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科学家人类可能在14年后收到外星文明信号,但他们或早已灭绝

  如果将"发展"比作一辆高速前行的车,那么科学理论则是这辆车的方向盘和发动机,由此可见理论的重要性。
  而在所有指导人类发展的理论中,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可谓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改变了人类数百年的绝对时空观,使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进入了新的阶段和层次。
  也正因为它如此的重要,所以它才会和量子力学一起,被科学家们称为"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认为,引力时空弯曲是的表现,空间中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周围的时空曲率就越大,这种物体在高速运动的时候会产生时空涟漪,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这种和水滴落入平静湖面类似的现象就是"引力波"。
  事实上,虽然相对论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由于受到科技和观测手段的限制,人们一直没有真正观察到它的身影,几十年间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
  事情在2016年2月11日发生了转机,欧洲"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和"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了双黑洞合并发出的引力波信号,彻底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也证明了爱因斯坦无与伦比的预见性。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引力波其实是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的,和人类现在普遍使用的电磁波相比,引力波的穿透能力要强很多,并且穿过物质之后近乎没有损耗,这比电磁波优越来很多。
  近段时间有瑞典科学家提出,直接使用引力波进行通讯,对于现在人类科技来说可能还很遥远,但宇宙中如果有古老的外星文明,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使用引力波进行通讯,就如同人类使用电磁波通讯一样简单。
  哥德堡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马雷克·阿布拉莫维奇(Marek Abramowicz)指出,当一个文明或智慧种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必然渴望寻找其他同伴,或者向其他文明、种族宣示自身的存在。
  比如人类曾在1974年向距离地球2.5万光年的M13星团,发射了包含人类信息、地球信息以及太阳系信息在内的阿雷西博信息(Arecibo Message)。
  再比如1977年相继升空的旅行者一、二号,它们也携带了大量人类和地球的信息飞往宇宙深处,而这些信息中甚至还包括一些照片和音乐。
  阿布拉莫维奇指出,由于引力波在宇宙中几乎无处不在,所以技术极为先进的外星文明,肯定会摒弃穿透力弱并且还极容易衰减的电磁波,采用穿透力更强、更不容易衰减的引力波进行广播,以宣示自己的存在。
  而为了更好地吸引其他文明的注意,他们也肯定会选择超大黑洞作为信号源,毕竟这样才能够有力和持久。
  以银河系为例,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大质量黑洞。根据研究,只要信号源位于黑洞最内层稳定圆轨道上,就不会被黑洞无情地吞噬。
  不过科学家还发现,为了保障发出的引力波信号足够强大,围绕黑洞运行的信号源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至少要在2X10^27千克以上,也就是和木星差不多重。
  当然了,以人类现有的设备还无法直接观测到这类物体发出的引力波,但计划在2034年发射的"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ZA)",却能够轻易的检测到。
  也就是说,如果银河系中真的有超级文明使用引力波进行大面积广播,那么人类将会在14年后发现他们。
  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为了保证广播传播的范围足够广,它持续的时间至少要在10^17秒以上,而这一漫长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一个文明理论上的存在时间。
  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人类14年后真的接收到了这种引力波信号,那么这个引力波信号大概率来自一个已经灭绝很久很久的文明,这就是宇宙尺度下的悲哀。
  事实上,关于人类为什么至今没有找到外星文明的猜想中,有一个猜想一直被科学界广泛赞同,那就是科技可能并不能征服距离。
  在宇宙夸张的距离尺度下,距离是文明间交流的最大阻碍,无论一个文明发展了多长时间、科技到达了什么程度,也依然无法打破宇宙中的铁律——光速。
  这也就导致,无数文明在自己母星以及附近星域兴衰起落,最后都默默地走向消亡,根本没有和其他文明交流、相遇的机会,或许唯一能够证明他们存在过的,只有那一个个向深空前进、象征着希望的探测器。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其实也就是人类文明的写照,在光速不可超越的铁律下,人类大概率在50亿年后随地球一起被太阳所吞噬,同样难逃厄运。
  或许届时能证明人类文明曾存在过的,就是那些早已飞离太阳系的探测器了,这就是宇宙尺度下的悲哀。

