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隔代养育不是难念的经,巧用金字塔沟通法,五大原则实现和谐教育

  列夫·托尔斯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伴随着新一代父母的出现和二胎政策的开放,如何和孩子和谐相处成为了一个难题。有一部分家庭的父母直接养育孩子,也有很大一部分家长选择了隔代养育的方式。
  以前是一个人带几个孩子,现在是一群人围绕着孩子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各自有各自的育儿方法,因为意见不统一,经常爆发家庭内部冲突。
  隔代养育真的是"洪水猛兽"吗?和老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父母要如何做,才能避免隔代养育带来的弊端,给孩子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呢?一、 隔代养育:"标配"下的冲突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得不选择隔代育儿的生活方式。为了让子女更好的兼顾家庭和工作,许多家庭的老人自然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工作。2017年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开展了一个调研,数据表明:
  北京隔代养育率达到了80%,上海达到了惊人的88.9%。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隔代养育几乎是中国式育儿的"标配"。然而,隔代养育的问题层出不穷,父母觉得老人带娃的方式是老方法,不科学;老人又看不惯年轻人所谓与时俱进的育儿方式。
  颇有中国特色的隔代养育
  和老人同处一屋的你,是不是也遇到这样的情况:
  a.孩子1个月,父母想母乳喂养。老人对妈妈说:"你是不是奶不够呀?要不加点奶粉吧!"
  b.孩子8个月,父母想锻炼他自主进食。老人说:"孩子连勺子都拿不好,哪里会自己吃东西呀!为了避免弄得到处都是,还是我来喂吧!"
  c.孩子1岁半乱扔玩具,老人就代收、代整理;孩子走楼梯不稳,老人就抱。父母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得自己做,孩子说什么就是不愿意,还哭着去找老人。
  d.孩子2岁半,要选幼儿园了。父母想给孩子选离家远一点的国际幼儿园。可老人觉得孩子那么小,为何如此奔波?家门口的幼儿园不也挺好吗?
  隔代育儿,五味杂陈
  提起老人带孩子,很多父母心里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感激老人帮忙减轻负担,另一方面又苦恼于老人老旧的育儿观念。
  而婆媳、翁婿之间的相处更是难上加难,甚至仅仅是因为尿布/尿片,大家理念不同,(老人坚持用尿布,年轻人更偏好使用尿不湿)关系变得非常紧张。二、为什么隔代养育问题多多?
  隔代养育出现的问题,玫瑶老师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老人容易溺爱和迁就孩子,与年轻人教养观念不一致
  我的邻居小丽,孩子2岁,平时上班时外婆在家帮忙带孩子。小丽最大的烦恼就是养育问题上自己的妈妈总是"拖后腿"。
  妈妈和孩子说好了每次饼干只能吃一小块,但是在外婆那里,孩子撒娇就可以吃两三块甚至更多。现在孩子成了"双面人",在外婆面前一套、妈妈面前一套,很难管教。
  孩子到底可以吃几块饼干?
  小丽觉得很困惑,童年的时候妈妈管教自己是非常严格的,那时候实行的是"棍棒教育",如果自己不听话,少不了父母的一顿揍。为什么到了自己的孙子孙女,老人却一反常态,走到了另外一个溺爱的极端呢?
  我自己生长在一个多子女家庭,是家中的长女,下面有2个妹妹、2个弟弟。和许多其他的父母一样,我发现父母容易出现严格要求长子女,却宽松待年幼子女的现象,最小的孩子最受宠。
  很多的老人年轻时严格教育子女,但是孩子长大后却发现孩子和自己并不亲。因此许多的老人潜意识也会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加上年纪大了,总想孙子孙女能和自己多亲热一些,溺爱的问题的就出现了。
  老人溺爱的根源在于满足自我的需求
  极端的溺爱和迁就,与年轻人相对公平公正的教养理念形成巨大反差,就容易造成隔代养育的冲突。"你不也是这样被养大的吗?",新手家长缺乏经验和权威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经验。刚出生的软绵绵的小婴儿,应该怎么抱?小婴儿怎么给他洗澡?脐带发炎了怎么办?一不小心孩子的屁股红了怎么处理?尿布要怎么换?夜哭了怎么哄?
