开始带着姐妹俩儿出去搓饭了。发现体验了dineout的佐佑,不仅心情倍儿棒,食欲也大增。自此,也开启了我们家针对北京宝宝友好餐厅的探索之旅。由于比较北京最棒的10个春夏亲子游园好去处,看到就是赚到!哈哈哈五一假期之前,佐佑群里的爸比妈米们就蠢蠢欲动地讨论起了各种美貌又小众的遛娃地,纷纷计划起假期的完美遛娃计划。这些讨论把佐佑妈也看得心痒痒极了于是我顺着大家的提议,也翻出了我这枚点评这个公众号的第一次断更,全因宝宝突然而至的小儿水痘这两天文章写得异常艰难周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看东西就像戴了3D眼镜一样,而且右眼一睁一闭会有一个一分钱硬币大小的斑。周一去了趟医院进行了检查,被诊断为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宝宝的出生纪念物,我竟然脑爆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小心意大家好,你们的仪式感佐佑妈又来咯这周佐佑爸爸的生日就要到啦。可惜,最近被工作压垮了的他只能卑微地祈祷生日当天只要不加班就好一直以来,对于佐佑妈来说,生日是都一件特别值得庆祝的事情。为啥派送大学录取通知书钦点邮政,顺丰不配吗?很多人不清楚原因文馨儿闯过高考,填好志愿,确认录取,等待通知书。从高中升至大学,这些步骤是每位高考生都要经历的。高考中的每一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衔接,确保万无一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高考的试上体育课时,男生感觉很丢脸的3个行为,在女生眼里帅爆了文馨儿若要问学生们,最想上什么课?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体育课。从小学开始,学校就设置了体育课程,一直到大学。但有不少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拥有过体育课。无论是在哪个阶段,体育老师总是身我高考500分,却要和200分差生一起上大专,女生感到十分委屈文馨儿高考既是对过往12年学习生涯的总结,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从义务教育阶段,到中考,再到高考,学生们始终紧绷着神经,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着,奋斗着。其中的辛酸和苦楚,只有奋斗过的自己初中生发型迎新规,男生发型酷似军人,女生发型丑的一言难尽文馨儿初中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连接着小学的稚嫩和高中的成熟。在这三年中,初中生将学到很多的知识,面临着中考,还要一步步完成蜕变,逐渐稳重。说到初中,就不得不提及青春期。这是初中生2021高考本科提档线公布,查不到录取结果的考生别慌,有这些原因文馨儿高考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方向,同时也是一群人的狂欢。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了50多天。在大众眼中,只要过了考试这3天,就相当于高考已经结束。为家长和考生提供便利服务的商家,也将回为了不让女生变花痴,教材也是蛮拼的,名人真实颜值令人惊叹文馨儿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了教育。在学校里,学生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老师是教育的引领者,同学是一同奋斗的战友。教育的传播还离不开一件重要的东西,就是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山东4。8万考生惨遭滑铁卢,过了本科线依然滑档,原因很无奈文馨儿高考之难,难于上青天。无论什么阶段的学生,或是早已步入职场的打工人,提及高考的第一想法就是一个字难!这个锅,高考试题不背。相对来说,高考题目难度适中。因为这份试卷,要考虑到大
新学期,如何做好教师做好学生做好家长,这些建议值得你收藏新的学期新的征程老师们孩子们家长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致老师充实的暑假培训是否为专业成长带来质变新的学期对学生对教学对职业生涯你有新的规划吗?致学生快乐的暑假已经结束你是否还记挂着令签赠丨所谓的人文关怀,就是给老师发点福利加点工资?本期签赠嘉宾观澜,原名关春霞,河南省骨干教师,现任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曾获得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所带班级曾被评为全能让全国同行纷纷为之点赞,河南这所学校字有它的道理不愧是许慎小学的老师,课堂上处处渗透着字理,传承和发扬了汉字文化。字理教学,如此迷人。汉字的魅力,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年年底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低段语文开评!2019年河南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8月28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评选2019年河南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通知老师们十分关心的评选标准评选程序等关键内容都在这里这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相信大家只要在实践中中小学将迎来历史性变革!关乎每位老师,必读教育部8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从2019新学年开始,全国所有的小学和初中学生都用上了三科统编教材,高中也在部分省市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并且不断推广!很多老师在暑假要匆忙地准备教案课程教师节表彰一波又一波,一名教师到底有多少种荣誉可拿?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教师表彰来了一波又一波这些种类繁多的荣誉称号究竟是什么来头你是不是也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小师就好好给大家来一个科普看看老师到底有多少荣誉省级荣誉01hr河南省劳动模范评那么傻的一个人,他是怎么评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的?9月24日第二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名单公布5年10位对河南教师来说是一个大事喜事详情点击(重磅丨第二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育人物揭晓!)安阳市南关小学的徐文祥老师成功当选最具影响力教师重磅河南教师职称改革有了新动向!职称材料填报攻略一并奉上全体河南教师,好消息!10月9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通知,老师们关心的职称评审的相关内容又有了新变化!快来看看有什么内容新华社郑州10月9日电(记者李鹏)河南省人力资中小学将新增这门课?家长真辅导不了01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一名15岁的初三学生温铠瑞,被清华大学提前锁定,获得了高考加分60分。他从小学开始接触编程,初三时参加了清华大学信息体验营活动。因为成绩优异,他湖南教师发文批评形式主义别让表面工作挡了教育正途最近,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女教师李田田发文批评形式主义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目前,此事又有了新的发展,小师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最新消息,一起来看看事件回放据大河报10月20日消息,湖南湘00后不婚不育观吓坏父母,低欲望年轻人,为何成趋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低欲望年轻人这个词开始出现,可能就是在佛系青年出现之后吧,他们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甚至不想奋斗,人生的欲望值降到最低,看起来无欲无求。有人觉得90后是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