元素周期表到底会多长?2016年,日本发现的新元素Nihonium列入了化学课本的元素周期表。Nihonium的原子序数为113号,与美国和俄罗斯发现的115号Moscovium117号Tennesin如果白矮星周围有戴森球,我们应该能够探测到它们寻找戴森球环或群仍然是许多天文学家的当务之急。如果有任何东西,它们最终会被发现,而这样做的人或研究团队将因为做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而载入史册。如果您有兴趣为自己赢得这一荣誉天舟4号飞船发射成功,可载货6。5吨,与SpaceX龙飞船相比谁更强?5月10日凌晨,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天舟四号发射升空天舟四号是天舟系列飞船中最新要发射的一艘,与之前的神舟载人飞船不同,天舟人类在碳循环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如果不受干扰,短期和长期的碳循环会使大气陆地植物和海洋中的碳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当其中一个部分的碳含量发生变化时,平衡就可能会被打破。历史上,地球的碳循环会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地拿到1g月壤的高校,有新发现近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来的土特产又有研究新发现!5月6日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网站发布消息研究团队在月壤研究中取得进展有望借助月壤生产氧气和燃料据报道,南京大学邹志刚院士姚颖方教授团队凌晨,太空快递出发!解放军报文昌5月10日电记者安普忠王凌硕报道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地球关于蓝色星球的事实了解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它是由什么构成的等等。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宇宙中唯一一个我们可以确定生命存在的地方。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由一团旋转的气体和尘埃云形成,形成了我们整个太阳系,海的咸度年轻地球的证据我们的地球是宇宙中唯一被发现有液态水的地方1,实际上,宇航员从太空中遥望地球,看到的主要是水。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如果地球表面是平的,这些水足以覆盖整个地球达2。7公里之1吨价值30亿美元,100吨够全球用1年,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氦3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类的科技在不断地发展,古时候由于人类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古人一直都认为地球就是唯一的世界,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走出了地球,当人类走出地球看到宇如何让遥远的外星文明知道人类的存在?一个超大的激光器就可以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在不断地仰望星空人类是孤独的吗?遥远的宇宙某处有与人类同样的文明存在吗?到了近现代,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越来越强大,我们也不断付诸实践,想尽各种方式寻找可能宇宙究竟有多少个星系?天文学家给出惊人答案,这是怎么数出来的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发现,仙女座大星云和M33星云(即三角座星系)距离地球都超过了几十万光年。这远远地超出了当时观测的银河系直径。哈勃断定,它们两个都不在银河系之内,
为啥祝融号照片到得这么慢?地火之间能开通星际高速互联网吗?千呼万唤,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照片终于到了!祝融号火星车5月15日7时18分成功降落在火星之后,时隔好几日,到了19日才把火星上的图像传回了地球。为什么我们的火星车不能像美国的毅以现有科学理论否定科学理论在百度百科中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并且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这里的太初,应该是指奇点。宇宙塌缩是物理学错过要到2033,什么是超级血月?带你了解奇异天象背后的科学5月26日傍晚,如果天气晴好,大家将有幸观看超级血月的上演。超级血月是超级月亮和血月的合体,自然不同凡响,确实不可错过。我们先解释一下超级血月到底是什么意思。何为超级月亮很多人可能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登火与登月,哪个更难?大家翘首以盼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器,登陆火星。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40分许,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绕落巡圆满成功哪些方面世界最牛?细数天问一号领先之处随着祝融号火星车缓缓驶离着陆器,中国天问一号探火任务三部曲,绕落巡已经全部圆满成功!在一次火星任务中实现绕落巡三合一,可以说前无古人,很多可能也会后无来者。从人类探火历史角度来说,科学趣闻年年燕南飞,飞到什么时候是个头?燕子几乎和麻雀一个档次,都是人类最为熟悉的鸟类。相比年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麻雀,燕子每到冬天就会飞往南方过冬,一直到春暖花开才会回来。年年燕子都会南飞,它们到底是飞到哪里过冬了?和麻科学家疑惑杨贵妃不可能吃到岭南的荔枝六七月份,正是北方人大嚼荔枝的季节。我们现在在超市里就能买到新鲜的荔枝,这主要得益于现代发达的冷链运输,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然而,岭南的荔枝,想要在唐朝的时候运到长安,而且还要美国物探公司使用SmartSolo地震传感器的成功法则美国本土物探公司RacerSeismicsurvey在3D和2D地球物理勘探中展示出巨大的实力,在激烈的物探公司竞争中脱颖而出。自2019年10月起,RacerSeismicsur特斯拉Model3凭借基于摄像头的安全性重新获得IIHS奖特斯拉Model3在过去一个月里一直是安全相关戏剧的焦点,此前该汽车制造商表示雷达将不再包含在EV中。相反,特斯拉在5月份宣布该车将转向基于摄像头的系统。反过来,公路安全和消费者报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神舟十三号正在待命,随时能接航天员回地球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喷射出橘色烈焰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和三名航天员直冲云霄,飞上太空。经过大约574秒的飞行,火箭与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分离。目前,神舟十二中国航天员回地球后,为什么都要去拜访钱学森?两个月前,天和号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拉开我国空间站建造的大幕。随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携带大量物资前往太空,与天和核心舱进行对接。如今,中国空间站终于迎来了第一批航天员的进驻。每当中