  一连串的问题直接铺天盖地的向年轻父母袭来,因为缺乏经验,只能照着教科书养育。
  新手父母,困惑多多
  而老人养育过许多的孩子,"你不也是这样被养大的吗?"这句话一出,即便父母有一肚子知识,也会觉得没法反驳。父母缺乏权威和经验,毕竟都是亲人,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伤感情,长期累积,隔代育儿的问题更得更加复杂。三、不和谐的隔代养育会带来哪些遗憾?
  不和谐的隔代养育,可能伤害的并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可能伤害到老人、子女、儿媳、女婿。隔代养育的"角色阵地",家庭成员关系容易紧张甚至破裂
  在夏天的时候天气热,许多年轻的父母会选择给孩子穿得凉快一些,老人却觉得吹空调"凉气"容易入侵身体,得穿多一件。在养育的细节上,大家的立场不同,观点也不同。
  a.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生的,得听我的!
  b.老人认为:照顾孩子你不懂,我以前不也是这样拉扯你长大的。
  孩子究竟该穿多少?
  结果你发现了吗?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意见坚守角色阵地,却压根和孩子的关爱一点关系都没有。坚守自己的角色阵地,就会伤害彼此家庭的关系,造成紧张拉锯的局面,而最大的伤害,就是孩子。老人的溺爱遏制了孩子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
  老人的溺爱和包办代替,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了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机会。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孩子吃饭时,担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赶着喂。
  每一次我们做了孩子本来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对他成长的剥夺,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而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独立能力以及自信自尊的个性和培养。不和谐的隔代教育,不利于孩子未来人格以及社会能力的发展
  隔代养育造成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还会影响孩子未来与他人、社会的社交模式。家庭关系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孩子正是从这个微型社会里习得与他人交流、建立关系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微型社会
  正如心理学家李子勋说:
  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关系。
  6岁前的孩子是耳濡目染的学习我们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如果我们无法处理好隔代教育间的家庭关系,那么孩子未来也难以处理好朋友关系、亲密关系、同事关系甚至以后的亲子关系。隔代养育,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四、隔代养育不是难念的经,巧用金字塔沟通法,五大原则实现和谐的家庭教育
  隔代养育纵然有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事实上在我的身边,有一些朋友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处的非常好,老人也能找到自己带娃的价值感和成就感。玫瑶老师认为,隔代育儿,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五大原则:
  隔代育儿五项原则原则一:建立"优先"关系,掌握育儿主动权,父母要有"断奶"心态
  十月怀胎,我们曾无数次的幻想过孩子的样子。当他真的呱呱坠地来到这世上,却发现孩子和我们想象中的如此不同。我们和孩子虽然有着血缘关系,但是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和我们建立起了自然亲密的关系。
  事实上,所有良好的亲子关系都需要通过照料孩子的过程,才能逐渐建立起来。
  越养育,越亲密
  良好的隔代教育,并不意味着把孩子交给老人,又要求老人按照年轻人的方式来养育。相反,我们需要成为最懂孩子的人,掌握住育儿的主动权。
  老人精力有限,能陪伴孩子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到高中、大学,(没有歧视的意思)而年轻父母则要承担起引导孩子至成人甚至直到他拥有自己的家庭。因此,老人只能是辅助,年轻父母一定要有"断奶"心态,照顾孩子主要是年轻父母的责任与工作。
  著名的神经学博士、育儿专家Montanaro指出:出生后的前两个月,对婴儿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称为"共生期"。
  共生是指"一起生活",说明两个生物体在特殊的情况下彼此需要,因为双方都能给予和接受为延续生命和提升品质的必需品。
  在共生期内,最常照顾孩子的那个人,会与孩子建立最偏爱的"优先关系"。这个人通常是母亲,因为母亲能给予孩子出生时所需要的食物:母乳。
  出生后的前两个月,孩子和母亲一起共生
  老人之所以插手孩子的养育,绝大多数原因在于父母不懂照料。然而,如果在孩子出生后重要的两个月内,(共生期)父母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孩子的照料,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彼此,建立起亲子间的信任关系。育儿也会变得游刃有余,老人不会再说年轻人不懂照顾孩子。
  掌握育儿的主动权,始于共生期时"双手原则"的三方面重点养育:
  a.拥抱Holding
  b.照料Handing
  c.喂养Feeding
  之所以称为"双手原则",是因为玫瑶老师认为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我们亲自用有温度的双手参与育儿。
  当我们拥抱着婴儿时,不仅仅是支撑他的身体。拥抱代表着接纳,意味着向婴儿传递信息:嘿,亲爱的,你在我的怀里呢,你很安全!我们拥抱孩子时,手是柔软有温度的。这和提一袋土豆、抱一个箱子完全不同,中间相隔的是温柔的动作和感情的温度。
  读懂孩子,掌握育儿的主动权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可以通过我们的拥抱,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好的人。我们会积极的了解孩子的情绪,并给予回应,使得亲子间的关系能够最好的被建立起来。
  当我们用双手照料孩子,给孩子温柔的换上尿布、给予孩子甘甜的乳汁,(或者父亲的奶瓶喂养)孩子可以将这种为了获取食物的拥抱,转化成为亲密关系之间的拥抱。
  我想每一个父母都不会忘记,孩子在自己怀里饱饱的吃完奶后咧着嘴的幸福微笑。这种微笑有一种让人融化的力量,激励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照料。
  孩子满足的微笑让人融化
  通过重复的喂养,孩子会从中学习到如何与他人产生关系,如何分享彼此。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成为了最懂孩子的那个人。原则二:巧用"金字塔沟通法",隔代沟通不再是难念的经
  读懂孩子、建立关系是处理好隔代养育的第一步。除此之外,绕不开的还有和老人的沟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隔代养育的"角色阵地"中解脱出来,着眼于全家对孩子的关爱为最终目的,而非对自我角色的阐释。
  在我和婆婆共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育儿分歧就是孩子的辅食添加问题。对于孩子的添加辅食,我更注重自主能动性的培养,因此从孩子7、8个月开始,就提供一些软烂的手指食物让他自己抓着吃。
  然而老人却有不一样的看法:这么小的孩子,自己能吃进去多少?营养跟不上怎么办?大块的食物噎到了怎么办?食物被孩子扔的到处都是,清理也太麻烦了!还不如我用勺子喂!
  像这样观念不一致,导致的隔代养育问题有很多。我们可以试试"金字塔沟通法"。
  金字塔沟通法,包括三层,分别是目标(Goal)、信念(Belief)和行动(Action)。
  第一层:明确统一的目标。
  第二层:描绘美好的信念。
  第三层:沟通即将进行的行动。
  善用沟通,积极解决隔代教育分歧
  比如说辅食喂养的分歧问题,后来我是和老人这么沟通的:
  --妈妈,我明白你是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吃饭,营养均衡。这样对孩子身体好,身体好了生病也会少。(明确统一的目的)
  --孩子学习吃饭有一个过程,我相信随着孩子的不断练习,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吃饭香、身体棒的孩子。我理解您的想法,也很感谢您总是为孩子考虑,那么细心和周到。(描绘美好的信念)
  --我和孩子爸爸下周准备去学习一个线上的营养饮食搭配课程,也看看学习一下其他有经验的父母是如何保证孩子营养摄入的同时又能让孩子保持吃饭的积极性。过程中我们也根据孩子的情况综合判断、逐步调整。我们也会把过程和结果都告诉您,孩子吃饭的问题请您放心。(沟通即将进行的行动)
  强化目标和信念,弱化各自阵营
  当我们有效地利用了"金字塔沟通法",着眼于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就可以有效化解矛盾,找到隔代养育的沟通解决方案。原则三:不在孩子面前争吵,谁的父母由谁来负责主要沟通
  无论隔代育儿有多少意见的不统一,我们都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面对父母、甚至婆媳、翁媳之间的吵架,声嘶力竭的场面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无助和恐惧。
  孩子并不明白争吵的原因,也没有办法解决。但是会折射信息,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才导致了家庭争吵。大人争吵,孩子会成为无辜的受害者,育儿意见明面上的不统一,还会让孩子进行自我拉扯,耗费孩子成长的能量。
  育儿意见不统一,会变成孩子的自我拉扯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经做过近300小时的家庭育儿观察,其中一个叫小小的孩子,他们的家庭让我印象很深刻。3岁的小小和奶奶在一起时,上完厕所都是奶奶帮忙提的裤子;小小爸妈则鼓励孩子自己穿。
  有一个周末,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在家,妈妈带孩子上完厕所后,让小小自己提裤子,孩子说什么也不愿意,要大人帮忙提。自己提-不要-自己提-不要,妈妈和孩子就这样陷入拉锯的循环。这时奶奶过来说:妈妈你就帮忙提一下裤子呗,多大点事呀!
  小小看到有人"撑腰",于是更加找到自己不提裤子的理由了,在小马桶上一坐就是半小时,和你赌气。
  不愿意自己提裤子的小小
  其实如果奶奶不在的情况下,小小一般都会自己提裤子的。但是因为当着孩子面争执的结果,老人和父母的规则都彻底失去效应,孩子两方的规则都不遵守,失去了界限。他甚至为了赌气表姿态,直接坐在马桶上半小时不起来,过后还半天不吃不喝。
  针对这种情况,妈妈后来比较聪明的办法是:谁的父母,谁来负责主要沟通。她决定让孩子爸爸和奶奶做一次深层次的沟通,分析其利害关系。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育儿风格,即使无法做到观念一致,至少要做到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老人不插手,否则双方的规则都会失效。老人平时带娃挺辛苦,父母来带的时候,老人可以做点轻松的事,看看电视、打打太极,其乐融融岂不乐哉?
  谁的父母,谁负责主要沟通
  爸爸和奶奶这么一沟通,老人心里一下子就想开了。从那以后隔代育儿的拉锯和冲突减少了许多,也减少了孩子与我们拉锯的能量。孩子把这些能量用在探索世界、与世界互动,这是多么美好呀!原则四:定下家庭里育儿的"意见领袖",实现育儿观念基本一致,减少孩子不必要的行为试探
  随着社会的变化,育儿方式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一个人带几个小孩,现在是几个人带一个小孩。同一屋檐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甚至保姆几个人同时围绕着孩子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处的年代不同,育儿的方式方法也是天壤之别,很难做到育儿意见的统一。
  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年代的爸爸和妈妈,也有可能爆发育儿理念不一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家庭会议,定下家里育儿的"意见领袖"是一个好办法。
  谁是你们家庭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顾名思义这个人在家庭中是比较有话语权的人,能拿定主意的人。比较理想的是这个人逻辑思维比较清晰、行为果断、原则性强。他不会因为孩子的软磨硬泡,或者一哭二闹就随意妥协。这种行为特质,男性力量会占上风,爸爸会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有一年万圣节,那时孩子3岁不到,我们在回家的小区路上,遇到了一群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们在派发万圣节糖果。他们看起来像是小区的物业管理者们,但是我并不确定。他们给孩子派了两颗糖果,孩子很喜欢,马上想打开来吃。
  我开始犹豫了:孩子2岁前从没吃过糖果,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吃一颗糖,大家一起高兴高兴,不也挺好的吗?奶奶也是觉得孩子吃点糖,无伤大雅。
  万圣节糖果,吃还是不吃?
  此时,我看到了爸爸皱起的眉头,很显然他有不一样的观点。我知道如果此时我和奶奶表现的和爸爸不一样,孩子一定会哭闹着要吃糖。于是我说:我看出来你很想吃这颗糖,或许你可以问问爸爸,如果爸爸说可以吃,那么你就可以吃。妈妈、奶奶和爸爸的意见是一样的。
  爸爸的回答很简单明了:陌生人给的糖不能吃,况且这个糖包装纸上面也没有写生产日期。让我们回家喝酸奶吧。
  爸爸说完后,孩子竟然同意了,马上说要回家去。我不得不佩服爸爸"意见领袖"的力量,男性的语言果断、简练,发挥优势可以很好的减少孩子不必要的行为试探,让育儿变得更加轻松有效。这种力量在隔代教育里,也是屡试不爽。原则五:尊重老人的边界,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老人带娃也需要成就感和价值感
  在隔代育儿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老人尊重我们育儿的选择,同样的,在老人单独带娃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尊重老人的育儿方式。
  尊重意味着彼此都有边界
  老人也需要被尊重,面对新时代的孩子,老人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摸索出带孙子的经验。他们需要机会体验、试错、调整,才能更好的带好孙子孙女。
  生活在同一屋檐之下,彼此不同的育儿观念互相冲击,或多或少都会给老人带来影响。就像我的婆婆刚开始不认可孩子自主进食的辅食添加方式,但是在看到我的坚持后,孩子吃饭确实吃的不错。后来我发现老人单独带娃的时候,也开始尝试这么去喂养孩子了。
  当他们帮助我们独自带孙子的时候,只要在不伤害孩子的原则前提下,他们也有权利综合自己原有的带娃经验养育孩子。
  隔代养育,孩子会得到双倍的爱
  在不断的试验中,如果我们能及时的看到老人背后的艰辛和努力,他们也会感受到带娃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如此,隔代养育不再是难念的经,而是可以一家其乐融融,各司其职的状态。
  正如歌德在《浮士德》里说的:
  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一定可以让隔代养育变得更加简单而美好,孩子也会拥有更多有的能量,更独立地走向未来的人生!

家庭蔬菜上海青早春种植,防好三虫二病,蔬菜品质有保障!上海青是一种在全国各地都非常火的家庭蔬菜,种植简单,重点是这种蔬菜生命力顽强,极容易成活,通常在菜园里撒上一片种子,只要水分充足,就能够长出很多青菜。但是,在种植上海青过程中,想要芸苔素内酯在小麦的生长期需要用几次?看完你就清楚了!芸苔素内酯是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一款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对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改善农作物品质,有不小的作用。在北方,芸苔素内酯深受小麦种植户的喜爱,那么芸苔素内酯,在小麦上该如何使用几个月的宝宝能听大人话?家长要慎言也许你家宝宝在偷听你的宝宝有没有瞪大眼睛看着你的时候,也许他正在认真听你说话了!宝宝有时候也会有小脾气发泄自己的不满哦!你知道几个月大宝宝能听大人话?家长要慎言,也许你家宝宝正在偷听那么说话哦!现代睡前绘本海尼曼Wakingup(有音频哦)Jennifer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各位宝妈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读分级绘本。我给大家指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提供绘本和音频资料,大家抱团学习,更有动力!这次我给大家选择的是海尼曼分级阅睡前绘本海尼曼TheNewPuppy(有音频哦)Jennifer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各位宝妈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读分级绘本。我给大家指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提供绘本和音频资料,大家抱团学习,更有动力!这次我给大家选择的是海尼曼分级阅细说海尼曼,一套神奇的启蒙绘本,短期内快速提升英语水平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海尼曼这套绘本的,我家小朋友学唱了一些英语字母歌,加上几十个英语单词之后,我便和她每天共读海尼曼绘本了。为什么要用海尼曼作为英语启蒙的第一站?其实这套书真正的名字是012岁,不能错过的英语绘本学习手册jennifei又来了,今天我们来细说下,不同年龄阶段,选择怎样的英语学习绘本最合适,内文较长,建议收藏哦!03岁的孩子零基础接触英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的韵律化的内容能吸引孩子写作不是一座孤岛一切关于写作之外的事情一个小时可以做什么?一个小时可以看一部电影可以做一顿饭可以读几十页的书可以跨城从东走到西,浏览街城美景。一个小时可以做很多可以量化的事情。让人成就感满满。感觉一个小时没有虚度。在写在语文的学习上,有捷径吗?在工作中,遇到不少家长,我也从中了解到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急切。所以想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共勉。成长不是一日之功。在语文的学习上,更是如此。有的家长问我孩子作文写得一塌糊涂,控睡前绘本海尼曼Friends(有音频哦)Jennifer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各位宝妈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读分级绘本。我给大家指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提供绘本和音频资料,大家抱团学习,更有动力!这次我给大家选择的是海尼曼分级阅睡前绘本海尼曼16Monkey(有音频哦)Jennifer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各位宝妈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读分级绘本。我给大家指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提供绘本和音频资料,大家抱团学习,更有动力!这次我给大家选择的是海尼曼分级阅
女朋友生气了,该怎么道歉?心理咨询师给你个妙招,效果杠杠滴真的很抱歉,我完全忘记了今天晚上我们还有约会!我真的感觉很不好意思,希望你能原谅我。真诚到一本正经的道歉,但效果如何呢?如果你的约会对象是这样向你表达歉意的,你能原谅对方吗?我们大入伏后天气炎热,孩子晚上睡觉不安稳!最佳的睡眠时间表来了入伏后天气炎热,孩子晚上睡觉不安稳。最佳的睡眠时间表来了!很多妈妈反应孩子的睡眠习惯不好,常常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尤其随着入伏闷热的天气来临,孩子睡眠质量不佳,应该怎么办?在之前的爱较真也会得奖励12岁萌娃发现农夫山泉的错误,获奖万元在生活中,总有人是得过且过的,对待任何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人还总是乐得清闲。但是另外一种人总是较真,对待任何事情都会较真。很多家长也觉得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较真的人伴君如伴虎平原探花董讷所犯错误始末文王玉杰董讷(16391701),字兹重,号默菴。山东省平原县董路口村人。康熙六年进士。康熙二十六年(1687)三月,董讷由都察院左都御史,受皇上简命,晋秩兵部尚书,任两江总督(从我们每天会查看手机里的存款,告诉自己,继续加油图片来自网络自从有了圆妹,圆爸总会焦虑,担心无法给圆妹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圆爸不停的想要换工作,想挣更多的钱来支撑整个家庭的日常开支。每天下班,我们两个都会坐在床上开始计算每天躲在手机里的妈妈图片来自网络我有意识的减少让圆妹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但是,现在圆妹对手机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她所拥有的其他玩具,包括吃。我想,圆妹早晚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个手机控,或者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父母拳脚相向的争吵让我想给你我向往的家的样子图片来自网络我还是会经常想起那晚我和圆爸吵架时圆妹恐惧的哭声。小时候,父母经常会吵架,是那种激烈的摔杯子甚至互相动手的吵架。那时候并没有这么多的育儿专家提醒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当她黏在我怀里的时候,真暖一直在看我的微信的朋友都知道,圆妹在这半个月里一直都在生病,最近的一周都处于输液的状态。最新的治疗进展是,圆妹的肺炎已经痊愈了,但是因为肺炎输液的副作用呕吐腹泻果然接踵而至。在最初我的怀孕日记在没做好成为父母的准备前,这件事,一定要做好提前说明,我有一个4岁女儿,我很爱她!不过,前几天意外发现非常明显的两条杠。是的,我中招了。关于要不要二胎的事情,我想稍后再说。今天想说的是避孕!这是成为合格父母之前的必经之路。且我的烘焙日记一入烘焙深似海好像是去年7月购入的烤箱,于是一入烘焙深似海。烤箱进家门后到生娃之前,几乎没有停歇过。它为我们贡献出了各种饼干蛋糕点心烧饼还有烤鸡翅烤鱼。但是,圆妹的到来彻底将它打入了冷宫。圆爸担生病的小孩她的微笑都带着光图片来自网络曾经我很喜欢冬天,因为可以玩雪。现在,我真的希望冬天能快点过去,让我的圆妹能不再受感冒的侵害。从一进入冬天开始,圆妹就被感冒困扰,断断续续的好像一直在看医生吃药,可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